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史蒂文和大卫-格芬那一群大佬都是愤怒不已,媒体千夫所指的背后,未必就没有他们的身影。
现在,柏林电影节终于给予了雨果一个肯定,蒂姆甚至比自己得奖还‘激’动,因为内心深处,他一直是抱有愧疚的――雨果是在用生命演绎他的作品,如果雨果不是答应了他的邀请,也许那些事情就不会发生了,虽然雨果一直重复说自己没事了,但蒂姆却清楚地知道,心理疾病的事又有谁能够真正说自己痊愈了呢?
错过了最佳导演,蒂姆只是有些失望罢了;错过最佳‘女’主角,蒂姆也仅仅只是一些遗憾而已;但如果错过了最佳男主角,蒂姆真的会很生气。
雨果看着蒂姆眸子里闪动的泪光,不由也有些感触,苏珊此时也走了过来,给了雨果一个拥抱,在他耳边说到,“上台吧,享受属于你的掌声,这是你的时刻。”
雨果也用力回抱了一下苏珊,然后拍了拍蒂姆的肩头,朝着舞台方向迈开了步伐。
前来柏林电影节之前,雨果幻想过自己夺得影帝头衔吗?老实说,他是曾经幻想过的,他还是希望自己在“死囚漫步”里的表演能够得到认可,不过他自己也知道可能‘性’不大,毕竟欧洲三大电影节由于审美取向差异比较大,要一一登顶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他前年才刚刚拿了戛纳影帝,今年在柏林的机会显然不会太大。
可事实上,现实和幻想的画面着实有巨大的差别,所有一切都似乎被‘蒙’上了一层光晕,让人看得不够真切。所以,一直到从许。鞍。华手中接过奖座时,雨果还是觉得有些不够真实,情绪显得有些荒唐和无语,这让雨果的脸上带着不知所措的神‘色’,低头看看手里这只憨态可掬的银熊,嘴角的笑容就这样彻底绽放了开来。
站在话筒面前,雨果又再次看了看手里的奖座,不同于戛纳电影节只是一卷证书,这就是一座实打实的银熊奖座,重量远远超出了雨果的想象,沉甸甸地让手腕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手里那清晰的棱角和冰凉的触感告诉雨果:这一切都是真实的。
“喔……谢谢,谢谢。”雨果抬起头,长长地吐出一口气,看着台下集体起立的嘉宾们,所有人都在为自己送上掌声,各种各样的面孔在视线里若隐若现,提醒着他,这里是柏林,眼眶里那淡淡的温热都化作了嘴角边的笑容,肆意地绽放了开来,“首先,我必须感谢和我一起努力工作的蒂姆和苏珊,伙计们,你们是最‘棒’的,这座奖杯不仅仅属于我,也是柏林电影节对我们整个团队的肯定。”
雨果内心深处还是对蒂姆和苏珊错失奖项颇为遗憾,所以他‘混’‘乱’的大脑里第一个反应就是表达了对他们的感谢,没有他们,就没有“死囚漫步”的成功。雨果的话语,让舞台底下的蒂姆和苏珊固执地站立着,鼓掌表达着他们的支持,苏珊甚至送了雨果一个飞‘吻’,这让雨果不由就轻笑了起来。
“我曾经幻想过我自己站在这个位置的画面,但现实的差别实在太大了,这座奖杯的重量我似乎有些拿不住了。”雨果直爽而幽默的话语让现场响起了一片轻笑,“拍摄‘死囚漫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我必须感谢柏林电影节给我这个机会,让我站在这里感受一下成就感,让我知道,作为一名演员,我虽然还有很多不足,但似乎目前努力的方向是正确的,这让我很安心。”
现场直接就笑成了一片,雨果这俏皮之中带着一些自信、得意之中带着一些嘲讽的语气,着实十分讨喜,无论是哪个国家的人,都领略到了雨果的幽默。如此场景在柏林可是难得一见。
“如果按照计划,此时我应该站在这里说一些德语,然后再说一些其他语言,表达一下我的国际化,还有出‘色’的‘交’际能力,这样柏林的观众就会愿意为我尖叫了。”雨果的感言让现场的德国人全部捧腹大笑,就连电台直播主持人都不由用德语感叹到,“雨果真是一个充满幽默的小伙子,想必此时已经有不少‘女’士们在为他尖叫了。”
“但很遗憾,我的准备还是不足,所以,我就不‘浪’费大家的时间了。”说完,雨果举起了右手里的银熊奖座,微笑着说到,“谢谢!”这句话说用德语说的,说完之后,雨果还站在原地,瞪大着眼睛看向了观众席,似乎在求证自己的发音是否正确,这个小动作让现场再次笑了起来,随后雨果耸了耸肩,卖‘弄’着小小的得意,然后做了一个绅士问候礼,这才转身离开了舞台。
刹那间,现场的掌声再次响起,现场的观众们不仅是在祝贺雨果的奖杯实至名归,同时也是在为雨果的个人魅力而鼓掌,这位风靡全球的演员轻而易举地让柏林也开始为他倾倒。那热闹的景象成为了柏林难得一见的画面。
