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今天上午在变形虫音乐停留的时间并不长,一共也就不到两个小时,但这对于乐队成员来说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乘车离开电报街的时候,整个车厢里都显得热闹非凡。
“哇哦,你们刚才看到那汹涌的人‘潮’了没有,我怀疑是不是整个大学的学生都涌到电报街上来了。”佩德罗兴奋地念叨着,脸上充斥着消散不去的红‘潮’。
“如果cal就只有六百人的话。”福金在旁边施施然地冒一句话出来,顿时就让佩德罗郁闷了。
雨果却是没有理会他们两个人,从自己口袋里拿出了乐队的专辑,然后对着正在开车的萨摩拉询问到,“我刚才买的那一堆黑胶唱片你放哪里了?”
“在第一排座位上。”萨摩拉今天刚刚上岗,就被亨利直接推到了司机的位置上,不过可以看得出来,他很快就进入了工作状态,所有事情都很快上手。
“你买了我们的专辑?”尼尔看着雨果手里的专辑,惊讶地说到。
雨果站了起来,在第一排座位上看到了一个褐‘色’的纸袋,里面装的全部都是自己刚才购买的宝贝,一把拿了过来,然后重新坐到了位置上, “对啊,买一张做纪念。怎么,很奇怪吗?”
“没有,”尼尔神秘地笑着摇了摇头,然后从自己口袋里也拿了一张专辑出来,“我也买了一张。”原本尼尔还担心,只有他自己买了一张,这个举动看起来太奇怪了,所以遮遮掩掩的,但没有想到,雨果居然也买了,立刻就让他感觉找到了知音。( )
看到雨果和尼尔在那里鬼鬼祟祟地笑着,坐在后面的阿方索也呵呵地笑了起来,“我也买了一张。”
“还有我。”佩德罗不知道什么时候听到了这里的对话,也开口说到。
等雨果回头看向福金时,那淡定的眼神显然就告诉了雨果答案:他也买了一张。果然是一支乐队的伙伴,大家居然如此心有灵犀,这让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
没有理会后面那些吵闹的声音,亨利却是坐在副驾驶座上忙碌了起来,他拿出一份清单,仔细琢磨起来。
萨摩拉‘性’格就是一个自来熟,虽然和亨利不熟悉,但他之前也听雨果说了,未来他有许多工作都是需要和亨利合作的,所以他就分出了一点注意力,主动开口询问到,“你在研究什么?”没有得到亨利的回答,萨摩拉也不气馁,也不担心尴尬,瞥了一眼亨利手里的清单,然后惊讶地说到,“这些都是专业音乐杂志的清单吗?”
亨利微微挑了挑眉,“你居然知道这些?”他显得有些意外。哼利原本还以为萨摩拉只是雨果找过来处理杂事的助理,毕竟助理和经理人是有很大差别的,经理人才是负责经纪人和艺人之间沟通的位置,但没有想到,萨摩拉显然比他想象中要能干许多。
“家里就有一大堆。”萨摩拉呵呵地笑着,那憨厚的笑容很容易就给人好感。
“以后如果你想看这些杂志,雨果那里就会有一大堆,你就不必再去买了,看杂志、报纸也是我们的工作之一。”亨利依旧像是没有骨头一般躺在副驾驶座里,即使后面乐队成员们的喧闹也对他没有任何影响,但他却是和萨摩拉搭话起来,很是难得。看来亨利也意识到,如果萨摩拉可以肩负起更多的工作,这也就为他省了很多事。
萨摩拉却是没有这种自觉,哈哈地笑了起来,“我也就是看看杂志,我对音乐的品味和那些乐评人不是很一致。”
“正常,乐评人也是人。”乐评人的观点本身就带有自身的审美倾向,只是他们更为专业一些罢了,所以真正资深的音乐爱好者都会产生自己的观点,与乐评人一致或者不一致都十分正常。
“你现在是在考虑找哪些杂志给乐队写乐评吗?”萨摩拉一下就抓住了重点。
其实之所以说大型唱片公司资源丰富,乐评也就是其中一点。当一个新人歌手出现,没有任何乐评人的点评,这是很糟糕的一件事,大型唱片公司和独立唱片公司的区别就在于,他们能够联系到的乐评人资源、媒体资源有着巨大差异。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滚石”给予杂志封面的推荐,那么显然这名歌手取得的瞩目就是搭乘火箭了,至于瞩目之后的成绩有多少,就要依靠专辑的水准见真章了。
