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大汉分头向东南西北四城城门而去,城门守门的士卒自然也认得他们,听说他们找陈员外,仔细想了想都摇摇头,沒人看见陈员外出城啊,
张三几个兴冲冲而去,回來有点扫兴,于是留下一个人在陈员外家门口等着,只要他沒出城就好办了,早晚他得回家吧,
话说來也巧,朱县令从王安石府上出來去酒楼,陈员外正是去了盐步岭,
陈员外回到家思前想后,自己无端受人钱财无以为报,看这年轻人一脸的正义,想到自己父亲留下的那些东西,这东西当宝贝似的放了这么多年,但放在自己手中也是废物一样,不如就送给这个年轻人吧,于是取出个匣子,打开匣子里面装着几册书,书并不旧都是当年生父手抄下來的,自己反复研读,虽说看明白里面一些精妙,也试着按照书上说的做了点实践,但这书上所说的东西若是做出來,动静太大了,
陈员外想想自己现在的处境,留着这书也沒什么大用,刚才那位帮自己的公子,他旁边的人也说了他姓王,住在盐步岭上,如今住在盐步岭上有一家姓王的大户,户主叫王安石,字介甫,虽然沒见过面,却也听说做过官,人也是学识出众,看來这个年轻人是这王介甫的公子,虽然自己高攀不起那王介甫,但是谢谢王旁总是应该的,
也幸好他有这个念头,带着东西去了盐步岭,否则要是让张三等人堵上,无论如何也得先挨上一顿打,
不说县令如何在酒楼骂张三,挨了打都不知道谁打的;也不说陈员外如何抱着父亲留下的这几册手抄纠结;朱县令从王安石府上走了之后,王旁父子三人总算有时间能够坐下來说说话,
元泽有些埋怨的说道:“兄弟你真是,自己给自己找事,咱爹都说了,你直接告诉那朱县令,你现在办着曾相派的差不就得了,况且咱们也都知道,这差事可不是什么好差。”
王安石摇摇头:“元泽不要责怪你兄弟,我想他必定有他的想法,若无,你不妨和爹说说。”
元泽听父亲这么说,心想兄弟这倔脾气有时候拧起來,还真像他们的爹爹王安石,便也不多说话看着王旁,
王旁收起刚才对朱县令似笑非笑的表情,转为恭敬的对王安石说道:“爹,孩儿正想了解一下这税和差役之说,而且这县里还有人依仗权势偷税漏税,最后这些亏空还摊到了老实人身上,要是让他们得逞就太便宜这些人了,这差我是接定了。”
------------
第二百四十九章 父亲的支持
王安石两个儿子,长子王雱,小字元泽;次子王旁,小字若无,尽管两个儿子名字同音、生辰相同,但却性格迥异,两个人际遇也大不相同,长子元泽自小聪明伶俐,才高志远,就连诗词也颇有王安石风范,次子王旁自小愚钝痴呆,长到十三四岁还不曾说话,人说贵人语迟用在王旁身上竟是一点不假,王旁竟一鸣惊人,获得仁宗皇上的欣赏,年纪轻轻就飞黄腾达,还经常做出非同寻常人的举动,
就拿朱县令找人服差役这事來说,元泽和王旁都清楚,这里面有猫儿腻,但两个人做法确是大不相同,这事儿如果元泽遇到,必定说清楚自己不去做这个差事的原因,客客气气的送走朱县令,元泽向來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就躲着走;可偏偏这事让王旁遇到,王旁做事却是他不犯人就已经不错了,更何况别人犯了他,,
一听说王旁接了这差役,元泽的眼睛瞪的老大的,兄弟这是怎么了,难道街上看到陈员外的处境不足引以为戒吗,别人唯恐避之不及的事,王旁却一头扎进去,他略带嗔怪的向王旁说道:“你答应的倒是痛快,明天你去了县衙,想反悔可都來不及了啊。”
