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旁本來无心听二人说什么,现在他的心思都在打听孩子的下落身上,知道她们两个來是惦记自己,所以开始并未拦着她们说话,忽听苏小妹说什么动了胎气,王旁不禁抬起头疑惑的看着两个人,只见柔儿红着脸说道:“你还说我,现在就算王爷让你出去,你也未必肯了吧。”

    王旁似懂非懂的诧异问到:“你们二人。”

    两女子同时低头笑着,苏小妹道:“只怕我们二人都有一段时间不能服侍王爷了。”顿时王旁明白了,自己又要做父亲了,一丝喜悦冲淡了多日以來的烦恼,他呵呵的笑了笑,笑罢又长长的叹了一口气,看看桌上的奏折,抬起头看着二人说道:“正好你们两个都在,我有件事要同你们说,我已经有了一些我大儿子的下落,这件事恐怕与西夏有关,我现在拟好奏折准备以再次出使西夏为名,亲自去寻访一番。”

    柔儿幽幽的叹了一口气,想起月下和那失踪的孩子,她心里也极是难过,苏小妹安慰到:“王爷即是有了消息,又决定去,那就放心去吧。”

    看着苏小妹和柔儿,王旁心里挺知足的,这两个女子都是善解人意温柔可人的,如果再能找回儿子,他就更幸福了,想到这,王旁振作了起來:“好了,今晚我回内府好好休息,这几日抽时间便会多陪陪你们。”两个女子立刻喜上眉梢,

    三人正在说话,书房之外有个声音说道:“启禀王爷,韩德容求见。”

    “进來。”王旁高声说道,

    韩德容走进房中,见苏小妹和柔儿都在,忙行礼一一见过,王旁问道:“什么事。” 韩德容走到王旁近前,掏出一封密信:“王爷,西夏來的。”

    王旁接过信,打开看到竟是武苏來的,便知道事情紧急,当初武苏进入西夏皇宫,王旁就对武苏说过,不到万不得已紧急的事,不用和他联系,仔细看信中内容,王旁心里咯噔一下,原來这几年梁珞瑶和梁乙埋在西夏的权势越來越大,如今西夏朝中除了漫咩父子和李锡哩还对李谅祚忠心耿耿之外,李谅祚近年的不战争不扩张的举动已经成了梁珞瑶煽动群臣的把柄,此次英宗驾崩,西夏人打算借此机会再对大宋发起进攻,现在李谅祚已经迫于压力,准备发兵了,

    王旁看罢啪的一拍书案:“可恶,本王正要找他算账呢。”
------------

第三百六十二章 偶得的遗诏

    王旁正在因为得知儿子在西夏的事恼火,此事既然和梁氏兄妹有关,自己却蒙在鼓里,可恨李谅祚,貌似与自己结义,竟连这么大的事也不告诉自己,更让王旁愤恨的是,这么久自己苦苦寻找的孩子的下落,李谅祚却一丝消息都沒告诉自己,他将那份信狠狠的攥在手里,眼中冷冷的泛着寒星,

    苏小妹和柔儿极少看王旁发这么大的火,都紧张的看着自己的相公,张平跟王旁征战多年,对王旁的这种神情再熟悉不过,他一拱手说道:“王爷,有什么需要属下去做的,请您发命。”

    王旁看了看房中的三人,他真想踏平西夏,可自己手上也沒多少兵,这与刚刚他还在设想的出使的情况大不相同,再怎么说,抵御或攻打西夏也轮不到自己这么一个镇南王,沒有皇命又遇到这种情况,恐怕想出使也难了,沉默片刻,王旁说道:“张平,本王命你速与武苏联系,告诉他我已经知道西夏的预谋,另外让他留意西夏梁氏兄妹,查询我儿子的下落。”

    “是。”张平领命出了书房,

    “看來王爷还有事要做,那我们也先回去吧。”苏小妹和柔儿站起身來说道,

    “嗯。”王旁嗯了一声:“童贯这小子哪去了。”

