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奇瑜的主力兵马是从延安一带赶过来,所以不能往北逃,一旦正面遇到,那可就倒霉了。但现在想从汉中走,显然也行不通了,因为汉中新近被左良玉给夺了,西边陈仓,南边渭南,都有官兵,渭南的兵虽然少点,不一定打不过,可后面就潼关,想往河南逃窜,必经潼关,总不能在那里和官兵死磕吧。

    想来想去,好像只有两个法子,一个是跑回四川,一个是请四川的流寇过来帮忙,第二个机会明显是行不通的,看来只有往四川逃窜了。

    反正在长安抢了不少粮食和军械,自己的兵马已经足够强大。不能往汉中走,咱们就往金州方向走。李自成率军直奔东南方,曹文诏的兵马正从金州奔长安,因为只有五千人,也不敢直接去打长安,一只停留在柞水,负责堵截流寇。

    李自成当然也知道曹文诏在这,可他没办法呀,往别的地方走,打赢了也逃不出去,除非是北上,打败陈奇瑜的主力,然后窜进山西,可这太不现实,陈奇瑜麾下五万多人呢,自己也就三万,这要和陈奇瑜碰上,谁灭了谁还不清楚呢。

    于是,李自成也打算拼了,和曹文诏碰上一碰,总不能让你吓死。三万大军杀向柞水,曹文诏得到探马回报,心中暗喜,自己的五千强兵,哪怕碰到女真人,都可一战,更别说是流寇了。曹文诏当下分兵两路,侄子曹变蛟率军一千,伏于柞水东部,待到自己的主力和李自成撞上之后,曹变蛟再从侧翼杀出,定能痛击流寇。

    可惜,曹文诏没有想到,今天的李自成已经不是以前的李自成了,他的兵马不裹挟百姓,里面没有什么乌合之众,而且多是精壮,还有像正规军一样的编制,作战纪律严谨,比别的流寇,不知要强上多少。另外,李自成手下还有李岩、牛金星出谋划策,再也不是那种莽夫式的硬拼。

    牛金星跟李自成建议,咱们现在,要兵有兵,要粮有粮,要装备有装备,曹文诏虽然勇猛,但也不用怕他。只要指挥有方,定能取胜。当下,他为李自成的进军阵形进行了规划,布置了一个九宫阵,以此进军,遇上曹文诏定可一战。

    兑宫在正前,由大将刘宗敏率三千人马坐镇。震宫、坎宫分居兑宫两翼,分别由大将高一功、郝摇旗率军三千坐镇。兑宫后是中宫,李自成亲率六千人马坐镇,居中指挥;中宫两翼,分别是艮宫和离宫,这两宫由李过和李岩率兵三千坐镇。中宫后是乾宫,由大将田见秀率兵三千坐镇,坤宫和巽宫分居乾宫两侧,分别由大将刘方亮、袁宗第率兵三千坐镇。

    此九宫阵变化多端,一宫有难,附近三宫可马上支援,即刻策应,又可迂回包抄,一切随令旗而动,哪怕曹文诏的兵马有天大的深通,也不用畏惧。

    李自成认为可行,当天就召集众将,艹练阵形。每一宫,最外围的兵马全都是盾牌兵,内侧长枪兵拱卫,最内为弓箭兵,一切行动,全看中宫令旗指挥。如此大阵,想要演成,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流寇李自成的时间实在不多,因为陈奇瑜的兵马要是杀到,四下合围,自己想走都走不了了。所以,只艹练了五天,虽然有些仓促,但好歹有了个模样,按照记住旗语,到时该怎么做,就照做就是。

    布此九宫大阵,需要的装备也多,盾牌、长枪都不能少了,这还真亏了在长安城洗劫一番,抢了的东西,再装备两万人都够了。

    李自成得到消息,陈奇瑜的兵马已经赶到铜川,距离长安不远了,李自成再不敢耽搁,立刻下令全军向前。

    不曰之后,流寇大军与曹文诏的兵马在柞水相遇,曹文诏率军摆开阵势,可一瞧流寇大军的阵势,登时有点懵了。对面的流寇阵形整齐就不用说了,而且装备精良,不仅有兵器,还有铠甲,要是不知底细,还以为是哪里来的正规军呢。

    曹文诏倒吸一口凉气,没有马上下令进攻,他还是久经战阵之人,知道如果现在冲,对方结阵死守,自己是要吃亏的,所以他想等对方先动。对方毕竟是流寇,站稳的时候,阵形整齐,前进的时候,必然会零乱,到时抓住破绽,再进攻也不迟。

    他这边按兵不动,对面的流寇看的清楚,为了指挥,流寇专门搭建了一个有一人多高的指挥台,下面用八匹马拉着。李自成和牛金星全在台上,看到曹文诏不主动进攻,李自成问道:“军师,咱们现在该怎么办?”

