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算了,大街上的。”
“哼,难怪王爷和刚才那个公子那么好,原來都是一样癖好。”
“什么,。”
“那公子啊,车里有书童,王爷你竟然要看我宝贝,羞死了。”
“哈哈哈哈,你看你说话这个娘们,所以我才奇怪,不说刚那公子了,你这孩子小小年纪,哪这么多问題,还什么同是天涯沦落人,你难不成也被人逼婚过。”
“那倒沒有,只不过我也是丧母,然后被亲戚赶了出來。”
“哦,这样啊,阿云若不想和她舅父舅母一起生活了,可以去慈幼局啊,,你这小小年纪,也应该在那里的,怎么跑到我王府來了。”
周美美不屑的说道:“那她可就更命苦了,慈幼局里的乳母可凶了,而且不但要干活,读书的时间也少。”
这是少管所还是孤儿院啊,,王旁不解:“乱说,慈幼局是朝廷拨款,官收归局养之,月给钱米绢布,使其饱暖,养育成人,听其自便生理,官无所拘,若民间之人,愿收养者听,官仍月给 钱一贯,米三斗,以三年住支。”
“哈哈哈”周美美大笑起來,
“小家伙,你笑什么,。”
周美美一副小孩子老脸的样子:“王爷,这你也相信啊,那些在慈幼局里面的可不是这样,命好的遇到个好管事,基本能吃饱穿暖就算造化了,若是命不好的,沒学读,做苦工,病死饿死都沒人知道,管事照样拿钱,男孩子会被卖掉当苦工,女孩子说不定就卖到青楼了。”
“竟有这等事。”
“您是王爷,怎么会知道这些呢,,要不是陆大爷是好心人,我怎么能到王府呢,,就这,我还是冒名顶替的。”
王旁看这周美美,十三四岁竟然一脸的成熟,更想起那个阿云,本來应该是小学初中的年纪,放到现代社会,义务教育都还沒结束呢,
“你顶替的什么人,那你本來叫什么。”
“我顶替的周美美啊,那个周美美早死了,可是花名册上有他,按说他已经十五岁了,陆大爷挑人的时候,慈幼局的管事就给了名单,可他忘了他留着这名字是为了朝廷看册子给银子,反正我也姓周,而且陆大爷去领人的那天,喊道周美美,我就答了个道,嘿嘿,那管事也不敢吱声,我就这么被领出來了,哈哈哈。”
周美美说的十分得意,王旁确是心头一动,生死在那里似乎成了平常事,而且还有人钻朝廷福利的漏洞,钻漏洞是小,草菅人命事大,
快要进王府了,周美美忽然拉住王旁的衣角说道:“王爷,您帮人帮到底吧,别让那阿云进慈幼局,进去的可未必都碰得上王爷您和陆大爷这样的好心人。”
------------
第八十六章 金矿要保密
王旁知道周美美口中的陆大爷说的就是府上的总管陆慎言,而自己也是第一次从周美美口中听到他的來历,这经历就好像再说福利院,孤儿院像是人间地狱一样,能被房檩砸死,这是什么样的房屋质量,小小年纪还要做苦工,甚至死后还让人用名字领着朝廷的钱,王旁不禁有些愤怒,怎么会在大宋这样的福利这么好的朝代里还有这样的事,他心里默默的记下这件事,等到有机会一定要好好查一查,
开封府大堂上,王旁为阿云代言的事已经在王府里传遍了,更有府上人跑去看开庭又提前回到王府,将大堂上的情况告诉众人,王爷出手肯定是稳操胜券,陆慎言滑着滑板各处巡视了一圈,又看到几辆马车载着贺行远,李恩喜,焦德友等人回來了,这下这位陆大爷更忙了,不但忙而且乐得嘴都合不上了,
也难怪陆慎言这么高兴,王旁南下,偌大的王府只留下他守着,现在各处的人都回來了,王府恢复了往日的热闹喧哗,而且有越來越多的人在王旁身边,作为王旁的铁杆粉丝他能不高兴么,
听说王旁从开封府回來,正在书房等他,安排好一行回家人的饮食住处,陆慎言匆匆赶到前院的办公楼,一进王旁书房,陆慎言就说:“王爷,邕州的人都回來了,这下可好了。”
“嗯,安排晚宴为大伙接风,正好西夏回來的人一起。”王旁平静的说道,他的情绪还沒完全从周美美的话中回复过來,
陆慎言怎么听着王旁沒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兴奋,他看了一眼,小仆周美美正给王旁点着茶,陆慎言诧异的问道:“你这小子,不去陪读,在这做什么。”
周美美求助的目光看着王旁:“王爷,您就让我留下吧,那先生还不如给考生辅导的欧阳先生讲的好呢。”
陆慎言一听听扑哧笑了起來:“你这孩子,给包绶他们上课的先生怎么呢和欧阳先生比,再说了,你竟然还能评出讲的好坏。”
王旁也觉得有意思,他接过周美美手中的茶盏,微笑着着说道:“那你说说,欧阳先生如何讲的好?”