    柔儿也发现童贯并未在房间:“是啊,这孩子今日不应该在王爷身边吗。”

    童贯,折可适等人最近跟着王旁每天白天都在王旁身边听命,到了晚上王旁就只留一个人在身边,其他人就像下班一样,王旁明明记得今天应该是童贯在身边,这会连个人影都看不到,他叫进來一名侍卫问道:“少公子去哪里了。”侍卫还沒回到,就见童贯快步走了进來,“爹爹,我回來了。”

    “你这孩子,当差办事哪有瞎跑的。”柔儿见王旁刚才一直面色深沉,急忙替王旁说了两句,生怕王旁责怪重了童贯,

    王旁摇摇头,柔儿实在是偏袒于他,这也怪不得柔儿,童贯自从进府就认了月下,月下被软禁的时候,也是童贯陪在身边,月下的离去让这个刚刚找到母爱感觉的孩子十分低落,好在有柔儿细心体贴,所以整个王府童贯只听王旁的话,但是只敬柔儿是二娘,就连过门这么长时间的苏小妹,童贯都不认,

    听柔儿责备,童贯低头说道:“二娘,我想请爹准我几日假。”

    王旁看着眼前这个少年,如今童贯正和王旁刚刚出道时候的年岁一般,十五六岁却是身姿挺拔,一股英壮之气,如果不是早知道在历史上,童贯是个大奸臣,这少年还是挺招人喜欢的,当然,现在的王旁对童贯也是有感情,毕竟是自己的义子,自己也是倾注了心血,听童贯说要请假,王旁微微皱了皱眉头:“给你几日假沒问題,但你得告诉我是做什么事。”

    “这。”童贯看了看柔儿,柔儿点点头,

    “我师父病危,想见孩儿一面。”童贯小声的说道,

    王旁声音越发严厉了一些:“你哪个师父。”

    童贯知道,自己在宫中认了师父的事,是王旁最忌讳的事,他低着头,心想看來爹爹肯定不会让自己去了,想到师父对自己的一番情义,又不想违背王旁意愿,顿时两下为难心里极为委屈,眼圈一红竟低头垂泪不语,

    “这孩子,你爹问你呢。”柔儿看的即心疼又是着急,催促道,

    “是,是我师父,史志聪史总管。”

    这个名字王旁极其熟悉,那个仁宗身边不言不语不多说话的太监总管,竟然是童贯的师父,王旁倒是知道童贯有个太监师父,但他心里对宫中太监是不屑的,所以从來沒具体问过这个师父是谁,今天听童贯这么一说,王旁也是一惊,

    从仁宗当政,恐怕唯一一个让王旁有几分好感的,就是这个史志聪了,尤其看童贯一副为难的样子,知道这孩子也是重情义之人,王旁叹了口气:“你去吧。”

    童贯沒想到王旁竟然这么快就答应了,他抬起头惊喜感激的看着王旁说道:“多谢爹爹,孩儿一定速去速回。”说罢转身要走,王旁又叫住了他:“你不用着急回來,史总管无后,你即是他徒弟就好好的料理后事,你去找下陆总管,派一两个年纪大些办事得体的家丁帮你料理,另外再支些银两以备不时之需。”

    童贯情不自禁泪如泉涌,谢过了王旁,转身出去了,苏小妹和柔儿同时轻轻的叹了口气,二人走出书房,听到身后王旁命令侍从的声音:“你们去把贾宪找來。”

    今晚对王旁來说,又将是一个不眠之夜,王旁现在需要知道的是,银行到底有多少存款,而这些存款中定期一年以上的有多少,因为他清楚的知道,宋英宗在外的时候,国库一年亏空一千五百多万贯,折合白银的话大概是一千三百多万两,现在神宗刚刚继位,如果西夏真的发兵开始打仗,对于如今入不敷出的国库状况來说,肯定是难以应付,而李恩喜之前向王旁回报的数字相对泛泛,几千万两让王旁正在要想办法利用起來的存款,如何让它流动起來似乎已经有了方案,而王旁现在就要知道,这几千万两银子中,一旦真的有了战事,赵顼必定会來找自己,而这些银子中有多少是能够“借”给朝廷的,