伴随着最佳男演员银熊奖的尘埃落定,金熊奖的走势也失去了最后的悬念,显然“死囚漫步”还不具备同时拿下金熊奖和银熊奖的实力,而在今年电影节上映以来就好评如‘潮’的“理智与情感”至今一奖未得,这显然是不正常的,那么金熊奖的归属也就没有疑问了。
果然,评审团主席紧接在雨果之后再次登场,宣布了最终金熊奖的得主,赫然就是李。安执导的“理智与情感”,这部作品也成为了李。安真正进入好莱坞主流视线的第一枪,并且开启了他未来在好莱坞二十年的漫长拼搏史。
第四十六届柏林电影节就这样落下了帷幕,各个奖项都找到了归属,而远在大西洋彼岸的玛嘉娜和迈克尔反应各异,但他们也都知道,真正的‘浪’‘潮’即将来临,伴随着雨果勇夺最佳男演员银熊奖,金球奖也将会面临更加凶猛的指责‘浪’‘潮’,改朝换代的脚步已经势不可挡。
------------
第1440章 二重打击
站在某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回顾过去一段时间发生的事情,总是会有一些特别的收获。
1996年的第一个季度已经过去了一半,如果此时回顾一下过去六个月时间里发生的点点滴滴,将这一段时间里好莱坞的重大新闻串联起来,脑海里就可以构建出一幅恢弘的蓝图,然后,就不难发现,在这近半年时间里,好莱坞的所有动向似乎一切都来源于八月份的一个事件,一个看似平淡无奇、彷佛每天都会在好莱坞上演的普通事件:八月反抗行动。
这一场由年轻火山们掀起的革。命,浩浩荡荡地将后续影响力一直连绵到了现在,无冕之王的权威形象和地位有史以来第一次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而新闻产业的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折。不仅仅是针对好莱坞,对于整个社会都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此后的“七宗罪”、“道歉(apologize)”更是将这一话题推上了巅峰。
这一场轰轰烈烈的八月反抗行动,它的源头赫然就是“死囚漫步”,起源于雨果在拍摄过程中所经历的严重情况,随后失去控制以至于一发不可收拾。
所以,当“死囚漫步”上映时,北美所有观众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万众瞩目”,几乎每一个人都在好奇着雨果在“死囚漫步”里的表现到底如何。果不其然,无论是观众还是影评人都对雨果的演出给予了最高瞩目,而雨果在这部作品之中的表演强势地得到了众口一致的赞誉,这也一举将雨果的声势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顶点。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金球奖拉开了序幕,剧情类最佳男主角、音乐喜剧类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编剧的四项提名更是清楚地向人们展示了如今雨果无人能敌的强大声势,也体现了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对雨果的肯定。但结局却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而“死囚漫步”更是直接被淹没在无数作品的冲击之中,这几乎让所有人一片哗然,更是引来了媒体的口诛笔伐。
一个月时间过去了,金球奖与雨果的故事虽然依旧是话题焦点,但已经逐渐降温,如果就此持续下去,等奥斯卡在三月底来临时,负面影响就已经可以几乎忽略不计了。可现实是如此残酷,也是如此有趣,在这个关口,第四十六届柏林电影节来了。
本届柏林电影节几乎吸引了全球范围内的视线,在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金熊奖的归属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最终大幕落下,“理智与情感”勇夺金熊奖,这也是继金球奖、北美广播影评人协会奖、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之后,这部作品赢得的第四座重要头衔。