亨利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是,也不是,其实这些杂志乐评都会写的,只是早晚问题罢了。”有百代唱片做后台,还有亨利这名资深经纪人负责,荣耀至死乐队在曝光率这方面根本一点都不用担心,“我现在考虑的是,首批乐评由哪些杂志来发。”
“我不知道这些还能控制的!”萨摩拉显得很是意外,他以为所有新闻稿就是一口气联系,然后一口气发出去的。
亨利笑了笑,“在乐队取得大范围瞩目之前,这些控制是有必要的,等乐队取得一定成功之后,那就无所谓了。”亨利显然是有心教萨摩拉一把――为了分担自己的工作量,所以也就接着说了下去,“由于杂志的乐评内容我们没有办法控制,他们说好就是好,说不好就是不好,这是他们的专业,我们也没有办法……”
“可是,不是有比较熟悉的乐评人之类的吗?”萨摩拉打断了亨利的话,疑‘惑’地说到。乐评人也是人,他们除了专业之外,肯定有亲疏远近和个人喜好之分,写乐评也不可能像是机器人那样百分百中立,只是相对中立而已。更何况,在娱乐圈里,没有不参杂任何利益的绝对中立,始终都只有相对中立而已。
“这对他们不管用。”亨利指了指身后正在哈哈大笑的乐队成员们,荣耀至死的第一张专辑,他就希望这些乐评人用客观的眼光去评价,赞美也好批判也罢,这都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而已,他相信乐队有这个实力承受住现实的反馈。
“撇开乐评人不说,但是各个杂志也都有不同属‘性’, ‘滚石’比较保守,而且比较大众,但影响力却最大; ‘自转’倒是十分有个‘性’,对另类摇滚也十分支持,但他们之前已经在乐队巡演的时候称赞过一次乐队了,再由他们首批发言,威力肯定是不够的; ‘q杂志’在英国影响力独一无二,他们对摇滚也最为重视,但那是遥远的大西洋彼岸……”亨利一个个细数着,这些杂志都有足够影响力,但乐队的首批乐评却不能仅仅从影响力来挑选,有些在狭窄领域之中拥有强大号召力的杂志,还有些非专业音乐杂志的综合媒体也不能忽略,这是一个很重要却也很繁琐的工程。
萨摩拉听着亨利懒洋洋地说着,这才是真正的大开眼界,不同于歌‘迷’观察各个杂志的视角,专业人士对于杂志的关注显然就不同。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滚石”了,虽然说“滚石”是目前全美乃至全世界销量最高、影响力最大的杂志,甚至有许多乐‘迷’崇拜“滚石”杂志,将之奉为圣经,但在专业人士看来,荣耀至死这支乐队就不适合“滚石”了,这不是“滚石”愿不愿意推广荣耀至死的问题,而是他们二者之间根本就是属‘性’不合的问题,就算是“滚石”想要邀请荣耀至死上封面,估计亨利和百代唱片都会犹豫一番。
虽然萨摩拉对于音乐有很深刻甚至专业的了解,但他一直都是从歌‘迷’角度进行观察的,所以此时亨利对他说的就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他只能懵懂地听着,却一句回应也说不出来。可是这对于萨摩拉来说,却是一个令他热血沸腾的时刻,他是第一次如此真实而深刻地接触到音乐的剖面,这也让萨摩拉坚信,这份工作将会无比‘精’彩。
荣耀至死就这样简单地结束了专辑发行首日的宣传工作,但是整个美国音乐界的热闹这才刚刚展开,因为就在今天,荣耀至死这支与众不同、惊世骇俗的乐队真正进入了音乐市场,乐评人、专业杂志、资深歌‘迷’都将目光投‘射’了过来:当初这支横跨美国进行公路巡演的乐队到底是制造了一个噱头还是有真材实料?
而那些关注于雨果演员身份的媒体自然更加不会错过这个热闹了:拥有雨果的这支乐队,实力到底如何呢?这是认真的还是玩票‘性’质的?
