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伯伯,我真的没有派人去。上次您们二位说的话,我认真考虑了,觉得很有道理,现在动手,定会想到我方寨,所以我没派人,准备忍上一年半载再动手。”方彩儿肯定地说道。
“真的没有?”勾尧追问道。
“真的没有!”方彩儿郑重点头。
“这就怪了,既然你没动手,官兵怎么会打上门来?难道就不怕把事情闹大吗?”勾尧诧异地说道。
柳台也是心下狐疑,思索片刻,说道:“这事来的蹊跷,我看不如这样,咱们赶紧派人进城打听一下,到底出了什么事?”
“大哥,这事有什么可打听的,兵来将挡,既然官兵打上门了,咱们跟他们拼了就是。我看一定是因为他们无法破那桩案子,才栽到我们头上,好给沐启元出气。”勾尧大声说道。
“不!”柳台坚定地道:“沐启元已经派人杀了方大哥,火气应该降下,绝不至于现在发兵剿灭寨子。他们要是想动手的话,应该早就动手了,怎会等到今天。我觉得其中肯定另有缘故。”
“即便有缘故又能怎样,官兵马上就要打上们来了,现在就算查明原因,又能怎样?”勾尧不以为然地道。
“你还记得咱们前些曰子见到的那位知府大人么?这人眉宇间一股正气,要是另有原因,我们请他出面,或许能够化解这次的无妄之灾。”柳台中肯地道。
“哼!”一听柳台提到知府大人,方彩儿马上是怒从心头起,不悦地道:“要不是他找父亲进城,父亲怎会在路上被人袭杀,我看这事,八成就是他和沐老贼联手搞的。汉人都是官官相护,这种事经历的还少么。柳伯,我看这事就照勾伯伯说的办,跟他们拼了!”
“可是……”柳台的脸上露出为难之色。可官军作对,那是没有好下场的,以现在三苗的实力,就算击退这次攻击,那以后怎么办,明军还会源源不断的开来,不把自己灭了,绝不会干休。他思虑良久,终于开口道:“我看这样吧,我亲自入城去拜会一下这位知府大人,看看到底出了什么事,如果真的无可避免,咱们只好拼了。”
“柳伯,您这一去,还不等于羊入虎口,我不赞成。”方彩儿果断地道。
“彩儿,伯父的老了,就算现在不死,也活不了多久。汉人有句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认为,我这次去的话,哪怕是死,也是重于泰山。你们想,倘若知府大人真能帮忙的话,咱们三苗会免予这场灭顶之灾,如果他们真的是官官相护将柳伯杀了,我也没有什么可遗憾的,反而会激起族人的士气,何乐而不为呢。”
“柳伯……”
“大哥……”
“兄弟、彩儿,我意已决,你们不用再劝我。我的部从现在交给你们指挥,我这就上路!”
------------
第八章 化解干戈(上)
“有这等事?”
后衙之内,岳肃接见了柳台,听过他的讲述,眉头深锁起来。事态的严重姓,岳肃是清楚的,激起民变,作为地方官,自己脱不了连带责任。
犹豫一下,岳肃说道:“柳土司,照你的说法,此事起因全在方土司被刺,而派人刺杀他的是黔国公。你们还没有派人报复,张总兵那边就兴兵征剿了。”
“大人,是这样的。”柳台点头说道。
“不应该呀,要是朝廷下旨剿灭,起码也要知会地方,哪有不告诉本府的道理。这事想来另有原因,这样吧,我随你走一趟,看看到底是为了什么事。对了,你说是黔国公派人刺死方土司,可有何凭证?”
“回大人,凭证自然是有的,刺客留下的兵器上,刻有大明云南总兵府的字样。要不是黔国公,何人会有这样的兵器?”柳台据实说道。
“欲盖弥彰!”一听柳台这么说,岳肃直接下了定论。冷笑道:“堂堂黔国公,要是真有心派人刺杀的话,也不至于穷的非要拿刻有自家字号的兵器。这事更是蹊跷了,怕是有人从中挑拨,想要兴什么风浪。三苗在本官治下,现在我既然知道,就不能不管。”
言罢,又大声喊道:“铁虬,速速备马,带人随我出城。”
知府衙门当然备有马匹,不过很少,只有七匹,岳肃带着铁虬、童胄,及阳朔县跟来的四名差役,一同出城,准备到总兵行辕问个究竟。
几人刚一出城,迎面遇到两个苗人,柳台一见来人,正好认识,是本寨的人。
“你二人来此何事?”
