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杀袁世凯的刺客一共十人,燕京法院审理之后,除了三个身上搜出炸弹的被判了死刑之外,其他七个因为证据不足当庭释放。

    陈英士因为涉嫌杀害陶成章,被上海县法院缉捕,为了防止发生劫狱等意外事件,他被星夜用船押解到宁波异地审讯。上海訾议局对陈英士提交了弹劾,全体一致通过撤销陈英士上海都督的职位,上海的防务暂时由警察和宪兵接管。訾议局早就对陈英士不满了,当初选举他当都督,也是被手枪和斧头威逼下的无奈之举,如今见他被抓,怎么可能不落井下石?

    世道真的变了,老百姓深切的感到中国的变化!袁世凯是何许人也?读力组阁大权独揽的总理大臣啊,在中国人心目中,他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艹啊!

    刺杀他的人即使不被株连九族,起码也要全部斩首,而他竟然将其中大部分都无罪释放了。

    上海都督是什么?按照大清的官制,那就是上海道兼上海关道兼吴淞镇总兵!这起码是个二品的大员啊,居然被一个小小的县法院派几个法警给抓了!

    全国的报馆派出特派记者奔赴上海、燕京,对这两件事情进行追踪报道。消息传开举国欢庆,读书人奔走相告,中华大地从此法治扎下了根,从此之后王子犯法真的要和庶民同罪了!

    这两件事爆炸姓的新闻,压倒了其他所有的消息,连宗社党的领袖满洲亲贵良弼被刺杀这样的大事儿,报纸都只是用了豆腐块的新闻敷衍了事。

    而这两件事情,对满清朝廷却没有丝毫的触动,隆裕太后正搂着六岁的宣统皇帝,愁容满面的坐在太和殿的龙椅上。

    “太后,您再等会儿吧,没准过一会人就来了!”小德张红着眼圈劝慰道。

    隆裕苦着脸不做声,过了许久她才叹气道:“难道咱大清也到了敲景阳钟都招不来大臣的地步了?我们娘俩真的要像前明的崇祯皇帝一样要吊死在煤山上?”

    小德张噗通一声跪在地上,扯着嗓子哭嚎道:“太后,您老人家可不能说这丧气的话啊,奴才听着害怕啊!”

    自从袁世凯遇刺之后就不再上朝了,他的心腹赵秉钧、梁士诒则天天在朝会上威逼,说是要谈谈国体变更的事情。而满洲亲贵除了吆喝两嗓子,不咸不淡的骂几句“乱臣贼子”、“大逆不道”之类的话之外,再也拿不出什么章程。

    等到良弼被刺杀之后,满洲亲贵色厉内荏的本相就暴露无遗,京城传言革命党已经进城了。满洲亲贵们望风而逃,惶惶如惊弓之鸟,就连口口声声大言不惭要和革命党决战到底的宗社党人,也将家财存入外国银行,然后带着家眷转移到了天津和大连租界,就连一直吆喝的最响的恭亲王溥伟、海军大臣载涛,也都带着全家跑到了天津。

    紫禁城里,就留下被谣言吓的六神无主的隆裕和懵懂无知的宣统。就在皇太后已经吓破胆子的时候,武昌前线发来一份令她肝胆俱裂的电报!

    “如今全局危迫,四面楚歌,暗杀党遍布都内,稍疏防范,则变生肘腋,两宫亦陷于危险之地・・・共和制度浩浩汤汤,比致尧舜,拯民于水火,事已至此,唯有顺应民意,方可为皇太后皇上求一姓之尊荣,也使四万万生民免于战火,三年来皇族之败坏大局罪实难数,四万万人求一生路而不许・・・瑞等不不忍宇内有此败类,谨率全军将士入京,与王公痛陈利害,挥泪登车,昧死上达!”

    瑞,自然是武昌前线第一军的统治官段祺瑞了,后面署名的则有姜桂题、倪嗣冲、段芝贵、曹锟等四五十位北洋统军大将!

    隆裕看见电报,吓的魂不附体,尤其是电文最后一句更是杀气腾腾,已经是图穷匕见了!

    事情已经危及到了如此地步,隆裕第一反应是通知召开皇族会议,没想到居然过了半天竟然没一个人过来!

    此刻的场景,和大明亡国的时候,崇祯敲景阳钟却无大臣护驾的一幕,何其相识!

    一个王朝民心失尽,到了覆灭的边缘的时候,煌煌天威就是个笑话!

    大宋文弱,却养士数百年,才有了崖山十余万人为大宋殉难,大明酷烈,廷杖的板子打烂了士人的屁股,却也打断了读书人的脊梁骨,崇祯吊死煤山的时候,身边只有一个老太监,而大清以异族统御华夏,“宁与洋人不与家奴”,最终落得个凄凄惶惶的下场,就连满洲亲贵都坐视大清覆灭!

    殷鉴不远,就在夏后之世!

    太和殿里,孤孤单单的隆裕皇太后暗自垂泪,过了许久终于等来了太子太保世续。隆裕像溺水的人看见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般,急切的问道:“师傅来的正好,您说这该怎么办?”

    世续看了电文之后,手脚冰凉,跪在地上泣不成声道:“太后,如今之计,只好请袁世凯去和南方议和了,看看能不能讨个优待的法子!”

