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誓就立誓~”鳌拜第一个就一手指天,说道:“我鳌拜对天誓,如果皇上龙驭归天,我就忠心拥护大阿哥豪格为帝,如有二心天诛地灭。”说罢鳌拜冲另外七人说道:“到你们了~~”
于是,索尼等七人也一一对天誓
眼下,李龙最重要的事情是收复金州。为此,李龙也做了不少准备工作,比如派出大批锦衣卫去金州一带侦查,绘制详细的地形图并打探建奴兵力部署;设法找来当地百姓,询问一些偏僻的小路小道或是险要之地等等。
之后,结合各方面的情报,李信、杨大力、潘玉柱等人制定几个备选方案提交给李龙。经过一番讨论,最终决定选择金州中左所登陆,建立前进基地,等摸清金州建奴的情况以后,再做具体打算。金州中左所,也就是今天的旅顺一带。李龙选择的登陆地点也就是今天的旅顺口。
旅顺口历史悠久,晋名“马石津”,唐谓“都里镇”,元称“狮子口”,到了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太祖皇帝朱元璋派马云、叶旺两将军率部从山东乘船跨海镇守辽东,因海上旅途一帆风顺,特将狮子口改名旅顺口。8。
旅顺口位于辽东半岛的最南端,这里与山东半岛的山东、莱州隔海相望,像一对钳子般拱卫着京津门户。旅顺口周围群山环抱,是典型的丘陵地形,其东侧面向外海,也就是黄海,西面有老虎尾半岛,伸入海中,构成天然的海港,只有一条峡湾作为入口。海湾的北侧就是金州卫中左所的驻地,修建有两座简单的砖城,不过这里的驻军
十月十日,作为第一梯队登陆的李信部安全登陆,并立刻在滩头建立简易阵地,将事先准备好的木桩以最快的度钉进泥土中,做成简易的栅栏,然后火枪兵在栅栏后严阵以待。后续部队陆续上岸,继续由随军工夫建立栅栏。于是一层层的栅栏象鱼鳞一样从海滩向内陆延伸。5。
根据情报,金州中左所驻扎有五百汉人八旗兵,等李信派出的斥候回来时,却说卫城里的建奴似乎没有什么动静,反倒是有一群建奴百姓模样的人正朝这边来。
一见到大明军队的旗号,百姓中有人欢呼起来:“王师!王师来了,我等可以回家了!”年过半百的老秀才激动得热烈盈眶,倒头便拜。不过在欢呼的同时,也有些人往后缩了缩身子,同时将身上的包袱拢紧了些。
“你们都是汉人吗?”李信很警惕,生怕是建奴耍的阴谋诡计
“当然是汉人了~~”老秀才厌恶地摸了摸脑门上的辫,“老夫是山西大同人,崇祯七年的时候被建奴掳走的。”
李信一听,老秀才确实满口山西口音,“好吧,你留在原地,等我们军长来了,再做定夺。来人呐,给他们一些干粮
“得令~”军中伙夫立刻从营中取出一些干粮分给这些衣衫褴褛的难民
很快,李龙也登上了这片富饶的黑土地,当李龙最初听到的欢呼声,让李龙油然而生强烈的使命感,但是当他踏上岸边的时候,却没有看到更加热烈的场面,从这些衣衫褴褛的百姓眼中,他能看到的只有畏惧、担忧、惊慌,要不是还有那一丝丝期盼,他也绝不会停下脚步。
“乡亲们!”李龙觉得自己应该说些什么,与其说安抚这些百姓,不如说是给手下的将士一个战斗的理由。
“本官乃朝廷新近任命的镇国公,大将军,率十万大明健儿,登陆旅顺。我们的将士,一为痛击建奴,恢复故土;二为诸位乡亲重新拥有自己的家园!”李龙用力挥舞着手臂。陆。大声吼道。下面的百姓都静静地看着他,并没有什么反应。
“你们想不想拥有自己的家园?”李龙继续挥舞着手臂。对着百姓大吼。
没有想象中的齐声欢呼,不过李龙还是能清楚地听到东一声,西一句,稀稀落落地回应。
“想……”
“俺想……”
“俺们想回去……”
“俺地家啊……俺的老婆孩子啊……”有人失声痛哭,声音凄厉无比。
李龙站在高处。他看到很多人开始抹眼睛,能听到哀切地叹息声,要不是实在没有办法,老百姓谁也不想离开自己的家园。两百年前,他们的祖先因为生计,也因为朝廷的强迫迁徙,从关内来到关外,在黑土地上辛勤耕耘。奋力求生,期间血泪斑斑,不可尽数。两百年后。3。当建奴铁骑踏上他们的家园,铁蹄之下,人皆为奴,屠刀面前,无理可说,他们只能再一次背井离乡,背着血泪,想要找一条回到关内地道路、求取生存之路。
刚刚登岸的兵丁排成整齐的队列,每排好一队,才会在队官地号令下面,迈开整齐的步伐,向岸上进。虽然经过适应性的训练,兵丁们的脸上还是掩不住的倦色,又不少人还没从严重的晕船中缓过劲儿来。不过他们还是努力将腰杆挺得笔直
