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行前,岳肃也少不得将李忠他们道谢,这帮兄弟,回来连口气都没喘,就又要动身,实在让人过意不去呀。
李忠他们也知岳肃心怀百姓,尤其是见到岳肃向他们鞠躬的时候,一个个都感动的落下眼泪,连忙跪下磕头,表示一定竭尽所能,以最快的速度护送蒋先生抵达武昌。
从简阳到武昌,走沱江一路顺风顺水进长江,五天之后,抵达武昌。一到城里,众人立刻赶到李府门外。蒋杰让人送上名帖,只说是交给府上管家。
(未完待续)
------------
第二十六章 面子
蒋杰来到武昌李府,登门之时,也没说找谁,只是叫人递上名帖,送交府上管家。李忠、孔刃他们,并没有随蒋杰到李府,只是在船上休息,唯有蒋杰带着一名小厮到来。
门房不知蒋杰是干什么的,但有名帖在此,按照礼节,不必多问,照例把帖子送进去就是。名帖送到李府大管家手上,管家打开一看,上面写的是四川总督府幕僚蒋杰。
总督府来人,管家连忙跑到后院,禀报李元琛。蒋杰的名号,李元琛当然是知道的,而且还在岳肃那里见过面,晓得是岳肃的心腹。略一思量,也就明白对方的来意。以他的才智,也能明白蒋杰为什么把帖子给府上的管家,这叫投石问路,先看看李家的意思。若是真的让大管家接见,要不就是说明李元琛真的不在府上,要不就说明李元琛没有谈的意思。不过这样,两家也都体面。
李元琛当然是想谈的,他也明白,真的和岳肃翻脸,对李家并没有什么好处,当初岳肃虽然是损了李家的面子,但也是不想看到李家造反,弄得大家针锋相对。眼下由蒋杰亲自登门,面子也是给足了,岳肃毕竟是四川总督,不可能亲自跑到外省来相见,派手下第一幕僚到此,诚意自不用说。
见是一定要见的,但是不能这么见,否则的话,就说明自己第一次是在家的,虽然大伙都知道,也不能把事情挑明。李元琛将管家叫到身边,小声叮嘱两句,然后将人打发下去。
大管家从李元琛的书房出来,直接来到府外,见到蒋杰,一脸笑容地说道:“不知蒋先生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还请恕罪。先生里面请。”
蒋杰颔首点头,说了声“大管家客气了”,就与李府管家进到府去。
李府管家在前院自有堂屋,府内、府外的事务,有些不是特别重要的,都是有他来处理。进了堂屋,二人分宾主落座,寒暄两句,跟着由大管家说道:“久闻蒋先生大名,乃我家姑爷帐下第一智囊,不知今曰为何有兴,前来敝府呢?”
“是这样的,我家大人有件喜事,想通知贵府公子,上次派人前来,结果府上的人说,贵公子去了云南。来人回成都禀报大人,大人当时发了脾气,只说即便公子不在,也该将事情告诉府上管家,李大管家并非外人,告诉大管家其实和告诉公子,没有什么区别,大管家自然会通知公子。所以,我家大人便派在下再行前来。”蒋杰微笑地说道。
“哦?有喜事……不知是什么喜事?”大管家喜上眉梢地说道,可不等蒋杰回答,马上又说道:“这事岂是我一个做下人的能问的,我家公子昨曰刚刚回来,若是他不在,我先行听听,倒也罢了,可现在他在,我若是提前听了,岂不是自讨没趣。要不这样,我现在就派人向公子禀报,说蒋先生前来,有大喜事相告。”
这就是李元琛事先嘱咐大管家的说辞,见了蒋杰,先是客套一下,然后问起来意,只要蒋杰提到自己,那大管家马上就要表态,说自己昨天回来了,再行通传。这样一来,任谁的脸上就都好看了。
蒋杰当然明白这其中的道理,马上微笑地说道:“原来李公子回来了呀,那是最好不过,还请通传一声,我亲口将喜事告诉于他。”
“好、好、好……蒋先生请稍等。”当下,李大管家就派人到后院通知李元琛。
这都是安排好的,没过一会,下人回到堂屋,说公子有情。于是,大管家带同蒋杰前往后院书房,去见李元琛。
书房之外,大管家先行躬身说道:“公子爷,蒋先生到了。”
“啊……蒋先生大驾光临,实在令寒舍蓬荜生辉……”李元琛一边说着,一边迎出书房。
蒋杰是岳肃的幕僚,李元琛是岳肃的小舅子,二人的身份摆在一起,说白了也是一主一仆。但李元琛明白,岳肃从来没把蒋杰当普通的幕僚来看待,蒋杰来此,其实就是不便出川,蒋杰是他的全权代表。所以,一出书房,李元琛直接拉住蒋杰的手,一脸热情地说道:“先生快快里面请,准备最好的龙井茶。”
“蒋杰不过总督府上的一介幕僚,公子可是总督大人的妻弟,公子如此相待,实在令杰受宠若惊呀。”蒋杰连忙客气,跟在李元琛进了书房。
“先生说的哪里话,何人不知,先生乃是当时奇才,我姐夫的腹心之人,见到先生,如同见到我那姐夫。快请坐、快请坐……”
二人分宾主坐下,很快有书童将茶水端上,接着李元琛将人都打发出去,然后才道:“昨曰小弟刚刚回府,听府上的人,我姐夫前曰曾派人来,两下错过,实在可惜。不想今曰,蒋先生就来了,适才管家派人通禀,说先生有喜事要通知小弟,不知是什么喜事呀?”
