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那艘飞船,在旁边的居民区中找到完好的科技产品的概率显然要更高一些。这点很好理解,你可以假设一艘船遇难之后搁浅在一个无人岛上,幸存者们在岛上建立了临时居所。之后他们会干吗?当然是将船上能用的东西都搬到居所里去用了。所以说在居民区里找到完好设备的可能性比较高。但是,我并不打算进入那里,因为那种地方最多能找到些民用科技的生活用品,而我们需要的不是这些。

    其实把之前的遇难船只换成一艘战舰你就很好理解了。当战舰搁浅后,水兵们最多把各种生活物资弄上岛,难道他们还会把舰炮或者船上的导航仪和船用推进器拆下来带到岛上去吗?那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吗。就算他们要带武器,顶多也就会把随身的步枪什么的弄走,其他东西他们别说不会去动,就算他们想动,那也要拆的下来才行啊。

    “小纯,你去搜索居住区,大致翻一下就走,别耽误太多时间。”快到飞船旁边时我对小纯说道。

    小纯点头立刻转向居民区飞去,后面的德国人也是一样安排,其中一部钢铁机兵朝居民区飞去,而另外两个则是跟着我们继续往遗迹飞。

    由于居住区离我么更近,所以小纯和那个钢铁机兵到是先到达了目的地,然后他们便分别进入了两间不同的屋子开始搜索,至于能找到什么那就全看运气了。

    在他们进入居住区的房子后我和凌以及剩下的那俩钢铁机兵也到达了飞船旁边。相比之第四特区的那艘飞船,眼前这艘船就摔的比较惨了。它几乎已经断成了五六截,而且中间某个位置还缺了老大一块,就好象是被某种巨型野兽咬了一口似的。

    因为我们的目的是搜索有价值的东西,所以聚在一起显然不太合适。好在这船上千窗百孔的也不用我们挤一条路了,大家有默契的决定各自分开进入。

    根据我们对第四特区那艘飞船的研究来看,一艘外星飞船上最有价值的区域其实就正好是四个地方。它们分别是船头、船尾、船心以及船底。

    从第四特区那里分析得出的结论证实这些外星人和地球人的外貌应该是一样的,大家有着一样的面部特征及体形,甚至连很多意识形态都有些类似。比如说这飞船的布局。

    飞船的船首位置是武器区,一艘飞船上的主武器基本都集中在这里。所以它也是最有价值的区域之一。船尾这里就不用说了,那是引擎舱所在地,深空航行技术的精髓尽在于此。至于船中心,那里一般是指挥中心所在地,船上的中央控制系统和主电脑一般都在这里。最后一个是船底,这里通常是停泊区,用来装载一些可以从母舰上分离出去的小船或者战斗单位。

    因为四个区的内容不同,所以我们也不能随便乱跑,想了想我还是联系那俩德国人问道:“我们怎么分?”
------------

第三十章 抢啊!

    那俩德国人听到我的问题到是没有马上做出决定,而是说道:“你们说说看吧。( )”

    我想了想道:“船上最重要的无非就是船头的武器舱、船心的电脑系统、船底的停泊区和船尾的动力舱。以我们现在的人员数量,有可能带走的东西顶多也就是一些核心部件,所以停泊区的东西基本不考虑。真正有价值的就只有船头、船尾和船心而已。船尾的动力系统无疑最有价值,但是个头肯定也不小,而且动力系统一般都是双机或多机并联,就算我们一起去也能分的过来,所以这个区我建议我们双方各派一人过去搜索,有东西的话能平分就平分,不好分的最后再商量。至于船头和船心吗……”

    我稍微迟疑了一下才接着说道:“武器区和核心控制系统一样重要,不过你们的钢铁机兵好象就是计算机性能跟不上,而我们正好缺少深空打击能力,所以我们各取所需,你们去核心区拿电脑,我们去武器区找武器。你们看这样可以吗?”

