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洪基摇摇头,他自幼崇尚汉人文化,在他的心目中仁宗皇上就是他偶像,宋国太平,边境和睦,他满面愧疚,心情沮丧的说道:“宋国仁宗皇上驾崩了,连宋国的仁宗皇上都驾崩了,这天下还有什么意思。”
“皇上……”王旁轻轻的说了这两个字,他的眼眶一热,两行热泪留了下來,这是王旁自从穿越到宋朝以來,第一次落泪,他的脑海不停的闪现,初见仁宗时候那个慈祥的皇上,半眯着眼睛似笑非笑的看着满朝的文武;那个爱护自己怕自己像恩师狄青一样,招人嫉妒处处维护自己的皇上;那个垂拱殿中两鬓斑白,身着旧衣服的朴素的长者;那个爱护众生,宁可以银两维护边境百姓和平的仁宗,
大帐之内传來唏嘘之声,不光是耶律洪基泪流满面,宫人侍从也都落下了眼泪,王旁一时语噎,竟不知道从何说起,
耶律洪基请王旁落座,他面带沉痛的说道:“明日我会宣布举国治丧,并派人尽快送王侍郎回宋国。”
王旁知道人死不能复生,天下有几人能像自己,死了还能重活一回,况且这也是天命,就是皇上也难逃,历史不会因为仁宗驾崩也停留,该继续的还得继续,
他擦了擦眼泪,声音还有些哽咽:“多谢辽皇,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难得辽皇念我主旧情,在下回宋国之后,一定鼎力奉劝新主,继续宋辽友好盟约。”这的确是王旁的心声,尤其他见耶律洪基并非虚伪,而是动了真情,
耶律洪基一叹气:“天下知我者莫非仁宗皇上,我早知道仁宗会派你前來,前段时间仁宗还给我一封国信,信中述说王侍郎出使西夏尽力为商的大义,我怕今后再无人能懂,我耶律洪基居于此位的所做所为了。”说着竟是呜呜的痛苦,
王旁见耶律洪基竟然比自己哭的还伤心,有心劝解,此刻自己也是心存哀痛,不如就让他哭痛快了,
耶律洪基摆手示意帐中的人全部退下,那些宫人和侍从看自己皇上哭的伤心,擦着眼泪退了出去,
王旁见耶律洪基有话对自己说,强忍着心中难过,他对耶律洪基说到:“辽皇保重龙体……”说着也说不下去,
耶律洪基止住痛哭:“王侍郎,今日我就与你这宋国人说一说,我当仁宗皇上如兄长,只有我们哥俩才明白,守住祖上的基业让天下太平之不易,檀渊之盟,有人骂仁宗皇上懦弱,但我们清楚燕云十六州无数铁骑踏过就会毁了一切,仁宗皇上的岁赐只是形式,多少人骂我祖上,再进一步踏平中原偏偏看中蝇头小利,两代人蒙受这样的压力,全是看着黎明苍生之分啊!”
耶律洪基这番话,像把重锤敲在王旁心里,不在其位不知其甘苦,此刻王旁明白,耶律洪基为何如此悲痛,天下之大知己难求,士为知己者死,能得到一知己宁愿忍受骂名肝脑涂地,这个耶律洪基果然不似王旁道听途说了解的耶律洪基,难道他不知道自己,就要身陷危难,难道他不知道外界对他那样的评价,难道他不知道他敬重的皇太叔就要谋反,
------------
第一百六十一章 有家不能回
只有男人才能懂得这种失去知己之痛,只有当权者才能明白这种层次的较量,就像诸葛亮哭周瑜,都是发自肺腑,那是一种敬重,
终于耶律洪基忍住了悲伤,他目光无神长叹了一口气:“世人笑我无为,重用奸臣,我登基八年试图谋新政,可知江山不易,一些大臣以功臣自居,若是触犯了他们的利益,又要动兵戈,非是我软弱,而是这江山基业,百姓安宁实属不易。”
王旁作为几百年后的人,自然明白耶律洪基的意思,历史一向如此,释兵权杀功臣多半都会落得骂名,而有些人的确仗着开国有功骄横跋扈,重新又做起了当初他们想推翻的政权中那些不义之事,这些人有的为了权,有的为了钱,完全忘记开国的初衷,最后变成了狂征暴敛的吸血鬼,
王旁低吟片刻,若有所思的问道:“所以辽上才尽量不动武力,而希望和平解决高丽和倭奴之战。”
耶律洪基看着王旁,这个比自己小十多岁的年轻人,他能得到仁宗的信任和喜爱,相信他也能明白自己的心意,毕竟耶律洪基的处境和仁宗登基之后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都在和平时期登基,祖上留下的江山和百废待兴的基业,和平是多么不容易和重要,