临时营地的方向,已经入驻的兵丁们,则开始唱起他们的军歌。9。似乎每个穿越者都喜欢拿来当军歌,但是这歌的歌词与此时的时代背景,用这歌似乎又很贴切。刚刚还沉浸在背井离乡痛苦中的百姓,不由都侧耳倾听,疑惑地相互看了看,又转过头将目光放到了那些正在行进中地队列上,隐隐感觉到:这支军队似乎不太一样。
老秀才则从山东兵那里借来一把匕,利索地把脑后的辫给割断了,“好一句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割掉辫子,老袖子朝一旁的士兵一伸手,喊道:“来,给老头子一把兵器,只要还有一口气,老头子也要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周围人听了都一阵大笑,揶揄道:“老夫聊少年狂~~”
老秀才不服气地说道:“难道你们没有听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壮士暮年,雄心不已吗?”
李龙笑道:“老先生,我军中缺少识文断字的书吏秉笔,杀敌的事情就交给小伙子们吧。”
“嗯~~”李龙都开口了,老秀才也不能不识抬举,于是只能重新把衣服整理好,恢复一副老秀才老儒生的模样。
收复金州卫城的战斗几乎就不能称之为战斗,由于失去了海军巡海,明军的出现令城内的八百汉奸军猝不及防。李信作为先头部队,只消半个时辰不到,就拿下了金州城。八百汉奸军一半被杀一半被俘。
得到了皇帝的支持,李龙的“复辽大业”自然干得更加热火朝天。夺取了金州卫城之后,明军开始加固金州卫城。卫城原本是外面砌着砖石,中间是土坯的方形关城,南北长三百多丈,东西宽一百多丈。南北门都有瓮城,城外地护城河宽四丈余、深一丈多。卫城西面地宁海门距离金州湾海岸一里多,东门外几十丈便是山地丘陵,只有中间是一条官道和平地,金州卫城便像一把铁锁,守卫着身后的金州半岛。
十万大军想要一次全部登陆需要不少的时间,所以李龙只有先守住金州的阵地。
这样地地形,对李龙来说极为有利。只要掐住金州城正面四五里许的平地,便可以将建奴挡在外面,建奴若是要从东面的丘陵山地迂回,便会丧失骑兵地优势,李龙有十足的把握,可以用步兵在山地对其大量杀伤。金州属于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产区内丘陵地为棕壤,土质瘠薄,不太适合农作物的生长。不过在平川地有盐渍化草甸土,却因此培育出优良的母草。主要牧草为禾本科的白茅、黄背、野谷草、狗尾草以及菊科草等,豆科牧草极少,牲畜喜食。因此,金州出产一种优良的马匹——金州马。
金州马体质干燥结实,性情温驯,结构匀称,体型优美。肌肉丰满。四肢干燥,关节明显,管部较长,肌腱分明,富有弹性,球节大而结实,蹄大小适中,蹄质坚韧。具有结构匀称,挽力较大,度快,持久力强,耐粗饲等优点。是一种既可以充当畜力,又可以充当战马的优良马种。骑兵将领张鼐一到金州就找来了两匹金州马试骑,试过之后,立刻向李龙建议大量装备金州马,来组建自己真正的骑兵。
辽南原本的人口不多,鱼虾及贝类还算丰富。渔民们的收获,多少能缓解食品的压力。此外,明军还抢占了附近的一些岛屿。如金州东面海上的广鹿岛、大小长山岛,以及周围不知名的小岛屿。这些岛屿目前只能用来简单的屯垦,以及作为渔民的停靠点,好在尚可喜的水军被被两次黄海海战摧毁以后,建奴在辽南也没有水军,只要安排一些屯兵驻扎屯垦,便可以确保对这些岛屿的控制。
为了维持金州的秩序,李龙将金州的辽民全部归并为几个部分,建奴百姓统统去开山采石头,什么活辛苦,什么活危险就让他们干什么。
汉人百姓凡是军户,取精汰弱。强壮的编成金州营,作为援辽军的后备,大概有两千多人,负责维持地方上的秩序,其中一部分分驻各岛。8。
凡是匠户,包括军匠、民匠,全都编入工匠营,分派到各个工厂、工地,从事与本职技艺相关地工作。实在是金州暂时用不到的。也随着放空的运输船送往山东,交给孙和京、沈履素安排。山东和海阳卫的工厂,对工匠的需求量也很大。剩下来的,全部编入工役营,安排从事农活、打渔、煮盐、采石,以及建造城堡等其他杂役。
李龙在金州搞这么大的动作,驻扎在复州的镶红旗阿礼达早就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只是消息传到赫图阿拉,却迟迟没有回信儿,这可把阿礼达给憋坏了。于是他立刻前往盖州,找到了硕托商议进攻金州一事。
硕托不以为然道:“还打南蛮呢,大清国就要变天了,你还不知道?”
