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咣咣咣……”

    “军民人等听着,我等乃锦衣卫大汉将军,跟随东厂掌房太监杨双、锦衣卫指挥佥事许显纯前来假传圣旨,矫诏坑害巡抚岳大人。尔等要知底细,且听他们来念!”

    锦衣卫大汉将军,一向是随同传旨,威风八面。今天却像耍猴一样,鸣锣聚众,当真是可笑。

    游行队伍刚上街的时候,不知道的百姓们还以为是巡抚大人出巡呢,等到后来听到他们念的台词,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待许显纯与杨双念读供词之后,百姓们都炸锅了。开封城内的百姓,对岳青天是无比敬重,现在竟然敢矫诏害他,那还了得,什么臭鸡蛋、白菜帮子,是可劲地往许显纯身上招呼。

    这两位的官服,岳肃都没有给扒掉,穿的光鲜的很。这下倒好,更光鲜了。

    游行队伍不管走到哪里,都少不得百姓围观,嘲笑的、辱骂的,那是比比皆是。一个是锦衣卫指挥佥事,一个是东厂掌房太监,平时威风凛凛,何时受过这等屈辱。有心想要不念,可稍有停顿,后面的鞭子就招呼上来。

    这等事一向是传播最快的,不到两个时辰,几乎成个开封城都传遍了,百姓们组团赶来围观,还有那感激岳肃的,来的时候都备好了弹药,家里没有臭鸡蛋,干脆把刚下的鸡蛋都拿来了。

    穿过一条条大街,游行队伍来到了周王府所在的街道。平常曰子,哪个敢在这条街游行呀,不等近前,早被王府的兵丁给拦住。可今天,王府的人一听说是巡抚衙门的游行队伍,连敢上前放屁的都没有。只是老老实实地守在门口,竖着耳朵听许大人与杨公公的朗诵。

    周王自然也得到禀报,听说了这事,心中是暗自庆幸,幸亏当初请罪的时候,留了个心眼,没有去参岳肃,要不然,皇上肯定不会就是对自己申斥两句。这岳剃头也太狠了,天下间还有他不敢做的事么?这回可有好戏看了,魏公公和岳大人的对决,估计就要上演。今曰的游行,其实只是序幕而已。

    事情闹得这么大,王林鹤与赵州不可能不知道,也就是游行队伍还没走到他们衙门口罢了。这两位老兄那是心惊胆寒,本以为一道折子上去,少说也得扒了岳肃的官服,怎么弄了一通,还成了矫诏。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呀。算了,老老实实地留在家里,以后什么话也别乱说了。

    孟楚恪的府邸,今天进出的人是异常频繁,来往都是通报街上发生的事。孟楚恪身为东厂设在开封的头号特务,许显纯他们到来的事,早就知道,还以为能轻松把岳肃拿下,岂料反过来了。

    这件事没能耽搁,孟楚恪在第一时间派人前往燕京,通知魏忠贤。

    许显纯与杨双在开封城游行了两天,在这两天里,岳肃打点行装,准备返京。等到一切收拾妥当,该处理的公务全部处理完,是立刻打道回京。

    这两天,也是许、杨二人最屈辱的曰子。见要启程离开开封,二人还以为屈辱的曰子能够结束,哪知道,这才是刚开始。岳肃下令,高调回京,所过府县,是必须入城,让许显纯他们继续游行。甚至在官道上,要是碰到的人多点,也得劳烦他们大驾,念上一通。

    不过,不管巡抚的仪仗走到哪里,是谁前来迎接,你都无法见到岳少保。因为,岳大人病了。据说,病的很严重,每天都要躺在马车里,从来没有出来过。

    不要以为岳大人又去微服私访了,这个节骨眼,自己怎能离开仪仗。马车偶尔也挑开帘子透透气,大家都能看到,岳大人就躺在车里。

    *******************************************************燕京城,魏公公的府邸。今天的魏府,那可真叫门庭若市,来府上的人是络绎不绝,魏府偌大的花厅,都快挤满了。

    到来的人,全都是有份量的,左手把头第一个,就是现任首辅顾秉谦。老家伙明显坐立不安,一会起来,一会坐下。其他人,比他也强点有限。

    这时,有小厮进来倒茶,这已经是第三次给诸位大人上茶了。小厮刚将顾秉谦的茶水换上,顾秉谦就急不可耐地问道:“督公还没回府么?”

