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汉民大步进办公室,将礼帽丢在书桌上,大声骂道:“唐继尧恬不知耻,妄想就任副元帅之职,替我通电,广州元帅府概不承认其伪副元帅之职,若要领兵来攻,消灭了陈炯明不怕再消灭唐继尧。”
邹鲁闻言一笑,将胡汉民的帽子挂在衣帽架上,说道:“我已为代元帅起草电文。”
胡汉民眼前一亮,在书桌前拿起一长电文,上面写道:“总理在世之时,显抗命以纵恣,总理去世之后,假名义以专横。狡诈反复,凡有血气,莫不发指。并称唐逆之罪恶,与陈炯明同等,无复回旋之余地。务各遵从训令,敌忾同仇,所有与唐逆一切政治关系,皆应迅速宣告脱离。如有违反党义,甘心与唐逆联络勾结者,本党惟有执行纪律,决不宽贷!”
胡汉民大喜道:“说得好,说得好。就是要骂的他体无完肤,这份电报以中执委的名义发出去。”
邹鲁上前说道:“代元帅,现在更重要的是考虑孙总理身后留下的继承人。”
胡汉民笑容渐去,问道:“党内同志有什么看法。”
邹鲁说道:“现在情况还不明了,可汪兆铭已经在造势了。”
胡汉民冷笑,说道:“各显神通罢了,你帮我探听一下党内同志的意见。”
邹鲁点头,他已经在做了。
博罗东征军中路军指挥部。刘震寰与杨希闵依旧搂着两个姐妹花,刘震寰认真的看着一份密电,脸上不由笑开了花。
杨希闵打了个大大的哈切,拍着小妾的浑圆屁股,下巴点了点烟枪,向刘震寰问道:“什么事,把你乐的。”
刘震寰把电文递给杨希闵,说道:“老唐下了大本钱,允许你回大理招兵,还要封你做滇军副司令。”
杨希闵拿过来一看,乐开了怀,他坐直身子,道:“那就赶紧的通电吧。”
刘震寰扶了扶金丝眼镜,说道:“不着忙,我这几日要潜回香港,段总理的代表和陈炯明在哪里等我。”
杨希闵一听陈炯明就哈哈一笑,道:“陈炯明也想分一杯羹么?他手里头还有多少兵马。”
刘震寰想了一下,说道:“听说逃到赣省和闽省的林虎和洪兆麟在皖系的支持下,新编了两个军。”
杨希闵摸着下巴,皖系坐守江浙,那里可是富得流油,陈炯明这么快就恢复元气,倒是出乎他的意料。
很快,在唐继尧通电不久,杨希闵与刘震寰密电表示“拥唐入粤”,与此同时,远在北京的皖系和奉系也都通电支持,而广东这边,陈炯明、林虎、邓本殷、申葆藩等也公开或暗中向唐示好。
而未经元帅府首肯的杨希闵部暗中回军广州,竟在广州市区驻进一个旅的兵力,称保护滇军税源。刘震寰亲赴云南,请唐继尧回兵广东。
此时校军远在东江,广州内部空虚,加之国民党内部孙中山继承人之挣愈演愈烈,元帅府群龙无首,一直滞留博罗、窥视广州的杨希闵和刘震寰二人觉得起兵的绝佳时机已到。
香港皇后酒店,原本车水马龙的皇后酒店今天对外宣称停业三天,在大英香港之内,一大批穿着各色军装的中国士兵进驻酒店。
在士兵封锁完毕之后,从大道开来一溜汽车,从当先的车里下来两个穿着将军大氅,双手握着德式军刀的将军,两人一个狭瘦带着眼镜,一个身材高大满脸胡须,两人正是焦不离孟的刘震寰与杨希闵二人。
杨希闵与刘震寰并列走进,早已在酒店等候多时的各势力代表出门相迎。
一群人略作寒暄之后,在皇后酒店密谈会议,会议进行了两个小时,杨希闵与刘震寰匆匆离开酒店,当日返回广州。会议中有何利益交换不可得知,可在此之后,唐以副元帅名义,委刘震寰为广西军务督办兼广西省长,并认可段祺瑞委任杨希闵为广东军务督办兼广东省长;港英为杨、刘提供了一大批军火。
而杨、刘返回博罗后,刘震寰发表通电,指责国民党中央通电讨唐为“不当”之举。杨希闵即自任滇桂联军总司令,将驻韶关的赵成梁师南调广九铁路一线;把驻佛山的胡思舜军调至广州白云山一事带;把驻广州市区的廖行超师扩展至郊区。刘震寰则将桂军部署在嘉禾、三元里地区。
------------
第五十五章 谋划惠州
很快,滇桂军异常的军事调动传回广州元帅府,此时蒋介石早已将刘杨与林虎密电告之大元帅府。[]
广州元帅府之内,外松内紧之下,国民党中央委员们都在座,会议由代元帅胡汉民主持,讨论的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刘、杨反叛。
“杨希闵、刘震寰反叛之心确凿无疑,请大元帅下令,黄埔校军整训完毕,即日即可回师平叛。”蒋介石坐拥校军在手,对于滇桂联军全然看不到眼中,在他看来,陈炯明也是数万之众,不消一月就被校军消灭,如今校军经过战争洗礼,士气正锐,纵是滇桂联军人数更多,他也有信心。
汪精卫回到广州之后,这还是头一次露面,听到蒋介石的话,汪精卫连连摇头,说道:“不可,东征尚未结束,陈炯明余孽在境外积蓄实力,若是校军回师,其势必卷土重来。况且两人反叛只有动机却无实证,若因此内部残杀,恐怕总理在天之灵也不会安息。”
胡汉民瞧了一眼老僧坐定的许崇智,也说道:“东征是总理生前既定的方案,我们必要继续下去,我看只要刘杨悔改,则我们既往不咎,我看这样吧,让邹鲁前往香港劝说杨、刘二人回穗,共商大计,若是必要,可暂时答应他们改组大本营,给与其党内地位。”
廖仲恺毫不客气的说道:“不过是白费口舌罢了,以前我们退让,是因为实力不足,我党没有自己的武装,可现在不同了,东征一战,黄埔校军锐不可当,有此强军在手,又何惧杨刘反复之徒。”
宋子文也说道:“我赞同平叛,这些年虽然政府名义上统治广东,可实际上呢,刘杨进入广州之后,横行无忌,到处抢占防区、把持税收、设立烟赌馆、强占民房、勒索财物。本来能流入中央的十分税收,竟然有八分流入刘杨二人手中,若是平叛掉杨刘,只要收回税源,再建立三个军也不是难事。”
汪精卫反驳道:“若是一切以军事斗争为主,那岂不是与军阀无异,我们要减少争斗,能在谈判桌上得到的,军事斗争就要缓一缓。可以一试嘛,成了皆大欢喜,不成的话,平叛也不迟。”
坐在主位的宋庆龄不置一词,胡汉民恭敬的问道:“夫人,您的意见呢?”