从目前各大颁奖典礼的走势来看,显然“猪宝贝”和“理智与情感”在最佳影片的争夺之中是处于领先位置的,而这恰恰就是金球奖剧情类和音乐喜剧类最佳影片的获得者,这无疑也是对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权威的一个重要肯定。
但问题不在于“理智与情感”,从来都不在于“理智与情感”。
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给予了雨果四项提名,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他们对雨果实力的认可;随后金球奖又将最佳影片分别颁发给了“猪宝贝”和“理智与情感”,与其他重要颁奖典礼的走势一致,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他们没有昏头,依旧是具备和所有人相似审美标准的。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金球奖却忽视了雨果在“死囚漫步”里精彩绝伦的演出,反而是嘉奖了“日出之前”,这又说明了什么?分蛋糕,只是点缀着草莓的那块不属于雨果,好莱坞记者协会只是为了堵住悠悠众口给了雨果一块没有奶油的蛋糕而已。
当然,所有人都知道,各大颁奖典礼的审美本来就有所不同,“死囚漫步”在其他颁奖典礼上也不是大杀四方的,尼古拉斯-凯奇在“远离赌城”里的表现也是值得肯定的。如果仅仅如此,那么人们也就是议论议论,根本无法让金球奖伤筋动骨――就好像过去一个月时间里一样。
现在,柏林电影节却用一座最佳男演员银熊奖表达了对雨果的嘉奖,特别在金熊奖归属于“理智与情感”的情况下,这就越发让金球奖的位置尴尬起来,那一座银熊奖就犹如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摔在了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的脸上,那疼痛和耻辱深入骨髓。
人们不由提出疑问:尼古拉斯的确很优秀,但他真的优秀到足以战胜雨果吗?即使是“远离赌城”里的演出都不见得能够超越“死囚漫步”,更何况此前的表演历史来看,尼古拉斯也远远逊色于雨果。那么,这场游戏又是如何出现这样的结果呢?
也许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的个人审美取向是如此,无可厚非;但也许……也许是因为尼古拉斯属于国际创新艺术家公司,雨果属于奋进精英经纪公司――在这一届金球奖上前者大获全胜,后者一奖未得;也许是因为尼古拉斯是属于科波拉家族的成员,而雨果的父亲则是朝记者鸣枪的一名老牛仔;也许是因为雨果拒绝出席金球奖的行为惹了某些人不高兴……
仅仅只是一个“也许”,却诞生出了无数可能性,这一次,根本不需要各大媒体煽风点火,观众们心中就自己开始嘀咕了。
这一场分蛋糕的游戏,着实变得有趣起来。
观众们不是专业的影评人,他们不会认真地讨论雨果和尼古拉斯的演技到底孰优孰劣,他们也不会像学院教授一般认真分析雨果和尼古拉斯的表演方法到底是方法派还是表现派,他们在乎的是自己的观影感受。
八月反抗行动所带来的超高期待之后,让观众心里设定了一个标杆:雨果到底表演有多么出色,居然陷入了人格分裂的窘境。而当“死囚漫步”上映之后,雨果精彩绝伦的表演达到了――甚至是超过了这一标杆时,观众内心的惊涛骇浪就是难以抑制的,即使雨果在各大颁奖典礼实现奖项的横扫,在他们看来也是理所当然的。
简单来说,观众们认可了雨果。相对而言,即使影评人一再强调尼古拉斯的演出也是不逊色于雨果的,观众内心的认同感也无法达到同样的高度。金球奖之后,观众就已经颇有微词了,现在柏林电影节再一催化,他们就对金球奖更加嗤之以鼻了。
面对这样的情况,新闻媒体一个个都幸灾乐祸,他们显然最希望看到的就是这样的局面,而这一次,甚至不需要他们煽风点火,观众们内心的标尺就已经给出了答案。
“雨果-兰开斯特柏林勇猛擒熊!”这是“洛杉矶时报”的标题,没有提到金球奖,没有刻意煽情,只是简单地陈述了事实,在文章之中,他们认为雨果的杰出表演得到了评审团的一致认可。
