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久,等她从回忆中醒转,发觉李光弼还在殿中等候,心知自己刚才失态,忙拭去脸上泪水,将防弹衣收好:“李爱卿,你还有何事。”

    李光弼嘴角抽抽两下:“臣无能,请陛下治罪……”

    前文交代过,除了李光弼在长台渡堵截杨平安外,还有高仙芝率领兵马在后追赶,当高仙芝将负责断后的影卫尽数斩杀后,继续率军追击,直至长台渡,

    从李光弼口中得知杨平安已然渡过长江,他不听李光弼号令,坚持率领百名精骑继续渡江追击,似乎定要追到杨平安不可,

    事实上,他也的确追上了杨平安等人,并且将杨平安等人团团围住,

    正午时分,杨平安几人被高仙芝及其百名精骑围堵在了长江以北的一处小山坡上,

    按说他比高仙芝先渡江近半个时辰,本应能够摆脱追击,可他沒想到高仙芝会穷追不舍,哪怕李光弼都已经答应放过自己,

    高仙芝包围他们时,他们正在山坡上歇息,同时吃些干粮补充体力,到了大唐境内,他们几人都沒有考虑过会有一只周军的小股部队追赶自己,

    “杨公子,好久未见,当年你骗的高某不轻啊。”高仙芝翻身下马,大步走到杨平安面前,

    眼下杨平安等人根本沒有反抗的余力,便是李白也浑身是伤,而道济这一路从未动过手,

    “你竟然追到此地。”杨平安无奈摇头,冲着高仙芝拱了拱手,“高将军,别來无恙,当年之事乃是不得已而已,难道将军就因为当年之事,才在今曰对在下紧追不放么。”

    高仙芝负责南京城防御,杨平安居然被影卫从南京城中救出,还在半夜打开了城门,这可是很严重的事情,是他高仙芝的失职,

    不过高仙芝苦苦追赶他,却并非完全为了此事,当他得知杨平安经由长台渡渡江后,便放弃了将杨平安抓回的念头,只是他还有一件事要找杨平安当面问个清楚,

    “如今身在唐境,高某已不做奢求。”说到这里,他忽然冲杨平安恭敬一拜,“高仙芝替贱内谢过公子。”

    山东事了之后,天策卫终于找到了柳青青埋骨所在,更是还原出了案发现场,并且打听出当晚是杨平安埋葬了柳青青,

    人死为大入土为安,高仙芝对柳青青一往情深,更是将其视为自己妻子,故此当面谢过杨平安,沒让柳青青暴尸荒野,

    当他谢过之后,突然又问道:“还请公子告知,当晚究竟是何人杀害了贱内,青青生前,高某未能护她安全,害她枉死;而今高某要替她报仇,手刃仇人,以仇人首级祭奠青青。”

    杨平安嘴角抽抽两下,语带苦涩道:“高将军,这个仇,你恐怕报不了了。”

    “为何,莫非那人武艺高强,总是如此,高某拼得一死,也要将其斩杀。”

    拼死,就算你死了,只怕也不是老苏头的对手,若是道济,恐怕还能跟老苏头一拼……嘶,怎么我一想到老苏头,就想起道济呢,

    “那人已经死了,想必你家主上也知晓,被杨睿逼死于洛水河上。”

    高仙芝很是直爽,并未怀疑杨平安是否在骗自己,当下一抱拳,感谢杨平安如实相告,忍着心中无法亲手替心爱女子报仇的痛苦,翻身上马,就要率兵离去,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离开时,北方突然马蹄声大起,掀起漫天烟尘,一个粗狂中带着几分桀骜的口吻高声想起:“驸马休怕,徐州守将史思明來矣,敌将休走。”
------------

第二八七章 至扬州奉命监军

    扬州历史悠久,文化璀璨,商业昌盛,人杰地灵,极尽繁华,上下五千年來无数文人雅士留下一首首传唱天下的诗词歌赋以赞誉扬州,

    扬州城位于长江北岸,自从杨硕起兵谋反占据南京建国大周后,这里就成为了北唐的军事重地之一,

    对于唐周两国來说,扬州之重要不可言喻,只是令扬州再次扬名天下的,乃是因为天命者杨平安來到了扬州,以驸马身份担任监军,

    百余年前,扬州亦名江都,隋帝杨广便是在此因一人而改变了大隋国祚,在当权者眼中,那人与杨平安一样,都是天命者,

    如今隋改国号为唐,再度面临天下分崩离析之命运,杨睿一道圣旨便将刚从江南返回的杨平安派往了扬州担任监军,其用意不言自明,

    当此消息传到南周,传到杨曌耳中后,她嗤笑一声自语道:“扬州,江都,杨睿还真以为,将杨平安派往此地,就能重现当年‘天命起江都,大隋定天下’的局面么。”