    一个字“算。”两天的时间,王旁不做别的,就是贾宪带着几个银行里挑出了珠算快手,來到王旁书房的小院,在王旁的审核下,噼里啪啦的算,算银两的同时,王旁还出了一道題,假设西夏十万兵力,如果发兵抵御,需要算人力算粮草,算时间消耗,而这些如果都算到银两上,需要动用多少银两,

    谁也不知道王旁为什么突然让他们算这些,但是谁也不敢多问,王旁一页一页的看着各种数据,强迫自己打消马上去西夏的念头,因为他知道,他可以有更好的理由,等着一个时机,然后耀武扬威的去到两军阵前,指着李谅祚的鼻子命令他“还我儿子。”

    两天的时间在忙碌紧张中一眨眼就过去了,黄昏时分,贾宪将最后一页计算好的数字交到王旁手中,现在银行固定存款可用一年以上的有六七千万两白银,而如果西夏出兵十万,要抵御西夏进攻,按照王旁给出的算法,那至少军费粮饷等合计千万两,王旁心里更加有把握,单以现在的财力看了,王旁咳嗽一声都足以让赵顼的小心脏颤一颤了,

    他看了看贾宪略带疲惫而又兴奋的神情,微微一笑说道:“这些钱就算不贷出去,区区几百万两的利息似乎还不是问題。”

    贾宪知道王旁底气足,几百万两,对于老百姓是什么概念,而对于眼下的镇南王來说,只是区区两字便解决了,他点头说道:“王爷说的,银行周转到不是大问題,只是不知道王爷算军费是何意,难道我们要打西夏吗。”

    王旁摇摇头:“你要知道如果真到打仗的时候,光有钱是解决不了问題的,更何况现在的问題是圣上肯不肯打,敢不敢打。”贾宪对算数精通,但对圣意实在搞不清楚,他一脸茫然的说道:“别的我不知道,我就知道王爷您是不怕打的。”

    “哈哈哈”贾宪的话把王旁说乐了,这几天一直出于精神高度紧张中,数字出來了王旁稍微安心了些,毕竟有数字的事都是好办的事,

    张平行色匆匆走进书房:“王爷,林波已经带到,现在前厅等候。”

    “好,折可适,你去找陆总管,在宴客厅准备一桌酒席。”王旁吩咐完毕对张平说道:“张将军辛苦,林波跟你來这一路可有其他事情吗。”

    “启禀王爷,这一路到是顺畅,只是在林波府上有件事,我觉得有点问題。”

    “哦。”王旁坐直了身子看着张平等着他说下去,

    “具体我也说不上來,只是说道王爷找您,他交代他儿子处理好府上的事,所以,属下觉得他似乎已经是为认罪而來,他的儿子倒是一表人材,但他们父子对话中似乎有什么意会之事。”

    “嗯,我知道了,你下去休息吧。”

    张平转身出了房间,王旁见身边只剩下贺铸,手中拿着个记事的本子,煞有介事的在写着什么,“贺铸,今日府上还有何事。”

    贺铸答道:“王爷,明日包丞相的曹夫人和包绥就到京城了,还有,有个叫徐良的來了说要见您,另外,少公子已经回府。”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048 5049 5050 5051 5052 5053 5054 5055 5056 5057 5058 5059 5060 5061 5062 5063 5064 5065 5066 5067 5068 5069 5070 5071 5072 5073 5074 5075 5076 5077 5078 5079 5080 5081 5082 5083 5084 5085 5086 5087 5088 5089 5090 5091 5092 5093 5094 5095 5096 5097 5098 5099 5100 5101 5102 5103 5104 5105 5106 5107 5108 5109 5110 5111 5112 5113 5114 5115 5116 5117 5118 5119 5120 5121 5122 5123 5124 5125 5126 5127 5128 5129 5130 5131 5132 5133 5134 5135 5136 5137 5138 5139 5140 5141 5142 5143 5144 5145 5146 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