“九名评审的一致选择:雨果-兰开斯特。”这是“展映”在柏林电影节结束之后,以官方场刊的身份揭晓了奖项评选的幕后故事,在文章之中,他们引用了评审团主席尼基塔的话语,“这是我们所有评审唯一没有经过讨论,举手表决时就达成一致的奖项。只要认真观看过这部电影的观众,闭上眼睛细细品味电影里那双深沉而错杂的眼神,他们就会知道我们做出了最为正确的选择。”
“戛纳之后,柏林登顶!”这是“纽约时报”的新闻标题,没有刻意提起这个奖项的重要性,而是就事论事,强调了过去几年时间里雨果所创造的辉煌,在报道内容里他们对这位未满三十岁的男演员也是赞不绝口。
其实这基本就是各大媒体的态度了,像“旧金山纪事报”那样以激进的标题“以银熊奖向金球奖发起质疑”进行报道的媒体,毕竟还是少数。但是媒体们对雨果的肯定,对“死囚漫步”的肯定,却是毋庸置疑的,众口一致地表示雨果的得奖完全是实至名归,这正好给了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沉重的一击!这是继金球奖颁奖典礼结束之后千夫所指的乱局之后,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所承受的二重打击。
这一次的争论从表面上看来,根本没有一个月前千夫所指的喧闹和嘈杂,几乎可以说是云淡风轻、风平浪静,但恰恰相反,隐藏在这种平静之下的议论和争议,却对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造成了沉重的打击,金球奖的权威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甚至有人开始怀疑协会成员内部**的事实,比起媒体的谴责或者经济的损失,失去观众的支持,这才是最为致命的。
在这场隐藏在平静海平面之下的竞争之中,每一次出拳和回击都不露声色,遭受打击的那一方也始终只能是哑巴吃黄连。奋进精英经纪公司吃了一次黄连,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也吃了一次黄连,但是现在对决却悄无声息地升级了,金球奖直接就受了内伤,满腔的血腥味,却偏偏不能显露出来,还必须把血浆硬生生吞下去,然后思考着接下来应该怎么办?
此时此刻的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顿时就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玛嘉娜应该怎么办?迈克尔又会怎么办?
------------
第1441章 沦为笑柄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03690
103691
103692
103693
103694
103695
103696
103697
103698
103699
103700
103701
103702
103703
103704
103705
103706
103707
103708
103709
103710
103711
103712
103713
103714
103715
103716
103717
103718
103719
103720
103721
103722
103723
103724
103725
103726
103727
103728
103729
103730
103731
103732
103733
103734
103735
103736
103737
103738
103739
103740
103741
103742
103743
103744
103745
103746
103747
103748
103749
103750
103751
103752
103753
103754
103755
103756
103757
103758
103759
103760
103761
103762
103763
103764
103765
103766
103767
103768
103769
103770
103771
103772
103773
103774
103775
103776
103777
103778
103779
103780
103781
103782
103783
103784
103785
103786
103787
103788
103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