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就是这样,一旦风波平静,人就从整个事件中跳出来,回顾起来反而这样或那样感触。从穿到宋朝做了王安石二公子,到认包拯做义父,学艺狄青,朝堂小显才智。王旁始终觉得今人回到古代,怎么也比古时人强些,混个小官当当吃喝不愁也就过了,自己也过了官瘾。却不料险些再次丧命。也想像小说中人物叱咤风云,奈何只是局外人。想想自己活在前世,宋朝那么多名人,竟是没有王旁的名字。

    王旁心下怅然,这日正遵包拯命,在开封府梅花堂参看案卷,看看这些文言文就犯困,索性合上案卷,来到院中。

    梅花堂在开封府后衙的一个小四合院之中,因院子中种着梅花而得名,此时正是梅花开,院中浮动的暗香阵阵袭来。

    王旁站于院中,见满目红、粉红、白色。红色的梅花或红色艳若桃李,粉色如描似画,白色的如银雕玉琢又想其甘于寂寞,寒风傲骨。心情顿时舒缓了些许,似有顿悟。

    何里钵从院外进来。拱手口称大人。王旁说道:“此处又无外人,何兄就别称我大人了。” 何里钵笑笑说道:“这来了开封府,再见你穿上官服,就不自觉的拘束。”

    王旁看看何里钵,一身捕头装扮便说道:“你不也是官服?”

    何里钵说道:“我本一闲散之人,这兄弟给我弄个差事,将我绑上,我倒是敢不穿么?倒是谢过了兄弟,今日发饷银,我特来请王旁小酌。”

    王旁上下左右看着何里钵。何里钵问道:“怎么,怕我请不起你么。”

    王旁笑到道:“这到不是,我总见何大哥气宇轩昂,这一身捕头打扮还是有些屈尊。”

    何里钵一瞪眼:“这是拿大哥开心么?”

    王旁笑笑:“看你那眼瞪得,我说是真心,平时听大哥所言,我倒分析你们族人也未必贫弱,只是没有首领所以少有反抗。”

    何里钵说道:“部落里人倒是有勇,但贫瘠落后,这没落了。想再起就难了。”王旁看看他,见他说的轻描淡写,眼神中瞬间有丝哀伤,但很快掩饰。从他见到何里钵,就感觉此人不一般。并不像他描述的没落部落中人,况且此人学识渊博,又身藏绝技,就说武功,力气站了其一,刀枪兵法也是熟知。

    王旁说道:“大哥恕小弟直言:我见大哥应不是一般部落人物,但知大哥绝非我敌。大哥所说部落没落也并非虚言。小弟呈请包大人任大哥此职,主要是为大哥行动自由。况且我知你心中有志。就当暂且权宜之计吧。”

    何里钵想了想,说道:“兄弟,既然你如此说,今日我与你把酒畅”

    王旁说:“走走走,这就酒楼畅饮。”

    二人出了开封府,走着走着开到仁和楼。二楼一处坐下,点了些酒菜。二人边饮边聊,何里钵说道:“自来京城,倒是觉得这中原之地美酒甚多,尤其来了这京城”

    王旁说:“何大哥这次可遍尝京城美酒,不知有和收获”

    何里钵笑笑说:“乐楼有仙醪,和乐楼有琼浆,遇仙楼有玉液,王楼有玉酝,不过这仁和楼倒是第一次来。但不知道此地有何”

    王旁说道:”仁和楼有一种酒,叫“封坛酒”乃是黄酒中上品。这时间黄酒温补,正好饮用。”

    何里钵抿酒说道:“但不知有何典故。”

    王旁又到:“话说,北魏孝文帝南征前与刘藻将军辞别,相约胜利会师时以”曲阿之酒”款待百姓。这曲阿酒,便是仁和楼特色之酒,酿造成酒后色泽棕红,醇香馥郁,酒味鲜甜,为黄酒中上品。素以“味轻花上露,色似洞中春”名闻内外。”

    何里钵再饮,却也觉得味道甘醇。便问道:“想不到旁弟,对酒也有如此研究。”

    王旁暗想,这乃是与梁月下首次相识之地,如今梁月下竟是自己未婚妻,真是造化弄人。说道:“不瞒大哥,此地便是与月下相识之地。”

    何里钵笑道:“这旁弟倒是痴情。原来带兄长来忆旧人”

    王旁大笑:“男儿哪能儿女情长,这只是不瞒兄长“

    二人笑罢,何里钵说道:“说道月下姑娘愚兄还真有件事,不解。”

    王旁问道:“何事不解?”

