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军队私人化严重,新一军只认军座而不认总司令!”陈庚明目光闪烁着道。

    李伯阳心中一震,面色不改道:“继续说。”

    “其二,军队军官枉议国府政令,同情共党,左倾严重!”陈庚明语气加重,说话时向南边微微拱手道:“我受总司令委派,彻查新一军政治倾向,受到的阻力很大。”

    “其三,……”

    “好了!”李伯阳打断他的话,盯着他的眼睛,轻笑道:“陈部长,你刚才说的话,纯属无稽之谈,你先别说话,听我说完。”陈庚明张了张嘴,洗耳恭听。

    “明人不说暗话,陈部长来新一军,肯定是想好好表现,赢得总司令的欢心,不过这个欢心建立在新一军身上,就未免不妥了,我会不开心,后果很严重。”李伯阳起身走到陈庚明身边,似笑非笑的说。

    陈庚明脸色露出恼怒,直视李伯阳道:“军座,您这是在威胁我吗?”

    李伯阳仰面一笑,突然笑声戛然而至,目光清冷的落在陈庚明的脸上:“我从不喜欢威胁人,陈部长,我会支持你在新一军的工作,但是!但是你要想清楚该如何向总司令汇报,我的意思,你懂!”

    陈庚明脸色酱红,出离的愤怒道:“军座,你是要我尸位素餐吗?恕难从命!”

    李伯阳不慌不忙,大手一挥,叶淮阔步走过来,双手递上一张蓝底色交通银行的支票。

    陈庚明面不改色道:“这是何意?”

    李伯阳接过支票,递到他的面前,悠悠的道:“做我的朋友,还是做我的敌人,陈部长?”

    陈庚明忍不住瞄了一眼支票,上面赫然写着壹拾万元正,眼睛顿时一亮。

    李伯阳将陈庚明的眼神尽收眼底,笑着将支票塞进了他中山装的上衣口袋,拍着他的肩膀笑道:“陈部长,以后就是自己人了,共勉吧。”

    陈庚明面色复杂的愣了几秒钟,神色愈发恭敬起来,微微鞠躬:“卑职告退。”

    陈庚明走后,叶淮不解道:“军座,他值十万大洋吗?”

    李伯阳淡淡一笑:“他是真小人,能成事也能坏事,10万大洋不多,能省去很多事,对了,成立军情一处的事情得抓紧了,给你二十万的经费,人员由你挑选,本军范围内,你看准谁就挑谁,本军外的,不论鸡鸣狗盗之人,有本事的都给我招进来,钱不够了随时打电报,我给你汇。还有,从今天起,你的身份就要隐秘起来,不要再和军中的人接触,我要你做我的影子。”

    叶淮道:“卑职明白。”

    ……

    新一军的攻势在隆隆的炮声中打响,各部队如下山之虎直扑敌军,鲁南这一片地区顿时热闹起来,在东起曹县、单县,西到临沂、莒县,纵50公里,横220公里的地带上。双方超过十几万的军队鏖战在一团,战线犬牙交错,激战七天七夜。

    出乎李伯阳意料,直鲁军的抵抗很顽强,部队进展缓慢,反倒是原本佯攻孙传芳的部队取得了突破,90旅以两个团的兵力击溃孙传芳一个师外加一个混成旅,攻占临沂,孙传芳退向蒙阴,孙军这一退,直鲁军战线动摇,不得不后退到曲阜、蒙阴一线。

    新一军并没能趁机扩大战果,一则是战线太长补给不便,二则直鲁军的反击能强硬,三则国内局势发生了变化。李伯阳慎重考虑后,认为新一军没有稳胜的把握,将战线稳固在临沂一线,选择保守战法。

    就在新一军在鲁南和直鲁联军、孙传芳军交战的关头,湖南发生马日事变,全国震动,蒋介石事后给李伯阳发了一封欣喜之情溢于言表的电报,讲述了事情的经过,称宁、汉到底是同党同志,理念上还是一致的,命令他暂缓在鲁南的军事行动,挥军河南,占据先机。