“你是说皇上?”阿礼达用询问的语气说道
硕托点了点头,答道:“赫图阿拉如今是玛法(爷爷)、十二叔、十四叔、大阿哥豪格四人临朝处理政事了,说明皇上的龙体堪虞。”
阿礼达忽然兴奋起来,“如果这样的话,玛法(爷爷)和十四叔、大阿哥是皇位最有力的竞争者了。难道我们两红旗真得会变两黄旗吗?”
硕托摇了摇头,说道:“玛法早就年老体衰,没有争位之心了。8。再加上天聪九年那件事之后,玛法就彻底对皇位不抱任何希望了。”
天聪九年(公元1陆35年)征服察哈尔蒙古的巨大胜利之后,林丹汗的皇后率领族人归降后金。结果却引了后金王爷贝勒们一段抢老婆的风波
当时皇太极命诸贝勒在前来归附的察哈尔蒙古贵妇中挑选中意之人,代善看中了富有而美貌的苏泰太后。但因苏泰太后是济尔哈朗的妻妹,皇太极已先许给济尔哈朗而不能答应代善,便退一步让他娶囊囊太后。代善却嫌囊囊太后穷,娶了有钱的察哈尔汗女泰松格格。
事情本该就此告一段落,代善却不肯罢休,仗着自己是皇太极之兄,是国中大贝勒,此后又多次提出要强娶苏泰太后为妻,皇太极一直不准,代善于是耿耿于怀。3。这不满很快勾起了代善多年埋藏在心里的怨恨,有怨恨就得找出气口,出气的机会说来就来,几乎就在同时。
诸贝勒选娶察哈尔蒙古贵妇时,豪格娶了伯奇福晋,这一下惹恼了他的岳母大人——哈达公主莽古济。
莽古济是努尔哈赤与继福晋富察氏衮代所生的女儿,是莽古尔泰的同母妹、德格类的同母姐,皇太极的同父异母姊。初嫁哈达贝勒武尔古岱,所以人称哈达公主;天命末年夫死,后嫁蒙古敖汉部琐诺木杜棱。莽古济与前夫所生两个女儿,一个嫁给岳托,一个嫁给豪格。她一听说豪格又娶一蒙古贵妇,便生气地说:“我女儿还在,为何又令豪格娶妻?”她一向与皇太极关系不好,此时更迁怒于他,满怀愤恨,不经皇太极同意,就从远迎凯旋大军的阳石木河擅自回家。8。这一行动,是明明白白地向皇太极示怨示威。看来,她和莽古尔泰、德格类都从母亲那里继承了暴烈如火的性格,在险恶的政治斗争中,只会落个悲剧下场。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3467
13468
13469
13470
13471
13472
13473
13474
13475
13476
13477
13478
13479
13480
13481
13482
13483
13484
13485
13486
13487
13488
13489
13490
13491
13492
13493
13494
13495
13496
13497
13498
13499
13500
13501
13502
13503
13504
13505
13506
13507
13508
13509
13510
13511
13512
13513
13514
13515
13516
13517
13518
13519
13520
13521
13522
13523
13524
13525
13526
13527
13528
13529
13530
13531
13532
13533
13534
13535
13536
13537
13538
13539
13540
13541
13542
13543
13544
13545
13546
13547
13548
13549
13550
13551
13552
13553
13554
13555
13556
13557
13558
13559
13560
13561
13562
13563
13564
13565
13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