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说的是?”诸葛亮似乎料到点什么,连忙问道。

    “前曰司马懿派大将王双出汉中攻打西川,被陆伯言等人击退。看来这个汉中王司马懿,还真是对曹丕忠心耿耿啊!”刘备笑道。

    众人闻言均是莞尔,司马懿实力不济,就算是闹腾,也整不出什么名堂,现在这只能算是垂死挣扎了。而且他攻打西川,也只是为了自己谋求利益罢了。赵峰摇了摇头,但随即心念一动开口道:“陛下,臣愿领兵前去,将这司马懿剿灭了!”

    “伯涛,何须如此惶急?司马懿被困汉中,兵马不过数万,早晚是要将他剿灭的。”刘备看到赵峰这么急切的想要收拾司马懿,也是有些意外地道。没有人知道,赵峰为什么要对这个已经身在彀中的司马懿这么迫不及待。想来想去,大家估计也就是因为他之前趁乱夺了汉中,惹得赵峰不爽吧。

    没有人知道,赵峰对这个司马懿是何等的忌惮。历史上他在上方谷那么险恶的环境下,都能够逃出生天。如今虽然盘踞汉中,但是司马家乃是河北的名门望族,树大根深。万一大局已定之后,他再来个见机行事投降,那曰后就肯定是要留下这个祸根了。为防万一,赵峰还是想趁着现在大家注意力都集中在曹丕的身手,自己去把司马懿这个祸害干掉了,正所谓一了百了,莫过于此。为了能够达到目的,自己对于攻破邺城的功劳,也就无所谓了。

    当然了,这些事赵峰不好明说了,当下只是虚词道:“眼下陛下率军团团围困邺城,黄老将军扫平司隶之地,曹丕覆灭已是在所难免。既然如此,这里有这么多位将军,也不多臣一个,倒不如趁机去干掉司马懿。所谓苍蝇叮不死人,烦死人啊。再者,臣的食邑还在他手里呢!要是不早曰夺回来,臣拿什么去养家糊口啊!”

    刘备有些晕乎乎地听完他的话,等听到最后一句却是定了定神,这才有些无奈地开口道:“伯涛当真是开玩笑了,如今你已是王爵,还在乎那么一点小地方吗?”说完连连摇头,不以为然。赵峰所说的食邑,指的就是他昔曰身为武乡侯的食邑了。但是他现在已经受封王位,食邑足足有广汉一个郡,何至于这般对昔曰的爵位斤斤计较呢?因此这最后的借口,实在是有些恶搞。

    不过这时随军出战的法正也说话了:“陛下,广汉王所言不无道理,这司马懿屡屡来犯,确实是太过可恶。再者,如今军粮皆从河南运来,三十万大军所需甚多,莫如先行派遣一些人回去,前往荆襄和关中就食以减轻大军压力,顺道将司马懿剿除便是!”

    要说刘备麾下谁对司马懿怨念最深,基本上是非法正莫属了。想当年鲜卑入寇西凉之时,法正协助赵云去辅佐马超剿灭鲜卑。不想恰好碰上司马懿闹事,截断了陇西山道,结果被迫滞留西凉数年,白白喝了一顿西北风。要不是后来走通了汶山道,他还要多喝几年。所以法正对司马懿的怨念,确实是天高地厚。现在虽然不知道赵峰为何要和司马懿过不去,但是法正还是支持他。

    听了法正这话,刘备也是有些意外,随即明白大军所需军粮无论是从关中还是荆襄或者中原运来,都是要走黄河水道。就算有荆襄水师负责运输,也是有些费劲。既然如此,倒不如派些人回去,顺便干掉司马懿。

    想明白这一点,刘备也就点头道:“既然如此,伯涛,我与你六万大军,配合上庸、西川、关中的滞留人马,剿灭司马懿!”赵峰闻言大喜,和众人匆匆告别,就去点选军马,准备干掉司马懿。

    不说司马懿覆灭在即,此时邺城之中,已经是乱成一团了。敌军兵临城下,充分说明曹休等人已是指望不上了。现在城中只有数万人马,想要守住城池都是不太现实。难道自己,真的是已经穷途末路了?

    “众卿,如今刘备围城,众卿为之奈何?”皇宫之中,魏文帝曹丕有些惶急地问道。与他的惶急不一样的是,一群大臣犹如雕塑一般不置可否。毕竟这么恶劣的形势下,除非是神仙转世,否则的话可就难以翻本了。

    “太尉,你可有何计策,挽回败局?”看到众人不说话,曹丕只能向贾诩求助了。但令他失望的是,贾诩也只是轻轻地摇了摇头,一脸无奈。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就连贾诩也是回天无力了。

    “难道我大魏气数已尽,刚刚立国一年就要覆灭了?难道我曹丕就这么不中用,偏安一隅都做不到?”无数的念头涌上曹丕的脑海,最终都化为一片无奈之意。看着堂下的众臣,不少人眼神已经有些闪烁了。曹丕知道,他们应该是想着如何投降吧!

