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廷和既已经官至首辅,祖上几代的履历在官场上也不是秘密,道痴也知晓。杨廷和之父属于“大器晚成”之辈,四十七岁才中进士,比儿子杨廷和还晚。不知是不是为给儿子让路,杨春除了在行人司外做过一任外,就外放做湖广做提学,一直到花甲致仕,并没有在谋求京官。同期的杨廷和,则一直在翰林院任职。

    说话的功夫,到了金鱼胡同。

    兄弟两个下了马车,三郎吩咐小厮上前叫门。

    门房认识三郎,忙吩咐往里传话,而后口称“表少爷”,将两人往院子里迎。

    没等迎到南厅,高孟翔就迎了出来,笑着道:“总算到了,容娘早早就等着了。”说罢,并不招待两人入南厅,而是直接往二门带:“都是亲戚,先去见我们太太再说。对了,大舅母也在。”最后一句,是对着三郎说的。

    三郎闻言,眉头微蹙。

    二门内,容娘已经带了两个小丫鬟等着。

    见到道痴,她面上笑容更胜,仔细打量道:“一年不见,二郎个子也窜起来了。”

    道痴也望过去,容娘换了妇人发饰,鹅蛋脸成了瓜子脸,比过去要清减几分,不过双眼烁烁,依旧显得十分精神,并无憔悴之色。

    道痴一边见了礼,眼睛瞄了一眼旁边面容略显饱满的高孟翔。思量着这是什么回事,不都说新婚燕尔,累的是新郎么?怎么新娘子反而见瘦了?

    看来不管高家人口如何简单,姨母做婆多么慈和,从娇娇女做儿媳妇都不是轻松的活计。

    容娘笑着扶了道痴,才望向三郎,露出几分心疼道:“三郎又瘦了,就算二郎千里跋涉,这脸色也比你好些。”

    三郎讪笑道:“大姐,眼见天热了,弟弟正在苦夏。”

    高太太在屋子里还等着,眼下不是说这个的时候,容娘摇了摇头,招呼二人往上房去。

    到了门口,容娘先行几步,进了屋子。

    西次间中,两个中年妇人正在临窗罗汉塌上坐着吃茶,早已听到院子里的动静。

    “娘,大舅母,我两个兄弟来了。”容娘笑着禀告。

    主位上那中年妇人穿着身半新不旧的褙子,体形富态,笑着开口道:“既是外甥们到了,还不请进来。”

    客座上那妇人穿着靛蓝衣裙,头上也只是簪着银扁簪,并无半点吉色。听着容娘的话,她也转过头,往门口望去。

    容娘出去,须臾功夫,同丈夫一起带了道痴与三郎进来。

    三郎进京一年,在侍郎府还住过两月,不管是高太太,还是侍郎府大太太,都是相熟的,先一步上前见过。

    而后,容娘才拉着道痴,对两位道:“娘,大舅母,这是我老家的另一个兄弟,单名一个瑾字,昨日才到京里。”

    而后对道痴道:“这是我家太太,你跟着三郎唤姨母就是。”说着,又指了那蓝衣妇人道:“这是外家的大舅母。”

    道痴躬身作揖,见过两位。

    杨大太太并无言语,在道痴的身上打量一圈,便又望向旁边的三郎。

    高太太则虚扶一把,笑眯眯道:“啧啧,要不说是亲兄弟,不知道的见了,多半要以为是双生子。”

    因是初见,少不得吩咐人送上表礼。

    杨大太太见状,脸色微凝。

    见高太太的贴身大丫鬟送上两份表礼,神色才好些。

    高太太看来对道痴印象颇佳,吩咐人搬了凳子,叫他近前坐了,叙起家常来。

    三郎被杨大太太盯着不自在,转过头去,就见容娘笑吟吟地看着道痴。

    姨母太热情了些,三郎隐隐地觉得有些不对头,看了看旁边的杨大太太不由皱眉,寻了个由子,拉着容娘出来,低声道:“大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郎不是别人,可是你我的亲兄弟……”
------------

第一百七十三章 起争议姊弟生嫌隙

    听了二郎的话,容娘不由挑眉道:“春宁那样的品貌,还配不得二郎?三郎莫不是糊涂了?”