宋庆龄平静的看着面前的众人,摇头说:“我一个女人家,对于军国大事不是很清楚,你们都是先生的左膀右臂,党内的事情还是你们讨论决定吧。”
胡汉民点了点头,环视众人说道:“党内未曾选出总理继承人之前,我还事代元帅,就按照我和兆铭的意思办吧,咱们先礼后兵,等候回音吧。”
这时许崇智好似睡醒了一般,他大声说道:“开完会了?嗯。”
蒋介石冷眼看了自己这个盟兄一眼,许崇智心中的小九九他何尝不清楚,算盘打得精明着呢。
这边劝说刘杨的事情交给邹鲁,蒋介石与廖仲恺、许崇智返回前线控制军队,蒋介石虽然回来的路上闷闷不乐,可此行也是有收获的。
鉴于黄埔师生武装在东征过程中的出色表现,按党代表廖仲恺的提议,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七十七次会议,通过了建立“党军”案。
国民党中央发布训令,以黄埔军校三个教导团为基础,建立国民党党军。国民党中央任命廖仲恺为“党军”党代表,任命蒋介石为“党军”司令官,何应钦为第一旅旅长。
蒋介石乘永丰舰回到东江之后,一路车马劳顿来不及歇息,马上召见麾下第一旅团级以上军官,他料定胡汉民一厢情愿的劝和是徒劳的,若是用嘴皮子就能劝动这些利欲熏心的军阀,那孙总理何必大费周章的创立黄埔。
蒋介石坐在会议室的主位上,眼神望着墙壁上的孙总理画像,思绪飘的很远:孙中山先生的突然病逝,对于革命政府内部的冲击是巨大的,虽然革命政府对外一团和气,可暗地里已经是刀光剑影了。这次回到广州时间虽然不长,可他已经洞若观火的看清局势,胡汉民右派痕迹太重,势必会引起廖仲恺等左派的反对,虽然他是代元帅,可矛盾之下,恐怕汪精卫会顺势而上。
内忧之外还有外患,刚接到广州电报,自唐继尧宣布就位副元帅一来,广东一个省竟然一下子就冒出10多个司令,如驻在东关的刘震寰,西关的廖行超,北江的赵成梁,杨池生,杨如轩,还有拥兵众多,控制广州市中心,号称“雄兵四万”的滇桂军总司令杨希闵等等。这意味着,政府已经失去对广东形势的控制,情势怕是比陈炯明广东叛变还要严重。
蒋介石正沉思时,从会议室外面传来一阵急促响亮的脚步声,他抬头一看,穿着少将军装的何应钦穿着马靴蹬蹬的走到会议室门口,在何应钦后面的是依序走进的沈应时、钱大钧、陈焯、李伯阳、顾祝同。
“报告司令,第一旅团以上军官到列。”何应钦戴着金丝眼镜尽显儒将气质,他马靴一并,挺胸敬礼。
蒋介石起身还礼,笑道:“敬之,肩膀上多了将星是不是精气神都不一样了。”
何应钦带队走进会议室坐席,闻言笑道:“校长说的是,走路都有精神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3546
33547
33548
33549
33550
33551
33552
33553
33554
33555
33556
33557
33558
33559
33560
33561
33562
33563
33564
33565
33566
33567
33568
33569
33570
33571
33572
33573
33574
33575
33576
33577
33578
33579
33580
33581
33582
33583
33584
33585
33586
33587
33588
33589
33590
33591
33592
33593
33594
33595
33596
33597
33598
33599
33600
33601
33602
33603
33604
33605
33606
33607
33608
33609
33610
33611
33612
33613
33614
33615
33616
33617
33618
33619
33620
33621
33622
33623
33624
33625
33626
33627
33628
33629
33630
33631
33632
33633
33634
33635
33636
33637
33638
33639
33640
33641
33642
33643
33644
33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