    杨平安其实是非常不想來扬州的,他不想打仗,更不想与杨曌为敌,他费劲心机北渡长江,不是为了替杨睿镇守扬州,而是想要回到东都与诸女相见,一解相思之苦,二寻携美逃离之机,

    可惜杨睿岂会让他如愿,一道圣旨上万兵马再加上北唐最受皇帝信任的大太监高力士亲自传旨,硬生生将杨平安等人“裹挟”到了扬州,至于贞娘、苏敏等女,则都成为了杨睿挟制杨平安的筹码,

    当然杨睿的圣旨中肯定不会说的如此露骨如此无情,只说叛军势大天下难安,他杨平安作为当朝驸马文武双全文韬武略无不精通,乃是才华横溢之辈,理当报效朝廷,为平定叛乱发光发热,甚至流尽最后一滴血,

    待叛乱平息逆贼授首,杨睿会在东都城外十里迎接大军凯旋,到那时加官进爵大加犒赏,杨平安为国之栋梁可享太庙,娇妻美眷荣华富贵唾手可得,

    高力士宣读完圣旨后,不容杨平安又任何异议,便让史思明大军开拔,“裹挟”着杨平安等人,浩浩荡荡开赴扬州,

    扬州本有兵马两万余,此番杨睿特命徐州守将史思明率骑兵三千步军八千前往扬州,担任扬州守将,

    至此,扬州兵力添置三万五千余人,史思明为守将,杨平安为监军,高力士犒赏完扬州守军后,将会返回东都,史思明与杨平安共同防御扬州,

    对于这样的局面,杨平安心中将杨睿祖宗十八代问候了一遍,可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众美落在杨睿手中,他不得不就范,担任起扬州监军,

    杨睿为让他答应,也算给足了他面子,当时他与高仙芝在山坡上相见,后者正欲离去时,恰好碰上來此接应他的史思明大军,当即被重重包围,

    虽不知高仙芝天策五品金卫身份,但百余周军骑兵以及高仙芝将军大半,在史思明眼中都是赫赫战功,

    当下便传令将其围困,准备格杀,然后生擒高仙芝,

    危急时刻,他见到了高力士,便主动为高仙芝开脱,要放其一条生路,史思明虽不愿意,可高力士却毫不迟疑答应下來,最后在高仙芝感谢声中,杨平安将其送至了江边,亲眼看到他们渡河南归,这才放下心來,

    高力士答应放过高仙芝不是什么好心,只是为了下一刻宣读圣旨时,能够让杨平安接受的容易一些,

    在这件事中,杨平安对即将上任的扬州守将史思明有了深刻的认识,通过高力士的接受,此史思明正是正史安史之乱中的史思明,虽其貌不扬,但骁勇善战,胸怀才略,只是太过追求功名利禄,而且桀骜不驯,就连高力士都有几分不放在眼中,

    就为了是否放过高仙芝一事,史思明差点弄得高力士下不來台,若非高力士恼羞成怒,拍着胸脯说若是來曰杨睿追究下來他承担全部责任,只怕高仙芝根本就走不脱,

    史思明这才勉强答应,饶是如此也不忘讥讽高力士说什么高力士与高仙芝是亲戚云云,

    史思明这个人太狂了,对高力士如此,对杨平安同样毫不客气,杨平安才想跟高力士打探一番留在东都的诸女近况,却被史思明派人直接架到了马车内,原因是着急赶路,

    在杨平安记忆中的史思明,却有统军打仗的能力,不然安史之乱也不会持续多年,更是打下了大半个中国,

    所以他不认为这货是个鲁莽之辈,那唯一能让此人如此狂妄的缘故,便只有一个,,丫有后台,很硬的后台,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6757 26758 26759 26760 26761 26762 26763 26764 26765 26766 26767 26768 26769 26770 26771 26772 26773 26774 26775 26776 26777 26778 26779 26780 26781 26782 26783 26784 26785 26786 26787 26788 26789 26790 26791 26792 26793 26794 26795 26796 26797 26798 26799 26800 26801 26802 26803 26804 26805 26806 26807 26808 26809 26810 26811 26812 26813 26814 26815 26816 26817 26818 26819 26820 26821 26822 26823 26824 26825 26826 26827 26828 26829 26830 26831 26832 26833 26834 26835 26836 26837 26838 26839 26840 26841 26842 26843 26844 26845 26846 26847 26848 26849 26850 26851 26852 26853 26854 26855 26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