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旁想罢,此时他也吃的差不多了,他向耶律良人说到:“此番我來辽国,受益匪浅,前段时间在天王寺遇到一位高僧,学识渊博,令在下钦佩。”

    耶律良人曾经也是天王寺的僧人,见王旁提起天王寺,不由的问道:“王侍郎所说,是否是契嵩大师。”

    王旁点头笑道:“正是。”他说完看着耶律良人的神情,

    耶律良人微笑着说到:“契嵩大师是位得道高僧,他精通佛学,佛法精深,修行定力也是令我望尘莫及的。”

    耶律良人说很的坦然,王旁又试探的问道:“莫非良人总管与契嵩大师熟识。”

    这让耶律良人想起一段往事,这件事让他有些惭愧,他面带愧意的说道:“不瞒王侍郎说,我本应跟契嵩大师一起好好修行佛法,但因为定力不足,难戒心中嗔念,做了错事,幸好得到师父的宽恕,先皇的眷顾,因此一直留在了先皇和当今皇上的身边,惭愧,惭愧。”

    王旁点点头,耶律良人倒是个诚实之人,他对和耶律良人见面这几次的事印象很深,一是这个良人总管任何时候都是温婉谦和,丝毫看不出來自恃皇上的宠信而娇纵;二是,当日燕王妃对王旁举止轻薄,耶律良人恭敬规劝,而事后却不多说少道,

    王旁想到一件事有些奇怪:那天他第一次看见耶律撒刺竹,当时耶律良人好像有点怕耶律撒刺竹,
------------

第一百七十六章 夏辽皇有别

    按说耶律良人是耶律洪基身边宠信的宫人,又是侍奉两朝皇上的元老,凭他的资历不应该畏惧什么人,可是那日耶律良人似乎对耶律撒刺竹这个殿前都点检有些敬畏,而且好像有意的掩护偷听撒刺竹说话的王旁,

    不弄明白这个问題,王旁还是不能草率的将撒刺竹之事告诉耶律良人,王旁于是向耶律良人问道:“您也是皇上身边的宠臣,官居要职;我有一事还沒來得及谢谢良人总管。”

    良人听了有点奇怪,自己又沒帮王旁做什么,“不知道王侍郎因何谢我。”

    王旁笑着说道:“那日我听撒刺竹问侍卫的的话时候,差点被他发现,良人总管也说那个撒刺竹将军力大莽撞,要是他知道我在偷看他,还不一杵杵死我,多亏总管维护了我,哈哈。”

    耶律良人摆了摆手:“这不是什么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王旁见他说的平淡,接着问道:“良人总管对那莽撞的撒刺竹将军如此恭敬,不知道良人总管和撒刺竹将军有什么渊源。”

    耶律良人微微一笑:“撒刺竹将军肩负保护皇上重职,涉及皇上的安危,对他恭敬些,让他感受责任之重,这也是我这个宫人侍奉皇上应该做的。”

    难怪耶律洪基会说耶律良人是先皇留给他的宝,这个耶律良人虽然若干年前,作为一个僧人修行定力不够,但是这个人是个懂得知恩图报,修养也有很大的提高 ,不自恃受宠而骄纵,做事更是低调而有分寸,

    “那良人总管不是怕他就好了。”王旁一笑,淡淡的说道,

    耶律良人斟满酒,说道:“王侍郎说的哪里话,我只是敬皇上身边每位忠心的大臣而已,谈不到怕或者不怕。”

    王旁撇着嘴摇摇头:“这个,不好说,若是像撒刺竹这样的勇猛之人,要是良人总管知道他有异心,不知道敢不敢说出实情。”

    良人看着王旁,他的表情严肃了起來:“王侍郎,若有对我皇上不忠之人,被我知道有害加害皇上的事,我绝对不会放过他,不过,如果王侍郎故意说这话,影响了皇上和大臣的关系,那我也不会袒护王侍郎。”

    王旁听了耶律良人这话,放声大笑,这耶律良人果然是忠心,这几句话并非表示他的决心,而是在怕王旁是故意诬陷,“如果辽皇身边的人,都像良人总管一样,那辽皇安危无忧矣,只是,怕有人未必向良人总管一样啊。”

    耶律良人听王旁此言说的蹊跷,他也算是个聪明人,并非只是夸奖一下自己而已,于是问道:“王侍郎,本來应在太子山,现在匆匆來到此地,又急着见皇上,莫非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么。”

    王旁见时机差不多了,他一本严肃的说道:“我在热河的时候,遇到一个事情,太子山附近的士兵,似乎干劲不足,本來此事交给辛赞林牙处理就好了,但是我偶然听说,热河那边似乎在集结兵力,而且在传说殿前都点检会趁着皇上在热河的时候……”

