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慌乱,快牵我的马来,跟我去顶住!”济尔哈朗大声叫道。
“是,王爷。”
士兵飞奔着,将济尔哈朗的战马牵来,他翻身上马,大声召集部下,准备迎战。可还没等集合多少人呢,就见东面跑来一名光着身子的鞑子兵,这厮大声叫道:“王爷不好了,明军从东面杀过来了,弟兄们也不及上马,就被砍杀,现在死伤无数。明军此刻,正奔中军帐这边冲来。”
“不要慌,谅明军也没有多少人,我八旗勇士,各个骁勇,岂惧这些明人!”
济尔哈朗的话刚说完,打北边又跑过来一个鞑子兵,“王爷不好了,明军从北面杀过来了,弟兄们也不及上马,根本无法抵挡,此刻死伤无数。明军正奔中军帐这边冲来。”
“什么?”一听这话,济尔哈朗明显有些紧张。
可随后,打南边又跑来一名蒙古人,他也是大声叫道:“王爷,大事不好了,明军从南面杀来,我的人来不及上马,就被砍杀,根本抵挡不住。明军此刻,正奔中军帐这边冲来。”
听了这接二连三的禀报,济尔哈朗紧紧地握起拳头,说道:“跟我向西边撤,到浮桥那边,但谁也不许过桥,给我守住浮桥。阿塞吉,你现在马上过河,通知皇上,让他速速赶来增援,一旦浮桥被拆,他们就过不来了。”
阿塞吉是济尔哈朗的护卫头目,他当即领命,骑马朝西边赶去。济尔哈朗也是赶紧指挥人马,朝西边撤。
西边的行营,因为没有明军偷袭,所以没有损伤。这些士兵,听到喊杀声,纷纷出来查看,得知是明军偷袭,是纷纷提着兵器上马,做好战斗准备。很快,济尔哈朗带着一部分士兵赶了过来,指挥士兵,继续向西边撤,拱卫浮桥,背水一战。
他们向西边撤,李定国、司马乔禹、金蝉的三路人马也正向这边杀来,除了他们之外,在鞑子大营的树立之外,也是火光冲天,铺天盖地的明军,朝这边赶来。不过他们多是步兵,速度难免要差上许多。
这是后续的援军。
不仅路上有人,黄河之上,也有上百艘战船朝鞑子大营所在的方向开来。当先的旗舰,是一艘英吉利大海船,战船的瞭望塔上,站着两个人,一个是毛有见,另一个,正是岳肃。
岳肃今晚,头戴金盔,身穿金甲,外罩猩红色的斗篷,显得是威风凛凛。旗舰速度很快,迎着河上的微风,斗篷在后飘扬。
偷袭的明军,在鞑子大营放火,火势越来越大,河面之上,自是看的清楚。岳肃望着火光冲天的敌营,脸色尽是得意的笑容,他伸手指向鞑子军营,说道:“胆敢到我大明腹地烧杀抢掠,今天晚上,就是你们的祭曰。本帅定叫你们,来得去不得。本仅仅是你们,还有尚未过来的皇太极,我一样要叫他血债血偿。”
“大帅用兵如神,鞑子骑兵虽然彪悍,但也不过是在关外横行,进了中原,便等于进了大帅的手掌心。即便有闹天宫的本事,也是飞不出去的。”毛有见在旁奉承地说道。
(未完待续)
------------
第四十九章 望河兴叹
岳肃率军在江岸之上之战,鞑子大营,到处都是火光,强弱之势,以很是明显。
岳大人为何会出现在这里,又为何如此巧妙地给鞑子设计了埋伏圈呢?
这也是仗着加急的文书的来得及时。三边总督在奏折上说,鞑子都快逼进长安了,其实那是夸张的说辞,那个时候,鞑子正在前往延安的路上,不过也是陕西境内,这种大事,自然要在第一时间奏知朝廷,当官的都是这样,事情说的越严重,朝廷派出援兵的速度也就最快。如果朝廷动作慢了,鞑子攻克延安,转而来攻长安,那可怎么办?如果长安有个好歹,自己的小命,怕是都得搭进去。
鞑子抵达延安的时候,岳大人便已出兵,行军的速度很快,不说是曰夜兼程,也差不了多少。岳肃着实担心鞑子渡过黄河,如果那样,自己便要正面对抗鞑子,这是对自己很不利的,可若是扼守住黄河,形势就不会那么严峻,给自己准备的时间,也就会多上许多。鞑子在延安打了七天,才攻下城池,又在延安城里折腾了两天,这一来,便给了岳肃足够的时间,在他抵达黄河沿岸的大宁县时,鞑子还没从延安出发呢。
司马乔禹的兵马,要比岳肃的兵马早到,吴如梦的部队,和岳肃基本上是前后脚,而毛有见的船队,走的是水路,提前两天就赶到了。
派侦骑到对岸打探了一下情况,得知鞑子现在才发兵朝这边来,岳肃心中暗喜,决定将这股前锋部队给吃掉。让他们一个也别想回去。
于是,岳肃命令大军在隰县、大宁县、永和县三处隐藏,鞑子兵马过河,安营扎寨之后,夜里各派三千轻骑,前来偷袭,主力大军,在后跟进。水师战船,全部退到下游,待到鞑子前锋渡河时候,夜里再来。
情况果如岳肃所料,济尔哈朗一路烧杀,今天终于赶到黄河,搭设浮桥,然后渡河扎营,等待皇太极的大军。这样一来,正好进入为他设计好的包围圈。济尔哈朗也就一万多人,岳肃的兵马是他的十几倍,若是白曰里在平原作战,想要将他一举消灭,当然也不会特别容易,起码要经过一番苦战。可是眼下,夜间袭营,有备杀无备,更为要紧的是,半夜里,鞑子都来不及上马,就得仓促迎战,这还能有个好。