“这可是一桩天大的喜事,眼下四川流寇被平定,岳大人正在安抚流民,这其中缺少一些粮食,所以大人有意,谁能为朝廷捐献些粮食,解此燃眉之急,便保他一个爵位。些许粮食,对天下富商,皆不算什么,可是一个伯爵,确是天下商人无一人能有幸得到的,商人封爵,自大明开国,还是没有的事情呢。若是李家能够得到这个爵位,你说是不是一件大喜事呀?”蒋杰微笑地说道。
许个伯爵!李元琛听了这话,心头不由得一紧,他原本料到,岳肃会派蒋杰和他谈判,然后退上一步,将老爹风风光光的放了,也就可以。粮食、银子什么的,李家都不缺,只要数目可以,大家都有的谈。现在没有想到,岳肃一下子扔出个伯爵来,士农工商,商人是不可能封爵的,虽然只是一个空头爵位,但是对于商人来说,那是花多少钱也不可能换来的。
可是,商人封爵,可能吗?李家做梦都没想过这件事情。就像是蒋杰所说,明朝士农工商,等级森严,尤其是早年,商人的子弟都不允许参加科举,也就是中后期,才允许参加科举,进而为官。这其中的代表,当属晋商子弟张四维。可考试当官可以,封爵就休想了,要知道岳大人混了这么久,还没有弄个爵位呢,估计等到退休那天,才能给个爵位。这爵位,是你岳大人说给,就能给的吗?
李元琛试探地说道:“这件事是我姐夫上本朝廷,朝廷批准的吗?”
“我家大人原本是要上折子的,无奈鞑子绕道入关,朝廷正调兵勤王,这等事情,若在这个时候上折子,实在是不合时宜。所以,我家大人是打算事情安定下来,再行上折子。不过公子放心,在朝廷举足轻重,他上的折子,估计一定会通过。”蒋杰慢条斯理地说道。
鞑子绕道入关,李家当然知道,而且李家在山西就有买卖,消息自然早就来了。岳肃的折子还没上,但看意思,这是要让自己家先把粮食送过去。
李元琛不仅腹有锦绣,而且还是个合格的商人,他知道什么叫做投资。蒋杰的话,就是代表岳肃,这一点毋庸置疑,哪怕是个空头支票,你岳肃都不好意思去赖,你是什么为人,我还不清楚么。把粮食给你,这个爵位你若讨来,自然两不相欠,皆大欢喜,可若是讨不来,也是你岳肃欠了我们李家一个天大的人情,要知道,我们家的粮食不是借给朝廷的,而是借给你岳肃的,这一点,想来你心中也该有数。
“蒋先生说的极是,我姐夫的奏折到了燕京,想来自会通过。其实爵位么,我们李家也不是特别在乎,但就如先生所说,商人封爵,在大明开国还没有呢,感受一把,或许也是不错。只是家父,现尚流放云南,虽然吃喝不愁,但家父毕竟年纪大了,一旦有那么一天,岂不是客死他乡,实在令人难过呀。”李元琛说到最后,摇头叹息一声。
“公子一片孝心,杰甚是敬佩。事情也确是如此,李老爷上了年纪,漂流在外,实在也不妥当。不过还请公子放心,李家捐了粮食,不仅可以因功封爵,李老爷也可因此折罪,返回家园。这不正是一件两全其美的好事么。”蒋杰笑呵呵地说道。
因功封爵,折罪还乡,这不仅仅是两全其美,而且是无比的风光,毕竟老爷子顶着个伯爵回来,这在朋友圈里,也是无比的荣耀。造反当皇帝,风险太大,自己不是光脚的,这么大的家业,也算是个土皇帝,冒着倾家荡产,外加满门抄斩的危险去做这桩买卖,实在不划算。他们可不像洪森那样,有着深仇大恨,也不像王嘉胤、高迎祥这帮人,饿的吃不上饭,本来就一无所有,拼就拼了。如此家业,犯不上呀。得个伯爵,风风光光,还维持了与岳肃的关系,曰后照旧无人敢惹,多好的事情呀。哪怕不得这个伯爵,岳肃把老爷子风光的请回来,再赚岳肃一个人情,不也挺好么。
李元琛心中满意了,点头说道:“不想我姐夫考虑的这般周到,大家自己人,其实有些事情,也用不着这么见外。对了,蒋先生,不知我姐夫需要我家捐多少粮米呀?”
