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能够做到马克这个位置的人,都清楚一个简单的道理,明星之所以成为明星,就是因为他有相对应的价值。培养出一个明星所要耗费的资源和能量是十分庞大的,无论是汤姆-克鲁斯还是雨果-兰开斯特,都是如此,一部接一部作品的累积,一次接一次资源的烘托,一波接一波宣传的推动,这是整个行业力量凝结起来的结果――否则划过天际的流星何其多,而真正能够留下来的恒星寥寥无几。

    明星的影响力绝对没有那么简单,而哥伦比亚影业所需要的,恰恰就是明星的力量。如果像环球影业那样一直走低成本喜剧路线,小打小闹,那么即使没有顶尖明星也无所谓;但如果希望取得“阿甘正传”、“侏罗纪公园”那样的惊人票房,就需要明星的配合。

    在诸多明星之中,雨果正是当今第一人。

    不过马克也知道,雨果只有一个,人人都在抢,哥伦比亚影业的胜算并不大。所以,一方面马克还是在竭力争取雨果,始终不愿意放弃,努力维持和里克的良好关系;一方面马克也展开了备选计划:两千万片酬计划!

    经历了去年下半年的片酬风波之后,整个好莱坞的两千万片酬计划虽然暂时搁浅,但包括马克在内的所有高层都知道,其实时机已经不远了,就看谁能够抢先把握住,突破这层薄膜,成就这个独一无二的“影史第一次”。

    马克自然也在酝酿之中,他手中握有多个项目,与汤姆-克鲁斯、阿诺德-施瓦辛格、哈里森-福特等多位顶尖演员都展开了交谈,但可惜这些成名已久的演员可没有那么容易妥协,不仅仅是演员,还有他们的经纪人――哪一个不是道行高深的吸血鬼,在合约细节上都不愿意轻易让步。

    而且,成为第一个两千万片酬获得者的确可以说是万众瞩目,但肩膀上的压力也是巨大的,一旦作品失败了,那么随之而来的灾难也是成倍上涨的。所以,他们对剧本也是一再犹豫、一再斟酌。

    最终被迫无奈之下,马克改变了发展计划,他找到了过去一年时间里风生水起的金-凯瑞。

    如果硬要找出一个最近两年时间里能够与雨果相媲美的演员,不是布拉德-皮特,而是金-凯瑞。从“神探飞机头”开始,到“变相怪杰”,再到“阿呆与阿瓜”,金几乎经历了完美的1994年;进入今年之后,“神探飞机头2”再创佳绩,随后他还出演了“永远的蝙蝠侠”,绝对是近两年时间里票房号召力上唯一能够与雨果相抗衡的竞争对手。

    而且最为重要的是,金是目前最炙手可热的喜剧演员,而众所周知,喜剧片和恐怖片一样,都堪称是小成本的典范。制作一部商业爆米花电影,高昂的视觉特效就会耗费几千万美元了,成本动则就需要八千万以上,但是制作一部喜剧电影却可能仅仅只需要两千万美元,即使再加上金的两千万片酬,成本也才不过四千万而已。

    马克打的一手如意算盘,如果他可以和金达成合作协议,另外再制作一部投资过亿、片酬两千万的作品,哥伦比亚影业绝对可以一扫颓势,重振旗鼓。

    在等待雨果、汤姆等人回复的同时,马克与金的谈判进展十分顺利,马克提交的“王牌特派员”吸引了对方的兴趣,不出预料的是,金所属的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果然提出了打包合作,对此马克自然没有太多意义。

    双方彼此商定了一些细节,最终出现了未来支撑起美国喜剧半边天的烂仔帮雏形。

    不过就在此时,二十世纪福克斯抢先一步,率先公布了“世界末日”的合作项目。后面的事情所有人都知道了,依靠着雨果的无比声势,二十世纪福克斯和奋进精英经纪公司抢走了所有风头,而哥伦比亚影业和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只能是错愕不已。

    对于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来说,他们与奋进精英经纪公司的较量之中,居然又被对方领先了半个身位,危机意识开始冒了出来。也许,他们应该联手国际创新管理公司,一起打压此时声势正旺的奋进精英经纪公司,避免未来出现第四个巨鳄。

    但是客观来说,奋进精英经纪公司这次做了一件好事,几乎可以赢得所有经纪公司的支持,未来他们奋斗的目标都将是两千万俱乐部。可是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呢?他们现在就可以公布金-凯瑞也获得了两千万,这对他们来说不是难事,重点是他们已经失去了先机,这才是最为憋屈的。

    哥伦比亚影业更是如此。

    有了第一个两千万,自然就有第二个,即使是第二个,也势必会引起无数讨论,这种讨论至少会维持到第三个。在此之后,人们还是会感叹,就和一千五百万俱乐部一样,两千万俱乐部也将会成为顶尖存在,可是从话题性上来说,就无法与前三个相比较了。