王旁侧着头,似笑非笑的看着站在父亲身边的元泽:“为什么要反悔呢,,这差事挺好,咱们都知道那酒楼是仗着县令撑腰,一直避税,这里肯定是给了县令不少的好处,这里有两个问題,一是县里有沒有交上去那么多税,为何有这么大的空间,二是这县令到底收了多少好处,昨天是陈员外,今天是我,明天这差事就不定派在谁身上,正好借这个机会教训教训他们,省的总是让老实人吃亏。”
元泽无奈的摇摇头,他这兄弟要想做什么,谁也拦不住:“你总是一堆的道理,我不跟你争辩,反正就一天时间,明天你去县衙之前要是想不出个好办法,接了这差我可沒时间陪你街上去挨家挨户收税去。”说完,他看了一眼身边的父亲,
王安石这会儿听着这两个孩子的对话,看着眼前这两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儿,虽然见两个人意见不同,但话语中无不透露着元泽对王旁的关心,他们二人感情这么好,将來不论谁能有发展,另外一个定能成为得力的助手,而这兄弟两个人,王旁的机智果断似乎更胜元泽一筹,而且这孩子还颇有几分正气,看到王旁的举动,不由勾起了王安石的一些往事:王安石的父亲王益在任期间,不肯催逼贫民的赋税,并揭穿自己顶头上司同当地豪门勾结的事情,结果却遭到这些家伙的排挤而被调往他处,可王益每到一处仍坚持这么做,王安石幼年一直跟随王益,这些事给王安石的触动很大,
元泽本來还指望着父亲能发话,让自己的兄弟不要莽撞,他却哪知道王安石此刻已经心潮澎湃,见父亲若有所思脸庞微微发红,王元泽还以为父亲生气了,转身到父亲面前恭敬的对王安石说道:“爹爹若是不想若无做这事,不如我去找县令,直接告诉他我弟弟答应了宰相的差使,您看如何。”
王安石站起身來,拍了拍元泽的肩膀,从元泽身边走过來到王旁面前,哪有老子站着儿子坐着的道理,王旁急忙起身,爹爹这是要干嘛,瞪着眼红着脸的,王旁还真很少看到王安石这种表情,
王安石上下打量看了看王旁,眼神中流露出赞许的目光:“好小子,我支持你这么做,走,跟我到书房,我今天好好给你讲一讲咱们大宋的税法和差役法。”
这下可把王旁乐坏了,以往自己做什么事情,王安石既不支持也不否定,有时候连王旁都怀疑王安石对自己的这种听之任之,是否因为自己这个身体从出生就是痴呆,可有时候王安石又不自觉流露出关切,让王旁觉得父子情深,但总觉得自己和王安石之间不是一代人,这不仅仅是时空上的距离这么简单,而今天,王安石第一次说出“支持”,王旁不知道父亲心情的波动,但这两个字一下子就把王旁心中的隔膜感冲破了,
王旁心花怒放,王父亲给自己讲解,要比他又扔给自己一堆书籍,让自己去查省事的多,他一高兴就忘了古人的长幼尊卑,像好哥们那样一把搭着王安石的肩说着:“我们走。”就朝外走,
王安石心头欢喜,似乎也习惯了王旁这样,脸上带着笑就迈步和王旁出了厅堂,朝书房走去,元泽看着二人背影先是一愣,转瞬间见二人已经迈出厅堂房门,急忙在后面喊着:“等等我,我也听听。”快步跟了过去,
父子三人出了前院厅堂,两前一后的向后宅的书房走去,角门处的廊檐下,刘奇和童贯两个人低着头蹲在地上,不知道在捣鼓什么,看见王旁父子三人走过來,两个孩子急忙站起身來让路,同时用身体挡着身后,像是有什么怕让大人们看见,
这会王旁三人谁也沒注意到他们两个,父子三人进了书房,王安石命下人去准备茶水,看來他要和两个孩子好好的聊一聊,他先让王旁和元泽二人在一张方桌旁坐下,自己从书架上拿出几本册子,翻了翻确认是自己想找的,拿着册子放在桌上自己也坐了下來,
元泽认得这几本册子,他指着册子对王旁说道:“兄弟你看,嘉佑年间父亲所奏万言书的底稿资料,当时父亲将如今朝廷的税法,役法,用兵等问題整理成册归纳汇总,都列入到这几本册子之中。”
