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山之战宋军占领横山有利地势,但战场并未留下王旁的名字的,人们只记得似乎狄青曾经回来过。

    辞别了种仪时,种仪拜托王旁顺路将种建中送到丹州云岩张载那里。走了十来天,到了泽州时已近腊月。将到晋城县又赶上大雪天气,幸好雪刚刚下,总算没将二人截在山路之中。

    王旁两人像雪人一样的人,终于在黄昏前到达晋城县,他们来到之前与殷世杰,于大年二人的预定的邸店,王旁邸店掌柜告诉他们:殷世杰,余大年头些天每日都来邸店看看,今天晌午刚走。说完看看外面的天:“二位不如先住下吧,这天气还不知道他们明天能否来的了呢?”

    两个人住到店中,晚间各自躺在标准间的卧榻之上,将杯子盖严都还稍觉的冷。北风把窗户吹的发出轻微的“疙瘩疙瘩”的声音。

    何里钵听到王旁转身又转了过来,心中笑,这公子此番可是折腾够苦了,别说路途晓行夜宿,就说这住的地方。以往二人找邸店,王旁必定选那门面牌子都看的过眼的,干净舒适的地方。这现在邸店是那殷、于二人所选,要说已经是二人看的不错的了,不过店铺最多也就算个干净,里面设施的舒适肯定是谈不上了。

    听着王旁辗转何里钵就知道,这床王旁睡着不舒服。王旁睡了三十几年席梦思,这一年多的床再不舒服也没今晚的床不舒服,这褥子到也不算太薄,就是不知道多久没有重新做过,在身子地下丝毫没有松软的感觉。尤其是马背上颠簸了这么多天,浑身骨头都快散了。

    好在他并不算挑剔:一个大老爷们,或者说,曾经的大老爷们,现在的大小伙子,有什么可挑剔,他睡不着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小陆代笔捎的信中所提,张逸让王旁试练从商首笔之作,采办京城所需。不知道这第一批到京城了没有。

    这次来晋城县不知道事情安排那两人做的顺利否。也是乏累可似还是睡不着,他又侧转过身子,却听到何里钵呵呵一笑。

    “做的什么美梦笑得如此开心。”王旁小声说到。

    何里钵仰面看着屋顶回话到:”我是在笑你,哪睡的惯这店”

    “睏乏自然就睡了,大哥若还没睡就聊两句。”

    “好啊。”何里钵搭着话等他问。

    王旁问道“咱们盘缠还有多少?”

    何里钵心中估算了一下说到:“还有两张百贯交子票,剩下有些散碎银两,加一块有个五六两,再有写散碎铜钱大概有那么二三百文。这个事搞的我头大,还是那小陆算的精细。”

    王旁说到:“还好,能坚持到回京城”

    何里钵一听坐了起来,刚有点迷迷糊糊的睡意也醒了。这些可是他一个人好几年的开销。王旁是不是钱多的不识数了?

    王旁确实钱多,但是不至于多大他自己不知道有多少的份上。至于王旁的钱的来路那可都是正大光明的。

    首先是仁宗赏赐: 提议建公家交子铺,印交子流通,菊花宴得到赏识,那可是百两白银;这是一笔赏赐;龙湖剿匪这是立功,这又是一笔,赏赐金银,关是银子就又百两。

    其次当然说是王旁任职的俸禄,王旁在京城没有大开销,每月贴职是五十贯。大半年虽有花销但也存下二三百贯。有相当于二三百两银子

    再其次,王安石的儿子,任职之前每月都有零花三五贯,这个前也就是王旁和小哥几个喝酒的酒钱以及日常自己花销。

    不过作为包拯的义子,可就不一样了。先说包拯包大人吧,可为古今第一高俸禄。按照仁宗年间的“禄令”,包拯月俸三百贯给的赏银,作为龙图阁直学士,每年有1656贯的货币收入,还有10匹绫、34匹绢、2匹罗和100两绵的实物收入作为开封府做第一把手,每月有30石月粮,其中包括15石米、15石麦。此外每月还有20捆(每捆13斤)柴禾、40捆干草、1500贯“公使钱”

    另外,作为外任藩府的高级地方官,朝廷划拨给包拯20顷职田,也就是2000亩耕地,允许他每年收租,并且无需纳粮。这2000亩耕地按每亩租米一石估算,每年也有2000石米的进项。再查《嘉佑禄令》,权知开封府事每月还有100贯的添支,每年冬天又发给15秤(每秤15斤)的木炭。

    简短解说概括一句大家就明白了:若是都算成银两,包拯的年薪21878贯铜,折合现在的购买力相当于合计1367万元.