他唯独不知道他那件心事,也许王旁能明白:“皇太叔手握重兵,占据有利地势,若我命他发兵支援高丽,他必定认为我是有意将他支走,我若从其他陪都调兵经过东京,就会给皇太叔起兵的理由,支援不支援高丽,不是旁人所见那么简单。”
王旁不得不承认,他从來沒有站在耶律洪基的角度,考虑辽国是否发兵支援高丽:“王某惭愧,竟沒想到辽皇所虑如此。”
耶律洪基摇摇头:“嗳~,王侍郎不必如此,天下沒有几人能了解,仁宗皇上与我的用心。”他说着眼圈又是微红,
王旁见话已至此,不由感叹到:“我宋国地处中原有几千年的文明史,百姓深受佛道儒等文化浸染,若非外族入侵或者当权者十分昏庸,一般都会遵守天地人君臣之道,倒是辽,夏地处荒凉,多以游牧为主,天生好战,领土又十分广阔,治理起來比较难,想要和平似乎更加难。”
耶律洪基抬眼看着王旁,王旁的这番话正说中要害,心中不由感叹,难怪仁宗皇上对王旁宠信有加,这王旁果然能懂的帝王之心,刚刚还是他想与王旁倾述,现在他迫切的想和王旁交流:“王侍郎所说极是,我也有此想法,想当年自先皇起就推崇佛教,希望感化民心,这毕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王旁听到耶律洪基这么说,忽然想到那天王寺,寺中镇寺之宝正是自己要寻找的那块可以越今的白石,不如趁此机会试探一下白石的下落:“辽皇,我也曾听说辽国先皇崇信佛教,有件事不知当问不当问。”
耶律洪基此刻已经对王旁沒有戒心,大大方方的说到:“有事你尽管问,今日你我就言无不尽。”
王旁见耶律洪基这么说,于是问道:“既然辽皇知道皇太叔之心,我也听说当年先皇在天王寺与皇叔赌输城池的传闻,不知道可有此事,抑或因此皇太叔会心怀不满。”
耶律洪基苦笑了一下:“我曾听先皇说过此事,正因为如此到我登基之前,一直沒加封太子,而是以天下兵马大元帅之职,在我先父的灵前继位,王侍郎,你可知道这赌城和先皇食言的真正原因吗。”
这事王旁怎么知道,王旁看着耶律洪基,仔细的听着,
耶律洪基说道:“当年先皇是故意的,否则何必以城池为赌注。”
这倒是有些蹊跷,哪有皇帝故意输掉城池的,王旁微微皱了下眉头,耶律洪基微微一笑:“我父皇在位时候,当时太后萧耨斤摄政,密谋立皇太叔为帝,此事由皇太叔告诉父皇,让父皇加以小心,后來在檀渊之盟前与宋国开战之时,皇太叔和耶律乙辛都是功臣,天王寺的赌博输城池,父皇是故意而为,有一名大臣安排的嫔妃扮道姑,这个大臣是谁父皇沒有告诉我,但父皇以此维护并告诫那人,天下只要是明君,均可坐到皇上之位。”
王旁若有所悟:“原來是这样,看來世上之事,都不能完全相信所看到的。”
耶律洪基嗯了一声:“看的只是表面,无法看到人心所想,更无法看到后世评断。”
这话正对王旁想问,他问道:“先皇已留给辽皇一颗爱民之心,若是再留给您一件能看后世评断的宝,辽皇的心愿也就完满了。”说完他不动声色的观察着耶律洪基,
耶律洪基似乎想起点什么:“先皇还真给我留下一件宝。”
王旁:“哦,可和我们在说的佛道儒之教有关。”
耶律洪基眼睛有些发亮:“嗯,算是天王寺之宝。”
王旁心中小鹿乱蹦,如果真的是那块越今石,说什么也要想办法得到,至少看一看心中有数也好:“不知道在下有沒有这福分,能够看一看。”
辽皇并不直接回答王旁,而是对账外唤到:“來人。”
那个引领王旁來到斡鲁朵的宫人应声走了进來,恭敬的施礼:“皇上有和吩咐。”
耶律洪基说道:“你赶紧命人连夜为王侍郎准备一套国丧之服,明日一早送到王侍郎的营帐之中。”宫人领命而去,
王旁心想看來耶律洪基是不打算让自己看看了,不料耶律洪基却说到:“刚才你看的那个宫人,就是先皇留给我的天王寺之宝。”
