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有走了一段路程,太阳升高了,天气越发热起来,刘琮掏出手帕擦拭着脖子上的汗水,扭头看见魏延脸上也有汗水淌下来,却是不顾地擦拭,只是全神贯注的观察着路上的情况。
刘琮就问:“魏将军,我们到长沙去一直沿着襄江走吗?”
“不呢,刘公子。先骑马从襄阳到江陵,然后在江陵登船顺长江而下,入湘江后走不太远就进了洞庭湖,过来洞庭就直达长沙了。呵呵,刘公子不要焦急,到长沙恐怕需要三四天的时间。要是顺当的话。”
骑马行路快,刘琮魏延一行早上离开襄阳以后,走了几十里路,就离开襄江右岸往江陵而来,中午以后绕过荆山,在荆山前边驿站吃了午饭,然后上路急行,不用天黑就到了江陵。
晚上在江陵宿了,魏延吩咐留守在这里的长沙士兵:“连夜将所购货物装船。明天一早开船回长沙。”士兵答应着自去办事,魏延跟着出去到码头上督导装船,刘琮自和梁柱儿他们先睡下来。
第二天一早,魏延过来说:“今天又是一个好天气。这样吧,我们抓紧时间吃饭,饭后就开船。这些货物长沙等着用呢。刘公子您看这样急促可以吗?”
“魏将军只管看着安排,怎样办都好。”刘琮吩咐道。
于是大家起床抓紧时间洗涮了,匆匆吃过早饭来到码头上。
昨天下午,魏延已经派人将自己借来的马匹送还给荆州驻军兵营,同时连刘琮他们的马匹也委托给他们看管。这样,回长沙的帆船上就只装载了货物,没有马匹在上边,就显得清静多了。
“反正从这里到长沙都是走水路,马匹是用不着的。到了长沙以后,刘公子要出门办事情,哪里的马匹有的是。”魏延这样说。
刘琮听了点点头。
于是,魏延指挥帆船就离了江陵码头,慢慢行到大江中心水道,船工就拉起风帆,那一江秋风将船帆吹鼓得膨胀起来,又是顺水,这货船就离弦的箭一般沿江而下,不到天黑就来到洞庭湖边的湘江口上。013
------------
014章锦帆贼(一)
这一天在大江之上的航行,令刘琮兴奋异常,因为这经历是他从来没有体验过的――货船在船工的调拨下疾驶在浩渺的大江面上,两岸青山排山倒海般的向后急退,耳边的江风呼呼作响,如果不是有魏延他们在一旁说着话,刘琮见误以为自己这是在天上巡航。
这时看见了湘江江口,湘江两岸的芦苇丛生,树木遮蔽了远山,魏延就有些紧张,对刘琮说:“刘公子听说过锦帆贼的故事吧?”
刘琮答应着:“知道。这锦帆贼很出名呢。听说江夏太守黄祖起初并不看重这些毛贼,现在倒有几分头痛了――这锦帆贼神出鬼没的,搞得官家和平民都不敢在江上运送货物。是有这么回事吧?”
“是的,您知道这锦帆贼首领是谁吗?”
“知道,甘宁,是吧?”
“是的。这甘宁您认识吗?”
“呵呵。魏将军真会开玩笑,我怎么能认识甘宁?我成天窝在荆州城里不出门,这甘宁横行大江之中,想着认识也是不方便。你说是吧?”
“是的。不过在下认为,这甘宁实在是一员好将,绝非俗人。”
“如何见得?”
“您想,甘宁原本只是巴郡一县丞,后不满于现状,自带数十人沿江为盗,十几年下来竟是越混越大,慢慢势力遍及长江两岸,实际贼徒就几千人,号称上万。沿江各地官府连年清剿总不见收功,您说不是一员好将吗?若是这样的将领为国家所用,必为国家之福。”
“是的。真是匪有匪道贼有贼道,想不到甘宁竟能在长江两岸做出一番事业。”
“事业倒是不大,在下实在佩服其用兵之道,哎――,不应当说是用兵,是用贼之道。哎――,其实一样,用兵用贼一样的道理,只是甘宁用的巧妙,所以在下佩服。”
“魏将军且说来听听,甘宁用兵有何巧妙之处?”
“这个问题要一下子说出来却也难,主要就是这样,他将所有的下属盗贼沿江散居在两岸山林石穴之中,没有事情的时候就在那里住着享福。沿江派出哨兵侦察,发现有货船出航,就互递情报,有甘宁等当头的决定如何采取行动。他们就是这样谋生的。“
刘琮听了笑道:”我问你他们的战术有什么特色,并不问他们是怎样谋生的。呵呵呵,魏将军为何说起他们的谋生之道来了?匪盗就是靠着杀人越货谋生,这一点不用介绍。”
魏延听了自己也是忍不住笑,低头想了一下说:“他们和各地官兵周旋了十几年,不但没有被官兵消灭,反而越来越强。这就说明他们自有一套超人的战术。否则不会生存到现在。”
“那他们的战术到底有何特点呢?”