    但问题就在于,现在所有人的视线都锁定在“第一个两千万”身上,如果此时就急忙忙地公布第二个人选,这完全就是“跟风”,话题讨论热度根本无法和第一个相提并论,甚至还会被淹没在前者的话题浪潮之中,一点水花都激不起来。

    如果将这个消息往后推迟,那么马克为哥伦比亚影业策划的“两千万片酬”战略意义就不复存在了,之前所有的心血和之后所有的后续计划都将作废。

    如此不上不下、进退两难的尴尬局面,让马克简直就要心肌梗塞了,谋划了那么久,最终还是落到了这样的尴尬境地,气愤填膺也难以形容马克此时的感受。

    但这就是好莱坞,这就是社会,机遇瞬息万变,往往仅仅只是一天、一小时、一分钟的差距,就可能与机会擦肩而过,也可能与机会正面相撞。反过来说,即使现在抓住了机遇,未来也依旧尚不可知,因为在短短的时间之内可以发生的可能性数不胜数。

    犹豫再三,哥伦比亚影业和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反复商量之后,还是决定公布这一消息。与其等待更好的时机――继而导致再被别人抢占先机,还不如就按照原计划进行,最终让“世界末日”和“王牌特派员”的票房成绩来说话,此时就说成功或失败为时尚早。

    1996年的新年第一天,哥伦比亚影业寻找好了准确时机,正式公布了这一消息,“我们与金-凯瑞正式签约,将由金担纲‘王牌特派员’的男主角,为此我们将支付金两千万美元的片酬!”

    比起二十世纪福克斯的老谋深算来说,马克果然还是棋差一招,整个新闻的酝酿和推动都显得缺少了一些火花,不过幸运的是,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完全长于此道,他们利用自己手中的所有资源将“两千万片酬”话题再次推上了巅峰。

    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所强调的,是雨果和金这两位顶尖演员,联手开创了好莱坞两千万片酬时代,一位演员可能仅仅是突发事件,两位演员则不仅仅是偶然了,两个两千万片酬分别来自于不同电影公司、不同经纪公司,这也意味着好莱坞正式迈入两千万片酬新纪元!

    在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的推动之下,果然声势再次开始攀登高峰!
------------

第1388章 风起云涌

    从雨果到金-凯瑞,“两千万俱乐部”从成立到吸收第二名会员,前后不过相隔一周时间而已,在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的准确经营之下,全美所有观众都清楚地意识到:好莱坞属于两千万的时代已经真正来临了。电子书全文下载/

    刹那间风起潮涌,不仅仅奋进精英经纪公司和创新艺术家公司,也不仅仅是二十世纪福克斯和哥伦比亚影业,其他所有经纪公司、所有电影制作公司都开始警惕、动作起来。不管他们是否占据了先机,但没有人会否认,两千万片酬一直都是他们计划中的一环,只是现在比预期之中早到了一些。

    原本是雨果独领风骚,金作为后来者声势之上自然很难比拟,但不可否认的是,依靠着过去两年喜剧电影里一枝独秀的风头,金也确实是抢走了不少风头,他的票房拉动力比起雨果来说可毫不逊色。更为有趣的是,伴随着雨果和布拉德对决的话题热点,雨果和金的对决居然也在悄然之间冒头。

    目前两千万俱乐部里就仅仅只有两名会员,如果仅仅只是一个人,那么人们可能只是关心片酬的不可思议而已,但一旦出现了两个人,那么竞争就形成了。此前人们对“世界末日”这个项目的担忧自然也转移到了“王牌特派员”身上,两千万美元的片酬到底值不值得,又究竟能够产生多少剩余价值,超高片酬所带来的是加大号的票房号召力吗,电影公司提高成本之后面临的是更大发展机遇还是更沉重的成本负担……

    一个接着一个问题都蜂拥而上,原本对票房的担忧仅仅是附加话题而已,人们更多还是瞩目在雨果创造了历史这件事上。但是现在却截然不同,因为两个俱乐部成员的出现就意味着好莱坞已经做好了准备迎接全新时代,特别是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为了吸引焦点,将整个声势营造了起来,人们自然会开始思考:这是否值得?

