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说了这么多,不过是怕道痴因态度不当浪费这个与世子朝夕作伴的好机会。府学这些人,因曾与世子伴读的缘故,看似未来一片通途。可是前提条件有一个,那就是不能得世子厌弃。

    一个被世子厌弃的伴读,还哪里有什么前程可说?

    至于陆炳,则是世子看着长大的,又有乳兄弟的情分。即便偶尔疏漏,世子也不会怪罪。在世子眼中,陆家是自家人。陆炳即便有不当之处,他这个做兄长的替乳母管家就是……
------------

第一百五十三章 千里路,今日行

    四月初二,卯初(凌晨三点),世子携亲随侍卫,往凤翔宫,跪别王妃。

    该嘱咐的话,王妃昨晚已经嘱咐完,现下只剩下无语泪凝。待世子跪拜,说了离别之语,王妃已经微微颤抖。

    她身体已经站不稳,由三郡主、四郡主扶着,才走到世子身边。

    她扶起世子,除了流泪,一句字也说不出。

    世子饶是看着再镇定,毕竟年纪在这里,又是平生第一次离家。见到王妃如此,他也为离别所苦,眼泪滚滚而下。

    三郡主在旁,跟着拭泪。年纪最小的四郡主,已是忍不住呜咽出声。

    一时之间,凤翔殿里都是饮泣之声。

    王妃拭泪,强笑道:“雏鹰总要展翅,我儿长大了。快收了泪,北上后我儿要好生保重自己,勿要让为母牵挂。”

    世子哽咽道:“不孝子谨遵慈谕。”

    王妃欣慰地点点头,望向旁边侍立的范氏,正色道:“范宜人,殿下就托付给你照看了。”

    范氏郑重道:“王妃放心,妾身不敢有丝毫懈怠。”

    王妃又望了望世子身后的道痴、陆炳等人,却没有说什么。虽说京城来的几位大人没有随世子来辞别王妃,可几位内官都在……

    一行人从凤翔宫出来时,已经是卯正(凌晨四点)。

    王妃即便心性坚韧,可母子连心,难受的几乎失态。世子心疼王妃,怎么能忍心让她目送自己远行。三郡主与四郡主也苦劝,最后是姊妹两个代王妃将世子送到王府大门口。

    世子虽受遗命进京继皇位,可毕竟没有登基,出行用的还是全套亲王仪仗。

    世子与姊妹作别,带了道痴、陆炳等人登上象辂。

    从王府门口到城门的官道,早已戒严。安陆地方文武官员以及有头脸的士绅乡老,都汇集在王府门外,随着王府仪仗步行到城门外,而后跪送世子离国。

    王家族长王老太爷、宗孙王珍,都在队列之中。看到道痴穿着素服,站在世子身后,两人脸上有些怔住。道痴微微点头致意,而后随着世子登车。

    车是象辂,六匹白马驾车。说是车,更像是一间小屋子,高一丈一尺,面阔七尺九分。

    除了道痴、陆炳与虎头外,世子还带了黄锦上车服侍。即便车里坐了五人,依旧不显拥挤,又因是六匹马驾车的缘故,极为稳当。车中小几上的茶水,随着马车行进,水波微动,却始终没有溢出来。

    外头是“踏踏”的马蹄声响,世子还沉浸在离别愁绪中,众人有眼色,便也没有吵他。

    道痴坐在那里,眼观鼻、鼻观心,想着自己与陆炳随世子登车时,几位京城大佬眼中的惊诧。

    黄锦是世子身边最得用的内官,虎头早几日就被世子带在身边,自己与陆炳虽之前也在京城大佬跟前露过脸,可是能陪世子登车,他们心中少不得要重新掂量掂量二人分量。

    相信用不了两日,自己与陆炳的身份,就会被这些大佬查个底掉。

    陆炳还罢,是世子的乳兄弟,又是生在王府、养在王府,是铁杆中的铁杆。自己这个三年前入王府的伴读,落在旁人眼中,怕是有机可乘。

    自己这个身份,又是出继子,等到“大礼仪”之争时,别在有人借题发挥。

    自己年幼不入朝,即便有人借题发挥,作用也不大,不过是让世子心里添堵,最坏的结果是世子厌了自己。不过要是世子与自己交情深些,反而会觉得那些人居心叵测,会更愿意回护自己。

    先前钦差们在世子跟前禀告行程时,道痴也听到。计划是每日四驿,百二十里,从安陆到京城二十三日。

    世子对他的印象本有五分好,他需要在二十二日将这五分变成八分。并且抽个机会将家事仔细说说,省的以后因“过继”二字,引得世子心里生嫌隙。

    想到这里,道痴开口打破车里寂静:“殿下出过安陆么?今天能走出安陆么?”

    世子闻言一愣,随即摇摇头道:“孤去的最远的地方,就是梁王墓。不过藩国国土不过一府之地,今天应能出了安陆。”

    道痴带了几分不安道:“书上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也不知京城到底什么样。”

    世子道:“孤听父王提过京城,皇宫极大极气派,王府建制虽是仿皇宫,可对比之下,就是云泥之别。京城人口也多,足有几百万。”

    这话说的笼统,他自己想起来,也没有太大概念,便问黄锦道:“你不是打京城来的么?京城到底什么样?”

    黄锦苦笑道:“殿下,奴婢出京时才八岁,对京城记得实在不多。倒是对宫里的生活,依稀记得些。红墙黄瓦,就是一堵墙也极为气派。”说话间,语气很是有荣乃焉的意思。

    王府的建筑也以恢弘为主,一时之间,世子与陆炳都有些跑神,似乎在想象紫禁城的宫墙到底有多气派。

    道痴面上也跟着沉思,心里却是波澜不惊。五百年后紫禁城成了故宫博物院,亲朋好友进京,陪着必去的景点之一。后宫建筑多,有些记不得;前面几处大殿,他都记得清楚。

    明代亲王王府规制,都是太祖朝制定的,对亲王已经极为优待。皇宫与王宫的区别,也不能说是云泥之别。

    没想到看似淡薄名利的兴王,还曾有这种口气说起过皇宫。

    成化皇帝无嫡子,弘治皇帝得封太子之位,不过是因成化长子早夭,弘治成了实际上的长子。兴王只因排齿在弘治皇帝后,成为藩王,可以说离皇位曾经一人之隔。

    世子醒过神来,笑道:“再气派也不过是一堵墙。再好的屋子,也只是屋子罢了。”

    话题既提到京城,众人就围着京城说起来,倒是冲淡了原本的离愁别绪。众人都是头一回出远门,难免有些亢奋。

    不知不觉,到了午时,队伍到了驿站。

    从安陆城至此,行了六十里,世子的象辂要换马,随行将士也要暂歇一二。

    等到马车停下时,外头已供世子小憩的王帐已经搭好。

    谷大用带了两个内官,近前恭请世子下车。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9209 9210 9211 9212 9213 9214 9215 9216 9217 9218 9219 9220 9221 9222 9223 9224 9225 9226 9227 9228 9229 9230 9231 9232 9233 9234 9235 9236 9237 9238 9239 9240 9241 9242 9243 9244 9245 9246 9247 9248 9249 9250 9251 9252 9253 9254 9255 9256 9257 9258 9259 9260 9261 9262 9263 9264 9265 9266 9267 9268 9269 9270 9271 9272 9273 9274 9275 9276 9277 9278 9279 9280 9281 9282 9283 9284 9285 9286 9287 9288 9289 9290 9291 9292 9293 9294 9295 9296 9297 9298 9299 9300 9301 9302 9303 9304 9305 9306 9307 9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