“简单概括一下说吧,官兵来了他就躲开,官兵住下来他就骚扰,官兵累了他就进攻,官兵逃跑他就追击。就这样!所以十几年来,各地官兵提起甘宁来就头痛,再也不敢清剿他;有些官府还暗地与他交好,以求自己辖区不被他骚扰。”
刘琮听了眼睛一亮,心里自语道:“我的天,这真是绝妙的战术,就是‘避实击虚’战术的成功实施战例。
哎――对了,官兵刚过来时的实力就像一个握紧的拳头,砸在谁身上一定痛得厉害。而甘宁他们就从正面躲开这握紧的拳头,闪身到侧面,侧面是敌人力量的薄弱点,从侧面着手,就可以简单地取得一些胜利。
就这样一点一点的从侧面消耗官兵的力量,到最后,官兵必定逃跑。在他们逃跑时再实施追击,可获全胜。”
刘琮想罢,看着眼前这水天一色的景象又想:“等四年以后曹操带兵杀过来,如果我能掌管了荆州的军队,就用这种战术和曹操周旋。凭着荆州这上千里疆土和上百万人口,不信就拖不夸打不败曹操。哼!不用说他带个十万二十万军队,就是带来一百万,荆州也有地方将他们埋葬。”
想到这里刘琮就极度兴奋起来,起身直腰挥舞着双臂,大声喊道:“呵――,哈――,‘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刘琮兴奋到这里,猛然豪情生发,举目四顾,只见江水滔滔,群山巍巍,湿漉漉的江风扑面而来,吹拂的衣襟袍角,呼啦啦的响着。胸中的豪气,越发贲张起来。
刘琮再看看身边魏延和荆州士兵,思绪马上回到现实中来:“娘的。刚才高声朗诵起苏东坡的词,说什么三国周郎赤壁,我不就是回到了三国吗?这不是就在身边!
在后世的时间,一说起三国的事情,谁知道怎么的就是满身兴奋,总是想着,要是自己出生在那样的热血贲张的年月,非他娘的闯出一番事业来不行!哈哈哈,这不是,真的来了,真的来到了三国时期。
那时候读书,读到魏延被马岱刀劈丧命的时候,常常掩卷叹息,为魏延的命运鸣不平,心想,要是自己带兵北伐,一定重用魏延的计策,命他带兵五千,出子午谷偷袭长安,一战而平定关中,然后联合各路豪杰,杀出潼关,剿灭曹魏,复兴汉朝天下。
这不是,魏延就在面前,后边的事情先不用说,等着老爹重用我以后,我一定要重用魏延,重写历史,给魏延正名。”
刘琮想到这里又想起了大事业,在心中嘟哝道:“何止是给魏延正名!我既然决定绝不辜负这热血贲张的时代,就一定要完成剿灭曹魏匡扶汉室的历史重任,让后世文人士子再读三国历史时候,不再扼腕叹息。”
想到这里,又一阵豪气从脚底而生,瞬间涌到头顶,竟然冲动的刘琮太阳穴突突跳着,刘琮一时抑制不住豪情生发,直起身子挥舞着两臂,朝着大江两岸呼喊道:“啊――,荆州大地,谁主沉浮!我来啦,我来啦。我主沉浮!我叫他沉他就沉,我叫他浮他就浮!哈哈啊哈!哈哈哈哈!”
刘琮这一阵失态表演,竟搞得魏延直愣愣的看着他,根本弄不清楚他为什么忽然傻了。
倒是刘琮看见了魏延疑惑的眼神,心想:“我怎么就忽然怀疑起一切来了?这家伙就是魏延?像!像书上说的,面目黎黑,黑里透红,眼光像锥子一样看人,虽然不算高大,但是浑身上下有施不尽的力气,像那铁墩子似的结实。”
这时候,太阳高高的照着,江面上一片金碧辉煌,涌动流淌的江波闪烁着刺眼的反光,刺得刘琮睁不开眼。
刘琮依然疑惑:“我怎么就是不太确信,这就是建安年间?恩,眼前这家伙就是魏延?还有这些操舟的士兵?待我试一下。呵呵。”
刘琮想罢弯腰将身子探出船舷,双手捧了一捧江水,回过头来朝着魏延后背泼去。
此时魏延正低着头弯腰向前边看着什么,自觉的脖子后头一阵发凉,急忙回头看时,却是见刘琮站在自己身后,疑惑的看着自己。垂着两手,手上还滴着水。
魏延以为自己做错了什么,就急忙起身施礼抱拳问:“刘公子有何吩咐?”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41057
41058
41059
41060
41061
41062
41063
41064
41065
41066
41067
41068
41069
41070
41071
41072
41073
41074
41075
41076
41077
41078
41079
41080
41081
41082
41083
41084
41085
41086
41087
41088
41089
41090
41091
41092
41093
41094
41095
41096
41097
41098
41099
41100
41101
41102
41103
41104
41105
41106
41107
41108
41109
41110
41111
41112
41113
41114
41115
41116
41117
41118
41119
41120
41121
41122
41123
41124
41125
41126
41127
41128
41129
41130
41131
41132
41133
41134
41135
41136
41137
41138
41139
41140
41141
41142
41143
41144
41145
41146
41147
41148
41149
41150
41151
41152
41153
41154
41155
4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