    最快更新无错小说阅读,请访问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

第三百四十五章 抵达郑州

    鲁南战场上双方战力用尽,战局暂时不会发生大的战事,李伯阳得以腾出手从军直属部队抽调4个团的兵力组成**纵队,由新一师参谋长吴旭做**纵队司令,从菏泽出兵,经考城县直取开封,截断奉军在河南的退路,全纵队由三个步兵团、一个骑兵团及一个炮兵营组成,兵员一万七千人,可谓兵强马壮,论起实力顶得住北洋军的两个师。

    从菏泽到开封一马平川,为提升军队行军速度,李伯阳特意斥巨资从皖北、苏北购进大批的骡马,直接将纵队进行骡马化,保证昼夜强行军可达上百里,足以打奉军一个措手不及。

    为躲避张宗昌白俄飞机侦查,吴旭纵队从夜里出发,至第二日上午十一点,连续行军十六个小时,疾行一百五十里,先头部队的骑兵团突然袭击考城县,城内驻扎着奉军一个营的部队,基本没有抵抗就被骑兵团消灭,甚至来不及给开封通风报信。

    吴旭挥军进驻考城县,休息半日,在考城县留下一个连的士兵,继续行军,于次日破晓攻下陇海线的战略要地兰封县,与守在兰封的奉军一个团交战数个小时,守军被消灭过半,残军退往开封,由此新一军**纵队的番号骤然亮相。

    这时候武汉北伐军与奉军在豫中南展开激战,先后赢得西平、上蔡等战役,战线推进到临颍一线。奉军一败又败,为扭转战局,入豫奉军在临颍一带集中了奉军主力,计有第十军3个步兵旅,2个炮兵团;第十七军6个步兵旅,1个骑兵旅;第八军2个步兵旅,另有飞机队、坦克队,总共七万人的兵力,张学良亲赴指挥。

    张学良奔赴临颍的时候,奉军上下士气不振,将领斗志全无,吵嚷着要撤退,张学良深知临颍之战关乎奉军胜败,只有取胜才能腾出手来讨伐冯玉祥,进而稳固半壁江山,否则不仅入豫的奉军有全军覆灭的危险,更会影响整个安**,河南大败,山东河北也就危如累卵,进而只有退回关中一条路可走,实在是危急存亡之秋。

    张学良来到临颍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全军营连以上军官开大会,在上千军官面前,他这个总指挥只能使出苦情戏了,对着满地的军官痛哭誓师,恳求道:“今日汉卿来,是与兄弟们同生共死来了!北伐军没什么可怕的,都是爹生娘养两只手,他们大多士兵都是从赵恒惕、吴佩孚、孙传芳的手里俘虏过来了,咱们奉军并非没有交过手。现在的问题是,军官们的士气提不上来,怎么要求下面的弟兄卖命打仗。我听张啸坤说,北伐军的军官打仗喊得是:弟兄们跟我上!咱们的军官喊的是:弟兄们给我上!一字之差,士兵打仗的积极性就不能调动起来,我希望大家能起带头作用,打赢了临颍这场仗,我绝不吝啬奖赏!”

    对底层军官说完软话,张学良对高级将领就没那么客气了,疾言厉色的下达一系列命令,先是撤换在上蔡作战不利的第十一军军长赵恩臻,而后令军法队抓出失守擅退的第四十六旅旅长等4名团以上军官,公开处决,以儆效尤,军队士气顿时一振。

    张学良雷厉风行的整顿军队士气之后,在作战上有了新的部署,他命令部队在城东挖了一条长20余里的战壕,企图死守。

    28日,北伐军进抵临颍,对临颍城东、南、北三个方向展开攻势,一时间枪炮大作,双方拼命争夺,战斗尤为激烈,奉军以飞机、坦克重炮助阵,北伐军伤亡尤其惨重,全凭一股血勇硬捍拥有火力优势的奉军。各处阵地几经易手,张学良在后督战,奉军爆发出了最大的战力,北伐军则团长带头冲锋,激励士兵发动狂风暴雨的猛攻,大战一天十多个小时,枪炮声未曾有一秒停歇,临颍上空被灰色的硝烟所蒙蔽,天昏地暗。

    仗打到这个地步就看谁能坚持到最后,武汉北伐军将所有的预备队都压上,而奉军也将河南的主力集结在临颍,堪称牵动中国的大决战。

    奉军的主力都在临颍,突然而至的吴旭**纵队仿入无人之境,开封警备司令是张学良的心腹部将何柱国,手里握着一旅兵力,企图死守。双方在开封城外交战,优势兵力的**纵队一战便击败了何柱国的第三十七旅,何柱国狼狈的撤向郑州,**纵队一面追击,一面不客气的将奉军遗留的大批辎重收入囊中。