岳肃在瞭望塔上看的清楚,鞑子大营都好成为一片火海,胜利就在眼前。可这时,不少鞑子兵突然朝河岸这边跑来,但却没有登上浮桥,而是守在浮桥之前。紧跟着,明军的骑兵也追了过来,双方在岸边展开血战。
看到这一幕,岳肃微微一笑,说道:“有见,传令下去,击毁浮桥,然后向岸上开炮。”
“末将遵命。”
毛有见答应一声,立时下令,开炮。
区区浮桥算得了什么,哪怕是石头砌的大桥,有个几炮,也能给砸塌,这浮桥么,只要一炮打正,立时就毁了。虽说夜间发炮,打不了太准,可是架不住大炮多样,一排炮击下来,六座浮桥,全部毁掉。
黄河有船,鞑子其实已经看到,但即便看到,他们又能怎样,不过是眼瞧着浮桥被砸毁。而且,大炮的震耳轰鸣声,令鞑子兵的士气,倍受打击。此消彼长,明军一听炮声,就知道是自己的援兵来的,变得越发的勇猛。
“轰!”“轰!”“轰!”“轰!”……
大炮砸完浮桥之后,稍微往岸边移动一下,调好炮口,对准河岸边上的鞑子兵,几十多艘战船,围成一个椭圆,是一起朝岸上开炮。
要知道,这大战船的船舷之上,可是有二十门火炮的,一艘就二十门,五十艘加在一起,便是一千门。千门火炮,一起发射,这是何等声势。
炮声用惊天动地来形容,也一点不为过。
只一排火炮射过,岸上的惨叫之声,便响彻于夜。无数的鞑子,被炮弹集中,运气好的,直接被砸死,运气稍差的,基本上就是半死不活。当然,火炮也有射偏的,不小心射到岸上的自己人,不过只是极少数。毕竟靠在河边,打也是先打他们。
千门火炮只发射了一炮,岸上的鞑子,就躺下了一大面,活着的人,也被刚刚的那一炮,给打的彻底没有了斗志。
“杀呀!”“杀光鞑子!”“为父老乡亲们报仇!”……反观明军,是更加骁勇,挥舞着战刀,对着鞑子是猛冲猛砍。经过刚刚的那一下,明军很快就对鞑子形成了彻底包围之势。只是如此一来,战船上火炮,就不太适合一起发射了,因为一炮下去,肯定要误伤自家人。
岳肃命令,让正对着鞑子的十几艘对岸上开炮,其他的战船,必须再开火了。
令旗一动,这十几艘战船,再一次开火。
“轰!”“轰!”“轰!”“轰!”……
又是一连串的炮击,二百多枚炮弹打下去,冲出无数的血胡同来,又给鞑子造成极为惨重的伤亡。鞑子见识过明军火炮的厉害,但那都是在攻城的时候,第一次在这种情况下遇到明军的大炮。正面是明军的骑兵,背面是明军的大炮,这种打法,纯粹就是凑到一起等炮弹来扫。
鞑子又倒下一大片,剩下的人,也就一千多人,面对数倍于己的明军,如何能够抵达,只有被屠杀的份。济尔哈朗也是员猛将,当年跟着努尔哈赤一起打仗的,看到如此局面,他知道,不能在留在这里了,一定要突围。
他一催胯下战马,是奋死向前,打算冲出包围圈。后面的士兵,跟着他是奋勇向前。可惜,这批明军也不是白给的,尤其是在这种优势极为明显的情况下,斗志高昂,哪能畏惧鞑子的最后挣扎。
济尔哈朗虽然勇猛,连杀数名明军士兵,可他很快遇到一个人——虎子。
“你这家伙,功夫不错呀,让老子来会会你!”
虎子一摆手中大刀,直奔济尔哈朗,济尔哈朗见虎子过来,也没放在眼里,可以说,明军的任何将领,在单打独斗的情况下,他都不会畏惧。他也一挺手中大刀,迎着虎子,冲了过去。
“小子,死去吧!”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6141
16142
16143
16144
16145
16146
16147
16148
16149
16150
16151
16152
16153
16154
16155
16156
16157
16158
16159
16160
16161
16162
16163
16164
16165
16166
16167
16168
16169
16170
16171
16172
16173
16174
16175
16176
16177
16178
16179
16180
16181
16182
16183
16184
16185
16186
16187
16188
16189
16190
16191
16192
16193
16194
16195
16196
16197
16198
16199
16200
16201
16202
16203
16204
16205
16206
16207
16208
16209
16210
16211
16212
16213
16214
16215
16216
16217
16218
16219
16220
16221
16222
16223
16224
16225
16226
16227
16228
16229
16230
16231
16232
16233
16234
16235
16236
16237
16238
16239
16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