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海水吸入的海洋生物在这个浅水区反抗能力直线下降,根本不是这些大型魔兽的对手,而且有些倒霉一点的被水流冲出来的时候就已经晕死过去了,毕竟那个管道内的水流速度非常之快,来回的撞击什么的肯定是免不了的,而且越是大型生物肯定受到的冲击力就越大,所以掉下来的生物就算不是被撞的晕头转向就是已经挣扎的精疲力竭了。再加上水浅施展不开,这里的海洋生物基本就只能等死而已。

    对于这些生物的命运我们倒不在乎,只是那恐怖的水柱从管道口喷出来之后还能向前飞出一百多米才开始下坠,由此你就可以看出水压有多大,这样的通道要想钻进去再逆流而上,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再说我们也不是急着产卵的大马哈鱼,可没那种与河流拼命的勇气。

    小心的绕开争相捞鱼的魔兽群,我们走到了水柱的正下方。这里虽然是出水口,但是因为水压太大水柱都飞出去了,这边反而没有水,自然也没有鱼,所以魔兽们都没过来。

    看着这个悬在头顶,距离我们还有六七十米高的出水口,我们一个个都在那里直皱眉头。要从水里穿过去其实也不是真的绝对做不到,至少我是肯定过得去的,了不起启动神域合体,在那种属性模式下即便水压再上升一倍我也照样能穿过去。问题是那样的消耗太大,而且维基他们也过不起啊!

    “紫日会长你有办法过去吗?我看从水里穿过去我们大概是做不到了。即便你有办法拉着我们前进,那个水压冲击我们也肯定挡不住!”

    听到维基的问话,我也皱眉思索了起来,不过只是迟疑了一小会我就突然冒出了一个点子。

    “有了。维基,这里距离入海口还有多远?”

    “大约三四公里吧。怎么了?”听说我有办法周围的几位也都围了过来想听听我的解决办法。

    在他们期待的眼神中我笑着说道:“如果只有三四公里那就没问题了。”我说着就指向了出水口说道:“那个出水口的水流速度太快,我们肯定过不去,即便能过去,付出的代价也太大了。所以我想,与其研究如何强行通过那个水流,不如另外开条路。只要我们从出水口旁边钻个洞就可以了,然后沿着那个地下管道一路往前挖。管道里的水流产生的噪音可以帮我们确定它的位置,我们只要不离开这个主管道太远就不用担心到了出口会找不到路。”

    听到我的解释维基他们并没有立刻放心下来,反倒是更加担心。其中一个女性玩家问道:“紫日会长,你的方法有两个问题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

    “问题?什么问题啊?”

    “首先,要打通一条三公里长的通道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你确定我们有那样的挖掘能力吗?”

    我点点头道:“我有专门在地下活动的魔宠,正常挖掘速度大概比正常人走路的速度稍微快一点,一小时就能挖三公里多了,要是他全力挖掘的话,速度还能更快。”

    那名女性玩家听完之后立刻又道:“可是还有个问题我们需要解决。当我们挖掘到那边的海底后,一旦我们挖穿最后一层岩壁联通海底,我们刚挖出的通道就会变成和那个一样的水道,海底高压会迅速让周围的海水冲入管道将我们全都冲回来,而且即便我们能事先固定住自己不被冲走,海水高速流入管道也会在入口处形成大漩涡,我们根本就无力摆脱那种漩涡吧?”

    “关于这个我也想到了。”我毫不担心的说道:“我的挖掘魔宠并不止一只,我们可以稍微多耽误点时间,不要挖直线通道,而是挖出一条像弹簧一样的螺旋通道,并且每挖掘一段就回头将后面的重新填起来,这样等我们挖通海底之后海水虽然会涌入却不会形成水流,等联通的一小段通道被填满后自然就不会再有水流产生了,我们完全不用对抗漩涡。”

    周围的玩家听到我的解释立刻就放心了下来,因为我的方法虽然简单,但只要想一下就知道绝对有效。当然,这种方法也就是游戏里能用一用,在现实中是肯定不可能的,因为海底的水压太恐怖,当通道连通外界海水的瞬间,冲入的水压带动碎石会像炮弹一般砸进来,别说现实中没有多少能抵抗深海压强的潜水服,就算是潜艇,肯定也架不住这些被海水推动的石头砸啊。