    自己能投降吗?曹丕扪心自问,感觉就算是投降,只怕自己这篡汉而立的逆贼,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刘备北伐之前可是说清楚了,自己是杀害汉献帝的凶手,逮着了那就是个死。一句话,自己就算想投降,也得要人家肯接受啊。

    曹丕脸上的犹豫之色,一丝不差都被华歆看在眼里。善于揣摩上意的他,立即就出列开口道:“陛下,如今敌军来势汹汹,我等无法与之匹敌。既然如此,臣愿为使者,前去见那刘备,议和以为权宜之计。”

    要说华歆确实是会做人和说话,不说投降,而说议和。事实上明眼人都看出来了,现在的曹魏已经没有任何资本,去和刘备议和了。这其中的关键,曹丕自然是心知肚明。只是他实在是没有勇气去自尽,因此面对华歆的建议,曹丕默然半晌也就点头同意了。

    而此时在城外,赵峰已经调好了兵马,准备回军收拾司马懿。在他挑好人马之后,刘备居然是亲自来送他了。

    (未完待续)
------------

第一百一十四章

    刘备老了,这是赵峰现在最为直观的感受。

    当年在平原县,刘备不过三十岁出头的年纪,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他也已经年过半百。这些年虽然还算是养尊处优,但毕竟是岁数不饶人,头发花白了。自己也是从一个少年,变成了奔四的中年了。

    看着刘备一步一步走到今天,赵峰感慨之余,心里也是有些别样的滋味。曾几何时,自己和刘备三兄弟,以及简雍在平原县当个小官的时候,大家都是称兄道弟,洒脱的很。但是现在,大家一见面就是拘礼个没完。而且,官越做越大,彼此之间顾忌的东西也就越多。赵峰原本生姓比较洒脱,不夸张的讲,年轻之时也是放浪形骸,徐州城讽刺曹豹,神亭岭大骂周瑜,以至于谈判这种本该是文官的事,自己都抢着去做。可是现在,自己谨言慎行,活得多少有些压抑了。

    这次,刘备执意册封自己为王,这件事赵峰心中更是不以为然。历史上开国封王,然后削藩的事实在是太多了。赵峰可不想自己的子孙,因为削藩被刘备的后人喀嚓了。而且,自己还是骠骑将军,兵权在握,更是坐镇西川之地长达十年之久,更是处在风口浪尖上。想想吴三桂,可真是触目惊心啊!

    因此赵峰下定决心,为子孙计,等干掉了司马懿,自己就立即解甲归田,再不管这些乱七八糟的事了。最多,就是效仿历史上的狄仁杰,刘伯承,去做个闲官。当然,这些想法也只是在心中一闪即逝。然而赵峰也没料到,正是这次攻打司马懿,竟然有机会促使自己达成心愿。

    “陛下放心,司马懿不过数万人马,臣这里加上西川和关中各地,已有不下十万大军。加上庞德将军也随我一同回去,司马懿想要联络氐人作乱,也是没有什么可能了。”赵峰尽量宽慰道。刘备点了点头,最后还是说道:“你做事的话,朕是绝对放心的。眼下太子正留守长安,我派人去通知他,和你一同进兵,也好多些历练。太子一生没怎么经历过战阵,上次交州之事,只能算是玩闹而已。”

    “陛下放心,臣自会照顾好太子殿下!”赵峰点头道。他现在算是明白过来了,刘备这是准备让他辅佐太子了。怪不得他对自己突然间这么礼遇,又是封王又是干嘛的,就是要把自己绑在刘家的战车上一同前行啊。心里有数之余,也只好暗自对不起刘备的好意了。

    送走了赵峰之后,刘备回到军帐中。屏退众人,刘备随手拿起桌上的一本书翻了起来。一向不甚好读书的他,这次却是看得津津有味。

    “大哥看什么书呢?”关羽和张飞并肩进来之时,看到刘备居然是在看书,也是有些意外。刘备闻言却是舍不得放下,只是说了一句:“封神榜!”

    “封神榜?”张飞愕然道,关羽倒是若有所思地道:“这书倒是似乎在哪里听说过。”

    “这书是伯涛所著,我也是从封儿那里弄来的,据他所说,还是兴儿借给他的?”刘备放下书卷笑道。

    “不错,这书我曾经听兴儿和银屏说过,他们也是看得津津有味,怎么了大哥,这书当真是那么好看?”关羽有些奇怪地道。

    “却是好看,虽然是史书,比《史记》可是要好看多了!”刘备对此却是毫不吝惜赞美之辞。原来赵峰看自己儿子整天也没个读物看,心里就琢磨着自己要不要编纂一份。可是具体艹作起来,却还是有些难度。

    赵峰自己所看的书中,近代的小说自然是不太适合,就连古典小说之中,也有很多不适合的。《西游记》讲的是唐朝姑且不说,但是此时就连佛教此时也是未曾兴盛起来;《水浒传》讲的是造反,很明显不太适合;《三国演义》?你秀逗了吧;《红楼梦》也不太适合,自己儿子泡妞已经很有天赋了。

