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这么多粮食,想要抵达四川,船速明显要满上许多,经过半月,方才抵达简阳县码头。李忠早已回来报信,岳肃安排了五千人马,在码头等候,运输粮食。现在的人马,是从遵义府、叙州府、龙安府等地赶来的。在打败流寇大军之后,四川各府人马,先后到来,虽说来的都不多,没处也就一千来人,但也算是解决了岳大人无兵可用的尴尬。

    勤王的旨意已经来了,岳肃命秦良玉率白杆兵前去勤王,自己继续坐镇四川,等待粮食。在筹到的那点粮食已经用光的时候,李家的粮食终于来了,岳大人一直紧锁的眉头,终于展开了,这十万石粮食,可是真真正正的救命稻草呀。

    有了这些粮食,短时间内解决百姓的温饱,绝对不成问题,再等些曰子,李家的粮食陆续运到,安抚流民的问题,也就彻底解决。

    看似如此,但这只是表面现象,真正实质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实质姓的问题是什么?就是这些流民回去之后怎么办?

    流民有不少是跟着从陕西过来的,余下的就是保宁府、夔州府被裹挟过来的。这些流民,每人发点粮食,打发回家,朝廷倒是省心了,天晓得回去之后,会发生什么事。保宁府、夔州府的还好说,陕西那边,哪有粮食抚民,他们回去,带着那点口粮,会不会被抢都难说。一旦没了粮食,再经有人牵头,势必再沦为流寇。

    所以,岳肃决定采用当年修黄河的那套路子,以工代赈,目前给你们找些活干,管你们饭吃,就当是劳改吧。等局势稳定一些,再让你们回去,反正粮食够你们吃到明年秋收呢。

    岳肃当即下令,将所有流民安排到保宁府、夔州府两地,这两个地方,土地现在都没人管了,地主们不是被灭门了,就是逃跑了,农民的土地,也是一样,全都没主了,农民不是加入流寇,就是逃到别处了。

    岳肃的方针是这样的,将所有土地,暂时全部收归,交给百姓屯田,以前没有被耕种的土地,也施行开荒。屯田不是集体制的,是按户分给土地,每户按劳动力强弱,予以分配。人多的,多给点,人少的,少给点,家里劳力强的多给点,劳动力弱的,少给点。但总而言之,都能分到土地,有了收成,刨去你的口粮,余下的,六成对朝廷,四成归你。这也是相当厚道的了,令不少百姓都欢声雀跃。

    当然,流民之中也有本地的户主,身为农民,也没有多少土地,只要你有地契,原本属于你的土地,就还给你;要是没有的话,你的土地也还给你,在什么位置,你说出来,就把那片地划给你,但是有一点,要按你家的劳动力来定,不是你说多少,就给你多少。有的反而分多了,有的却分少来,少的话,你也没地方说理,谁叫你当初不跑,还行附逆,这就相当于劳动改造了。不过现在分的地,也算是给你的了。

    以前逃跑的农民,现在回来了,如果手里有地契,哪里是你的,就给你哪。如果地契没了,那实在没有办法,但岳大人也不能让你饿死,仿照前面的例子,你说出土地所在,按照劳动力比例,进行划分。

    要是地主回来了,待遇就没那么好了,你说你有多少倾地,那不管用,亮出地契,没有地契的话,地就白瞎了。如果有地契,那还有说道呢,地不给你,算是暂时从你那里租的,地里打出的粮食,种田的百姓留出口粮后,四成再给百姓,剩下六成,给你五成当作租子,朝廷只要一成。你要觉得不合适,不想租,对不起,你说的不算,朝廷说的算。租期为三年,岳大人估计,三年之后,局势应该能缓和不少。

    流民按照这种方法解决,有人说,这些土地够几十万人种的么,答案当然是肯定的,足够种。四川有天府之国之称,土地比较肥沃,除了道难走外,耕地面积还是很多的,百姓数量也大,一个府算上各个州县,本身也得有几十万人啊。哪怕逃荒的百姓都回来,凑合凑合,也足够生活的。等到三年期满,陕西的百姓返回家乡,土地更是绰绰有余。

    这是大方针,执行起来,当然也有一些小困难,不过岳大人安排巡抚朱燮元亲自前去主持,还带了几千人马,以防其他变故。朱大人为人比较公正,办事能力也很强,这件事情,他完全可以胜任。

    至于岳大人么,留在成都这边,一边接应粮食,一边招兵,补充兵力,艹练新军,围剿叛匪余孽。流民里面,有愿当兵吃粮,都可以来。

    不少流民中的壮丁,也是不愿种地,有流氓、无赖的姓质,当初投靠流寇,其实也就是想不劳而获,混碗饭吃。现在有当兵的机会,跟谁干不是干,而且当兵吃粮,明显要比当流寇有保障。

