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旁一听就是一愣,这皇上自己承认错倒是第一回听说。“圣上何处此言?”王旁不解的问。

    仁宗叹了口气说道“狄青能顺利讨平侬智高,除了自身善于用兵,朕便将指挥大权授予了他,后又破例行事,独任狄青全权负责岭南军事。在狄青征南凯旋而归不到一个月,更是力排众议,升其为枢密使。 ”

    王旁听此言说到:“圣上知人善认,是圣上英明,怎么说是害了狄大人?”

    仁宗摇摇头:“ 拜狄青为枢密使时,朝野舆论大哗。其原因之一是升迁的速度过快,二则是以武人的身份擢升为枢密使。这两条均与赵宋的祖宗家法相左,完全违背了太祖立国以来防制武人的国策。也正因此才导致被众人排挤狄青。”

    王旁听言心中感慨,即为狄青之死悲哀,有暗自赞叹难怪世人称今皇上为“仁”宗。他见仁宗神色一丝哀伤。便说到:“狄大人已然去世,再或追究或圣上自责也无益,圣上仁德自会天下太平。”

    仁宗说道:“狄青之死并非他一个人的悲哀。”

    静了一下,仁宗又说道:“我听闻你请奏龙湖剿匪?”

    王旁答道:“臣愿剿匪一是为狄大人洗冤,二来也是为了朝廷尽忠。”

    仁宗说道:“今日听仲针有言关于邸报之事,我已命沈括回京专责此事。这又是你的建议。朕自有封赏。 现你又请奏剿匪,唉,王旁,朕爱惜你才华,有狄青前车之鉴,况你年纪尚轻,不可派与你兵去剿匪,你可有不满之心?”

    王旁听此言说道:“圣上,若不是龙湖匪猖獗,我本有心辞官好好回去潜心游历,增闻见识。”

    仁宗叹道:“难得你小小年纪能如此沉稳,朕意罢了你修职郎,再与你挂职‘开封府录参军事’。你且听好,只是暂挂辞职,御赐你金牌去督促陈州剿匪。有此挂职不在县令之下,金牌可督促州县官员。暂可包你免受前番之难。”

    王旁似懂非懂,仁宗见他茫然,说道:“剿匪岂是一日之事,此番你再出京可不受约束,有机会剿匪要少杀人损兵,进来诱使匪兵投降。剿匪若成功,日后慢慢封赏,若不成你年纪尚幼,只是督促协助,也与你无损你且权当磨砺。”

    王旁心下感动仁宗想的周到,自己朝中立足尚难,即便带兵能服他的也少,更何况如果州城府县不配合,自己去了也是找死。除剿匪,还要寻月下。仁宗此想再好不过了。他叩头谢过了仁宗。

    仁宗见王旁犹如当年见狄青,爱将之心自是不必说,本想让狄青知陈州暂时远离是非,但无奈积怨太深,狄青命陨仁宗也是心疼,再见王旁便不愿如狄青那样为他结怨者众。菊花宴王旁已是出风头,不过有狄青在前矛头不至于对着他。毕竟王旁还是孩子,仁宗更多些爱护之心。

    说完正事,仁宗便与王旁聊起这前次出陈州,王旁便如说书般向仁宗叙述这一路经过,听到尉氏县那陆慎言惧妻,仁宗大笑;听到遇难仁宗惋惜,听至元宵灯会仁宗叹好,听到这龙湖匪患,仁宗皱眉。二人相聊了很久,仁宗全部听闻,又是一叹。果然自己不曾看错。他传旨令陈州宛丘县衙核查王府所送之物,归还失主。又传拟草王旁任命诏书,均办妥当。

    王旁回开封府已是掌灯时分,包拯命人请王安石大人过府,二位见王旁诉说此次见仁宗,均为感触仁宗之仁怀。

    王安石说道:“旁儿,男儿有志,为父甚是欣慰,不过你自当谨慎从之。凡事小心应对,且不可贪功喜大,更不可受挫不振”

    王旁回到:“谨记义父大人教诲。”

    王安石说道:“见你身体恢复,我们也是安心,以后路要你自己走了,学业不可懈怠。另外要找到狄姑娘。以慰狄大人在天之灵。”

    王旁点点头:“孩儿准备一下,就离开东京汴梁”又对包拯说到:“可否让何里钵与陆慎言同行。”

    包拯笑道:“这是自然,在多派两名侍卫随行。”

    王旁摆摆头:“人多反而目标太大到不自在,就他两个跟着我就好了。”

    王安石告辞回府,包拯唤住王旁说有重要之事。

    此时已是夜深,包拯命娄青取来正殿“明镜高悬”扁后之物。王旁见娄青一会取来一个包裹。打开一看,竟是一惊,原来是把短剑。

    王旁左手执鞘,右手握剑柄,拔出剑只见一刀寒光,剑在手中刃锋寒气逼人,王旁立即还入鞘中,心中一震,这不就是梁已那把松文剑吗?