这一切,都在“辛德勒的名单”话题火热的情况下,被不断加温酝酿着。
(未完待续 提供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哈阅读,给作品投推荐票月票。您给予的支持,是我继续创作的最大动力
------------
东山再起 526 首批乐评
东山再起 526 首批乐评
荣耀至死的首张专辑“几近成名”发行之后,媒体的关注是可以预料到的,毕竟之前乐队长达近五个月的公路巡演已经制造了一次话题,而作为乐队主唱的雨果更是依靠着“辛德勒的名单”成为了1993年年末最炙手可热的话题人物。
从这个角度来说,乐队首张专辑自然是不少人瞩目的焦点,即使是乐队将自己首次正式亮相的地点选择在了伯克利的一家独立唱片小店变形虫音乐,也吸引了三十多名记者抵达现场进行报道,这就可见一斑了。
但是“几近成名”这张专辑推出之后,却引起了火山喷发一般的媒体反应,这可是所有人都没有料想到的,前前后后数百篇的报道和电台节目一天三次的讨论节奏,这几乎让“几近成名”这张专辑的火热程度直‘逼’最近一段时间“辛德勒的名单”所引起的犹太人剧烈反应,这绝对可以说是无法预测的一个局面。
事情必须要追溯到“几近成名”的首批乐评上。
“几近成名”在周四发行之后,由于超高的关注度,周五就有两篇乐评同时亮相。两篇乐评分别来自于两本杂志,“自转”和“另类选择(a1terive。press)”。
这两本杂志都可以说是另类音乐的先锋杂志,“自转”如今已经成为了独立音乐中最具代表‘性’的杂志,其销量甚至可以与“滚石”拼一拼;而“另类选择”则是1985年成立于俄亥俄州,这本杂志以硬核摇滚为主,收录大量的另类摇滚、流行朋克、金属核类型的地下乐队,每一期杂志内容都是以地下乐队的访谈、照片、作品为主。
“另类选择”的主要订阅群体就是忠实摇滚爱好者,它比“自转”还要更加专业更加小众,“自转”关注的音乐范畴还包括了嘻哈、雷鬼、乡村等不同的音乐类型,所以虽然都是关注独立音乐、另类音乐、地下音乐,但二者的订阅群体有‘交’错,也有区别。
这两本同样创立于1985年的杂志,成立之后就是巨大的竞争对手。“另类选择”在摇滚铁杆粉丝之中拥有更高的声望,它的销量主要集中在西海岸,东海岸市场十分低‘迷’;“自转”单纯在摇滚领域的权威是比不过“另类选择”的,但是它关注音乐类型更为广泛,也成为了独立音乐界的偶像级刊物,它对于另类音乐的坚持也区别于“滚石”的保守和大众,这使得杂志对于忠实音乐粉丝来说,是不可取代的存在
显然,两本杂志本身就是直接竞争对手,不过目前“另类选择”还是局限于西海岸、局限于摇滚狂热爱好者之中,而“自转”的市场已经在整个北美全面开‘花’,即使是一些流行音乐爱好者,只要是对独立音乐有兴趣的,都会对这本杂志有所关注。
这一次,“几近成名”的首批乐评就引爆了“自转”和“另类选择”之间的竞争,显然,这两本杂志对这张专辑抱着截然不同的观点。
用“不喜欢”或者“讨厌”来形容“另类选择”的乐评人文森特一布鲁克对于“几近成名”这张专辑的态度已经不足够了,他选择的形容词是“噌恨”而且还在这个形容词前面加上了三个重叠副词“十分”。
“我憎恨这张专辑,我十分十分十分憎恨这张专辑!”这就是文森特为“几近成名”撰写乐评的第一句话,显得触目惊心。
“当涅檗乐队所代表的垃圾摇滚走向主流,所有乐队都开始跟风模仿,这让摇滚音乐逐渐失去了活力,才复兴不过三年时间的摇滚似乎又再一次走到了尽头。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都迫切地渴望着寻求全新突破,只有打破现在涅檗乐队所代表风格的束缚,才能让摇滚不断继续发展下去。
这是事实。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4727
34728
34729
34730
34731
34732
34733
34734
34735
34736
34737
34738
34739
34740
34741
34742
34743
34744
34745
34746
34747
34748
34749
34750
34751
34752
34753
34754
34755
34756
34757
34758
34759
34760
34761
34762
34763
34764
34765
34766
34767
34768
34769
34770
34771
34772
34773
34774
34775
34776
34777
34778
34779
34780
34781
34782
34783
34784
34785
34786
34787
34788
34789
34790
34791
34792
34793
34794
34795
34796
34797
34798
34799
34800
34801
34802
34803
34804
34805
34806
34807
34808
34809
34810
34811
34812
34813
34814
34815
34816
34817
34818
34819
34820
34821
34822
34823
34824
34825
34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