耶律洪基的话说的王旁颇为不解,他疑惑的看着耶律洪基,耶律洪基解释道:“这位宫人叫做耶律良人,当年刚刚到天王寺修行,谁知道见了嫔妃定力不足动了些俗念,他自知修行不够尘缘未了, 一怒竟给自己净身了,先皇不但沒怪罪他,反而开导他见色犯戒,动怒一样犯戒,后來先皇就将他留在身边,此人之忠心,是先皇留给我的宝。”
咳,这耶律洪基也够可以了,王旁刚还有点兴奋,却不料耶律洪基说的确是个宫人,不过耶律洪基拿这份忠心当成宝贝,作为帝王也解释的通,尤其像他所处的境况,谁不想身边的人对自己忠心耿耿呢,
看來耶律洪基也不是假意借口,今天似乎也不太好追问那越今石,更何况仁宗驾崩对王旁也有触动,他心中也有难过,耶律洪基又嘱王旁回到宋国,像新主表示恪守檀渊之盟,愿意像仁宗皇上一样,为边境和平而尽力,王旁说了些感恩的话,心情压抑的回到了营帐,
第二日一早,王旁向耶律洪基辞行,惊见辽国上下官员竟被命令全部着素,连耶律洪基自己也是素衣相待,这让王旁十分感动,就算耶律洪基是做样子,样子也做的十足,也就是古代沒有降半旗之说,否则辽国定会为仁宗皇帝治丧降半旗,
王旁众人赶往宋国,可惜他无缘再见仁宗皇上最后一面,他心情十分压抑,沿途竟见到辽国百姓神色哀伤,王旁命张平去打听,才知道都是为了仁宗皇上驾崩之事,不少上了年纪的老人,听闻仁宗皇上驾崩,不禁老泪纵横,这种景象越往边境走,王旁见到的越多,
王旁归心似箭,路上不敢多有耽搁,几匹快马日夜兼程,沒用多少日,便到了保州,还沒到保州城下,就看到城下有两匹马,马上有两个人眺望王旁來的方向,王旁远远的认出了其中一个是岳立,急忙赶上前去,
走近了看到另外一名竟是一位传旨官,王旁心中咯噔一下,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他催马到了近前翻身下马,耳听的传旨官命王旁接旨,他急忙跪地,
身后的劾里钵,折克隽等人也跟着王旁跪地接旨,却听传旨官带來旨意,让王旁即刻赴高丽,调停高丽与倭奴之争,若有战事朝廷会尽力配合,王旁听着旨意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他抬头看看传旨官,是个年纪不大的少年,王旁又看看岳立,岳立神情即哀伤又紧张,
“王旁,你还不接旨么。”这少年长的很面生,神情中透着对王旁的不屑,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9921
39922
39923
39924
39925
39926
39927
39928
39929
39930
39931
39932
39933
39934
39935
39936
39937
39938
39939
39940
39941
39942
39943
39944
39945
39946
39947
39948
39949
39950
39951
39952
39953
39954
39955
39956
39957
39958
39959
39960
39961
39962
39963
39964
39965
39966
39967
39968
39969
39970
39971
39972
39973
39974
39975
39976
39977
39978
39979
39980
39981
39982
39983
39984
39985
39986
39987
39988
39989
39990
39991
39992
39993
39994
39995
39996
39997
39998
39999
40000
40001
40002
40003
40004
40005
40006
40007
40008
40009
40010
40011
40012
40013
40014
40015
40016
40017
40018
40019
4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