    何里钵说道:“平日甚少与姑娘交道,你我出行时姑娘倒是有所嘱。但是好生奇怪。”

    王旁听他接着说道:“姑娘除嘱咐照顾公子,另嘱咐一事很是蹊跷。”他犹豫一下,何里钵不得不犹豫,月下说的话似乎

    看穿了他,况且这也正是今日要与王旁相谈之事。

    王旁倒也不催他,等他想好,见他说道:“月下姑娘同我说一句。 若有日你族人复兴,不可与我为敌。”

    王旁笑道:“将门虎女,难免有骄横之气。大哥莫要与她计较”

    何里钵摇摇头:“旁地,我看似乎不是如此,我当时问姑娘何处此言。月下姑娘笑笑,却说了一句天书一般的话,“百年兴衰皆丧于猛”。

    王旁仔细想想,也不明白其中道理,便说:“大哥莫多想,至少有百年兴衰,不过这月下姑娘,有些精灵之处。”

    他见何里钵目光中似有点点星量,何里钵说道:“既然兄弟与我不相瞒,我便也说一事,我乃部落首领之子,或早或晚,我要回去。重振族风。”

    王旁见他句句属实,便端起酒盏:“男儿有志,来大哥满饮此杯。”二人纾解胸怀,酒越喝越酣畅。

    饮酒正欢,见楼上又上来几人,店家引路,一路来至王旁面前,小二说道:“二位有客人到。”

    二人抬头看,正是,元泽带着赵仲针,还有一名生人来见。

    元泽说道:“我猜王旁便在此。”

    仲针笑道:“王旁兄果然再此,我找了半日。幸好元泽兄相引,才找到你。”

    王旁见状让小二添菜言说:”兄弟今日怎么得闲?”

    仲针道:“今日想念旁兄,找兄长一叙。”

    众人落座,王旁想其他人引荐何里钵,元泽引荐李格非与王旁众人:“此为格非兄是家父学生,今日见我与仲针来找王旁,便一同前来。”

    王旁看看格非,也是年龄相近少年。几位少年酒楼饮酒详谈甚欢。席间,众人说起国事,战事,那仲针聊起听闻,似乎西夏又有搅扰。不过发兵不久就撤兵,很是诡异。

    元泽说道:“你在濮邸,听闻甚广,我只是关门专心读书。”

    仲针羡慕的看看王旁:“我倒还羡慕旁兄自在,可到处行走。就连这位格非兄弟年纪我们相同,人家却也是离家游历,更别说里钵兄长。”

    何里钵说到:“四处走也无非当地见闻多些,不过,还是消息闭塞。”

    王旁笑笑:“若印有官报,能将朝廷之事诏告天下。派人各州发布,岂不是快哉”

    元泽闻言搭话:“邸报到也有,不过有些私抄人,专门抄卖邸报营生。”

    赵仲针倒是听王旁说话眼睛一亮:“这印官邸报倒是新奇。代我再进宫,可告知皇上太后,再给旁兄请封赏。”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5947 35948 35949 35950 35951 35952 35953 35954 35955 35956 35957 35958 35959 35960 35961 35962 35963 35964 35965 35966 35967 35968 35969 35970 35971 35972 35973 35974 35975 35976 35977 35978 35979 35980 35981 35982 35983 35984 35985 35986 35987 35988 35989 35990 35991 35992 35993 35994 35995 35996 35997 35998 35999 36000 36001 36002 36003 36004 36005 36006 36007 36008 36009 36010 36011 36012 36013 36014 36015 36016 36017 36018 36019 36020 36021 36022 36023 36024 36025 36026 36027 36028 36029 36030 36031 36032 36033 36034 36035 36036 36037 36038 36039 36040 36041 36042 36043 36044 36045 36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