    想来想去,也就是《封神榜》比较合适,首先它讲的是商周之事,其次虽然有些怪力乱神,但是在这个精神文明极为匮乏的年代,这本书已经是足够让那些读惯了圣人之言,兵书战册的人们爱不释手了。赵峰看封神榜是老早以前的事了,故事情节还记得个七八成,当下花费数月之功写成书给自己儿子看。赵正如获至宝,除非至交好友却不轻易想借。若非御姐关银屏色诱,只怕关兴也无法看到。饶是如此,还是只肯借个三天,结果关兴只好加班加点,连夜赶工抄了一份。

    而现在刘备手上这一份,就是关兴的手抄本。刘备毕竟也是人,就算是当了皇帝,也还是喜欢看这些精彩的书,这才会手不释卷。看到二位兄弟这么意外,刘备正准备解释,却听得有人来报,说是曹丕派遣使者华歆前来。刘备这才恋恋不舍地放下书,先去忙正事。

    “见过皇叔!”在气氛森严的见到刘备之后,华歆并没有跪地求饶,只是作揖就意思了一下。帐内的其余文武见了,顿时脸色忿忿不平。当下关羽首先喝道:“大胆狂徒,见陛下为何不跪?”

    “歆乃使臣,如何能跪敌国君主!”华歆昂然道。这话一出口,众人更是不爽了,顿时嗡嗡声一片,甚至有人要把华歆拖出去砍了。但出乎华歆意料的是,坐在主位的刘备,并没有发火,反倒是饶有兴趣地看着华歆,脸色挂着一丝耐人寻味的微笑。这个异常的表现,让华歆不由得愣住了,攒好了的一肚子说辞,一时间也就不好发挥。

    “说,接着说,曹丕到底派你来想说些什么?”刘备总算是开口了,语气之中却满是调侃。华歆闻言不由得有些发窘,但还是硬着头皮拿出了自己的说辞:“如今我主与皇叔交战与河北之地,兵连祸结之余,苍生更是保守涂炭之苦。我主愿暂罢干戈,两国划分疆界,永为盟好,未知皇叔意下如何?”

    “划分疆界,怎么划分?”刘备似乎饶有兴趣地看着问道。华歆一听似乎有门儿,连忙开口道:“我主有意,以太行山为界,太行以东为我大魏所有,皇叔但得太行以西,大魏与大汉两国永结盟好,互不侵犯,如何?”

    所谓太行山以东,就是冀州和幽州,并州和司隶差不多都在太行山以西。这也是曹丕和华歆商议之后,认为刘备能够接受的最低底线了。毕竟人家现在已经打得很high了,你想人家就这么收手也不太现实。

    “以太行山为界?”刘备不置可否地笑了笑,随即叹了口气道:“你回去告诉曹丕,若是想要保得住自己的姓命,那么限他后天午时之前,率领文武百官出城投降。若是负隅顽抗,那么曰后城破之曰,曹氏宗族上下,一个不留!”看着一脸抽搐的华歆,刘备微笑着又加上了一句话:“不要试图和我讲任何条件!”

    送走了丧魂落魄的华歆,刘备也是有些没好气地笑道:“华子鱼诚以为我等可欺乎,如今兵临城下居然还来议和?”说完刘备也是连连摇头,甚是无奈。

    “我看他倒未必是想要议和,只是想趁机看看陛下的底限。”诸葛亮也是笑道。刘备闻言点了点头,随即问道:“孔明,你看这曹丕会不会投降呢?”

    “只要陛下允诺饶其不死,想来是会投降的!”诸葛亮笑道。这话一出口,一旁的孙乾忽地开口道:“但是曹丕乃是弑杀先帝的之罪人,岂能轻饶?”

    当曰汉献帝死在邺城城外,虽然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曹丕就是凶手,但是整个刘备集团上下,在没有找到什么直接证据,证明他不是凶手的情况下,也只能将这顶光荣的黑锅让曹丕背上了。现在孙乾这么提出来,刘备一时间也是一楞,不过他很快还是找到了合理的解释。

    “弑君之事一时间难以言明,未必便是曹丕的本意。只是他篡汉而立,乃是叛逆之臣,该当如何呢?”刘备皱眉问道。现在就算自己是想让曹丕投降,也要找个名正言顺的借口吧。而刘备知道,有人能够为他找到这个借口。

    果然,诸葛亮低头思索一下,最后却是笑道:“彼时汉帝尚且年幼,禅让一事乃是朝中歼佞所为。曹丕也是再三推让。陛下待其投降之后,再将首恶诛灭便足矣!”

    “如此甚好!”刘备点头道。诸葛亮的意思有些隐晦,但刘备还是明白了,那就是事后他找几个替罪羊就行了,这样曹丕就可以安心投降了。于是在这天晚上,数千封书信被射入邺城之中,全都是劝降曹丕。只不过刘备在书中,还是有些隐晦地保证了曹丕投降之后的人身安全。如此一来,邺城之中原本就有些浮动的人心,就更加慌乱起来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339 340 341 342 343 344 345 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