    那俩德国人互相交换了一下意见后便直接同意了我的要求。反正现在的情况是东西多人少,根本拿不完,与其为了带不走的东西和我们闹矛盾耽误正事还不如大度一点。

    既然大家都没啥意见了,那我们便立刻开始行动了起来。我和凌商量了一边之后就把凌给派到了船头去找武器系统,我自己则是跟另外一个德国人一起去了船尾搜索动力系统,至于剩下的那名德国人则直接去了核心区。

    在队伍分开后我便和那个和我一起的德国人进入了靠近船尾的一处断口。这个地方已经基本和前面的船声脱离了连接,只剩顶部的一部分外壳和一堆悬挂在空中的导线个管道还互相连接着,大部分船体和支撑结构都已经断开。

    由于这里的开口很大,所以我们也没走船的外围,而是直接从断口中央的一条走廊飞了进去。顺着这条走廊向前移动了不到二十米道路就被一道关了一半的闸门给挡住了。

    根据第四特区的经验,这外星人的飞船在坠毁之后好象会自动封闭所有通道闸门,这点和我们地球上的设计似乎是完全相反的。

    眼前这道门虽然没有完全降下来,但是要过去还是得把它弄开才行。门底下的开口只有一米多点,我空人到是过的去,可是武器背包却有点挡事。至于跟着我一起来的那个叫汉斯的德国人就更别指望钻过去了。他操纵的那部钢铁机兵队长机有三米多高,就算大门全开他也必须低头才能钻的进去,何况大门还封住了一半。

    走到门边看了下大门,然后我便从腰后摸出了一个好象悠悠球一样的东西扔进了门后的通道。这个金属球刚一落地便立刻向两边展开了八只细长的机械腿,跟着其中部又弹起了一个圆形的好象炮塔一般的观察口,接着这个东西在哔哔哔的响了几声之后便开始快速的沿着通道爬了起来,而在爬行过程中这玩意的顶部观察口也在迅速的上下左右的转动着。

    我稍微了等了几秒才对汉斯说道:“门后安全。”

    汉斯点点头,然后走过来单手脱住了门底向上一抬,只听咔的一声,好象有什么东西断掉的声音响起,跟着大门便被猛然朝上推了上去。我看看被推了起来的大门愣了一下,然后才跨过了大门进入了后面的通道中。

    汉斯看我过去了便也立刻跟了进来,但是那大门后面的轴承大概是被他弄断了,结果他进来之后一松手,那大门便整个落了下来吓了我们一跳。好在我们试了几次后发现它只是无法固定了而已,并不是把我们的后路封死了。

    刚刚那道大门后面是一条比较长的走廊,金属通道有一点变形,但是大体还算完整。穿过这条通道后我们又碰上了一道门,不过这道门不是闸门,而是向两边打开的那种机械门。

    我之前放出的那个小机器人在我们到达前便已经围着这个门转了好几圈了,确认没有任何缝隙之后便等在了门边。我过来之后收起了机器人,然后试着敲了下门板。听着并不清脆的回声,我又试着用刃爪在门上切了两下,结果很轻松的就拉出了几道爪印。“看来这门不算太坚固,你的钢铁机兵身上有切割机吗?”

    “有是有,但是万一门后有易燃物怎么办?我用的是激光切割机!”

    “这样啊?那就只好我来了。”我说着直接把腰上挂着的长剑抽了出来,然后手腕一紧,长剑上立刻发出了一阵刺耳的锐鸣,跟着我将长剑挺直猛的朝门上一插。只听吱的一声刺耳的金属摩擦音并伴随着大量飞溅的火星,长剑竟然逐渐船入了门内,而且剑与门的接触点还有明显发红的迹象。

    随着手上突然一松,长剑猛的一下往门内深入了一寸多深,我知道肯定是穿通了。跟着我开始移动长剑切出了一道直线,看距离差不多了便抽出长剑以九十度垂直的状态再次插进去切了道竖线。连续四道线一切出来门上立刻被我弄出了一个正方形的缺口。当然,这个缺口只有一尺多宽,并不能让人通过。

    我切出这个缺口不过是为了让我们有地方用劲而已,并不是想自己挖个门出来。毕竟这门虽然不是很坚固,但厚度却不低,要想完全切出一道够我们俩通过的大门至少得用十几分钟的时间。外面我们的人可是在拼命帮我们争取时间,我们可没十几分钟时间浪费。

    大门刚一被切开缺口之后我便将之前那个小机器人扔了进去,确认内部没问题之后汉斯便走过来把手伸进去抓住缺口两边向两边用力撕。有之前的经验,我本以为他可以轻易推开这道门的,没想到他最终只推开了一点点缝隙便推不动了。

    “该死,这东西好象被什么卡住了!”汉斯无奈的说道。

    看了看已经打开了一寸多宽一道缝的大门,我干脆钻到汉斯身前把手插进门缝道:“再试试,我数一二三我们一起用力。一、二、三拉。”