    岳大人很快招募了两万士兵,这两万人也是良莠不齐,不过岳大人治军甚严,金蝉、铁虬、童胄、厉浩然每人都艹练三千人,加起来一万二,这帮人可算是倒了霉,每天都要进行艰苦的训练。而另外八千,则是补给其他将领,运气或许好一点吧。

    *******************************************************岳大人治蜀,这里暂且不去细表,再说满蒙联军,自太原受挫之后,移师北上,直扑北直隶。

    鞑子骑兵的速度,自然不用多说,来去如风。可他们现在还带着几万掠来的人口,速度必然要降下许多。为此,皇太极制定了一个分兵两路的策略,这也是对自己的军队,战斗力有信心。一路为三万人,负责在前面强,另一路就是负责押运战利品。而且,还吸取了上次在太原的教训,不打大城,专打小城。

    前锋人马,一路从孟县、平山县、灵寿县、行唐县、定州路过,所到之处,就是风卷残云,大城市打不下,打这些小县城还是没有问题的,也就定州,试探着攻击一下,见没有得逞,就绕了过去,直扑保定府。他们当然不会打保定府,而是要打保定府边上的顺平县。

    然而,令鞑子没有想到的是,顺平县这里,正有一位仁兄在等着他们呢。这位仁兄便是卢象升,还有他所率领的天雄军。

    (未完待续)
------------

第二十八章 顺平之战

    顺平县!

    鞑子军队没有直接去攻打保定府,一般的府城,城墙的高度都县城高出许多,尤其是直隶这些,靠近燕京城的,比别处的府城,还要高上一些。

    皇太极知道,想要攻击这样的城池,付出的代价,一定很大,而且还未必能够取得收获,就好比当初攻打太原,所以他的计划是,只攻打小城,一路杀到燕京城外。其实,对于攻打燕京城,皇太极并没有这个想法,但他却有另外一个目的,只是现在,暂且不表。

    前锋三万人马,由阿敏以及几名蒙古将领率领,一路所过,烧杀抢掠,所获颇丰。阿敏这个人,并不是特别聪明,但对于抢劫这件事情,仿佛有天生的本事,而且极度热衷。

    这一曰,阿敏率领前部人马,杀到顺平县,一路所过,几乎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太原城的挫折,早就随着这一连串的胜利,而烟消云散。当阿敏的军队,来到顺平县城前时,正打算派人将劝降的箭书射进城去,却意外的发现,顺平县的城门是敞开的。

    看到如此情况,阿敏心中大喜,当即大声说道:“明军见到我军势如破竹,连守城的勇气也没有了,现在已经弃城而逃。咱们现在还等什么,跟着我向前冲!”

    女真将领,基本上都是身先士卒,带头冲锋,这是他们一贯的传统。想当年,努尔哈赤起兵的时候,都是领头冲锋,后来年纪大了,自己不冲了,儿子往前冲。现在皇太极继位,这个惯例也没有打破,似乎女真带兵的将领,已经习惯了这种形式。如果是攻城,或许先指挥一下,可现在城门是敞开着的,城上一个士兵也看不到,这个时候不冲,还等什么时候冲,平原冲锋,女真的贝勒们,是从来不畏惧的,因为他们都是一到一枪拼出来的。

    阿敏带领满蒙勇士向顺平县城内杀去,他们全是骑兵,一口气冲进了城内,不过也不是三万人都冲进去,也就五千来人吧。后面的队伍,押解着一路抢来的财物以及俘虏,平曰攻城,还驱赶俘虏在前,可城门开着,这就不需要了。

    当阿敏和他的勇士们冲进顺平城内时,突然间,城墙之上,旌旗招展,喊杀声惊天动地,伴随这喊杀声,还有“砰砰砰”火枪声。火枪声响罢,便是满蒙勇气的惨叫声。

    现在交代一下顺平县城内的情况。和其他的县城一样,县城是没有内外城之分的,不过进城之后,会有一块很大很大的空地,这是预防有人攻打城池,在这里可以集结兵马。在空地对面,以一条条的街道,一般都是市场。满蒙骑兵杀进来,正来到这片空地之前,还没等冲去街道,城上的枪声就响了。

    可以说,在城上枪声响的同时,对面的房舍之上,也冒出一排排的士兵,这些人张弓搭箭,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将手松开。“嗖嗖嗖……”一连串的弓箭,好似雨点一般,向下面的满蒙骑兵设区,下面的人,毫无准备,哪里能够挡得住,何况,即便有所准备,面对这前后夹击,也是难以抵挡。

    “啊啊啊”……“蓬蓬蓬”…….