    王旁想起当日包拯所言:“盗贼所取,未必就是真的松文剑”,原来包拯早已将真的真剑掉包,所以那些污蔑狄青持那“剑理逆制,戾气无比”松文剑的阴谋才未得逞。暗探这包拯心思如此之深

    他看看包拯,包拯说道:“狄青大人已死,此物已无须在开封府。 你带去防身。”

    王旁不解问道:“可是这剑........”他想到这不是把忤逆谋反杀兄弑父之剑,为何包拯要给他。

    包拯说道:“用剑分人,有忤逆之心不用此剑也照样要反。你天资聪颖,为人也有正气,我将此剑交给你,你且好好把握。另外,陈州放粮之时,我在陈州微服走访,见过一人,此人精通剑理剑术,因常是乞丐打扮,人送称号邋遢张。你去寻找此人,若有缘或者可以学会擅用此剑。”

    王旁听到,心中大喜,此次再去陈州定要拜师学艺,潜心修行,打探匪情救出梁月下。
------------

第四十章 自此我做主

    王旁二次离开汴京,已经是阳春三月。惠民河岸两边树出绿芽,来往商贾,小贩推车沿街叫卖;过龙津桥,桥上的过路行人,桥下的惠民河上商船漕运往来;汴京城也从冬天里醒了过来。又从桥上见繁塔,想起梁月下,心中百感交集。

    前后两次景色不同,王旁心境也大不同:上次为狄青而忧,只是随从;此次带命而行,剿匪寻月下以慰狄青在天之灵。既无包拯靠山也无狄青光环,凡事只能靠自己。

    自从王旁穿越到宋朝有开心,要钱有钱,要官有官;可他就是憋气,眼看狄青一步一步走向陨落,想一震雄风力挽狂澜,自己偏偏如同绑着沙袋踩在棉花上,耳边回荡包拯那句:“老夫若不在此位,空有一腔爱民心也无用。”

    王旁再想仁宗之言,急功近利唯有更多树敌,王旁暗下决定,定要在众星闪耀的北宋争出王旁之名。

    他分析了一下眼下的情况:仁宗意思再明白不过,给你块金牌可救命,但官职确是挂职。朝廷里的关系盘根错节,花灯上明目张胆针对狄青的灯谜,难保官府纵容,这里少不了官匪纠结。

    前有周口县之教训,此行不可带兴师问罪之意,得罪地头蛇;匪情不清楚情况下,更不能轻易出手,梁月下还在对方手中,万一劫匪撕票那可正应了的赔了夫人又折兵。

    再看随行二人,何里钵,外表粗狂,忠心耿耿,血气方刚一条汉子,此人不乏心思缜密。这点从和他对弈中可看出。

    陆慎言,虽然慕名而来一路随行,经过前期这段考验,自小经商貌似圆滑聪明他,尽管学识浅,但做事踏实。

    这二人一个是将才,一个可主内务。那自己能担当起帅才吗?回想穿越到宋朝的前世三十年,也不过从十六七岁就进入了社会,打打杀杀拼搏商海,赤手空拳也算闯出过一些成绩,人生难得一搏。如今年岁如同想当年,但至少比同龄多活一次。

    王旁做了权衡完毕,心中有底。他转向陆慎言问到:“陆兄,有多少时日没有见到你那虎娘了?”

    陆慎言略带委屈的说“到了陈州一直未有空回去,这次有急忙报信,路过尉氏县未曾停留。”

    王旁怀里掏出十两银子,递给他说道“陆兄先行,这是小弟心意,陆兄拿去准备送过聘礼!探亲打理完毕即刻去宛丘。”

    接着又叮嘱到:“你先行到宛丘做三件事:第一打点县令,聘礼不要全部取回,留下的不可小气;第二探听龙湖劫匪数目,第三打听月下姑娘下落。”

    陆慎言开始想推却,不过却之不恭,遂接过银子拱手谢过王旁:“那行嘞,我即刻去办。”说罢打马先行。

    王旁转向何里钵语气整了整,很尊重的问道:“何大哥,前番多蒙大哥相助。现在恩师已逝,大哥今后有何打算。”他爱惜是爱惜这将才,不过何里钵毕竟投奔狄青而来,若非心悦诚服自己,何里钵怎会相帮。故有此问,试探何里钵。

    何里钵运了一下气,他看看王旁:“你我兄弟,狄大人曾说过要互相关照,我愿意与旁弟同心,助弟做一番事业。”

    王旁摇摇头:“何大哥心中有大志,只怕和小弟一起委屈了大哥。”

    何里钵仰天大笑:“哈哈,兄弟虽年岁小我,但心胸谋略远胜为兄。旁弟周口用计,灯节说众大哥已经是佩服,更何况为恩师身陷险境。和兄弟在一起我有什么委屈。”

    王旁心情澎湃,想那宋太祖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时,无非也是为自己也为兄弟们闯一把。自己还有什么可顾及。提高声音拱手说道:“何大哥若哪日重振族风,需要小弟,一定鼎力相助。”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6404 16405 16406 16407 16408 16409 16410 16411 16412 16413 16414 16415 16416 16417 16418 16419 16420 16421 16422 16423 16424 16425 16426 16427 16428 16429 16430 16431 16432 16433 16434 16435 16436 16437 16438 16439 16440 16441 16442 16443 16444 16445 16446 16447 16448 16449 16450 16451 16452 16453 16454 16455 16456 16457 16458 16459 16460 16461 16462 16463 16464 16465 16466 16467 16468 16469 16470 16471 16472 16473 16474 16475 16476 16477 16478 16479 16480 16481 16482 16483 16484 16485 16486 16487 16488 16489 16490 16491 16492 16493 16494 16495 16496 16497 16498 16499 16500 16501 16502 16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