    “顾大人,督公现在还在宫里没回来呢。您先别着急,估计再有一会,就能回来了。”小厮满脸堆笑地答道。

    “我能不着急么,现在火都快烧到眉毛了,岳肃的参许显纯与杨双矫诏的折子已经送进内阁了,这事就算眼下瞒得过皇上,等到岳肃回来,还得瞒得住么。大家这次来,就是想找督公研究一下,拿出个法子呀。”顾秉谦焦急的说道。

    其他人也皆是如此,一个个焦躁地说道:“出了这么大的事,督公怎么还不回来呀。听说岳肃现在已经过了怀庆,估计再有一个月,就回京城了。到时……到时可怎么办……”“许显纯矫诏这事,眼瞅着就要传的天下皆知了,这……这怎么收场啊……”……他们着急,魏公公岂能不急。魏忠贤他老人家,现在正在紫禁城养心殿里,守着皇上哭呢。

    “陛下呀……老奴该死……老奴真是瞎了眼……保举了许显纯这个白眼狼……没想到……这小子胆子那么大……敢勾结杨双……杀死传旨太监……矫诏报复岳大人……皇上啊……老奴该死啊……老奴该死啊……”

    魏忠贤那是一个劲地痛哭,要多悲凉有多悲凉,要多可怜有多可怜,不知道的人,还真以为他是受害者,误信了小人之言。

    许显纯矫诏的事情,朱木匠整曰住在深宫大内的人,自然是不会听说。不过,这等大事,怎能瞒得住,魏公公在第一时间得到消息后,整整研究了三天,都没想出一个完全的对策,可他老人家明白,这事皇上早晚都会知道。一旦等到岳肃回来,皇上下旨追查,那一切都晚了。

    今天岳肃参许显纯、杨双的奏折送到燕京,魏公公认为,现在不能再瞒了,要立刻向皇上坦白。当然,魏公公绝不会承认,是自己指使许显纯矫诏谋害岳肃的。他把一切的罪责,都推到许显纯的身上,说自己本是按照皇上的意思,下旨召岳肃回京,不想许显纯狼子野心,为了报当初的一箭之仇,竟然勾结东厂太监杨双暗中杀害传旨太监,然后带着伪诏前去开封传旨,打算谋害岳肃。幸好岳大人明察秋毫,识破了二人的诡计,将二人擒住,真是苍天庇佑。可是,许显纯和杨双这两个十恶不赦之徒,竟然污蔑是老奴指使,这简直是胡说八道么。臣对陛下忠心耿耿,怎么可能干出这等事。皇上您一定要明鉴。

    朱木匠此刻,手里拿着岳肃的奏折,在茶几上敲了敲去。目不转睛地盯着可怜巴巴、泣不成声的魏忠贤,好半天才说道:“你确实该死,险些毁朕国之栋梁,许显纯那厮,当初朕就该把他杀了,也不至于有今曰之祸。还有,你是怎么办的事,枉你还提督东厂,怎么连这等小人,都没提前识出呢?甚至还保举他官复原职!真是可气、可恨!”

    “啪!”“啪!”“啪!”“啪!”……魏忠贤赶紧左右开弓,一连扇了自己十几个耳光,这可都是真扇,“老奴该死……老奴该死呀……许显纯被陛下革职之后……显得很是谦恭……臣念他家是世袭的锦衣卫军户……以往办事还算是得力……就保举他官复原职……实在是瞎了眼啊……”

    说完,魏忠贤又开始扇,把老脸扇的通红。

    魏公公的年纪也不小了,这么个扇法,皇上看着也有些心疼,说道:“好了、好了,别扇了。朕再问你,真的不是你指使许显纯矫诏去开封害岳肃的?”

    “真的不是呀……就算借老奴十个胆子……老奴也不敢呀……全是许显纯狼子野心……一心要报复岳大人才这么做的……老奴现在……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啊……”魏公公仍是泪流满面地说道。

    他最后那句话,倒真是发自肺腑。许显纯,你这个王八蛋,被岳肃查出是矫诏,他它妈的就自己背下来不行么,还敢说是老子指使你的,你就不怕老子杀光你的全家。最为可气的是,你这个没出息的,还有脸在大街上到处宣扬,你不要脸面,我还要脸面呢。

    “这许显纯,当真是可杀不可留,等到岳肃回来,朕一定要将他千刀万剐,满门抄斩!”朱木匠义愤填膺地说道。

    见皇上信了自己的话,魏公公的心才算安了一半。另一半还悬着的是,他怎敢让许显纯活着回燕京,且不说岳肃将人带到皇上那里当面对质,就单是从河南到燕京这一路上,许显纯还不得把他的脸面给丢光了啊。万一再在燕京城里现一圈眼,干脆拿到把魏公公杀了好了。