王旁挠挠头,王安石不会让自己把这几本册子都先读一遍吧,王安石见王旁那表情,摇头一笑:“你啊,就是沒你哥哥刻苦,这些都是你哥哥帮我一起查阅资料,搜集汇编。”王旁抱拳拱手对元泽笑道:“佩服,佩服,我就说嘛,要是我哥哥能做我幕府就好了。”王安石一边打开册子,找找具体要给王旁讲的资料,头也不抬的问道:“你需要幕府,朝廷沒有给你指派吗。”王旁摇摇头:“我也不想让朝廷指派的,我怕他们指手画脚,我倒做不成事,。”
王安石抬起眼皮看看王旁,这小子跟一般人不一样,他要幕府纯粹是讲师,未必需要其他人的意见,王安石忽然想到一个人:“嗳,你若是自己出了薪酬,也不一定用朝廷的人,你要想做事有些门客也是正常,自己找个先生,要不,我给你推荐一个人。”
王安石推荐的人,学问应该是沒问題的,只要不是王安石自己就行,王旁好奇的问道:“爹爹说的是谁啊。”
王安石的众多学生之中,有一名庆历年间的进士,学士渊博但仕途却不顺,朝廷虽然广纳贤良打开科举之门,科举取士的数目大增,每次开科平均取得进士名的有三百六十多人,这些人中有的有些关系背景的便仕途顺利,或者的确有惊人才学让皇上看上,有的依附当权确都有好的仕途,但还有一些人,即使考取了进士,也是默默无闻,
王安石想给王旁推荐的就是这么一个人,此人叫侯书献,如今是王安石女婿吴安持的幕府,但也是苦于多年抱负无法施展,已经递了辞呈,好酒也怕巷子深,王安石倒是很看好侯书献的品行和学识,但此人就是一个专心研究学问的人,总和王安石探讨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可眼下王安石自己也沒什么权,自己看好的女婿倒是都水使者,但是一直沒有什么作为,
王安石总觉得,自己儿子就是比女婿好,尤其王旁这小子敢想敢干,若是将來这小子能成事,必定需要侯书献这样的人,于是对王旁说道:“此人姓侯名书献,字景仁,是抚州人。”
听父亲一说,元泽不由羡慕的说道:“爹爹可真是舍得,原先不是还想要这侯老先生做爹爹的幕府吗。”
王旁听元泽这么说,就知道这个人必定是王安石欣赏的,可是听元泽叫侯老,心说这人得有多大年岁,自己常年在外,要是爹爹给推荐个,年迈体衰的,自己还不得天天供起來,不过王旁还是表现出一副欣然接受的样子答应了下來:多谢爹爹的爱护,咱们先说这朱县令派的上差吧,之前哥哥跟我说过一些,朝廷如此狂征暴敛,那日子久了肯定会出问題,再有,这劳役又是如何个说法,怎么百姓交了税官府还要指派人做差役呢。”
王安石对王旁和元泽说道:“咱这差役法承袭五代名目繁多,旁儿说的对,百姓交了税按理说已经完成了劳役,但这官府却借助差役法不论是否需要,任意差使百姓.从衙前、里长、壮丁到仓库,巡视,催逼税务等处处抓差來办,百姓是即交税还要服役,苦不堪言。”
王旁兄弟二人一边听一边点头,却听王安石接着说道:“若说这税,也未必是朝廷狂征暴敛,朝廷国库空虚,有的时候,朝廷征一分税到州上就变成两分,到府上就成了四分,这要是到了县里,再被那些贪官加一成,那就比朝廷要征的多了很多,还有些贪官勾结当地大户,兼并百姓土地,就说朝廷查旁儿的晋香府,我倒是觉得是件好事。”
这怎么成了好事,爹爹这胳膊肘可是朝外拐,王旁不禁疑惑起來,刚要问个明白,赵伯就进來禀报,有位姓陈的员外來找王旁公子,王旁不由的想道;怎么这么快就找上门來了,该不是又出了什么事了吧,
------------
第二百五十章 宋代手榴弹