    “追兵在后,汉中、商洛的人马也难免向这边靠近,曹文诏可以主守,拖延时间,我军却不行,唯有前进一途。但咱们不能全军冲锋,以免自乱阵脚,让官兵有机可趁,唯有步步为营,慢慢向前。”说着,牛金星拿起红旗,李自成当即会意,接过来,向前摇动。

    红旗一动,这是全军向前推进的令语。九宫兵马,一起向前慢慢推进。此阵刚刚训练不久,好在平曰行军,如有开阔之地,也摆开阵势行进,这次遇敌,走起来也还算得法。不过,脚步之上,终究无法达成一致,越往前走,就越发零乱,也只能说是勉强成阵。

    曹文诏久经战阵,很快看出流寇这是刚刚的演练出的阵法,还很生疏,没有成形,再让他们走一会,肯定会更乱。不过,也不能让对方靠的太近,自己的兵马是骑兵,要是没有冲刺距离,威力根本显不出来。

    所以,他又等流寇向前走了五十步,跟着将手中大刀一挥,大声喝道:“弟兄们,跟我上!”

    曹文诏率兵打仗,一向是身先士卒,所以部队甚是勇猛,可以说是各个争先。再加上是以骑兵为主,战斗力便更为强悍。

    曹文诏的兵马是正面冲锋,在他面前的,是刘宗敏的兑宫。刘宗敏一向彪悍,可谓是李自成手下的头号猛将,武功尚在李过之上,仅次于李自成。追随他的士兵,一个个都是精英,看到明军的马队冲来,心中随也有些害怕,却也没有一个敢擅自退缩的。

    刘宗敏现在拳头攥的紧紧的,他知道曹文诏的厉害,自己曾几次败在曹文诏手下,眼下再次碰面,难免有些紧张,不过更多的是兴奋。

    “放箭!”见官兵马队考前,刘宗敏大喝一声。

    声音一落,阵内早已做好准备的弓箭手,是直接放箭想空中射去。

    “嗖嗖嗖”……羽箭划破长空,跟着如雨点一般,朝下面洒落。可惜,曹文诏的骑兵,身上全都披甲,哪怕不是铁甲,就是普通的披甲,想要射透也不容易。也就有那倒霉的,中箭负伤,或者丢掉姓命,但人数实在没有几个。

    羽箭射完,官兵的马队也冲到近前,这就要看步兵的素质了,盾牌兵闭上眼,咬牙挺着,这们那盾牌,能有一人多高,专门是用来对付骑兵冲阵的,长枪也是,能有一丈多长,一个盾牌旁边,都得露出来五六支长枪,这要撞上去,还能有个好。

    曹文诏攻到近前,马上发现,难以杀透,只能围着方阵转圈,想不出什么好的法子撕开缺口。曹文诏亲自溜了两圈,这功夫,中军亮旗蓝色与黄色令旗,兑宫两翼的坎宫和震宫缓缓向兑宫靠了过来。

    见到如此情景,曹文诏明白过来,流寇军中有高人坐镇,不能力敌,否则非搭在这里不可。他久在沙场打滚,知道什么叫进退,大刀在空中虚晃一下,叫了声,“收兵,撤

    (未完待续)
------------

第一百二十六章 车厢峡

    曹文诏下令撤退,麾下兵马是掉头便走,不过也难免和其他部队一样,有些散落。通常这个时候,就是在后掩杀的绝对良机,但是牛金星没有这个胆量,要知道,一旦全军冲锋,那阵形就没了,到时对杀起来,鹿死谁手,实在难讲。

    流寇不敢乱追,曹文诏倒是希望他们追,可不追也没有办法,只好撤退,回到柞水城内。曹文诏回城之后,心中着急,要是这样,岂不是要坐视流寇从自己的眼皮底下逃走。

    自己从调到陕西,和流寇交手一来,可以说未尝一败,今天被流寇逼退,实在是让人懊恼。

    不过曹将军甚有大将风度,很快平心静气,思考起克敌之策来。带了这么多年兵,战斗经验自然丰富,他很快想出一个法子来。

    这个法子,是辽东女真人惯用的伎俩,女真人以骑兵为主,来去如风,打仗的时候,如见敌人阵形严谨,便退却不攻,再寻良机。敌人不可能随时都严阵以待,总有松懈的时候,到了这个时候,女真人便可仗着机动速度快,杀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官兵和女真几次交手,可以说都吃了这个亏,现在想来,自己也可以用这个法子,兵马环伺在流寇周边,等待时机,你若是时时刻刻都严阵以待,那我就不攻,可你的兵马一旦松下来,我就突然杀出,要你的命。而且,你若是时时刻刻都提高警惕,行军的时候,速度难免要减缓,其他地方的援军,估计就能赶来,到时集中优势兵力,哪怕你结阵,我们也照样能够吃了你。

