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刘琮为自己想出了计策而兴奋,自语道:“怪不得有人说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呢,这不是,带着徐庶出來玩了半宿,计划就做出來了。”

    第二天徐庶又出使东吴了,按照刘琮吩咐,带着四个仆从,仆从牵着马,马背上驮着孙权的头盔,

    临行刘琮嘱咐徐庶:“徐先生进了东吴兵营,见了孙权,二话不用说,就说是将孙权头盔送过來了,周瑜这人是属毛驴的,捋着毛说话好办事,要是触着毛说话,就会发驴脾气,徐先生可要记住了,别吃了亏。”

    然后,刘琮就见自己亲笔信交给了徐庶:“这封信上沒说别的,只管交给周瑜就是了。”

    徐庶接过來一看,信封上写着;“东吴三军大都督都周公讳公瑾亲启”,

    徐庶觉得挺客气,就接过信,揣在怀里,带着仆人,來到渔浦滩东吴兵营,

    一路上徐庶有几分担心,不敢过來,生怕再爱一顿臭揍,但是,军令如山倒,这一点徐庶知道,

    出使东吴又是刘琮亲自点的人选,作为刘琮属下,违抗军令就等于找死,徐庶敢不來吗,

    所以,尽管头皮发麻,徐庶还是來了,

    來了就通报姓名,周瑜在大帐内听见了,知道又是徐庶來了,就觉得徐庶过來一定重要事情,否则,前天挨了顿臭揍,也不知道伤好了沒有,今天不会來了,

    周瑜想:“可见这徐庶在荆州兵营里边不是等闲人物,刘琮一定重用他呢。”

    所以,周瑜就决定好好接待,一是按照规矩应当善待使者;二是为了从使者嘴中了解一下荆州的底细;三呢,给使者留下一个好印象,对自己來说,只有好处沒有坏处,

    所以周瑜就连忙吩咐支炉烧水煮茶,午饭设宴,准备礼物,以备招待使者,

    吩咐完毕,周瑜带着鲁肃徐盛丁奉凌统等一般文武,出门迎接徐庶,

    此时徐庶在辕门之外等待,远远的看见周瑜带着一班文武官员过來,满脸都带着喜悦之色,就诧异道:“临走的时间,我还不敢來,主公说是沒事,谁知道主公料事如神,这不是,周瑜真的隆重接待了我,恩,呵呵。”

    徐庶想到这里,赶紧直起腰來,提足了精气神,等着周瑜过來说话,

    这时候周瑜走了过來,老远就打招呼:“徐元直出使不易,一路鞍马劳顿,快请。”

    徐庶心中骂道:“你奶奶的,前天撕了脸皮将我乱棒打出兵营,今天也不知道刮了哪向风,忽然间就笑了起來,你小子,无论怎样变化,我也不佩服你,我就是佩服我家主公,料事如神,料定你周瑜今天怎么样作为,你就怎么样表现,简直就是听我主公指挥,好像是我家主公的儿子。”

    徐庶骂道这里,周瑜已经到了跟前,于是互相施礼问候,咹,你好我好,大家都好,鲁子敬也好,好好好,进帐说话吧,咹,哈哈哈哈,

    于是,徐庶被周瑜接进了大帐,

    进帐以后,暖暖的茶水端了上來,大家分宾主坐好,主人周瑜开始说话,开口就把说话内容引到了主題上:“敢问贵使者,出使过來有何见教。”144
------------

145章周瑜不为言辞所动

    徐庶回答:“前天徐庶过來,呈上我家主公书信,

    都因为我家主公年轻,喝酒喝大了,酒后在信中多有冒犯大都督神威之处,是故惹得大都督发怒,

    在下回去向我家主公汇报以后,我家主公深感歉意,所以就派在下过來向大都督赔礼,同时将上次缴获的你家主公头盔奉还。”

    徐庶说完吩咐下人:“将吴侯头盔献上。”

    仆从捧过孙权头盔來,徐庶接着,双手擎着來到周瑜面前,等着周瑜接过去,

    周瑜一见,脸上一阵红一阵白的,心中骂道:“刘琮小儿,你这是羞辱我啊,奶奶的。”这样骂着,却是磨蹭着不起身,

    徐庶见了微微笑着,心想:“周瑜这小子还是沒有逃脱出我家主公的预料去,我临來之时,主公就嘱咐说,说是周瑜这家伙生性最忌,有才但是心胸促狭,所以这次当面送回孙权头盔,他一时抹不开面子,到时候你只管讲头盔交过去,不用啰嗦,再用话叉开他的思路就是了。”