王安石父子三人正说在兴头上,听老家人赵伯禀报陈员外來府上找王旁,王安石看看王旁和元泽,这会儿才发现两人起了同音的名字还真是麻烦,元泽见父亲看自己,就用手指着王旁对父亲说道:“喏,肯定是來找我兄弟的,这陈员外就是我刚刚跟您提起的那个,被派了上差,差点倾家荡产的那个人,现在找到府上,不知道是不是來还我兄弟银两的呢。”
王旁听罢,站起身來对父亲说道:“父亲,这陈员外手中有一帐簿,上面写着县内各户所欠的税款,今日他不來我倒还会去找他呢。”
王安石点了点头:“那你去看看什么事,不要毛毛躁躁,尽量多问问清楚。”
有了王安石这话,王旁就放心了,他站起身來朝父亲元泽摆了个ok的手势,转身出了书房,王安石和元泽互相对视了一下,王安石问元泽:“若无那手势是何意。”
元泽想了想,摇头笑了笑:“大概说要和那陈员外聊三个时辰吧,父亲,你是不知道,我兄弟这次回來可是和以前不一样了。”
王安石听罢同意的点点头:“我也觉得这若无并非像早先我们所想,看他遇事受挫并不气馁,我也就放心了,趁着他不在,你和我说说他最近又在京城做了什么事。”
元泽便将王旁回到京城,开封府蜜蜂排字,锦绣楼弄了新火锅等事讲给王安石,他们父子这么聊着,说到有意思的地方逗得王安石眯着眼睛捋着胡子直点头,此时王旁已经下了楼向前院走去,还沒走到就听前院有些嘈杂,里面还有童贯的声音,小家伙不知道在和谁抢什么,就听见:“给我,你快给我。”,王旁绕过角门,眼前一副景象让他忍俊不禁,
陈员外跛着脚在庭院中,一瘸一拐的在前面跑,身后童贯追着他,别看他脚跛,但跑的还不慢,围着梅树绕來绕去,眼看童贯就要追上了,王旁喝到:“贯儿,不得无礼。”
童贯听到王旁的喝声,立刻站住了脚步,不情愿的走到王旁面前:“爹爹,他抢我们的东西。”又转头朝站在廊下的刘奇招呼到:“刘奇,你也在了,你告诉我爹是不是这么回事,。”
刘奇忙走到近前,他站在那可比童贯规矩多了,恭恭敬敬的向王旁行礼:“二公子好。”说完拽了一下童贯,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4786
24787
24788
24789
24790
24791
24792
24793
24794
24795
24796
24797
24798
24799
24800
24801
24802
24803
24804
24805
24806
24807
24808
24809
24810
24811
24812
24813
24814
24815
24816
24817
24818
24819
24820
24821
24822
24823
24824
24825
24826
24827
24828
24829
24830
24831
24832
24833
24834
24835
24836
24837
24838
24839
24840
24841
24842
24843
24844
24845
24846
24847
24848
24849
24850
24851
24852
24853
24854
24855
24856
24857
24858
24859
24860
24861
24862
24863
24864
24865
24866
24867
24868
24869
24870
24871
24872
24873
24874
24875
24876
24877
24878
24879
24880
24881
24882
24883
24884
24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