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十二章 抚比剿更难

    “我们……不……流寇现在粮草已经没有多少了,军心涣散,每天都有人逃走。简阳城连攻不下,天这一下雪,众多流寇连个遮风挡雪的地方都没有,躺在冰天雪地里面,估计今天,又要冻病不少。”张立位如实回答。

    他的回答,和岳肃料想的差不多,流寇哪有多少粮食,能坚持到现在,已经不错。现在天越来越冷,这一场雪,差不多就能彻底瓦解流寇的信心。如果这个王嘉胤的脑袋确定属实,在群寇无首之际,立刻发动进攻,估计一战就能把流寇彻底打垮。

    没过一会,朱燮元匆忙赶来,手里还拿着画影图形。岳肃让他验看王嘉胤的脑袋,两下面目一比对,立刻确认无误。岳肃心中大喜,立刻吩咐一声,“来人啊,带他二人下去休息,每人赏赐一千两黄金。”说完,看向跪着的张立位和王国忠,又道:“你们的官职,待到此战完事,本督自会兑现。向朝廷保举,言明你们的功劳,副将之职,少不了的。”

    “多谢大人。”听了岳肃的话,张立位和王国忠高兴非常,不停地给岳肃磕头。

    岳肃再没功夫搭理他们二人,让士兵将人带下,跟着下令,各军将领,前往中军大帐议事。

    来到中军大帐坐定,不一会功夫,各部将领纷纷到齐,站于两厢。岳肃拿起王嘉胤的脑袋,大声说道:“流寇魁首王嘉胤项上人头在此,现在敌酋已然丧命,正是我们一举剿灭流寇的大好时机。本督现在就下令,全军出发,攻打流寇大营。何人愿为先锋?”

    “末将愿往!”“末将愿为先锋!”……话音一落,岳肃手下将领,那是争先恐后,金蝉、殷柱、铁虬、厉浩荃、虎子那是第一个蹦了出来,生怕讨不到差事。莫说是他们了,连成都城内的一些将领,现在也都站了出来,像成都守备,原先镇守绵竹关的参将,四川副将,哪个都是争先。这可是千载难逢的立功机会,流寇首领被杀,军心涣散,这个时候不去抢功劳,还什么时候去。武将就指着打仗立功升官呢,眼瞅着四川总兵出了缺,此战若是立下大功,升官是少不了的。

    岳大人也明白他们的心思,这个功劳,岳肃也不可能让自己的手下全都占了,大家伙分一分吧。于是,岳肃大声说道:“金蝉、殷柱、铁虬、裴虎子听令!”

    “末将在!”听第一个喊到自己,四人兴奋非常,嗓门拔得老高,尤其是虎子,炸雷般的声音,令人耳膜都震得慌。

    “令你四人先锋,率骑兵五百,步兵一千,直扑流寇大营,斩将夺旗!”岳肃大声吩咐道。

    “末将接令!”金蝉上前领了令箭,然后四人立刻出帐,点起兵马。

    “厉浩然、厉浩荃、赵登、秦少龙听令!”

    赵登是成都守备、秦少龙是原绵竹关的分守参将。这四人一听喊到自己,马上出列。

    “命你四人为中军,率兵三千,在先锋部队出城后,跟随前往!”

    “末将接令!”秦少龙接了令箭,四人出账,点齐兵马。

    “童胄、苏鹏听令!”

    “末将在!”苏鹏就是四川副将了。

    “命你二人为后合,率军两千,在后接应。如流寇势大,便接应前面部队撤退,如流寇不堪一击,已被冲散,便加入战团!”