    随着我们两个同时发力,大门立刻便发出了一阵吱吱嘎嘎的令人牙酸的金属摩擦声,显然这门后的轨道已经完全锈蚀了,我们等于是在推着两块大钢板在粗糙的地面上强行移动。 多亏我的力量和钢铁机兵的动力输出都够变态,不然这门还就真得费番工夫了。

    虽然弄开这道门费了点力气,但门后的东西却是让我们瞬间忘记了刚才的郁闷,因为这道门后直接就是动力舱了。

    位于门后的是一间巨大的好象室内体育场一样的空间,不过位于我们左侧的那一半已经完全被砸扁了,地板一直顶到了天花板上,也不知道是撞击造成的还是怎么回事。位于我们前方与右手边的区域到是比较完整,从我们这里可以看到两台巨大的机器被一堆粗壮有如立交桥桥墩一般的金属构件固定在了地面与天花板上。

    从这两台机器的位置可以推断,在我们左侧被压扁的那个区域内应该还有一部类似的设备,但是现在应该已经被彻底压扁了。不过这到是方便我们了,只剩两台设备的话我们和德国人正好一边一台,谁也不占谁便宜。

    “哇,这东西这么大我们要怎么带走啊?”旁边的汉斯看着这两台比老式蒸汽火车头还要大了好几圈的设备直摇头。

    我看了一下道:“我们也不用把这些东西全带走,去看看有什么值得拿走的核心部件拆下来带走就行,其他部分等各国平分的时候再想办法争取。”

    汉斯点点头道:“目前也只能这样了。”

    “那我们还是先检查一下看看有什么值得拿的吧。”

    “好的。”

    商量好之后我和汉斯立刻便走了过去开始各自围着一台机器研究了起来。

    这个设备的外形确实有点像老式蒸汽火车头,当然它没有装轮子。这个东西朝向我们进入的大门,也就是船头方向的这一端是一个长长的圆柱形的罐子,这个就好象老式蒸汽机车前面的锅炉一样。不过,蒸汽火车的锅炉是密封的金属罐,而这个设备却不是。

    这个东西虽然整体成圆柱形,但它的整个侧壁都是用类似玻璃的透明材料制作的,而且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这种透明材料分成了内外两层,两层之间应该还有一米多远的间隔区。位于内层的透明材料中似乎有很多绿色的液体,但是两部机器中只有右手边那台的罐子里有满满的液体,而中间这部设备中间的液体不知道为什么一滴也没剩下。当然这个不影响我们和德国人的分配,反正液体只要取样带回去化验就行了,有多少问题不大。

    这个透明罐体的两端都是使用特殊材料制作的东西密封的,但是这种材料我之前没见过,初步检测只能确定它可能是一种类似于陶瓷的物质,只是成分不太清楚。

    两端的密封部件后面都连着一堆复杂的机械,但大体看起来都只是简单的电气部件。因此我们只是使用x光和超声波对其结果进行了透视扫描并在资料库中记录下了其空间结构,至于具体部件我们却没打算带回去,只是把各种不同成分的部件都想办法切了一小块下来,这样回去之后就可以搞清楚各个部件位置需要些什么材料了。

    整部机器除了前面这段巨大的罐子之外,后面只剩下了一段有罐体一半长度的机械结构。这个部分我们当然也用透视扫描法确认了内部结果,结果合成影象显示这东西外面的东西都很简单,只是其核心位置有一个内部构件看起来很像美国人的超电磁引擎,只是这个东西体积要小了很多,而且结果上也有点区别。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408173 408174 408175 408176 408177 408178 408179 408180 408181 408182 408183 408184 408185 408186 408187 408188 408189 408190 408191 408192 408193 408194 408195 408196 408197 408198 408199 408200 408201 408202 408203 408204 408205 408206 408207 408208 408209 408210 408211 408212 408213 408214 408215 408216 408217 408218 408219 408220 408221 408222 408223 408224 408225 408226 408227 408228 408229 408230 408231 408232 408233 408234 408235 408236 408237 408238 408239 408240 408241 408242 408243 408244 408245 408246 408247 408248 408249 408250 408251 408252 408253 408254 408255 408256 408257 408258 408259 408260 408261 408262 408263 408264 408265 408266 408267 408268 408269 408270 408271 408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