原始版的PcR就号称是世界上被引用最多的论文。用不客气的说法,诺贝尔奖是无法忽视PcR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创造的数以万计的引用数,而不得不颁发给PcR的发明者。
经过杨锐改版的PcR就更厉害了,现在距离发表才几个月时间,使用PcR技术的世界一流实验室就有数十个之多,等他们的成果出来,还不知道要刷论文刷成什么样。
而且,就算是不懂PcR是怎么回事的,看诺贝尔奖提名,也该醒脑了。
在做出一项国内领先成果,就可以等着评院士的时代,杨锐的两项突出成果,早就被国内学者看的滚瓜烂熟了。
这样的杨锐,要不是北大在读学生的身份,哪怕他只有18岁,清华也要把他供起来的。
也就是他的北大生的身份尴尬,清华才将他放在这里上大课。
尽管如此,也没有哪个教授敢贸贸然的质疑杨锐。
就算眼下有疑惑,也要回去慢慢揣摩一番,互相探问后再质疑吧。
说的现实一点,质疑杨锐的论文,起码也能发一篇scI影响因子3。0的文章,不能白白的在课堂上质疑浪费了。
教授们一边思考,一边飞快的记笔记。
底下的学生并不知道自己正在见证一门新的学科在创立,他们乖乖的记笔记,听课,顺着杨锐的思路来思考……
杨锐也用普通学生能听得懂的方式,缓缓的展开表述,让基因组学这个系统,如画卷一般,慢慢的露出一脚。
他确实有资格讲述这堂课。
自建立实验室伊始,杨锐就有意识的靠近基因组学。当初刚刚到北大的时候,杨锐被副教授的科研汪钟志文招募,就是用基因组学搪塞过去的,后来他进入唐集中实验室,首先开展的实验,就是功能基因组方向的。
功能基因组是基因组学的初始阶段,也是目前相对比较成熟的领域。
目前,离子通道实验室内,许正平主持的相互作用蛋白等方面的研究,就属于其中的一部分。
可以说,杨锐在基因组学方面的准备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
这段时间对普通的某个项目领域来说不算久,但对一个新兴的领域来说,就不算短了。
何况,杨锐出成绩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
要是搜索他发表过的文章,一多半是在基因组学方面。事实上,他目前做的就是四大块研究:辅酶Q10,钾离子通道和PcR,以及基因组学。
这其中,辅酶Q10和PcR是有利可图的研究,早被杨锐放在了华锐实验室。
而在离子通道实验室里,杨锐的工作就是钾离子通道和基因组学。前者花的钱虽多,可就时间投入来说,并没有基因组学来的多。
毕竟,离子通道的研究在很花钱的生物学研究中也属于贵的,当年做钾离子通道的时候,他就用掉了60万美元,虽然换到了一篇ceLL并不算亏,但就国内的情况来说,这样的研究是难以持续的。
基因组学自然也是不便宜的,但它的发展潜力更大。
杨锐以人体基因组计划为目标,他对基因组学的认识就更深了。
甚至比基因组学的提出者汤姆斯还要深。
一节课转瞬即逝,底下的学生并没有觉察到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刚入学的新生,专业课都没学全,也谈不上对生物学的认识。
底下听课的教授们的感觉就稍微有些不一样了。
没人找得到杨锐课程里的错误,但也谈不上喜欢,略显新颖的学说,总是让大脑本能的反抗。
不过,在场的大多数人还是决定,过几天再来听一次杨锐的大课。
……
------------
第七百一十六章 笔记
接下来几天,杨锐很认真的准备了教案,并将课程中突发奇想的有用语句,记录下来。
这就是课堂的作用之一了。
它能让你在讲述的过程中,有很多新的思路,尤其是延展性更强的思维覆盖。
其实,很多人都会有类似的经验,比如职场中人,在使用aPP做演讲之前,如果很认真的彩排的话,往往会有新的思路或者讲述方法。
甚至年轻人之间互相讲笑话,都能逐渐完善一个笑话,通过不同的语气停顿,以及肢体动作,让一个笑话的笑点更容易爆起来。
酒吧里,有的人看旁边的人讲了一个笑话,将不远处的女生逗的花枝乱颤,他学着说一遍,通常都只能收获冷漠的嘴角抽动,除了颜值高低的区别以外,人家将同一个笑话说了300遍也很有关系。
杨锐本身对基因组学的理解是一方面,他参考的资料又是另一方面,而84年的学术状况,又是一方面。
杨锐的教案,同时参考多本资料,又查阅许多现在的资料,继而加入自己的理解,当他复述这样的教案的时候,对他本人未尝不是一次学习。
到第二节,第三节课的时候,杨锐隐约的抓住了杨氏基因组学的要点。
关于基因组学的骨干和脉络,也渐渐清晰起来。
时隔两周。
杨锐开始了自己到清华园的第五节大课,在座的教师数量已超过50人,再加上近百名学生,是将一间不小的阶梯教室,塞的满满当当。
杨锐只瞅了一眼,就继续道:“这节课,我主要讲述基因组多态性……”
眼前的情况,并不出乎他的意料。
学生实际上并不懂课程的优劣,尤其是刚刚开始生物学学习的学生,他们哪里知道什么学说是新颖的,什么学说是陈旧的?对他们来说1884年的概念都是新概念,比如《物种起源》和《人类的起源》,许多生物系学生到毕业了,也不甚了了,多知道两三个科普词汇罢了。
学生们最多知道的是哪个老师讲的生动幽默,哪个老师的课程好听好记,并将之认定为大师。
诚然,对学生来说,风趣幽默和好听好记就是他们对课程的唯一期望了,他们本来就是来学习旧知识,并不需要崭新的学说来洗刷自己的灵魂。
可惜,大师并不总是风趣幽默的,大师的课程从来不以好听好记为目标,风趣幽默和好听好记也不是学术成果。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42927
42928
42929
42930
42931
42932
42933
42934
42935
42936
42937
42938
42939
42940
42941
42942
42943
42944
42945
42946
42947
42948
42949
42950
42951
42952
42953
42954
42955
42956
42957
42958
42959
42960
42961
42962
42963
42964
42965
42966
42967
42968
42969
42970
42971
42972
42973
42974
42975
42976
42977
42978
42979
42980
42981
42982
42983
42984
42985
42986
42987
42988
42989
42990
42991
42992
42993
42994
42995
42996
42997
42998
42999
43000
43001
43002
43003
43004
43005
43006
43007
43008
43009
43010
43011
43012
43013
43014
43015
43016
43017
43018
43019
43020
43021
43022
43023
43024
43025
43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