“族长,官兵现在已经赶到方寨,在离寨子十里处扎营,方族长让我们过来打听消息,看您的处境如何。”一名族人如实说道。
“这么快。”柳台看向岳肃,想要征求他的意思。
岳肃沉吟一下,说道:“那这样吧,先不去总兵行辕,直接去军营。”他现在着实担心双方动起手来,未免浪费时间,还是决定先去军营问个究竟。
一行人打马直奔方寨,快马急行,一个时辰,已见到明军大营。此刻是酉时,天色黯淡,军营内正埋锅造饭,炊烟四起。“去军营。”
岳肃双脚一磕马腹,当先引路,来到军营门前。守门士兵看到有人过来,马上剑拔弩张,做好迎敌准备,等见到岳肃身穿五品官服,后面跟着的人也是差役打扮,才放下戒心。
一个士兵客气地问道:“请问这位大人,来此有何公干?”
童胄紧随在岳肃身后,不等岳肃回答,已大声说道:“我家大人乃是铜仁知府,来此是要见你们将军。”
“原来是知府大人。”士兵们连忙施礼,然后就有人立即前往中军禀报。
这次带兵的将领是尤传成,上次到知府衙门给葛笙求情,闹得自己很是不爽。现在听说岳肃在外求见,也没有亲自迎接,而是让旗牌去把人带进来。
岳肃只带着童胄与柳台进营,来到中军帐,互相见礼、落座。随后岳肃才道:“尤将军,不知你兴兵到此所为何事?”
“本将奉总兵将令,来此剿灭叛匪。”尤传成大咧咧地说道。
“剿灭叛匪?不知何人是叛匪?”岳肃质问道。
“自是方寨的一众族人。”
“尤将军,这话从何说起?”岳肃淡笑地道:“方寨乃本府治下,本府尚未听说他们有叛乱之心,在将军口中怎么就成了叛匪?再者说,将军出兵之前,为何不与本府打声招呼?”
明代武将被管制的很严,在地方上动兵,当地文官都是有权过问的。这就叫以文制武,监督于你,你不服都不行。
“本将只是奉命,知会地方之事,归总兵大人,他为何没有知会,本将一概不知。至于说方寨族人为何是叛匪,这事总兵大人倒是说过,方寨族人胆大包天,竟敢刺杀黔国公,现在证据确凿,难道不是叛匪么?”尤传成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必须要回答,只是语气特别不善。不过这也有情可原,武将一直被文官压制,当然很不服气。
“你说罪证确凿,那证据在什么地方,拿出来给本府看看。”岳肃强硬地道。
“岳大人,本将领的只是上指下派的差事,若要证据,还请您自己到总兵行辕去要吧。”
看到尤传成态度强硬,岳肃冷哼一声,说道:“尤将军,你说方寨的族人是叛匪,但本府却没看到方寨反叛的迹象,地方之事,由本府做主,还由不得你来插手。既然你说方寨之人刺杀黔国公,那本府就将方寨土司缉拿归案,自当给黔国公一个交代。至于你,还是速速退去吧。”
“岳大人,本官奉了总兵官的将令,哪有你说退兵,我就退兵的道理?要想让我退兵也不难,你自向总兵行辕讨令去吧。来人啊,送岳大人!”这次是总兵大人下的将令,自己是奉命行事,有道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尤传成眼下也是赌气,非要给那些文官一点颜色看看。
但岳肃岂是善茬,见有士兵近前,似是要强行送客,他豁然而起,大声喝道:“尤传成,你好大的胆子。本官好言相劝,你竟胆敢不停,一旦激起民变,我看你如何收场。本府将丑话说在前头,只要刀兵一起吗,我第一个参的就是你,到时定让你官位不保!”
岳肃这一将嗓门提起,过来的士兵,又吓得倒退回去,一个个看向尤传成,等待他的示下。尤传成被岳肃的一声怒喝,吓得也不禁打了个寒颤,别看武将管兵,但在这些饱读诗书的文官眼里,啥都不是。文官最看不下武将靠军功升迁,只要抓住一点点把柄,定据本上参。朝中的文官似乎很有默契,看到有文官参武将,不管有理没理,肯定一起帮忙去说那武将的错处。一句话,你们武将,永远别想翻身盖过我们文臣,谁叫我们天下读书人是一家呢。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1431
51432
51433
51434
51435
51436
51437
51438
51439
51440
51441
51442
51443
51444
51445
51446
51447
51448
51449
51450
51451
51452
51453
51454
51455
51456
51457
51458
51459
51460
51461
51462
51463
51464
51465
51466
51467
51468
51469
51470
51471
51472
51473
51474
51475
51476
51477
51478
51479
51480
51481
51482
51483
51484
51485
51486
51487
51488
51489
51490
51491
51492
51493
51494
51495
51496
51497
51498
51499
51500
51501
51502
51503
51504
51505
51506
51507
51508
51509
51510
51511
51512
51513
51514
51515
51516
51517
51518
51519
51520
51521
51522
51523
51524
51525
51526
51527
51528
51529
5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