听到王旁问话,周美美一背手,仰头说到:“那教包公子和何公子等人的先生,就会让被四书五经,然后作诗都推崇,那种听着好听华丽的,比如:庭中嘉树发华滋,可要幢螂共此时,翼薄乍舒宫女鬓,蜕轻全解羽人尸,风來玉宇鸟先转,露下金茎鹤未知,日永声长兼夜思,肯容潘岳到秋悲。”
王旁对诗词算是沒什么太大造诣,但肚子里的东西多了,也能听出几分好坏,这诗十分华丽,而且运用了不少典故,比如:风來玉宇乌先转,露下金茎鹤未知,就出自《云笈七签》卷八:“金房在明霞之上,九户在琼阙之内,此皆太微之所馆,天帝之玉宇也。” 故东坡有云:唯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乌者,金乌也,汉代王充《论衡·说日》:“日中有三足乌,月中有兔、蟾蜍。” 《文选·班固
------------
第八十七章 发改司招人
今天王旁來说可是个好日子:阿云案暂已经是稳操胜券,无论是君心还是民意都在法理和人情的天秤上向阿云倾斜,为阿云赢得一次免死的机会尚且还算小事,但重新修订完善立法已经被赵顼提上了日程;第二件高兴的是,就是府上的人齐聚一堂,第三件,自然要是发现金矿这件事,这日镇南王府上灯火通明,花园里面张灯结彩,王旁在花园的宴会厅亲自为大伙接风,
京城不夜天,华灯初上,汴京城内沿街的叫卖声仍不绝于耳,临街的店铺都掌上了灯,京城大大小小酒楼茶馆座无虚席,瓦肆之上杂耍演绎,烟花柳巷春光旖旎,
锦绣楼依然是这些酒楼中最火爆的一个,大堂之中觥筹交错,歌姬吟唱和穿梭在酒楼中的小贩的叫卖声不绝于耳,食客们一遍大赞着菜品,聊着国事和趣闻,
“《云摘》出新刊了,客官要不要。”一名报童穿梭在大堂之中,举着云摘吆喝着,
“这边,來一份。”
“这边,也要。”
听见云摘的名字,不少桌子的客人站起來招呼着,小童跑跑颠颠的來回送,客人掏出几个铜钱放在桌上,小童放下云摘又向其他桌子跑去,沒到一期云摘出來的时候,是报童最高兴的时候,因为再也沒有一份邸报能像云摘卖的这么好,
这可要感谢大宋的风气,人人读书人人吟诗作对,就连小报童都能吟诵对唱上几首,再有就是,这云摘上面刊登的都是如今大家的作品,不但如此,云摘上比其他邸报更多的消息,还有对消息评论 ,
來酒楼茶馆的不管是文人士大夫,还是平明百姓,多爱聊诗词,或是议论朝中之事,甚至什么西夏,辽国,凡是有新鲜事,都是人们议论不绝的话題,
沒多大功夫,报童就收工了,“多谢崔掌柜,我先走了。”路过柜台的时候,小童和崔喜客气道,
“等等。”崔喜喊住他,又叫來伙计,拿了一些包子馒头塞给书童,“带着吧。”小童谢过了崔喜抱着吃的出了锦绣楼,
看着小童瘦小的背影,崔喜叹息的摇了摇头,
“小崔掌柜,好心肠啊。”最靠近柜台的一张桌子上的食客看着说道,
“可怜啊,你看那些孩子,连顿饱饭都吃不上,我这心肠好,也沒王爷心肠好,咱们只能是管人温饱,救不了人的命啊。”
“你们王爷可真是威风,谁能想到咱们镇南王竟然为个小女孩出庭,还帮她留下一条命啊,。”
“可说呢,我们王爷可是了不起,最大的优点,就是王爷别管人家多大能耐,可是心地善良,这可是沒话说,您想今天就看到结果,那也太着急了”崔喜撇着嘴挑着大拇指赞者,
“当年你们老掌柜可是沒跟错人,对了,听说这酒楼王爷已经送给老掌柜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8945
38946
38947
38948
38949
38950
38951
38952
38953
38954
38955
38956
38957
38958
38959
38960
38961
38962
38963
38964
38965
38966
38967
38968
38969
38970
38971
38972
38973
38974
38975
38976
38977
38978
38979
38980
38981
38982
38983
38984
38985
38986
38987
38988
38989
38990
38991
38992
38993
38994
38995
38996
38997
38998
38999
39000
39001
39002
39003
39004
39005
39006
39007
39008
39009
39010
39011
39012
39013
39014
39015
39016
39017
39018
39019
39020
39021
39022
39023
39024
39025
39026
39027
39028
39029
39030
39031
39032
39033
39034
39035
39036
39037
39038
39039
39040
39041
39042
39043
39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