    不过我们不用担心这些,因为我们是在游戏里。游戏里为了玩家们能进入海底场景地图增加游戏乐趣,所以忽略了水压问题,只要你有铠甲或者是对抗水压的魔法,就不用担心深海压强,至于那些石块什么的,那就更不用担心了。以我的防御力随便顶块盾牌就能扛下来了,所以石块的冲击对我们来说完全不是问题。

    想到了解决方法之后我们就立刻开始执行了起来。不过要挖隧道之前还要先做点准备工作。那个出水口在我们头顶六七十米高的地方,而不是在地面上。开拓者虽然挖地很厉害,但他不会飞,所以我们还得先上去人工开挖出一个足够深的洞,最起码要让开拓者能把自己塞进岩石里,不然根本没法开始挖啊。

    本来如果只是在岩石上开个洞倒是问题不大,我们这边很多人都能搞定,不过考虑到旁边就是一条高压水管,而这里又是地下世界,所以我们担心震动太大会造成岩层断裂。这里之前发生过坍塌就说明岩层本身已经不稳定了,要是我们再蛮干的话很可能会彻底弄碎岩层,所以必须找个温柔点的开掘方式。

    不能暴力挖掘,那就只能用腐蚀法了。相比之直接靠蛮力或者用爆破手段,腐蚀的速度虽然慢一些,但是动静却是最小的。不过,在我们这里就连那个速度慢的问题都不存在,因为凌的神级黑暗侵蚀腐蚀岩石的速度几乎就是肉眼可见的快。只见凌将手按在墙面上,不到一秒她的手掌周围的岩石就开始变黑,然后粉化,而周围黑色区域还在向周边扩散。

    随着黑色区域的扩散,墙面上很快就出现了一大片黑色的区域,而等变黑之后一两秒,那个区域就会开始粉化掉落,而凌的手直接接触的位置则是已经向内凹下去一大块了。随着岩石逐渐凹陷,凌也开始向内移动,而黑色区域则不断的向前扩展,很快凌的整个人都消失在了石壁上,而她的背后则是留下了一个直径三米多的大洞,而且大洞边缘还是褐色的,偶尔还会往下掉渣滓,明显被腐蚀的状况还没完全停止,只是速度慢下来了而已。

    维基他们看着凌的动作一个个都像看到上帝一样,当然我说的是现实中的上帝,游戏里的耶和华整个就一游荡者,没事就在教廷的势力范围内到处晃荡,属于最不安分的那一批神族之一。

    “那个,紫日会长,你说的会打洞的魔宠难道就是这位女性大恶魔?”一名队员问道。

    我当然摇头否认,对方则立刻问我那她为什么可以这么快的挖洞,我只好回答他:“这位是我最强力的魔宠之一,算是全能型人才,啥都会点。这个打洞的魔法叫做黑暗侵蚀,是一种黑魔法,攻击型,主要是用来杀人而不是挖洞的。你别看挖掘速度快,但是持续不了多少时间的。也就我这个魔宠魔力够多,你要是学会这个魔法,最多六七秒你的魔力就得见底,所以只能临时用一下,指望靠这个开路时不行的。”

    “不过这也很厉害了。”维基说道:“起码我们这里就没人有这种速度。”

    “你们只是不擅长而已。”

    我们这边刚说完就见凌从上面的洞口飞了出来,然后她也没下来,就对着洞口一指,一道空间裂缝直接在洞口出现,开拓者顺着洞口钻进了刚挖出来的洞穴,然后在他的脑袋接触到前面的岩石的瞬间速度开始陡然加快,巨大的身体眨眼之间就钻入了前方的洞穴之中并一路深入而去。

    开拓者在地下挖掘前进依靠的是一种魔法而不是物理方式。那些会打洞的生物都是体积比较小的生物,大型生物在地面下受到的阻力太大,基本不可能靠挖洞前进,而开拓者的能力则完全是魔法能力,他的脑袋上有恒定的话是为泥法术,而且比法师们释放的速度快很多倍,魔力消耗也低很多,毕竟人家及这么一个技能,自然是比那些啥都会点的法师要专精的多。