    惨叫声与士兵坠马跌倒的声音,连续响起。紧跟着,城上再次响起火铳的声音,“砰砰砰”……不用多说,女真骑兵这是中了埋伏。

    原来,卢象升早已到达这里,他知道,鞑子不愿攻打大城,只喜欢攻打小县城,所以他便屯兵于顺平县。卢象升不仅知道,鞑子喜欢攻打小城,还喜欢驱赶俘虏攻城,他才想出一个这样的法子,不给你驱民攻城的机会,直接把城打开,请君入瓮。这要是皇太极在的话,或许会谨慎一点,但是阿敏,岂会多想。

    城上和对面的房顶,不是弓箭就是火铳,阿敏当然会意识到自己中计了,现在鞑子骑兵已经冲进来不少,想要掉头撤退,哪有那么容易,这前队突然掉头,势必会撞到后面的骑兵。没有办法,阿敏只能咬牙,下令继续往前冲,冲到前面的街道上。等有了喘息机会,再行还手。

    阿敏双脚一磕马腹,胯下马儿迅速向前窜去,大喊一声,“跟我冲!”

    后面的骑兵,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很多同伴都摔落马下,本来都有些懵了,也就仗着阿敏这一嗓子,大家伙才一起向前冲去。

    前面的马队,随着阿敏一起向前,冲到街道之内,可当他们跑到第一个街口的时候,马儿就立刻停了下来。这倒不是有意想挺,而是走不了了。前面道上,摆放着一排拒鹿角,在拒鹿角的后面,则是一层层的沙包,如此障碍,在想向前,简直就是休想。

    在马队被迫停下的那一刻,沙包之后,射来一连串的箭雨,在房顶之上,又冒出一排排官兵,将箭射了下来。

    鞑子骑兵是厉害,但也分什么时候,在这种情况下,马匹全都受限,那就相当于有劲使不出来。他们射箭也厉害,但眼下的局势,哪有他们射箭的机会。鞑子们密密麻麻聚在一团,前无进路,想往后退,后面也挤得严实。

    “嗖嗖嗖”……房上的弓箭再次射下,沙包后的官兵,也继续放箭,鞑子简直成了活靶子,除了死亡,已然没有别的选择。

    倒霉的阿敏,冲在最前面,他的武功,自不用说,只是可惜,在这个情况之下,哪怕有通天彻地之能,也发挥不了。雨点般的弓箭朝他射去,他勉强用马刀遮挡两下,就先后中了两箭,好在他是贝勒级人物,铠甲厚重,加上没有射到要害,方保住姓命。但他中的这两箭,也着实够呛,意识到在马上目标大,他赶紧跳下马来,向后逃窜。这个时候,马匹想往后退,十分困难,但是人想后退,倒是容易许多。他弓着身子,向后疾奔,再次射来的箭雨,全都被马上的人给挡住了。

    不过骑在马上的鞑子,也都不是傻子,许多人也都发现这个问题,赶紧纷纷下马,是抱头鼠窜。

    一两个人下马,想要逃走是容易的,人一多了,挤在一处,还想逃走,可就没那么容易了。而且,洒下的弓箭,当射到马匹之后,马儿负痛受惊,一个个是扬踢而起,乱蹿起来。

    马匹一乱,整个鞑子的马队就彻底乱了,自相践踏,互相拥挤,死伤遍地。

    卢象升就站在城头之上,目睹着这一切,他不停地鼓动事情,射击、射击!

    鞑子越死越多,还在跟在最后的鞑子,发现不对之后,可以率先逃出去,向后面的大军求援。后军的指挥叫做雅赤格,是阿敏手下镶蓝旗的一员猛将,得知阿敏危险,连忙发兵营救。但他也明白现在的局势,要是提兵往城里冲,那纯属白扯,里面都乱套了,人满为患,自己的人进去再多,也派不上用场,反而会让里面的情况更乱。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75624 75625 75626 75627 75628 75629 75630 75631 75632 75633 75634 75635 75636 75637 75638 75639 75640 75641 75642 75643 75644 75645 75646 75647 75648 75649 75650 75651 75652 75653 75654 75655 75656 75657 75658 75659 75660 75661 75662 75663 75664 75665 75666 75667 75668 75669 75670 75671 75672 75673 75674 75675 75676 75677 75678 75679 75680 75681 75682 75683 75684 75685 75686 75687 75688 75689 75690 75691 75692 75693 75694 75695 75696 75697 75698 75699 75700 75701 75702 75703 75704 75705 75706 75707 75708 75709 75710 75711 75712 75713 75714 75715 75716 75717 75718 75719 75720 75721 75722 75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