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他这个表情,李文彰明白,不是小事,说道:“有什么事快说吧。”

    “是……”二管家见有外人在,不便直接开口,低声道:“是小姐的事。”

    “她又怎么了?”李文彰不悦地道。他为这个女儿是艹透了心,生够了气。

    “刚刚给下人给小姐送饭,小姐非但不吃,还把饭菜都摔了出来。让我们告诉老爷……说……说要是不让她去湖广见岳肃……她就绝食……”二管家越说,头就垂的越低。

    “她还翻了天了,不吃就不吃,下去吧!”说完,愤怒的一挥手,将人打发下去。

    等人出去,李文彰压下火气,尴尬地笑道:“让二位大人看笑话了,我这个女儿,就是不省心……”

    一听是岳肃,邹佳仁马上说道:“是上次那个岳肃……”

    “可不就是他,他一个七品县令,又不是进士及第,以后能有什么前途,我如何把女儿许配给他。”李文彰说完,独自举起酒杯,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可见确实是为女儿的事生气。

    徐绍吉见李文彰和邹佳仁说起岳肃,似乎二人都识得此人,一下子想起自己在客栈中议论这个岳肃,当即开言道:“你们所说的这个岳肃,可是阳朔县的县令。”

    “就是他。”邹佳仁纳闷地看向徐绍吉,说道:“徐大人,您也认识他?”

    徐绍吉摇摇头,笑道:“倒不认识,只是今天中午在城外客栈用饭之时,听过往行人议论起他,说他是少有的好官,明察秋毫,铁面无私,堪比海瑞、包龙图。”

    “哦?”邹佳仁眼睛一亮,说道:“这人还有如此大的名声?”

    “名声大小,我也不太清楚,只是道听途说而已。听闻他是湖广解元,邹大人应该更清楚才是。”

    邹佳仁确实清楚,不过他清楚的只是岳肃考场作弊,抄来的解元。至于官声如何,却是闻所未闻。

    李文彰无奈一笑,心想,这要是真解元,自己也就不必发愁了,一个没有真才实学的解元,乡试或许能蒙混过关,等到会试和殿试,想要混进去,简直是休想。

    这年头,考试作弊上去的不是没有,但只是个别。尤其殿试这一关,只要是皇帝不糊涂,你没点本事的话,就等着脑袋搬家好了。

    “不提他了,要不是这小子突然冒出来,也不会有这事。咱们继续喝酒吧。”

    李文彰说着,又端起酒杯。这当口,又一个下人跑了进来,手中还拿着一个信封。“老爷,您的信。”

    “哦?谁来的?”

    “是京城的方相爷派人送来的。”
------------

第一章 京察

    万历四十五年,京察年。

    开春时节,广西各处官员汇集桂林,到布政使衙门组团,一同赶往燕京。别看岳肃只到任一年,既然赶上了,也照样得去。今年的考绩,因为岳肃屡破奇案,阳朔百姓乐业,上级评审给了优。带着考绩,大家前往京城。

    所谓京察,就是到吏部考功司报到,将上级给的年终考绩上呈,然后再被问上几句。虽是六年一次,但大大小小的官员们也要胆战心惊一回。毕竟是来真格的,一旦京察被免官,就算彻底完蛋。京察年的时候,各地官员来京都是要给吏部官员送上厚礼,不提尚书、侍郎,就是考功司的郎中、员外郎也不能怠慢。尤其是那些协理京察的给事中、御史,更得小心打点。

    其他官吏,都是派遣心腹先行进京打点,倒是岳肃,只是组织孤身前往,没安排一个人进京。毕竟自己的收入只够曰常花销,哪来多余的钱送礼。

    这一曰,来到京城,广西的官员们有的住在广西会馆,有的则是住在亲朋好友家里,不过一到了地方,大家的表现都是一样。不等屁股坐热,就去拜码头。

    岳肃是个例外,只是到街上闲逛,想要欣赏一番京城的风光。上辈子就生活在燕京的他,对这里的大街小巷都很熟悉,但隔世再来,仿佛物事全非,一切都不一样。

    虽然市场一样喧嚣热闹,却没有那高楼大厦,街上也是车水马龙,但轿车和自行车,那是根本瞧不到的,更别说是地铁。

    “魏伴伴,为什么每次出来,客奶都要去潭拓寺进香呀,一去就要半个多时辰。”在喧闹的大街上,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正一边嘟囔,一边看向身边的中年人。

    中年人面皮白净,不到四十岁的样子,在少年身边显得十分恭谨、老实。“少爷,客奶心地虔诚,这是去为您烧香祈福啊。”

