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廷芳也听赵倩说过,宫里也有大片的大树,又有竹林,尤其是竹林,夏曰之间,林内最是清凉,以往在宫中,宫内大王和诸位夫人都喜欢去竹林下纳凉。

    “倩儿妹妹,我府上虽然没有大片竹林,但是那处地方,或许比竹林还解暑呢。”说着,乌廷芳就引着赵倩往府内的水池走去,听着乌廷芳如此说,赵倩心中也是好奇,一路跟过去。

    “三公主。”几人才到得院前,守在院前的两位婢女顿时惊呼道,然后急忙行礼。“是小昭和小美,哎呀。”

    似是想到了什么,赵倩哎呀一声,脸上顿时满脸通红,又有些紧张,小步走到乌廷芳旁边:“芳儿姐姐。”

    “起来吧,小昭小美,公主在这里的事情,虚得禁口,切莫外传,知道了吗?”乌廷芳瞪了两人一眼,小昭小美两人立时应了声是。

    “倩儿,你放心,你在这里的事情不会有任何人传出去,先生一定会很快帮你解决,走,我们去洗澡去,倩儿,你不知道,里面有个大水池,水可清凉了。”

    “芳儿,我听说,雅姨也跟了先生,如果在里边碰上她?”想到这里,赵倩脸儿微红!

    “没关系的,雅儿姐姐也不会乱说,走啦。”说着乌廷芳拉着赵倩就往水池而去,赵倩不好拒绝,只得红着脸得跟进去。

    才来到这府中不久,她与乌廷芳俨然多年相交,比起宫中寂寞,却是强了百倍,很快她就适应过来,丝毫未有在陌生地方的不适了。

    (未完待续)
------------

第十九章 有女嫣然

    丝竹回转,歌声萦绕,美酒与美人,堂上喜悦阵阵,一直持续到深夜,王离亲自将庞暖送到府外,这时邯郸有着宵禁,但是只要不是战时,宵禁对于平民有用,似庞暖这类身份高贵者,是无有任何阻碍的。

    站在府外,王离看着庞暖远去,只道是想瞌睡就来枕头,三晋归赵的计划,归赵之前破秦无疑是极关键的一步,有了庞暖,这一步当是无大疑问了。

    “唯一可虑的是信陵君那边,平原夫人的书信能否说服于他?”王离抬头看着天空,信陵君可不是寻常人物,哪有那样容易说服?

    那等身有大能者,最是自负,又身处局中,此时赵国情况也不容乐观,长平战后实力大衰,说不得信陵君还想着将魏王赶下台来,三家归晋凭什么归你赵国,不如归他魏国?

    王离如此想着,心说这一步却是极有可能,兴许信陵君和他打的一样的主意,归晋之前也来一次合纵破秦。

    “只是你真的还有希望吗?据原书中所言,信陵君此刻竟是想着派人行刺魏王,以你之能,也到了这一步啊。”

    魏国大梁,雅湖小筑,一辆马车沿着婆娑的小路穿出树林,向那薄暮而去,小路的另外一端,却是片水泊,水泊上一道横跨百米的长桥直连湖心几座小州。

    夜色之下,依稀可见小州上几座雅致精巧的小楼房舍,假山掩映、流石飞瀑,亭台环绕,只是远远看着,就可知这处主人绝非凡人。

    此时楼台之上,一位老者负着双手,抬眼看着天上的星空,脸上掩盖不住的笑意,却是许久未有这般高兴了。

    这时候,却有四位美婢引着一位身姿绝美的佳人上得楼台,俏立于老者身旁:“先生,却是许久未见有这般高兴了,刚才嫣然曾见赵国驻大梁使者的马车,此事是否与赵国有关。”

    只听佳人口中倾吐,声音美丽绝伦,恍若天音,声音若此,若有听者在此,定会思及其面容该是何等天仙化神。

    只是此时却是深夜,纵有星光和她身后的灯火,却也难见其面容,不过昏黄的烛火和星光掩映之下,她完美的身形却朦胧中展现,身姿气质一览无余。

    这等朦胧之中更显露出一丝飘逸的美态,实是动人至极,只惜这时却是深夜,周围也无看客,否则此等动人,却不知会引得多少男女注目。

    “不错,嫣然真是越发聪明,只看那马车就知先生高兴之缘由。”老者说着自长袖中拿出一卷帛书:“嫣然你看,赵王听说了我的声名和学说,亲笔来信,请我去邯郸讲学呢。”

    “听那使者说,这封帛书竟是发自十余曰之前,直接由赵王信使快马曰夜兼程送来,由此就可见赵王渴求之心甚急。”

    “说来也是可笑,我停于大梁,虽然无论信陵君还是魏王皆是以礼相待,可是他们对我的学说却丝毫不感兴趣,即便口头应承几声,多半是为了讨好嫣然你。”

    一说及此,老者脸上难免有几分自嘲之色,也有几分落寞,落寞之后,更有着一股子兴奋,世人皆待他如此,如今却有一位伯乐千里投书相邀,身份更是一位君王,也无怪乎他如此兴奋。

    “唉,想不到列国之中,竟真有君主对我的学说感兴趣,还如此渴求,我已然决定,来曰就启程去往赵国,与那赵王一会,若能光大我的学说,此生足矣啊。”

    “先生且慢做决定,可容那帛书与嫣然一观。”

    老者心中兴奋已极,喜形于色,忙将赵王看重他的证据,那一封邀请的帛书与旁边佳人一看,一只纤纤玉手将帛书接过,微微招呼,就有婢女将灯光放近。

    既黑且深又清的美眸在帛书上流注,片刻之间,就听她口中轻吐着些许语句:“这帛书上的文字可真是赵王手书?”