    “末将接令!”苏鹏接了令箭,与童胄前去调兵。

    岳肃接二连三派出了六千五百名士兵,余下的人马,负责守城,以防不测。别看派出去的兵马,连流寇的零头都不够,但是打仗,也不是比人多,哪方人多就算哪方赢,要打过才知道。否则话,两家还打什么,上来点点人数,就判胜负好了。

    人数多是占优势,但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例,数不胜数,好比赤壁之战,东吴三万人马,就打败曹艹百万雄师。把流寇和曹艹大军比,简直是侮辱了曹军,流寇也就是看似人多,能打的没有多少,竟是一些滥竽充数的。趁这个时候攻打,估计是一触即溃。

    事实确是如此。金蝉、殷柱、铁虬、虎子率领前锋兵马一千五百人,呼啸出城,直奔简阳方向。五百骑兵的速度,当然要快,但实在太少,为了保持一致,才把速度降了下来。可作为先锋,自然不能让后面的兵马撵上,也是急行赶路。黄昏时分,兵马来到简阳,一眼望去,便能看到流寇的营地。

    王嘉胤的死讯,已经传遍流寇营地,所有的流寇,这个时候全都慌了,不知该如何是好。是打,还是该散了,没有一个人知道该怎么办?这个时候,官兵杀到,无疑是最为有利的时机,虎子一马当先,手舞合扇板门刀杀入流寇营地,先前还有几个不知死的,想要阻拦,结果被虎子一刀扫过,立刻身首异处。后面的官兵再一冲上,这边的流寇登时乱了,原本就军心动荡,现在更不用提,哭爹喊娘,四下乱窜,牵一发而动全身,整个流寇营地都乱了。

    守在简阳城上的秦良玉与吴如梦看到这一幕,确定是岳肃的援兵杀到,那还等什么,里应外合杀出去就是。但秦良玉没有孤注一掷,而是派出两千人进行试探姓攻击。

    白杆兵一出动,流寇们本就毫无战意,看到又有官兵杀了,便立刻掉头朝别处逃窜。一时间,整个流寇营地,都乱成一锅粥了,谁也不管谁,争相逃命,自相践踏,被自己人踩死的,都数不胜数。

    不一会功夫,厉浩然、秦少龙他们率领的三千中军杀到,这支生力军一到,流寇更完了,除了四散奔逃,再无其他,抵抗什么的,那是一点没有。

    秦良玉也看出了苗头,这是痛打落水狗的时候,下令全军出动,剩下的三千白杆兵一起涌出县城,扑向流寇。

    彻底的崩溃了,等到童胄他们率领后合的官兵杀到,接应的事情,根本就不用想了,只需跟着追杀流寇就行了。

    这一战,场面上虽然也可称为惊天动地,但局势完全是一边倒,一边仓皇逃命,一边在紧追不舍。流寇就是流寇,稍有挫折,便不堪一击。一万来人,追着几十万人跑,逃跑的是抱头鼠窜,后面追的,那叫如狼似虎。

    现在已经可以确定,川中剿匪,以岳大人的胜利,朝廷的胜利而告终。但是,马上又有难题摆在岳大人的面前了,这么多流寇,多数无辜百姓,总不能都杀了吧。剿完之后,就要安抚。安抚这么多百姓,可不是拿嘴说的,是需要银子,需要粮食的,否则的话,这些百姓,没有吃的,如何过活,搞不好没过两天,又得闹起来。

    找朝廷要银子吧。岳大人随后草拟了胜利的捷报,让人送往燕京,并向朝廷要白银二百万两,安抚百姓。二百万两银子,和当初岳大人在杭州弄来的相比,应该不算什么。

    除了安抚,还要肃清余孽,这件事算是比较好做的了,流寇群龙无首,只知道到处乱窜,等洪承畴那边的援军来了,很快就能完结。

    不过岳大人也不能干等,过不了多久,就要过年了,最好能让流民在过年的时候,有口饱饭吃。可城里被困了那么多天,连城里的百姓都快没有吃得了,更别说是那些流民了。也就仗着这是冬天,秋收刚刚过去,不少人家还有粮食,也没让成都崩溃了。弄粮食是关键,哪怕朝廷的银子送来,也得买粮,安抚百姓。等到银子来了再买,是不是有点晚了,最好现在就着手。

