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坐下睡一会,忙活了一白天,困死我了。”这蒙古兵说了,打了个哈欠,然后坐下,靠着栅栏,真个开始睡觉。
其他的几名士兵,也都困了,大半夜的哪个不想睡觉。一时间,一个一个的全都坐下,靠着栅栏睡了过去。
三更时分。
有三支人马,从东南北三个方向,偷偷地向这边摸来。
这些部队,全都是骑兵,每路能有三千人。东路这边,领头的是李定国和铁虬;东路那边,是司马乔禹;南路那边,是金蝉、虎子。
这三支人马,都是人衔枚,马摘铃,没有发出什么声音。三支人马行军速度差不多,且说李定国那一路,在距离鞑子大营,还有二里地的时候,停了下来。
今晚的星星很少,月亮也不是很明亮,加上是深夜,目视距离十分的短。李定国小声说道:“现在大约是什么时辰。”
“应该是三更了。”一名小校说道。
“好,想来另外两路,也应该到了。大家伙做好战斗准备。”李定国用不大的声音说道。
在他身边的人,没有回答,都是点头。
随后,李定国催动坐马,又是缓缓向前,尽量不发出声响。距离鞑子大营越来越近,守夜的蒙古兵睡的正香,根本没有发觉,有敌人到来。等到距离大营还有百余步的时候,李定国已经可以隐约看到敌营所在。他微微一笑,将手中的亮银枪举了起来,大声说道:“弟兄们,杀敌就在今夜,跟我冲!”
声音落定,他双脚一磕马腹,胯下白龙驹“嗖”地一下,就窜了出去。铁虬紧随其后,其他的明军是争先恐后,向前冲去。
明军速度一快,马蹄声立刻响了起来,蒙古兵这才听到声音,可刚睁开眼皮,就见一条明晃晃的打枪刺了过来。
“啊!”
随着这第一声惨叫响起,震天动地的喊杀声也跟着响了起来。
“冲啊!”“杀呀!”“杀光鞑子!”……
明军呼啸杀入大营,跟着点起火把,见到帐篷,把将火把扔过去。鞑子兵都在睡觉,因为是夏天,也没披甲,都是光着膀子,听到声音,仓惶出来,迎接他们的就是冷冰冰的马刀。
喊杀声、惨叫声,混杂在大营之内,除了西边黄河所在的方位,其他三面,都是喊杀声不断。
如此大的声音,怎么惊动济尔哈朗,他正在帐篷里睡觉,和普通的士兵一样,也没有披甲,匆忙爬起,披了件衣服,拎着大刀就跑了出来。
“出什么事了!出什么事了!”一出营帐,他就大声喊道。
放眼望去,到处都是火光,慢耳朵里,都充满着喊杀之声。
“启禀王爷,好像是有明军劫营。”护卫帅帐的一名鞑子兵,连忙回答。
“不要慌乱,快牵我的马来,跟我去顶住!”济尔哈朗大声叫道。
“是,王爷。”
士兵飞奔着,将济尔哈朗的战马牵来,他翻身上马,大声召集部下,准备迎战。可还没等集合多少人呢,就见东面跑来一名光着身子的鞑子兵,这厮大声叫道:“王爷不好了,明军从东面杀过来了,弟兄们也不及上马,就被砍杀,现在死伤无数。明军此刻,正奔中军帐这边冲来。”
“不要慌,谅明军也没有多少人,我八旗勇士,各个骁勇,岂惧这些明人!”
济尔哈朗的话刚说完,打北边又跑过来一个鞑子兵,“王爷不好了,明军从北面杀过来了,弟兄们也不及上马,根本无法抵挡,此刻死伤无数。明军正奔中军帐这边冲来。”
“什么?”一听这话,济尔哈朗明显有些紧张。
可随后,打南边又跑来一名蒙古人,他也是大声叫道:“王爷,大事不好了,明军从南面杀来,我的人来不及上马,就被砍杀,根本抵挡不住。明军此刻,正奔中军帐这边冲来。”
听了这接二连三的禀报,济尔哈朗紧紧地握起拳头,说道:“跟我向西边撤,到浮桥那边,但谁也不许过桥,给我守住浮桥。阿塞吉,你现在马上过河,通知皇上,让他速速赶来增援,一旦浮桥被拆,他们就过不来了。”
阿塞吉是济尔哈朗的护卫头目,他当即领命,骑马朝西边赶去。济尔哈朗也是赶紧指挥人马,朝西边撤。
西边的行营,因为没有明军偷袭,所以没有损伤。这些士兵,听到喊杀声,纷纷出来查看,得知是明军偷袭,是纷纷提着兵器上马,做好战斗准备。很快,济尔哈朗带着一部分士兵赶了过来,指挥士兵,继续向西边撤,拱卫浮桥,背水一战。
他们向西边撤,李定国、司马乔禹、金蝉的三路人马也正向这边杀来,除了他们之外,在鞑子大营的树立之外,也是火光冲天,铺天盖地的明军,朝这边赶来。不过他们多是步兵,速度难免要差上许多。
这是后续的援军。
不仅路上有人,黄河之上,也有上百艘战船朝鞑子大营所在的方向开来。当先的旗舰,是一艘英吉利大海船,战船的瞭望塔上,站着两个人,一个是毛有见,另一个,正是岳肃。
岳肃今晚,头戴金盔,身穿金甲,外罩猩红色的斗篷,显得是威风凛凛。旗舰速度很快,迎着河上的微风,斗篷在后飘扬。