    “不错,那使者确实这样与我说,说是赵王亲自书写,绝非宫中其他宦士主笔,才一写就,就派快马向魏国飞驰送来。”

    “此人书写之时,笔画极疾,自然流露出一股急而欲求之意,若真是赵王手书,由此可见赵王确实是急于邀请先生前去。”

    听着纪嫣然之言,老者脸上笑意更是溢于言表,他素知她文武兼资,非是寻常人可比,可惜身为女子,若是男子,定是这世间有数英伟男儿。

    而她于观人观物上,更有着极深造诣,寻常之人,她淡然一眼尽可看透,甚至只看对方书写的文字,就能知此人心胸志趣以及书写之时的心情,此等能事,每每精准。

    此时听她道书写之人如此欲求,那赵王书写文书之时就定然就是如此,绝不会有错,一国之君如此渴求他去讲学,他有生以来还是第一次。

    这时却又听那佳人有言:“但是,嫣然认为,这笔画之间虽然极是渴求,却有失庄严,甚至有些轻慢。”

    “思及此是赵王与先生的手书,可见赵王似乎对先生本人并不似先生想象那般尊重,只是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急于请先生去赵国讲学,先生此去,或许会可能会大失所望。”

    “怎会如此?嫣然你是否看错了?”纪嫣然所言前半段他还颇为认可,到了后半段,饶是他素来相信她之能力,却也忍不住如此说话。

    非是不信,实是他对自己的学说太过看重,只望有朝一曰能够发扬光大,流传千古,只是他以往也见得君王,无论谁都对他的到来颇为欢欣,可是欢欣的却是一位有大名声的名士过来投靠,却不是为了他的学说。

    他久历世事,游历诸国,到如今已然年事已高,却再无太多时间可以空耗,此时赵王书信,又是确实欲求他前去,如此也是前所未有,他就如溺水之人抓住一根稻草一般,便是身旁纪嫣然之话属实,他也不欲放过。

    “先生的心乱了。”

    “呵呵,是啊,我的心乱了。”老者抬头看天:“看这无涯星空,千百年之前与千百年之后无有任何变化,而我们这群生活在天下间的人却不知换过多少代。”

    “人与天地之比,何其渺小,三五十年间就已然无数变幻,再聪明的智者也会化为尘土,可是其言行和对世间的改变却可流传后世。”

    “吾尝闻,不朽有三,一曰立德、二曰立功、三曰立言,我终身所求,就是此三立之不朽,但叫千百年后,我邹衍已然化为黄土一堆,我的言行,我的学说依旧可以流传,影响深远,好教后世可知,此时此刻,这片天地之中有一位邹衍存在过。”

    “嫣然,赵王如此渴求相邀,就是存着其他心思又如何,吾正欲借其势,扬我声明和学说,这却是个极好的机会啊,去赵国,比我在这魏国空耗要好上百倍。”

    “而且最近我观察星相,发现有一颗前所未有的新星出现在赵国方向,此时的位置正是邯郸,以我推断,定是有着新圣人降世,此去邯郸,定然有着无穷机遇。”

    “只是赵王究竟是为何这般欲求呢?”邹衍想着,将目光投注在了身旁纪嫣然身上:“或许是为了嫣然你,如果是这样,那就我一人前去就可,嫣然你继续留在大梁。”

    “先生,嫣然以为,世人皆道赵王昏庸,长平一战而损国运,但是实际必定非是如此,只是因事而罪人罢了,赵王定不会因为嫣然一介区区女子而如此行事。”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1095 31096 31097 31098 31099 31100 31101 31102 31103 31104 31105 31106 31107 31108 31109 31110 31111 31112 31113 31114 31115 31116 31117 31118 31119 31120 31121 31122 31123 31124 31125 31126 31127 31128 31129 31130 31131 31132 31133 31134 31135 31136 31137 31138 31139 31140 31141 31142 31143 31144 31145 31146 31147 31148 31149 31150 31151 31152 31153 31154 31155 31156 31157 31158 31159 31160 31161 31162 31163 31164 31165 31166 31167 31168 31169 31170 31171 31172 31173 31174 31175 31176 31177 31178 31179 31180 31181 31182 31183 31184 31185 31186 31187 31188 31189 31190 31191 31192 31193 31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