    一想到买粮,岳肃不由得想起自己的老丈人,自己把老丈人流放到云南,虽说李家有钱,在云南还有黔国公照应,曰子过的,和以前也不会有什么区别,可自己李家,终究也是有隔膜的。眼下需要大批购入粮食,和明年春耕的种子,成都这里,虽然也有一些商人,但先给货后给钱的买卖,还没有人愿意和朝廷做。岳肃找了几家,表示先借,结果都被委婉拒绝,谁都明白,这个年头和朝廷做买卖,不是很稳当,除非是银货两清,否则万万不能去做。哪怕你岳大人名头再响,这买卖也不能做。

    岳大人没有办法,最后决定,还是去找李家吧。李文章在云南,李元琛还是在湖广的,如果可以,直接把粮送来,自是最好。岳肃亲笔写了封信,让李忠走水路,送往武昌,给李元琛。不管他答不答应,先谈着,岳肃相信,李元琛应该会答应。

    李忠到了武昌,上李府求见,亮明身份,府上的人直接告诉他,我们家少爷不在湖广,而是在云南,陪伴我们家老爷呢。您要想找他的话,还请去云南吧。

    见对方如此回答,李忠的信也没法送了,总不能转道去云南吧。只得先行返回四川。

    在李忠走后,门房跑到后宅,在一间屋子前,停下脚步,恭恭敬敬地敲了两下门。

    “谁呀?”房内传来声音,说话之人,竟是李元琛。

    “是我,李绍。”门房答道。

    “什么事呀?”屋内的李元琛问道。

    “是姑爷派人来了,小的按公子的吩咐,说公子不在家,去了云南,把人打发走了。”门房李绍小声地说道。

    “知道了,下去吧。”李元琛说道。

    “是,少爷。”

    这是李元琛的书房,屋内一共住着两个人,一男一女,男的是李元琛,女的是他的夫人毕云娟。

    听到李绍离开的脚步,毕云娟不解地说道:“夫君,姐夫既然派人求见,你为什么不见呢,反而还要说自己去云南了。”

    “云娟呀,你不知道咱们这个姐夫,朝廷把他当救火队使,哪里有火就让他去哪,他是尽心尽责,毫无怨言。这回到了四川当总督,我已然料定,四川的流寇,不会是他的对手,到时必然剿灭。可仗打完了,剩下的就是安抚了,安抚流民是要银子和粮食的。银子或许好说,但粮食么,却是眼前紧缺的。几十万流民,需要多少粮食,这可是需要熬到明年秋收的。现在的商人,不愿和朝廷做买卖,一手银子一手货,那还差不多,咱们姐夫估计是想先货后银,以安抚流民为主。别家没人干,他只能找到咱家,可我父亲还在云南流放呢,这是他亲手安排的,不给咱家一个说法,咱们李家不成了他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玩物了,咱们李家,可不像那上面的太后和岳肃,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李元琛心平气和说出原委。而且这家伙,看的比谁都要透彻。

    “夫君,那你的意思是,就不帮姐夫这个忙了。”毕云娟小心地说道。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66944 66945 66946 66947 66948 66949 66950 66951 66952 66953 66954 66955 66956 66957 66958 66959 66960 66961 66962 66963 66964 66965 66966 66967 66968 66969 66970 66971 66972 66973 66974 66975 66976 66977 66978 66979 66980 66981 66982 66983 66984 66985 66986 66987 66988 66989 66990 66991 66992 66993 66994 66995 66996 66997 66998 66999 67000 67001 67002 67003 67004 67005 67006 67007 67008 67009 67010 67011 67012 67013 67014 67015 67016 67017 67018 67019 67020 67021 67022 67023 67024 67025 67026 67027 67028 67029 67030 67031 67032 67033 67034 67035 67036 67037 67038 67039 67040 67041 67042 67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