    耶律良人正仔细听着,忽然见王旁停住了话,他的表情十分严肃,他的做了个手向下劈的手势,

    “啊。”耶律良人不由得啊了一声,不由的站起身來,看來他这一惊可不小,看的出來他脸色煞白额头冒汗,

    王旁接着说道:“良人总管,你也知道辛林牙是文官,他也听到这个传闻,又恐怕传闻有误,担心之余便托我快马來报,我一路疾马快报而來,这是羽信。”

    王旁说罢从怀中掏出辛赞所写的加急官文,耶律良人接过來,他看了看信件的蜡封之处有辛赞的印鉴,确信王旁所说是真的,这才着急起來,

    “殿前都检点……殿前都检点……”耶律良人嘟囔着,他的脑海里立刻闪现出耶律撒刺竹打探皇上行踪的诡异样子,

    “不好,哎呀,我早该发觉,这个耶律撒刺竹行为怪异,难怪他总是打听皇上的出行行程,王侍郎,现在怎么办。”耶律良人说着,搓着手在帐中焦急踱起步來,

    “不行,我得拦着皇上,不能让他去热河。”耶律良人一边踱步一边对王旁说道,

    王旁还沒说话,就听的账门口处一个洪亮的声音:“为什么不能让我去热河啊。”紧接着帐帘一挑耶律洪基走了进來,

    王旁知道,各国的皇上中只有宋国的皇上中规中矩,平时坐在御座之上,享九五之尊,即使平时出入,也都是到哪里都有侍卫官传旨,出來进去都整很大的动静;像西夏皇上李谅祚和辽国皇上耶律洪基,本來对礼仪之事并不十分看重,他们都是游猎惯了,无论在营寨或者是捺钵都是随意而行,

    那会王旁在西夏的时候,请李谅祚在漫咩大帐中吃火锅,不也是李谅祚自己溜达到漫咩将军的大帐去的吗,

    王旁急忙起身见礼,耶律洪基看到王旁在帐中惊喜的说道:“王侍郎这么快就來了,是不是來告诉本王好消息的。”

    耶律良人干着急,看着王旁似乎在催促王旁赶紧告诉皇上撒刺竹的事,

    王旁微微一笑:“消息有两个,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不知道皇上想先听哪一个。”

    耶律洪基走到正座的毛毡上坐下:“当然是好消息,听完心里痛快,良人,快给本王本拿酒來。”

    耶律良人唉了一声,赶忙出去准备,

    耶律洪基指着良人的背影说道“哈哈,王侍郎,你对良人说了什么了,怎么他唉声叹气的。”

    王旁一笑:“我只不过先跟他说了点坏消息而已,既然皇上想听好消息,那我就禀奏辽皇,塔已经快修好了。”

    耶律洪基一拍面前的矮桌:“嘿,我就知道,这事你肯定能做到,什么时候本王可以去看。”他高兴的说着,眼神中闪着期待,

    王旁不急不慢的说道:“那要看坏消息,辽皇什么时候能够解决好了。”

    耶律良人再次走回帐中,他的身后跟着几名宫人和侍女,手中的托盘中放着酒菜,

    这些人将酒菜在耶律洪基的面前摆好,又撤下王旁面前的残羹,重新换上新酒和菜肴,

    这些人穿梭忙碌中,王旁缄口不言,耶律良人将那封羽信递到耶律洪基手中,又将大帐中的烛火拨的更亮,尤其是耶律洪基身后,和他面前矮桌上的烛台上的烛火,

    耶律洪基看了一眼王旁,又看了耶律良人,王旁自己给自己斟,良人让上好酒菜的宫人和侍女都退下,他拆开蜡封打开信件,看着看着耶律洪基凝起了眉头,

    王旁偷眼观瞧,耶律洪基的面色凝重,看罢信件他将信件轻轻的放在桌上,端起酒杯喝了一口酒,

    这个耶律洪基果然够沉得住气,这种气度绝对不是李谅祚能比的,王旁心下比较着,

    耶律洪基放下酒杯说道:“良人,你传我话派人请仁先宰相和萧英大王过來议事。”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3636 13637 13638 13639 13640 13641 13642 13643 13644 13645 13646 13647 13648 13649 13650 13651 13652 13653 13654 13655 13656 13657 13658 13659 13660 13661 13662 13663 13664 13665 13666 13667 13668 13669 13670 13671 13672 13673 13674 13675 13676 13677 13678 13679 13680 13681 13682 13683 13684 13685 13686 13687 13688 13689 13690 13691 13692 13693 13694 13695 13696 13697 13698 13699 13700 13701 13702 13703 13704 13705 13706 13707 13708 13709 13710 13711 13712 13713 13714 13715 13716 13717 13718 13719 13720 13721 13722 13723 13724 13725 13726 13727 13728 13729 13730 13731 13732 13733 13734 13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