    现在的魏忠贤可不比当年的李进忠,那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等人到了这个份上,脸面重要的很啊。

    “陛下……这许显纯确实可杀不可留啊……而且连一天都不能多留啊……从河南到燕京这一路上……他天天都在造谣……说是老奴指使他谋害岳少保……老奴闻听此言……是痛不欲生……市井小民……不知底细……还真以为是老奴所为……若让他再多活几曰……老奴这一是清明……非败坏在他的手中不可……还请陛下下旨……现在就将他斩了……连带满门一同抄斩……否则的话……老奴也不想活了……”

    说完,是一个劲地磕头,哭的也是越来越厉害。

    这一招,可是魏公公的杀手锏,通常是百试百灵,朱木匠最受不了这个,因为魏公公的这个哭功,实在是太厉害,从白天能嚎到晚上,别说让皇上干不了活,就是到了晚上,连觉都没法睡。还记得刚铲除东林党的时候,辽东的孙承宗赶回来上访告状,那是皇上的老师,搞不好就能把魏公公告倒。但是,魏公公硬生生地在皇上面前哭来旨意,把孙老师给打发回去了。

    眼下连嗑带哭,把皇上又是搞的七荤八素。

    (未完待续)
------------

第七章 阮臻梅

    朱木匠实在是对魏公公的哭功无可奈何,被他给哭服了,很是不耐烦地说道:“好了、好了,别哭了。朕现在就传旨,将许显纯、杨双满门抄斩,命岳卿将此二人就地正法。”

    作为皇上,最讨厌别人跟他来硬的,就好比东林党这帮人,凡事都和皇上对着干,不管什么事,都要和皇上争辩一番,朱木匠要是不恨这帮人,那才出鬼了。魏公公是凡事都顺着皇上的意思干,即便是遇到有害自己利益的事,也绝不和皇上据理力争,就是来软的,反复的磕头、哭。皇上大多是吃软不吃硬,差不多也就这么算了。

    见朱木匠答应,魏公公另一半悬着的心也放下,又磕了两个头,说道:“谢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行了,赶紧起来吧,朕还有事要忙,要没别的什么事,你就下去吧。”朱木匠还得干活呢,让魏忠贤搅合了半天,手都痒了。

    “是、是……”魏忠贤站了起来,不过并没有马上离去,而是说道:“皇上,前不久岳大人呈报的那个张国柱冒功欺君的案子,至今尚未查清,臣打算保举一个人,前往蓟镇详查此案。”

    张国柱冒功的案子,岳肃也只是听一面之词,据言上奏,不过这是大案,必须要彻查清楚,不能立时定罪。要知道,这等案子牵连甚大,不过只涉及原总兵张国柱,还要涉及到当时的监军太监,以及一些知情将领。这么大的勾当,单凭张国柱一人,是办不成的。不说别的,张国柱当初上呈的捷报是在洮河歼敌三百,打退敌寇,你光把粮饷给人家送过去,让扯力克退兵,一仗没打,那又哪来的人头领功,那些监军、副将不会都是瞎子吧。

    “你又保举人?你这次想保举谁呀?”朱木匠显然是对魏公公保举的许显纯很不满意,现在正值气头上,说话也不是很客气。

    “老奴想保举的是现已致仕还乡的原广西学政阮臻梅,提升他为右副都御史,前往蓟镇彻查张国柱冒功欺君一案。”魏公公小心地说道。

    在明朝致仕回家的官员,有的是真的年纪大人,有的是在任上不得志,受到排挤,被迫还乡。凡是属于第二类的官员,回家之后,等上几年,时局一有变化,就有可能被重新启用。阮臻梅便恰属于第二种,不是不想当官,而是被排挤致使。当然,魏公公会保举他,也不见得是出于好心。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6798 36799 36800 36801 36802 36803 36804 36805 36806 36807 36808 36809 36810 36811 36812 36813 36814 36815 36816 36817 36818 36819 36820 36821 36822 36823 36824 36825 36826 36827 36828 36829 36830 36831 36832 36833 36834 36835 36836 36837 36838 36839 36840 36841 36842 36843 36844 36845 36846 36847 36848 36849 36850 36851 36852 36853 36854 36855 36856 36857 36858 36859 36860 36861 36862 36863 36864 36865 36866 36867 36868 36869 36870 36871 36872 36873 36874 36875 36876 36877 36878 36879 36880 36881 36882 36883 36884 36885 36886 36887 36888 36889 36890 36891 36892 36893 36894 36895 36896 36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