    开封失陷的消息传回临颍,张学良如遭雷击,后路被截断,他已经没有取胜的信心,于当晚下达总退却令,调集陇海线所能调集的所有军列,星夜放弃临颍撤退。

    奉军这一退,兵败如山倒,数万大军编制混乱的向北逃窜,张学良更是惶然,眼下只有郑州一条退路了,如果郑州丢失,这数万奉军就死无葬身之地了,苦于无计,他只好给北京拍了一份绝电,表示退无可退,将在河南和北伐军决一死战,不坠奉军的威名。

    北京就任安**大元帅的张作霖大惊失色,且不说数万精锐丧送在河南是他损失不起的,更重要的是他的宝贝儿子张学良也陷身河南,战场之上子弹可不长眼,他顿时心急如焚,一面令黄河以北的奉军集结渡河,一面派专机去接张学良。

    可惜这个时候张学良已经没有机会了,郑州于奉军从临颍撤军的第二天宣告失守,并非是何柱国贪生怕死,擅自撤退,而是冯玉祥十数万的西北军从洛阳杀到,而且吴旭纵队的也逼近郑州外围,死守下去只有城破人亡一条路,他被迫撤至黄河北岸,至此奉军后路断绝。

    本来只是偏师打算的吴旭纵队骤然立下奇功,长策三百公里进抵郑州,与冯玉祥的西北军胜利会师,至于武汉北伐军还被奉军堵截在新郑一带。

    这无疑又是功劳一件,南京国民政府控制下的报纸大肆宣扬河南大捷,抬高南京国民政府北伐声势,反倒是正面作战的武汉北伐军成了配角,让唐生智、张发奎气急败坏,可又无可奈何。

    此时整个河南四分天下,黄河以北的豫北由奉军占据,豫西由西北军占领,豫南由武汉北伐占领,豫东由新一军占领,甚至陈调元也不甘示弱,派出一旅的兵力进抵商丘县,分一杯羹,至于张学良的奉军,则被三面大军压缩在新郑、朱仙镇一线,进退不得。

    有感吴旭纵队兵力较薄弱,而冯玉祥又是支持武汉方面,李伯阳十分不放心,慎重考虑之后,暂时放弃鲁南取得的战果,全军退撤在徐州、虞城、民权一线,与此同时刘稳率领芜湖而来的上万兵力抵达徐州,极大增强了新一军的兵力,李伯阳后顾无忧,留罗群、刘稳坐镇徐州,他率领88旅,及89旅由陇海线开赴郑州,赢得坐地分赃的话语权。

    ……

    军列上,总司令部的电报一封接着一封,都是蒋介石的钧令指示,李伯阳情绪很好,伏在办公桌上一边批阅军务,一边听译电员读电报。

    蒋介石发来电报大意是,豫东是切入北方的跳板,也是阻隔西北军向华北发展的要地,新一军务必要占据住,徐州方向不用担心,军事委员会已经正式发布北伐命令,以何应钦为第一路军总指挥;蒋介石自兼、白崇禧代行第二路军总指挥;李宗仁为第三路军总指挥;李伯阳为第四路军总指挥。

    李伯阳以二十出头的年纪升任一路总指挥,志得意满不必多说,现如今他已经算是北伐军内一方大佬,与冯玉祥对话也不虚。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579 3580 3581 3582 3583 3584 3585 3586 3587 3588 3589 3590 3591 3592 3593 3594 3595 3596 3597 3598 3599 3600 3601 3602 3603 3604 3605 3606 3607 3608 3609 3610 3611 3612 3613 3614 3615 3616 3617 3618 3619 3620 3621 3622 3623 3624 3625 3626 3627 3628 3629 3630 3631 3632 3633 3634 3635 3636 3637 3638 3639 3640 3641 3642 3643 3644 3645 3646 3647 3648 3649 3650 3651 3652 3653 3654 3655 3656 3657 3658 3659 3660 3661 3662 3663 3664 3665 3666 3667 3668 3669 3670 3671 3672 3673 3674 3675 3676 3677 3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