    随着开拓者深入岩壁,我直接让幸运把维基他们一个个的全都给送上了洞口,然后我也跟着钻进去收回幸运他们这些魔宠开始顺着开拓者挖的洞穴朝前走。

    按照我之前的计划,通道不能挖成直线,需要螺旋前进,否则即便我们堵住后面的通道,也会因为心新填入的通道结构不稳定而被水压强行击穿,相比之下螺旋形结构因为承力方式的不同反倒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了。不过原本我们是打算在主通道的一侧开洞的,不过后来开拓者觉得这样会挖偏就干脆环绕着那个已经进水的主通道向前绕圈子挖,这样的好处显而易见,因为主通道就在我们挖出来的通道的螺旋包围之中,可以确保我们的方向不会出问题。

    维基他们只认识那个主通道出去之后通往嘟噜度的路线,如果我们偏离太远找不到那个主通道出口,维基他们就没法按照他们知道的那些标记找到嘟噜度城。

    三公里多的地下距离,本来以开拓者的速度最多一小时就能挖穿,不过因为现在挖的是螺旋形通道,所以速度自然就慢了很多,最后我们用了一个半小时才挖到出口。

    因为开拓者对地面震动很敏感,所以我们在接近出口之前开拓者就感受到了出口处的漩涡形成的震动,这种震动顺着岩石传递到了通道内,也证明了我们离出口不远了。

    为了不被主通道口的漩涡吸回去,我们在确认快到出口了之后就开始横向挖掘了一段距离远离了那个出口,然后在封住了之前的通道后才打开了这边的通道。

    海水涌入的时候确实冲击力不小,不过我提前在前面放了两道魔法盾,海水虽然击溃了它们,但冲击力也下降了很多,至于水压,这个因为系统设定倒是没啥大问题。

    等海水完全灌满了我们最后剩下的这段通道后,我们立刻就感觉到了身上一股巨大的压力。游戏里只是降低了压力对人体的影响,加上玩家们的身体属性比现实中强出太多,所以才能在深海活动,但是压力在人身上还是会体现出来,也就是你下潜的太深,依然会感觉到憋闷,而且装备的好坏以及个人魔力的多少都直接关系着你的极限下潜深度,毕竟战士们潜水就靠铠甲,法师和其他没有铠甲的职业都是靠魔力支撑起的抗压结界,所以也不是说什么人都可以下到深海海底的。

    我们现在所在的这个地方深度显然不低,但是也没高到那种足以杀人的地步,至少维基他们虽然看起来挺难受,却没有挂掉,这就说明水压还在可承受范围内。

    等水流平稳后由我第一个钻出了通道查看了一下外面的情况。

    这地方因为是深海,所以水下完全就是漆黑一片,不过我有完美夜视能力,所以这个对我没影响。在我的视线中,周围的海水显得异常的清澈,大大小小的海洋生物或远或近的在附近游动。相比之现实中,游戏里的海底显然更加的生机盎然。观察了一会附近的几种长的跟外星生物似的深海物种后我又将目光挪向了主通道的位置。

    就像我们之前猜测的那样,位于主通道的上方就是一条粗大的水下龙卷,或者叫大漩涡也可以。不过比较让人放心的是漩涡离我们比较远,我们所在的出口位置虽然能明显感觉到水流在向那个方向流去,但是冲击力并不大,稍微注意点就不会被吸过去。其实漩涡的主要威力都集中在它的顶部,也就是中央那一圈,如果我们在它的上方,别说距离才只有一百多米,就算我们站在一千米外也绝对会被吸过去。