    隆裕还是有些不甘心,抹了把眼泪,带着哭腔道:“国家这些年费了多少的金银,养就了这般虎狼之师,却不想如今这虎狼要吞咱们大清了!早知道如此,我还不如当年随先帝死了,倒也干净!”

    世续跪在地上哭,隆裕在龙椅上哭,哭破了天也拿不出主意,最后隆裕还是只得哀叹一声:“退位就退位吧,你去请袁世凯,让他务必要给朝廷争个体面,就算是退位,也得存一丝体面!”

    世续磕头如捣蒜,地面的金砖被撞的砰砰响,过了许久,冲着太庙的方向嚎啕大哭道:“列祖列宗啊,子孙不孝啊!守不住祖宗的家业,奴才有罪啊!”

    一片愁云惨雾,萦绕在紫禁城上空,久久不散!

    而就在这一片哗然的时候,一个更大的消息再次震惊了国人!

    上海县法庭,向南京临时总统府发出了传票!

    大总统孙文,成了被告!
------------

第八十五章 传票(第三更)

    燕京石大人胡同宫保府

    “袁总理,这次当庭释放七名嫌疑犯,我是否可以理解为总理大人的宽容大量?”一个洋人用生硬的中国话问道。

    “莫理循先生,如果英国首相被刺杀,而法庭认为嫌疑犯证据不足被当庭释放,是否可以看做是英国首相个人的品德高尚?”袁世凯笑着反问道。

    “那当然不可以,首相无权干涉司法的读力!”莫理循斩钉截铁的道。

    袁世凯哈哈大笑道:“既然英国首相无权干涉司法,那本总理大臣又如何可以干涉司法呢?法庭认定无罪,那就是无罪,我个人无权置喙!”

    莫理循一边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一边赞叹道:“袁总理的思维方式,远远超过了贵国的王公大臣,我相信在您的引领下,中国会很快步入文明世界!”

    袁世凯口若悬河,每每有妙语出口,令莫理循这个中国通,对他佩服的死死的!

    采访结束,莫理循离开,袁世凯伸伸懒腰道:“晳子、杏城,出来吧,陪洋鬼子扯淡比打仗都累人!”

    杨度、杨士琦哈哈大笑着出来,异口同声道:“宫保今天回答的真是高妙!”

    袁世凯吩咐下人备下酒宴,然后笑道:“南边的孙文也在造势呢,我放了证据不足的刺客,他就派人抓了心腹陈英士,还让人给自己下传票!他这一手,也厉害的紧啊!”

    杨度点头道:“是啊,孙文正在和宫保争取民心呢···民心是什么?升斗小民懵懵懂懂晓得什么?真正有影响力的就是那些留学生,他们把持了报馆舆论,他们的好恶就是民心,这些人都向往洋人的制度,一个县法院给孙文下传票,这意味着什么?宫保可曾想清楚?”

    袁世凯虚心的问道:“晳子,你就别卖关子了,我知道这是孙文在演戏,也约略知道他这一手厉害,但是还真不懂他这是唱的哪一出!”

    杨度冷笑道:“在立宪国,司法读力和法律的威严是维系国家的关键!一个县法院给总统下传票,岂不是说明,南方的司法已经是读力的,而且获得了巨大的威信。宫保释放嫌犯,孙文就给自己下传票,这是和您打擂台呢,争取报馆舆论对南方的支持!孙文也真是厉害,牺牲一己来成就南方正统地位,等清廷退位之后,和南方的嘴皮子官司有的打了!”

    袁世凯的眉头皱了起来:“这民意真有这么厉害?”

    杨度淡然一笑:“乱世得民心者得天下,宫保岂可等闲视之?”

    杨士琦插言道:“这洋鬼子也奇怪了,非得逼咱中国立宪啊、搞洋务啊,当年光绪皇帝闹维新,洋人就大力支持,老佛爷几次想废了他,洋人立马就翻脸···我就纳闷了,咱们中国立宪不立宪,维新不维新,关洋人屁事儿?”

    袁世凯也附和道:“是啊,对这个事情,我也有些含糊,如今的世界,立宪国每次都能打败[***]国,咱们中国人要是维新了,立宪了,造了洋枪样炮又练了新军,那对洋人有什么好处?这洋鬼子是吃撑了还是怎么着,难道他们会盼着中国强大?晳子,你是知道的,外边都说我袁世凯通晓洋务,其实我也是个半懂不懂,比起八旗那些大爷是略通些,但是知道的也有限,你和我说说。”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5763 25764 25765 25766 25767 25768 25769 25770 25771 25772 25773 25774 25775 25776 25777 25778 25779 25780 25781 25782 25783 25784 25785 25786 25787 25788 25789 25790 25791 25792 25793 25794 25795 25796 25797 25798 25799 25800 25801 25802 25803 25804 25805 25806 25807 25808 25809 25810 25811 25812 25813 25814 25815 25816 25817 25818 25819 25820 25821 25822 25823 25824 25825 25826 25827 25828 25829 25830 25831 25832 25833 25834 25835 25836 25837 25838 25839 25840 25841 25842 25843 25844 25845 25846 25847 25848 25849 25850 25851 25852 25853 25854 25855 25856 25857 25858 25859 25860 25861 25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