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中正命令学生1.2队协同2期新生把守炮台,随时准备射击,3.4.5.6队随他亲率“永丰”、“江固”两舰,趁着黎明前的薄雾,军舰突然呈犄角将商船包围。

    商船名叫哈弗号是一首普通的丹麦商船,上面挂的却是挪威国旗。

    等要塞水兵和学生兵登上该船时,负责押送的商团经理匡湾从睡梦中惊醒,等李伯阳冲进去的时候,他正撅着光屁股推开身旁光溜溜的大洋马,从枕头下往出抽一把精致的勃朗宁手枪。

    李伯阳此时腿长的作用出来了,他一脚踹开舱门,端着步枪直冲匡湾的床前,未等匡湾抽出手枪,李伯阳的枪口就顶在他脑门上,同时他一脚蹬在匡湾的手背上,喝道:“要命就别动。”

    冰冷的枪口在匡湾的脑门上顶出一片淤青,而手背上传来的剧烈疼痛让他忍不住叫了出来。等他回神一看,船舱里已经站满了荷枪实弹的士兵,他看到身佩国民革命军中将军衔的蒋中正正站在中间,含笑看着他。

    一旁的钱大钧手持孙中山先生授予的查扣令,说:“商团非法私购私运武器,先由长洲要塞司令部查扣。”

    匡湾一看到蒋中正,他低声的“啊”了声,腿一软倒在那个大洋马的身上,虽是软体含香,可他只觉的脑天旋地转,大事坏了。

    船上其余押运的商团士兵根本挡不住虎狼似的学生兵,没费一枪一弹,全部被缴了械。

    而在船长室内企图依仗列强身份负隅顽抗的船长一行,被杜聿眀和陈geng给了几枪托之后,乖乖的听命把商船在军舰的押解下,到了黄埔岛。

    成功的消息传回军校,振奋的师生们在廖中恺和周恩来的带领下早就在码头前做好准备。待“哈佛”商船一靠岸,兴奋的学生们一般搭上跳板,撬开舱门。一箱箱的轻重长短枪,一箱箱黄橙橙的子弹,就这么**裸的出现在学生的面前,大家都叫着“发财了”扛的扛,搬得搬,看着这些崭新的枪子弹要,满心的欢喜好似过年一般。

    九千多支枪械弹药,三百万发子弹,大家只用了一个多小时就全都搬进了军校以前只有十几把枪的军械库。

    可惜这些枪支还不能马上发放给学生,大家只能眼热,可李伯阳今天却有不小的收获,被他缴械的匡湾的那把小手枪成了他的战利品。

    偏爱于自己学生的蒋中正说了:“谁缴获的就是谁的。”

    李伯阳臭显摆的别在腰上,迈着四方步生怕别人看不到。

    一同出战的杜聿眀和关麟征只缴获了船长的一支望远镜,可是被钱大钧老师软磨硬泡走了。

    革命政府与商团的斗争,由这场扣押商团枪械的事件,正式拉开了序幕。

    上午10点钟,一夜未眠的廖中恺乘坐“大南洋”号赶回广州向孙中山先生汇报。

    临行前,蒋中正望着眼眶里满是血丝的廖中恺说:“仲恺,路上恐不安全,派几个学生保护你。”

    在他身边是由李伯阳、胡宗南、宋希濂、陈geng、杜聿眀、黄维组成的临时卫队,大家身子年轻,虽然一夜未眠,可精神抖擞,斗志昂扬。

    廖中恺看着学生那还稚嫩的脸庞,笑着说:“大可不必了,我廖中恺毫不重要,值不了几个钱,他们不会把我怎么样的。”

    蒋中正深切的摇头说:“千金之子坐不垂堂,黄埔可离不开你,值此紧要关头,不可有一丝马虎大意。”

    最红廖中恺还是熬不过蒋中正和周恩来的劝说,带着卫队上了船。

    等来到大元帅府的时候,商团早已知道枪械被扣,只见元帅府外黑压压的站满了几千人,都是广州商团陈廉伯派来的请愿代表,他们口号声声,要求索回被政府查扣的枪弹,并查处涉案的蒋中正一行。

    “取消政府,民众自治!”在这反动口号声中,神经紧绷的李伯阳他们保护着廖中恺挤过人群,进了大元帅府。

    而另一方面,商团背后的港英派出九艘军舰集结,并将炮口对准中国海军“永丰”、“江固”和“广贞”等六艘军舰,并放言将会对珠江南岸的大元帅府开火。

    局面持续僵持,商团还试图收买驻扎广州的杨希闵和刘震寰,并且秘密侦查革命政府在广州的重要场所。

    大元帅府、广州市政府、国名党中执委,公安局,各军驻扎都被私人探查。

    大元帅府内,粤军调了一个营来保卫孙中山先生,在政务室,廖中恺见到了正批阅文件的孙中山先生。俄国顾问和公安局长吴铁城陪侍左右。

    廖中恺走进后,对孙中山先生说:“总理,逆党猖獗,我请求军事戒严,以防不测。”

