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对了,拿银子来吧!”金蝉把手一摊,大声说道。

    “六千多两,现在柜上没有这么多呀……”掌柜苦着脸说道。

    这些粮食,总价也不过七千两左右,一下子收六千二百两的税,这不是要命了么。

    “没有…….那没关系,可能拿粮食来顶么。我现在给你一石粮食算三两银子,六千二百四十两银子能折多少石粮食,你自己算一下。”金蝉轻描淡写地说道。

    “差爷,您刚刚不是说一石十五两银子吗?怎么又三两银子了,这不是……”

    “十五两银子是你卖的家,爷来是收税,又不是买米的,若是以十五两银子一石充抵,岂不是相当于买你的粮食一样。你的粮食,本钱算作三两银子,当然是要按照来充抵了,要么拿现银,要么出粮食,你怎么看着办!要是两样都不愿意,那就要按照抗税来论处了,米铺查封,你还得跟我到顺天府走一趟!”金蝉强横地说道。

    “那……那好……我出银子……”从南方新运来的粮食,加上运费,没有三两也差不了多少,这要是拿来抵税,岂不是白忙活了。掌柜的只能认头,说道:“差爷,您先等一会,我这就派人到家里取银子。”

    “好吧、好吧,快去快回,收完你家,爷还得到别家去收呢。”金蝉说道。

    “是、是……”掌柜连声答应,跟着喊来刚刚报信的小伙计,说道:“还不快回家取税银,一共六千二百四十两!”

    “好,我这就去……”

    小伙计答应一声,是撒腿就跑,他去的地方,正是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宋师襄的家。这家米铺,是宋师襄的妻弟杨二龙开的,表面上是姓杨,其实真正的老板是他宋师襄,杨二龙不过是顶个名罢了。小伙计来到宋府,在花厅见到宋师襄和杨二龙,把税银的数字一说,宋师襄气的差点没背过气去。

    “这么多!真是欺人太甚呀!”

    “啪!”宋师襄说完,抬手把桌上的茶杯砸了出去。

    小伙计下了一跳,哪里还敢多言,过了一会,宋师襄冷静下来,说道:“去帐房取银子!”

    六千多两,拿出这笔银子,好像挖掉宋师襄的一块肉,但他也没办法,今天金殿之上,形势他看的清楚,情知钻进岳肃的圈套之内。现在陈记米铺都让人给封了,自己还是老实点好。不过,咱们走着瞧,皇上手里还能有多少粮食,即便加上广恩伯和英国公捐点那点,也是杯水车薪,坚持不了几天。到时他们的粮食用光了,百姓照样还得吃饭,不怕米卖不出去,届时可不是卖十五两了,老子要卖二十里,把损失都找回来!

    小伙计取了银子,宋师襄又派杨二龙带人跟去,到米铺交了税银,办了手续,才算作罢。

    金蝉收了银子,又去别家,现在燕京城里早就热闹起来,街头巷尾全都谈论这事,其他米铺,也都明白是怎么回事了。说句实在话,在燕京城做买卖的,哪一家没有点门道,尤其是这个年景卖米发国难财,更是要有点资本。不是和勋贵有关系,就是和官员有关系。

    可现在,不管是勋贵,还是官员,都嘱咐米铺,千万别亮出自己旗号,否则就倒了大霉。实在不行,吃点哑巴亏就吃点吧,银子没了,曰后还能赚。欺君之罪,那可是担当不起的。尤其是是这档事,还是岳剃头折腾起来的,千万别去招惹他啊。

    于是,接下来的工作就十分顺利,没有一家再敢造次,老老实实掏了银子。可以说,偌大的燕京城,没有上百家米铺,是根本玩不转的,一家米铺就能收上六千两,一百家米铺得多少。而且,杨记米铺还不算是什么大户,有那大的米行,粮食都五六千石,甚至上万石。

    随随便便搞一下,朝廷就收了上百万两的税银。

    当然,照常纳税的,都想着曰后赚回来,可像泰宁侯陈少甫这样的,可就坐不住了。可以说,起初金蝉、铁虬等六人登门收的前两家,那都是横的很,直接报出主子来,和金蝉一样,铁虬他们也没客气,马上下人封了米铺,把人抓了。

    消息很快传进他们主子耳朵里,例如陈少甫,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岳肃会不会给自己扣上一顶欺君之罪的帽子。这案子可不能交给岳肃来办,否则以岳剃头的脾气,一旦来个先斩后奏,那可糟了。干脆,实在一点,赶紧到太后那里是哭诉、讨饶吧。太后毕竟是女流,想来也会心软,大不了把粮食捐了,保一个平安。

    这十几个人,几乎是在同一时间,赶到了紫禁城,一起递牌子,求见太后。大家见了面,脸上都很尴尬,互相客气客气,也就心照不宣。

    没用多久,太后下旨,在御书房传见。众人来到御书房,见到皇帝和太后之后,先是请安,接着便长跪不起,大声哭泣。

    张嫣自然明白是什么事,假装纳闷,温言询问,他帮人不敢隐瞒,一五一十把早上在金銮殿隐瞒家中开有米铺的事,说了一下。紧跟着,一个个是赌咒发誓,自己决没有欺君的意思,甚至还愿意现在就把粮食都捐了。

    明朝也就太祖时期对开国的重量级勋贵狠一点,但之后都十分照顾。好像这泰宁侯陈家,前文也说过,他们家的子弟,都被皇上砍了两个,但杀了也就杀了,爵位还给你留着,让你的后人继承。可以说,只要不谋反,你们这些家子的长期饭票,都给你们留着。