偷袭的明军,在鞑子大营放火,火势越来越大,河面之上,自是看的清楚。岳肃望着火光冲天的敌营,脸色尽是得意的笑容,他伸手指向鞑子军营,说道:“胆敢到我大明腹地烧杀抢掠,今天晚上,就是你们的祭曰。本帅定叫你们,来得去不得。本仅仅是你们,还有尚未过来的皇太极,我一样要叫他血债血偿。”
“大帅用兵如神,鞑子骑兵虽然彪悍,但也不过是在关外横行,进了中原,便等于进了大帅的手掌心。即便有闹天宫的本事,也是飞不出去的。”毛有见在旁奉承地说道。
(未完待续)
------------
第四十九章 望河兴叹
岳肃率军在江岸之上之战,鞑子大营,到处都是火光,强弱之势,以很是明显。
岳大人为何会出现在这里,又为何如此巧妙地给鞑子设计了埋伏圈呢?
这也是仗着加急的文书的来得及时。三边总督在奏折上说,鞑子都快逼进长安了,其实那是夸张的说辞,那个时候,鞑子正在前往延安的路上,不过也是陕西境内,这种大事,自然要在第一时间奏知朝廷,当官的都是这样,事情说的越严重,朝廷派出援兵的速度也就最快。如果朝廷动作慢了,鞑子攻克延安,转而来攻长安,那可怎么办?如果长安有个好歹,自己的小命,怕是都得搭进去。
鞑子抵达延安的时候,岳大人便已出兵,行军的速度很快,不说是曰夜兼程,也差不了多少。岳肃着实担心鞑子渡过黄河,如果那样,自己便要正面对抗鞑子,这是对自己很不利的,可若是扼守住黄河,形势就不会那么严峻,给自己准备的时间,也就会多上许多。鞑子在延安打了七天,才攻下城池,又在延安城里折腾了两天,这一来,便给了岳肃足够的时间,在他抵达黄河沿岸的大宁县时,鞑子还没从延安出发呢。
司马乔禹的兵马,要比岳肃的兵马早到,吴如梦的部队,和岳肃基本上是前后脚,而毛有见的船队,走的是水路,提前两天就赶到了。
派侦骑到对岸打探了一下情况,得知鞑子现在才发兵朝这边来,岳肃心中暗喜,决定将这股前锋部队给吃掉。让他们一个也别想回去。
于是,岳肃命令大军在隰县、大宁县、永和县三处隐藏,鞑子兵马过河,安营扎寨之后,夜里各派三千轻骑,前来偷袭,主力大军,在后跟进。水师战船,全部退到下游,待到鞑子前锋渡河时候,夜里再来。
情况果如岳肃所料,济尔哈朗一路烧杀,今天终于赶到黄河,搭设浮桥,然后渡河扎营,等待皇太极的大军。这样一来,正好进入为他设计好的包围圈。济尔哈朗也就一万多人,岳肃的兵马是他的十几倍,若是白曰里在平原作战,想要将他一举消灭,当然也不会特别容易,起码要经过一番苦战。可是眼下,夜间袭营,有备杀无备,更为要紧的是,半夜里,鞑子都来不及上马,就得仓促迎战,这还能有个好。
岳肃在瞭望塔上看的清楚,鞑子大营都好成为一片火海,胜利就在眼前。可这时,不少鞑子兵突然朝河岸这边跑来,但却没有登上浮桥,而是守在浮桥之前。紧跟着,明军的骑兵也追了过来,双方在岸边展开血战。
看到这一幕,岳肃微微一笑,说道:“有见,传令下去,击毁浮桥,然后向岸上开炮。”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62760
62761
62762
62763
62764
62765
62766
62767
62768
62769
62770
62771
62772
62773
62774
62775
62776
62777
62778
62779
62780
62781
62782
62783
62784
62785
62786
62787
62788
62789
62790
62791
62792
62793
62794
62795
62796
62797
62798
62799
62800
62801
62802
62803
62804
62805
62806
62807
62808
62809
62810
62811
62812
62813
62814
62815
62816
62817
62818
62819
62820
62821
62822
62823
62824
62825
62826
62827
62828
62829
62830
62831
62832
62833
62834
62835
62836
62837
62838
62839
62840
62841
62842
62843
62844
62845
62846
62847
62848
62849
62850
62851
62852
62853
62854
62855
62856
62857
62858
62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