    想到这个法子,曹文诏也就不着急了,稳坐城中,侦骑四出,去调查流寇的动向。同时,又快人快马去给商洛、汉中以及陈奇瑜的兵马送信,让他们快些赶来,会同剿灭李自成。

    再说李自成这头,曹文诏退走,李自成又召集各营将领,召开会议,研究下一步的方案。会议中,牛金星提出,咱们这一次没有消灭曹文诏,可谓是后患无穷,咱们行军,前往金州,那是要经过他的地盘,有他的骑兵在旁窥测,咱们就得步步小心,否则一旦有了轻敌之心,乱了阵脚,就会让他有机可趁。他的骑兵来去如风,保不齐什么时候就杀过来了,咱们仓促抵抗,必然难以抵御。

    李岩表示赞同,但又跟着提出反对意见,稳步向前倒是没错,可陈奇瑜大军在后,汉中、商洛都有援兵赶来,要是走的慢了,被官兵大队人马追上,那可就糟了。最好能想出一个法子,先将曹文诏的部队给灭了,咱们才能加快行军速度。

    李岩的想法很对,牛金星也跟着赞成,但想灭掉曹文诏的骑兵,谈何容易。研究了半天,想出一个故布疑阵的法子,那就是让阵形故意散乱一点,引曹文诏来攻,然后在曹文诏杀来之时,立刻结阵,把他包饺子。

    众人都觉得此计可行,于是依计行事。

    这个法子倒是还可以,但有一个缺点,那就是阵形刚刚演练不久,还不熟悉,部队一不敢快走,二不敢太过分散,只是故意做一个散落的样子,其实各营,还是凑在一块。

    如此搞法,你当曹文诏是傻子呀,曹将军在沙场打滚这么多年,是不是诱敌,一眼就看出来了,你敢拿这个糊弄我,当我是三岁小孩子呀。你部队样子零乱,可还保持阵形,行军速度也不快,次序根本就没拉开,我的兵马一杀过去,你马上组阵都来得及。再让你把我包了饺子,我和谁说理去呀。所以,曹文诏压根不攻,你走得慢,我在后面率领兵马慢慢跟着,看谁着急,看谁能耗过谁。反正援军再过三五天就到,到时看你怎么办?

    流寇保持阵形行军,到了傍晚,还得小心扎营,以免官军偷袭,这般走法,一天能走四十里就不错了。正常来说,从柞水到金州,两天也就能抵达,现在却用了三天。

    曹文诏已经得到陈奇瑜的书信,大军就在身后六十里处,一天就能赶到,其他两路兵马就更近了,又半天功夫,就能汇合。

    别看李自成不知道这点,但猜也能猜出来,官兵离得太近了。

    金州城内几乎没有什么守军,但李自成连攻都不敢攻,一路直奔东南方的平利县,只要过了平利县,再往南走一天,那就是四川的地盘。官军不能越省,而且那里大山也多,适合自己行军,绝对可以摆脱官兵,到时不管是和其他的流寇汇合,还是绕道进湖广,进河南都是可以的。

    考虑到这些,李自成也不分昼夜了,部队也不休息,直接行军。但是行军的速度没敢提。

    曹文诏见李自成夜晚都照旧行军,本有心追上去,可流寇一决死战,顺便通知援军,快些赶来。可一看地图,他改变了想法。现在冒进,自己还是有危险的,绝没有十足的把握,万一援军来晚了,那不糟了?而且地图上显示,前面有两条路走,一条是大道,流寇若是走大路,过了今晚,必然疲惫不堪,也不需要援军赶来,自己就能吃了这些流寇。另一条路叫作车厢峡,这条路易入难出,峡长四十里,够李自成走一天的了,只要进出的路口堵住,流寇还不是手到擒来。

    在曹文诏的计划中,不管李自成怎么走,那都是必死无疑。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5016 15017 15018 15019 15020 15021 15022 15023 15024 15025 15026 15027 15028 15029 15030 15031 15032 15033 15034 15035 15036 15037 15038 15039 15040 15041 15042 15043 15044 15045 15046 15047 15048 15049 15050 15051 15052 15053 15054 15055 15056 15057 15058 15059 15060 15061 15062 15063 15064 15065 15066 15067 15068 15069 15070 15071 15072 15073 15074 15075 15076 15077 15078 15079 15080 15081 15082 15083 15084 15085 15086 15087 15088 15089 15090 15091 15092 15093 15094 15095 15096 15097 15098 15099 15100 15101 15102 15103 15104 15105 15106 15107 15108 15109 15110 15111 15112 15113 15114 1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