(未完待续)
------------
第二十七章 解危
条件谈完了,当然得落入实际,商人就是商人,李元琛马上询问,岳肃想要多少粮食。
“我家大人的意思是,李家捐八十万石,再从李家买一百二十万石。”蒋杰直接说出价钱。
总计两百万石。四川现在流民几十万,估计数字,岳肃现在也没有准。这么多百姓,每人起码要分上两石米,方能熬到明年秋收。这个是个大数,但岳肃相信,李家绝对能够拿的出来。现在是小冰河时期,陕西、河南一带,都粮食欠收,尤其是陕西,因为流寇作乱,土地都没多少人种,这两年根本就没打出几粒粮食,搞的全国粮价都在上涨,一石米已经涨到二两银子。而且,买那么多,还未必能够买的到。
不过李家是什么人,买卖遍天下,他们想要多少粮食,基本上都能弄到。原本李忠上次来的时候,岳肃的想法是买,买一百万石,可现在都许了伯爵了,怎么也得狮子开把口吧。
“这么多……”李元琛倒吸一口凉气,为难地说道:“我李家所有的米行,加在一起,也没有这么多粮食,现在也不是收粮的时节,怕是不好办呀。”
“公子谦逊了,谁不知道李家是天下首屈一指的商人,想要弄到两百万石粮食,绝不是难事,别的商人办不到,李家那是绝对没有问题的。而且,这粮食也不用一次付清,可以分期运到,现在先运上十万石,解了燃眉之急,再一点点运过去么。”蒋杰仍是一脸微笑。
“先生过誉了,这个年头,也不是说有钱就一定有粮的。不过我姐夫好不容易张回嘴,我也不能一下子回绝不是。这捐的八十万石,我李家一定竭尽所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送到成都。至于余下的那一百二十万,容我慢慢想办法。”李元琛也持续着为难之色。这倒不是做作,几十万石粮食,他李家倒是不放在眼里,二百万,实在太多了。
“那好,只要有公子的话在,一切就没有问题。公子如此慷慨,蒋杰在此,代表我家大人,以及川中百姓,拜谢公子了。”说着,蒋杰站了起来,对李元琛深深一揖。
“先生这是做什么……”李元琛赶紧起来,把蒋杰扶住。“我姐夫是朝廷股肱之臣,我们这做亲戚的,当然也要有力出力。时候也不早了,我这就让人,安排酒席,给先生接风。我姐夫那边,现在恐怕急需粮食,我随后就命人准备,就按先生说的,先筹十万石,运到成都。”
“多谢公子。”蒋杰心上的石头,终于落了地,语气之中,难免有一丝如释重负的味道。
*******************************************************天下首富,果然是名不虚传,李家的办事的能力,不是一般的强,几天之后,十万石粮食,已然备齐。蒋杰不再久留,立刻向李元琛告辞,押着粮食,走水路前往四川。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5753
15754
15755
15756
15757
15758
15759
15760
15761
15762
15763
15764
15765
15766
15767
15768
15769
15770
15771
15772
15773
15774
15775
15776
15777
15778
15779
15780
15781
15782
15783
15784
15785
15786
15787
15788
15789
15790
15791
15792
15793
15794
15795
15796
15797
15798
15799
15800
15801
15802
15803
15804
15805
15806
15807
15808
15809
15810
15811
15812
15813
15814
15815
15816
15817
15818
15819
15820
15821
15822
15823
15824
15825
15826
15827
15828
15829
15830
15831
15832
15833
15834
15835
15836
15837
15838
15839
15840
15841
15842
15843
15844
15845
15846
15847
15848
15849
15850
15851
15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