    所以真正不知道自己多有钱的是包拯包大人,而并非王旁。但是这个大人实在看王安石对王旁有些穷抠门儿。而且王旁又是那么的讨包大人喜欢。所以每个月给随手给个几十贯当玩一样。

    这些都不包括逢年过节朝廷给额外赏赐以及的和包大人给的过节钱。

    以上统计只说明一个问题:认个好干爹很重要。不过之是人生的成功的第一步,不过如果王旁没有现代人的智慧,以及自身的胆识,怕是连这第一步都迈不出,而是依然只是王安石的傻二儿子。

    现在回到邸店刚才的对话,何里钵从暖和的被窝里跳起来,但被凉风一吹马上清醒过来,王旁就是王旁,否则自己也不会跟着这个比自己小几岁的孩子兄弟来回跑。

    王旁见他蹦起来,问到:“你怎么了?”

    何里钵从被子里出来,说到:“睡不着,我把炉火勾起来再添点煤炭。”本来二人都是和衣而睡,这样还觉得冷,何里钵披上披风到院子中去找煤。

    这邸店和王旁陈州县城的宅院差不多,不过比那小院可简陋了许多,前院正房是个供路人或住店客人吃饭的饭店,东西耳房,东面一间做是马厩,另一间放着煤柴炭以及其他。西面的耳房是主家住。

    后院有的几间房上等房就算是他们住这个了,标准间的正房。耳房里面一般都是三五人住一间的,何里钵很快速走到前院,这北风吹的身上嗖嗖的。

    他随便找了个工具铲了几块煤回房间,一边勾着炉鼎炉子里的火一边说到:“你说这家的煤炭可是有趣,大小都差不多。”

    王旁起身看看,确实和其他地方不同,其他地方的煤或是大小不一的煤块,或是碎煤活在一起,便于烧。唯独这家店,干脆将碎煤弄的更碎,活上水弄成个煤团团。

    这穿越到宋朝的王旁忽然想起,没住楼房之前想起来小时候家中点炉子的情景,虽然这宋朝的炉子都是陶瓷的,小一点的叫陶瓷炉,大一点的叫鼎,但烧的煤都差不多。只不过没有现代人那样把没弄成蜂窝。

    不过有一点王旁始终闹不明白,这古人也烧煤怎么就没有煤气中毒一说。大概也是由于门窗不严或者燃烧充分。

    第二日晌午殷世杰和余大年来到店中,接王旁到他们所在的村落去看看。

    晋城县地处太行山、王屋山、中条山三山的交界处,东枕太行,南临中原,西望黄河,北通幽燕。殷世杰和余大年他们就住在离县城不远的山脚下,方圆几百里,有那么七八户人家,十个不大的村落。

    王旁看看周围的地形地势,基本和他想像的没什么出入,二人又将王旁何里钵接到家中,王旁吓了一跳,不大的堂屋中里里外外站是十好几个人。殷,余二人招呼王旁他们进来,跟那些人介绍就是他们说的在延州遇到的贵人。屋里人都热情的跟他两打着招呼。

    散退众人,王旁问二人事情办的怎么样了,二人便办好了。说着将一张纸递给王旁,王旁看了看,心中很是吃惊,“怎么是这个数字?不会错吧?”

    余大年摆着胖手说到:“不会不会,王公子方向,这个已经是访到的最低价了。”

    何里钵结果来看了一眼也是一愣,原来王旁让二人回来,访一访附近土地的价格。上面白纸黑字写着,每亩地80文铜钱。

    纸上还简单画着地图。山下的这片地大概有个一共有十多顷,除了各个村落所占地,现在图中荒废的空地有那么三四顷。

    算了合计,按照四顷地核算大概只花六七十贯就可以买下地。加上10%的地税也就是七八十贯。比王旁的预算要少了很多。

    看余胖子诚惶诚恐的样子,王旁解释说,“价格是很低了,这么低的价格,为啥这边人不多买地呢?”

    殷世杰说到:“这里土旷人稀,地价十分低廉。再说我们这的收入刚刚也就够口粮,要是官府税高口粮都不够,哪有钱买地。”

    王旁点点将纸揣在怀里,吃了点当地的果子,味酸微涩,清香盈室,倒是大腊月的仍然不腐,回县城的路上,余大年指着路边一片树林说到,那果子就是这林子香料树的果子。虽已落叶,仍可闻到树木的香气。

    王旁转头问殷世杰和余胖子:“你们想不想与我回京城,赚大钱。”

    两人嘿嘿一笑:“王公子每月答应给我们5贯铜钱,已经不少了。”

    余大年笑着:“还管吃住呢!”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4407 24408 24409 24410 24411 24412 24413 24414 24415 24416 24417 24418 24419 24420 24421 24422 24423 24424 24425 24426 24427 24428 24429 24430 24431 24432 24433 24434 24435 24436 24437 24438 24439 24440 24441 24442 24443 24444 24445 24446 24447 24448 24449 24450 24451 24452 24453 24454 24455 24456 24457 24458 24459 24460 24461 24462 24463 24464 24465 24466 24467 24468 24469 24470 24471 24472 24473 24474 24475 24476 24477 24478 24479 24480 24481 24482 24483 24484 24485 24486 24487 24488 24489 24490 24491 24492 24493 24494 24495 24496 24497 24498 24499 24500 24501 24502 24503 24504 24505 24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