    自然而然地,雨果和金这两位率先吃螃蟹的人就成为了判断指标,他们的成败几乎吸引了所有目光。

    “世界末日”和“王牌特派员”刚好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作品,前者是典型的高投资、大场面、碉堡视觉特效的科幻动作电影,后者则是最具代表性的低成本高票房、观众口味难以取悦的喜剧电影。最新章节全文阅读

    其实这两种类型都是商业电影,但由于目标群众不同,而且盈利模式也不同,所以可以说是好莱坞十分典型的两种类型片。

    “世界末日”其实就是“未来水世界”这样的典范,也是过去一年时间里饱受争议的类型,不少人都在谴责越来越高的投资让电影失去了本质,不要说人物了,就连剧情都支离破碎,根本不能算是一部电影。但从“大白鲨”以来,近二十年时间里,视觉特效的爆米花商业大片就成为了暑期档里横扫全军的主力,特别是“星球大战”系列、“夺宝奇兵”系列都取得了巨大成功,高投资所带来的高回报是电影公司所没有办法放弃的。

    “王牌特派员”可以说是喜剧电影一脉相承的案例,低成本、小制作,依靠剧本质量和演员魅力来吸引观众。近年来最大的成功系列就是“小鬼当家”了,而金-凯瑞所主演的一系列电影也是个中代表,此类型作品往往很难取得辉煌票房,大多时候都是小赚一笔,要真正让票房大爆特爆,难度十分高,因为喜剧是很难取悦所有人的。

    可以说,“世界末日”和“王牌特派员”也代表了现在好莱坞业界的两种观点,不过这两部作品的共同点都是把筹码压在了明星效应上。两千万片酬到底能够制造什么样的波澜,又能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都是让人期待的,将会成为业界映证自己观点的证据。

    而且,传闻说这两部作品都希望能够在1996年的暑期档上映,虽然电影制作过程是难以直接下判断的,能否赶上暑期档档期依旧是个未知数,但如果两部作品都在暑期档双双成功上映,二者的票房比较势必将会引爆整个夏天的火热。

    业界专业人士都在期待着“世界末日”和“王牌特派员”的票房走势将会对未来电影产业所产生的影响,两部作品任意一部获胜,又或者是齐齐胜利、齐齐失败,任何一个结果都势必将会产生无限波长。

    普通观众们则都在期待着雨果和金这两位“两千万俱乐部”演员的号召力,毋庸置疑,这两位演员就是过去两年时间里在北美票房呼风唤雨的巅峰人物,而这一次双双手握两千万片酬,展开巅峰对决,没有演技考量、没有口碑桎梏、没有奖项横梁,完完全全就是依靠票房决胜负,这也势必将会成为北美电影市场最令人期待的对决。

    可以说,几乎整个产业未来走势的压力都堆积在了两位演员身上,如果二者双双获胜,以一个双赢姿态收场,这自然是皆大欢喜的,但无论是二者双双失败、还是某一个人失败,这都将是一场灾难。

    至少在六个月之内,第三位两千万俱乐部成员是不会出现的,没有人会想要谈这一摊浑水,也没有人会想要承担如此巨大的压力。“创造历史”的名头固然听起来很有吸引力,但面临的风险也是一样可怕的,多大的利益就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这是永恒定理。

    这也是此前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的几位大牌们――汤姆-克鲁斯、阿诺德-施瓦辛格、哈里森-福特,包括奋进精英经纪公司的汤姆-汉克斯,在接到了两千万片酬邀请时,反而犹豫不决、缩手缩脚的重要原因。

    如此巨大的风险,到底值得吗?甚至可能要堵上自己势头良好的事业发展前景。到底是依旧拿着一千五百万片酬继续风生水起,还是拿着史上第一份两千万片酬这个烫手山芋勇敢冒险一回?这个问题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天平。

    现在,一切事情都解决了,雨果和金将会成为试水温的人,他们的成败不仅仅是个人成败,也不仅仅是他们所属公司、作品所属公司的成败,更是整个好莱坞市场不断进化不断发展的成败。

    不仅是经纪公司、电影制作公司,也不仅是演员、导演,甚至剧组的幕后制作人员都会密切关注雨果和金的这一次对决,因为这一场对决的胜负很有可能将会决定他们接下来的工资能否提升几个百分点。

    客观来说,大部分人都希望雨果和金能够双双成功,实现双赢,这将是整个好莱坞的盛世,即使是未来都必须大出血的电影制作公司也是喜闻乐见的――只要有足够的利润涨幅;即使无法双赢,他们也希望胜出者能够表现强势,强势到能够将“两千万俱乐部”真正地稳定下来;而双双失利绝对是所有人都不希望看到的结局。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1569 31570 31571 31572 31573 31574 31575 31576 31577 31578 31579 31580 31581 31582 31583 31584 31585 31586 31587 31588 31589 31590 31591 31592 31593 31594 31595 31596 31597 31598 31599 31600 31601 31602 31603 31604 31605 31606 31607 31608 31609 31610 31611 31612 31613 31614 31615 31616 31617 31618 31619 31620 31621 31622 31623 31624 31625 31626 31627 31628 31629 31630 31631 31632 31633 31634 31635 31636 31637 31638 31639 31640 31641 31642 31643 31644 31645 31646 31647 31648 31649 31650 31651 31652 31653 31654 31655 31656 31657 31658 31659 31660 31661 31662 31663 31664 31665 31666 31667 31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