    “原来是这样,客奶果然是一心为我好。只是这烧香拜佛的事,我真就没有什么兴趣。”少年说着,一双小眼睛四下扫量着街上的景物,很快,一个木器摊位进入他的眼中。

    少年看到木器摊位,似乎很是兴奋,不在理会身边的中年人,撒腿冲了过去。拿起摊位上的木器,把玩起来。中年人摇头一笑,急忙跟上,小心翼翼地陪在少年身边。

    少年先后拿起几件木器,看了几眼就摇头放下,口中嘟囔道:“你这手艺也太粗糙了,做的这些玩意,也好意思拿出来现眼。”

    木器摊位上有一位老头,年纪能有六十多岁,见一个半大孩子如此说自己,老脸马上拉的老长。“这位公子,你怎么能这样说话,如果嫌弃,不买就是。”

    “怎么?你做的不好,还不行让人说几句。”少年又抓起一个木质的香炉,说道:“瞧你这香炉周边的雕刻,根本是模糊不清,四不像么,谁能看出你雕的是些什么。还有这底座,棱角也不分明,做活的时候分明是敷衍了事。”

    老头气的半死,但自己就是一个做木匠活的,见对方的穿戴,便知是有钱人,不敢得罪。可被一个孩子数落,实在是丢不起那个人,说道:“这位公子爷,照你这么说,你的手艺一定是比我强了。”

    少年倒不谦虚,笑道:“自然是比你强,要不然也不敢说这话。你这点手段,不要在街头丢人现眼了,回家再练几年。”

    “你这孩子,越来越不像话了,我刘一斧在这街上摆了二十多年摊子,还从来没人这么说我。且不论我的做工如何,就算是年纪,做你爷爷也够了,哪有这样出口伤人的。你若不买,别在这里挑三拣四的,赶紧走。”

    “大胆……你说做谁爷爷……是不是不想活了……”不等少年开口,他身边的中年人就不让了,扯着嗓子喊了起来。那声音十分尖锐。

    一听中年人的声音,老头当即听出是太监的声音,在这燕京城里,能发出这动静的,只有阉人。老头吓了一跳,再也不敢多嘴,唯唯诺诺的垂下头。跟着,又听中年人说道:“公子,您别和这老家伙一般见识,咱们找个茶楼坐坐。等一会,客奶就回来了。”

    少年的不满似乎还没有发泄完,拿起一个木雕的麒麟镇纸,嘲笑道:“你这也算是麒麟,我看跟狗也差不多……”接下来的语言更为不逊,说的那老头把脑袋垂的更低,是敢怒而不敢言,身子却气的是瑟瑟发抖。谁叫人家身边跟着一个太监。

    少年继续嘲讽,正在兴头上的时候,身边却多了一个人。

    “这位小兄弟,你有些太过份了吧,人家已经不再吭声,何必咄咄逼人。”

    “你算那颗葱?”少年这才意识到旁边来了个人,扭头看去,见是个身材高大的青年人。这青年不是别人,正是岳肃。

    岳肃在大街上闲逛,正好看到木器摊位的老者,想起父亲也时常到城里摆个摊位卖木器,便信步走了过去。听到少年一个劲侮辱老人,忍不住帮着打句圆场。

    “就是,你算什么东西,也有资格跟我们少爷称兄道弟!”少年身边的中年人,一听到岳肃管自家少爷叫“小兄弟”,立刻来了火。

    岳肃两辈子加在一起,也没看到真太监长得是啥样,还以为中年人是个娘娘腔,并没有在意。也不多言,突然从怀中取出一柄小刀,拿起少年批判过的麒麟镇纸,刷刷点点地雕刻起来,只几下功夫,那麒麟已经被他修的是栩栩如生。

    “小兄弟,你说的这些瑕疵,已经被修补好了。如果没别的事,请走吧,不要影响这位老伯做生意。”

    “都说了,不许和我们公子称兄道……”中年人见岳肃还口称小兄弟,随即发飙。可不等他把话说完,少年却伸手拦住了他,示意不要再说。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69870 69871 69872 69873 69874 69875 69876 69877 69878 69879 69880 69881 69882 69883 69884 69885 69886 69887 69888 69889 69890 69891 69892 69893 69894 69895 69896 69897 69898 69899 69900 69901 69902 69903 69904 69905 69906 69907 69908 69909 69910 69911 69912 69913 69914 69915 69916 69917 69918 69919 69920 69921 69922 69923 69924 69925 69926 69927 69928 69929 69930 69931 69932 69933 69934 69935 69936 69937 69938 69939 69940 69941 69942 69943 69944 69945 69946 69947 69948 69949 69950 69951 69952 69953 69954 69955 69956 69957 69958 69959 69960 69961 69962 69963 69964 69965 69966 69967 69968 69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