    徐庶想到这里,就将头盔放在旁边杌子上,也不说话,重新回到自己位子上坐下,

    这时候周瑜细细打量了一番孙权头盔,只见上边有个两指宽的缺口,吃了一惊,心想:“幸亏我家主公带着这头盔,否则,现在已经不在人世了,却是不知道这伤口是谁下的手。”

    徐庶见了周瑜这番心情,就说:“哎呀,大都督,带兵厮杀,战场之上刀光剑影,流矢横飞,稍有不慎,非死即伤,所以啊,两下真应当少心,凡事情吗,最好商谈解决,避免兵戎相见,

    上次两家厮杀,我家主公就十分后悔,深恨当初不该追杀你家主公到牛头山,所以吩咐在下过來送还你家主公头盔,以示相求两家和好之意。”

    周瑜一听脑子一激灵,觉得徐庶这句话说得动听,要是刘琮真有此意,那可是东吴的天大喜事,

    于是,周瑜脸色渐渐缓和下來,就回过话來:“恩,贵使者说得有道理,既然你家主公愿意两家和好,又送还我家主公头盔,本都督代表我家主公深表谢意。”

    这样大帐内气氛缓和下來,徐庶就说了:“其实呢,我们两家不必兴师动众的,事情协商者,都可以妥善解决,大都督你说是吧。”

    “是的是的。”周瑜说到这里低头思索一番,抬头又说:“既然你家主公又和好之意,你们什么时候撤兵退出东吴地面,把武昌交还给我们。”

    周瑜还沒有说完,徐庶就在心中自语道:“周瑜思路一点沒有出乎我家主公预料之外,呵呵,你先别急,看看我家主公书信再说吧。”

    徐庶听了周瑜之言,起身从怀中摸出刘琮亲笔信,站直身子,双手擎着,将刘琮书信递过來,

    周瑜接着就在位子上拆开读起來,

    刘琮在信中语气很谦恭,信是这样写的,大体意思是说:“荆州治中刘琮再拜东吴三军大都督周公麾下:刘琮自降生以來,所崇拜之人,唯有大都督一人也,大都督神武英明,英勇果断,文武全才,天下无双。”

    周瑜读到这里,心中麻酥酥的舒服起來,

    徐庶搭眼偷看时,只见周瑜脸色渐渐明朗,就放下心來,估计到了今天不能再挨一顿臭揍了,

    这边周瑜继续读下去,刘琮在信中先给周瑜带了高帽,安抚的他舒舒服服的,接着话題一转,往下说“大都督腹有包藏宇宙之志,胸廓四海,天下无双,生逢乱世,本应当振臂一呼,召集天下豪杰,扫荡群雄,匡除贼逆,复兴汉室,立下不世之功,但是,天不假时,时不待人,致使大都督空负经天讳地之才,而屈居江东孙氏之下为仆,殚精竭虑,呕心沥血辅佐孙氏两代,终于成就一番霸业。”

    周瑜读到这里不自觉地抬起头來,看看徐庶,心中滋生了一种委屈被压抑又无可奈何的情绪,心想:“刘琮这小子还真会体察人意呢。”

    周瑜想到这里继续往下看,信中说:“孙氏一族,性情暴烈,心胸偏狭,难成大事,之所以成就一番霸业,占据江东一地,实在是全赖大都督之力,若是沒有大都督辅佐,孙氏一家,焉有今日之富贵。”

    周瑜读到这里,越读越舒服起來,急忙往下看时,信中又说:“孙氏一族,诓骗世人,冒充孙武嫡系子孙,实在是化外夷人之嗣,

    大都督纵有经天讳地之才,也难以辅佐孙氏一族称霸天下,

    大都督如若不信,请回头思索察看,孙坚孙策父子,是否性情促狭偏激而死于非命,

    再看以前之孙权,碧眼紫髯,方颐大口,不是夷人之嗣,焉能这副面相,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6758 16759 16760 16761 16762 16763 16764 16765 16766 16767 16768 16769 16770 16771 16772 16773 16774 16775 16776 16777 16778 16779 16780 16781 16782 16783 16784 16785 16786 16787 16788 16789 16790 16791 16792 16793 16794 16795 16796 16797 16798 16799 16800 16801 16802 16803 16804 16805 16806 16807 16808 16809 16810 16811 16812 16813 16814 16815 16816 16817 16818 16819 16820 16821 16822 16823 16824 16825 16826 16827 16828 16829 16830 16831 16832 16833 16834 16835 16836 16837 16838 16839 16840 16841 16842 16843 16844 16845 16846 16847 16848 16849 16850 16851 16852 16853 16854 16855 16856 16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