    孙中山先生带着一个眼镜,认真批示完政务后,抬起头说:“可以,诸事你见机行事。”

    廖中恺所思政府与商团已经势同水火,绝无和缓,他以省长身份下达命令给吴铁城:“军事戒严下,若有私自探查政府、军队住所者,散步谣言者,即可逮捕执行枪决。”

    最引人瞩目的还是黄埔军校收缴的那近万支枪械,在这“有枪就是草头王”的混乱年代,谁要拥有这样一批弹药,谁就可以组织起一支不小的军队。

    以前商团和军阀还真没把他们眼中的娃娃兵放在眼睛,可这有了大批枪械之后,都坐不稳了。

    杨刘二人多次暗示尽快将枪械归还商团,或者是充实二人军队,并且多次调动部队,明里暗里威胁孙中山先生。

    而商团方面,丧失了理智的港英当局派出驻广州领事乘多艘军舰到黄埔军校,会见蒋中正。

    英国领事以其惯有的大英帝国不可一世的骄横姿态,坐在蒋中正对面,咄咄逼人的说:“将军阁下,你是否明白,这批枪械是受大英帝国保护,特许给商团保护自己的。你不负责任的举动已经触犯到了大英帝国的权益,你将要负起全部责任。”

    蒋中正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民族主义者,他对于帝国主义的无赖行径根本不放在眼里,他冷冷的回敬道:“领事先生,我想你应该明白,包括你本人在内,现在都是站在中华民族国土上。你应该明白,在这里发生的一切,都应由革命政府的法规和程序处理。我们政府,绝不允许任何国家,干涉政府正常法律。”

    英国领事冷眼看着蒋中正,他威胁恫吓说:“如果将军阁下执意如此,我们大英帝国的海军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大英帝国的军舰,甲板有多厚,将军或许早有耳闻,战列舰上装配“十六生”的大炮,你更应该清楚他的威力,凭你那几艘在清政府遗留下来的小船,和这弹丸的黄埔岛。大英海军用不了两分钟就可以削平、毁灭。”

    蒋中正大怒,还未听过有人如此在他人国土,如此嚣张的威胁,他猛地一拍桌子:“娘希匹,岂有此理,贵国以为革命政府像清**么?贵国大可来试试自己的军力,珠海延岸有数十座要塞,装备有近百们德国克虏伯大炮,恐怕贵国比我要清楚它们的威力。蒋某人正是长洲要塞司令,有守土卫国之责。”
------------

第八章 再寻彦薇

    双方不欢而散,英国政府不会轻易对一个民族的革命政府进行攻击,威胁无效后,港英又从革命政府的内部下手。

    与商团有共同目的的军阀首先被收买,在广州市驻扎多年的滇军第二军军长范石生跳了出来,他所带的队伍吃喝嫖赌、无恶不作,人称双枪兵,一杆子弹枪,一杆大烟枪。

    事件发生的第七天,受到英国政府暗示的范石生以调停者的身份登场,奔走在大元帅府和商团总部中间。

    范石生其人没有立场,有奶便是娘,他在孙中山先生这边痛斥陈廉伯商团种种罪行,拥戴孙中山先生的举措。而在商团这边,他又破口大骂孙中山抢扣商团枪械,违背人民意愿,是大军阀,应允给予商团保护,并且要商团给他好处,索取钱财,由他出面与孙中山通融。

    他还狂妄至极的把超过黄埔师生数目的一个旅开拔至于黄埔岛隔江相望的新洲示威,并公开宣布:“什么鸟黄埔军校,我只要派一营士兵,马上就可以收缴他们的械。”

    蒋中正在黄埔听到范石生放出的那番话,只是说:“再等些日子,便知道究竟是谁缴谁的械了。”

    而黄埔师生愤慨之余,谈及范石生都不屑地说:“他也不想想,今日的黄埔是什么地方。”

    随后廖中恺电令第3、第4队学生开入广州,准备随时对付商团。

    虽只有千人,可不亚于十万军。

    商团方面多方举措无果,作为商团领袖的陈廉伯不仅连日指示商团罢市、情愿,游行。而且还秘密召集广东省188个商团头目开大会,决定全省大罢工,推翻革命政府。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0277 30278 30279 30280 30281 30282 30283 30284 30285 30286 30287 30288 30289 30290 30291 30292 30293 30294 30295 30296 30297 30298 30299 30300 30301 30302 30303 30304 30305 30306 30307 30308 30309 30310 30311 30312 30313 30314 30315 30316 30317 30318 30319 30320 30321 30322 30323 30324 30325 30326 30327 30328 30329 30330 30331 30332 30333 30334 30335 30336 30337 30338 30339 30340 30341 30342 30343 30344 30345 30346 30347 30348 30349 30350 30351 30352 30353 30354 30355 30356 30357 30358 30359 30360 30361 30362 30363 30364 30365 30366 30367 30368 30369 30370 30371 30372 30373 30374 30375 30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