    张嫣也没打算把他们怎么样,其实已经和岳肃商量好了,稍微责罚几句,收了他们的粮食,也就算了。既然主动捐了,张嫣便按照事先拿定的主意,训斥两句,把岳肃请来,以皇上的名义,放在场众人一马。

    岳肃也知道怎么做,故意显得有些为难,然后就顺理成章,把粮食一收,把人放了。

    征税之事,眼下告一段落,算是以岳肃的胜利而告终,但这其实只是开始。

    燕京城的官员们,现在一双眼睛都在盯着岳肃、盯着朝廷,想要看看皇上还有多少粮食,能够赈济百姓。

    可就在三天之后,大批的粮食从通州码头登陆,进到燕京城,而这粮食还是接连不断,不仅往燕京运,还望直隶运。更为要命的是,这些粮食的售价只是二两五钱银子一石。这些粮食不批发,只零售,每次购买,一人限购最多一升。

    粮食从十五两一石,跌到二两五钱,百姓是欢呼雷动。

    这米行的名字叫做民安米行,在燕京城内,每隔三五条街,就有一个店铺,谁都知道,这家米行有两个东家,一个英国公张家,一个是李家。两个大东家合股,以成本价卖米给百姓。

    燕京城内的百姓是感激涕零,可以说,从这一天起,到百年以后,直隶一带的百姓,买米只去民安米铺。因为这家米铺,不仅童叟无欺,还有最要紧的一点,那就是在大家伙最危难的时候,这家米铺站了出来,救了所有人的命。

    不管是感激也好,还是出于这家米行的信誉也好,任何人都愿意到民安米行来买米。

    此时此刻,京城的其他商家全都懵了,你把米价压得那么低,我们还卖什么呀,谁还能到我们这里来买呀。想等着民安米行的米供应不上,很快他们就发现,这是不可能的,一艘艘大船在运河之上往来穿梭,粮食有的是。

    官员们、勋贵们看到这一出,现在都明白了,岳肃之所以敢这么做,背后那是有依仗的。这个依仗,不仅是太后的支持,还有英国公和李家。

    很快,有的官员发现,安民米行似乎不用交税,但谁也不敢弹劾。原因很简单,人家可是有爵位的人,本来就不用交税。而且,这次要是谁敢出头,就不仅仅是得罪岳肃一家了,而且还要得罪英国公。一个是执政官员中的第一号人物,一个是勋贵中的第一号人物,这两个人现在站在一起,放眼天下,估计除了皇帝之外,已经没用人敢去招惹。

    (未完待续)
------------

第一百二十三章 流寇横行

    南方的米价相较于北方便宜了不止一丁半点,但在张家和李家的运营下,直隶的米价率先降了起来,甚至比在南方卖的还要便宜,山西的米价也紧跟着降了下来,因为在那里也开了一家米行,名字叫做“利民”米行,这家米行的东家也是两位,一位是英国公张家,一位是魏国公徐家。

    岳肃的策略是率先保住直隶和山西两地,别的地方,可以放一放。于是,这也导致有不少百姓从陕西、河南逃了过来。

    现在再说河南。岳肃给河南巡抚张我续下了死令,让张我续迅速肃清流寇。河南的兵马,本来就没和真正的流寇打上几仗,一般都是杀良冒功,旨意到来,张我续可有点急了,感激调拨兵马,真真正正的去剿匪。

    不过眼下再去真正的剿,已经完了,流寇施礼全都壮大,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罗汝才等一众流寇,兵马现在全都数以万计,让张我续还拿什么剿。

    先后交手两仗,官军全都大败,无奈之下,只能把主力兵马退守到开封、洛阳、郑州一带,其他的地方,任由流寇肆虐。这三处可都是重镇,城高墙厚,想要攻下,谈何容易。流寇以抢为主,也不耕种,地盘对他们来说,也并不重要,见河南实在没有什么抢头了,决定南下湖广,因为那里粮食多。

    流寇屯兵信阳,准备南下直攻武昌,可惜,湖广总兵刚刚换人,邢鹰掌湖广总兵印,率领兵马严阵以待,在大悟县一带,两番交手,打的流寇是屁滚尿流。

    流寇无奈,只好退回信阳。此番和邢鹰交战的,是张献忠、罗汝才、马进忠﹑惠登相、马守应等部,见打不过对方,罗汝才提议,联合高迎祥、李自成等部,集合流寇全部力量,再行交战。

    现在的高迎祥、李自成等部在南阳一带的南召县,李自成已经和高迎祥汇合,仍是兵和一处,将打一家。眼下他们正打算攻打南阳。准备合围的时候,罗汝才的信使到来,邀请他们攻打武昌。

    高迎祥和李自成义气为重,本想答应,但这时李岩和牛金星提出反对意见,表示武昌囤积湖广主要兵力,前去攻打,无疑是以卵击石。眼下,哪怕不攻打南阳,也不能去打武昌,最好的策略应该是南下攻打襄阳,攻下襄阳之后,直接绕道入川。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40063 40064 40065 40066 40067 40068 40069 40070 40071 40072 40073 40074 40075 40076 40077 40078 40079 40080 40081 40082 40083 40084 40085 40086 40087 40088 40089 40090 40091 40092 40093 40094 40095 40096 40097 40098 40099 40100 40101 40102 40103 40104 40105 40106 40107 40108 40109 40110 40111 40112 40113 40114 40115 40116 40117 40118 40119 40120 40121 40122 40123 40124 40125 40126 40127 40128 40129 40130 40131 40132 40133 40134 40135 40136 40137 40138 40139 40140 40141 40142 40143 40144 40145 40146 40147 40148 40149 40150 40151 40152 40153 40154 40155 40156 40157 40158 40159 40160 40161 4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