    三郎涨红了脸,带了几分恼,道:“姐姐明知道大舅母曾有心……已被母亲婉拒了的,何苦还要将二郎拖下水……”

    三郎虽说才十四岁,可是他的终身大事已经不少人惦记,其中最为关注的不是王杨氏,而是侍郎府的大太太郭氏。

    虽为侍郎府的嫡长媳妇,可大太太郭氏的身份却很尴尬,只因她出身寒门,家里不过是举人门第,不只是填房,当年还是在杨家大爷病重时是以冲喜的身上嫁进杨家的。不过杨家大爷到底没熬过去,续娶半年就撒手人寰,留下一个遗腹子,就是侍郎府大房独生女春宁。生父早逝,母族寒微,又无亲手足兄弟,即便有个侍郎祖父,春宁的亲事也难办。

    联姻虽是结两姓之好,可想要在门当户对的人家选亲事就很难如意,愿意提亲的人家,不是为了攀附杨家,就是旁枝庶孽之流。真正优秀的子弟,又怎么会愿意迎娶春宁这样的女儿。在世人眼中,丧父孤女虽不在“五不娶”之列,可也实不是有福泽之人,当然不是媳妇的好人选。

    杨大太太妙龄寡居,独女就是她的命根子,一心想要给女儿找一门合意的亲事,金钗之年便开始托婆母妯娌帮忙相看,两三年下来,却是总没有合适的。并非想要攀权富贵,而是想要找个家里人口简单,对方品貌出挑的。可这样的女婿人选,多少人抢着,哪里能轮得着春宁。

    直到去年,王青洪阖家进京,杨大太太一眼就相中了三郎。

    三郎虽比春宁小一岁,可敦厚稳重,不类京中少年轻浮,是个一眼能看透的好孩子。又是杨家的外甥儿,亲上加亲,“姑做婆”也是世间常有的。

    王杨氏在京时,杨大太太便提过一遭。王杨氏怜惜春宁,可侄女是侄女,媳妇是媳妇,只推说三郎年幼,婉拒了此事。

    郭氏显然没有死心,每次见容娘与三郎,依旧有结亲之意。

    这样行事,就有些惹人厌,以容娘的脾气,早就避而远之。偏生杨大太太虽有些清高孤僻,春宁却是品貌俱佳,是个极可亲可爱的女子。容娘即便同意王杨氏的决定,也为这个表妹的亲事悬着一份心。

    因道痴进京,容娘就想到道痴身上。

    即便道痴曾为天子伴读,可论起门第,好听些也不过是“书香门第”,实际上不过是乡绅人家。

    春宁再有不足,首辅侄孙女,侍郎嫡孙女,说给道痴也是下嫁。

    三郎并不这样认为。

    他进京大半年,对于人情道理,也不像过去那样天真。生母拒绝娘家联姻之事,是有些势利,可也是一片爱子之心。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0803 10804 10805 10806 10807 10808 10809 10810 10811 10812 10813 10814 10815 10816 10817 10818 10819 10820 10821 10822 10823 10824 10825 10826 10827 10828 10829 10830 10831 10832 10833 10834 10835 10836 10837 10838 10839 10840 10841 10842 10843 10844 10845 10846 10847 10848 10849 10850 10851 10852 10853 10854 10855 10856 10857 10858 10859 10860 10861 10862 10863 10864 10865 10866 10867 10868 10869 10870 10871 10872 10873 10874 10875 10876 10877 10878 10879 10880 10881 10882 10883 10884 10885 10886 10887 10888 10889 10890 10891 10892 10893 10894 10895 10896 10897 10898 10899 10900 10901 1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