    确认外面没什么危险之后我便转身招了招手,然后维基他们立刻跟着我鱼贯而出,不过他们出来之后却是两眼一抹黑,啥也看不见。

    《零》中虽然开放水下地图,但这种地图的难度一般都比较高,而且投入成本也不小。一来在水下需要对抗水的阻力,二来水下魔兽都是水生生物,他们更适应水中环境,玩家下水后战斗力会直线下降,毕竟即便系统不设置那杀人的水下压强,但是浮力导致的身体平衡问题就够玩家们头疼的了。《零》中的水下地图可不是别的游戏中那种站在海床上格斗的山寨水下地图,这里的水下地图就是真的水环境,就好像你在现实中的水下一样,除了游戏里可以用魔法解决呼吸和压力问题之外,其他东西都和现实没区别。当然,难度高的同时,水下地图怪物经验值普遍比地面高出三四倍,而且密度大,还出产很多值钱的物资,这都是吸引玩家下水的主要原因,也算是一种补偿,毕竟难度这么高的地图要是和地面一样,谁还下来啊?

    事实上水下地图除了浮力导致的身体平衡问题以及水的阻力造成的动作减速的问题之外,还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能见度。

    游戏里虽然没什么环境污染,各种水下地图中的水都非常清澈,但再清澈的水也不可能和空气一样透亮,所以在水下环境,人的视觉范围会受到极大影响。当然有人会说在水下声音会变的非常有用,因为声音在水下传递的比在空气中更远。可是,虽然声音在水下很有效用,但是玩家却几乎无法利用。

    如果你在游泳时曾经把头埋入水下仔细听过水底下的声音,你就会发现人在水下根本没办法通过声音辨别声音的方向。人的耳朵之所以能确认声音传来的方向是因为我们有两个耳朵,我们得大脑会根据两个耳朵接收到的声音的先后顺序以及强度大小来进行三角定位,这样就可以确认到目标音源的大概位置。这种对声音的三角定位能力是哺乳动物都具备的一种能力,是我们哺乳动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演变出来的一种能力,但是,这种能力是根据大气环境而演化出来的。在三角定位过程中,我们的大脑会进行一些特殊运算,这种运算时由固化在我们大脑中的一些神经单元完成的,这就好像是一种硬件解码器,它可以根据双耳输入的声音强度和先后时间差计算目标方位,但是这其中的计算单元都是固定好的,根本没法更改。

    当我们在空气中时,声音的传播速度是大致固定的,变化范围很微小,而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的衰减速度也是大致固定的。我们的大脑中的那个解码区有这两种固定数据,所以可以将其带入计算得出最后的精确答案。但是,水里的声音传播速度和空气中的是不一样的,而声波在水中的衰减率也和空气中不一样。可是我们的大脑中负责计算这个东西的解码区却是固定的系统,没法更改,因此它会用空气中的声波速度和衰减率代入计算,结果最后算出来的就是一堆乱七八糟不知所谓的数据,不但没法确认方向,你甚至都不能准确的确定声音的种类。

    黑豚具备水下声纳定位的能力是因为它们经过了很多年的进化,一代代的调整大脑内部的声音定位计算系统,然后他们就有了两组数据区,所以他们可以在水下依靠声音来精确定位目标,而我们就算能像海豚一样发出超声波并且能听到回波,我们的大脑也根本没法解读这些数据,所以我们压根没法依靠水下的声音来进行定位,更别提依靠它战斗了。

    维基他们爬上来的时候因为周围一片漆黑,声音也没法作为参考,所以他们现在简直就跟又聋又瞎一样,啥也看不到。不过他们既然来过,自然是早有准备。只见队伍中的一名玩家忽然双手在面前交叠,随即分开,跟着单手向前一推,他的双手掌心突然就好像两个电筒一样亮了起来。强大的光柱非常的炫目,光是从他的手掌周围的海水中反射出来的光亮就已经让人觉得非常的刺眼了。不过,虽然近处的光亮极为刺眼,但是光柱却没能传出多远。即便这里的海水深度不会像马里亚纳海沟那么夸张,但也不浅了,所以光线在这里的传播距离受到了很大限制,传递出去的光柱仅仅照亮了七八米远的地方就不行了,更远的地方依然是一片黑暗。不过虽然距离不是很远,但是影响也不大,反正我们只是寻找路标而已,至于战斗什么的有我在完全不是问题。我的视线范围可不受黑暗影响,在这种地方我至少有五百米的视距范围,相信这里的那些水生魔兽都未必有我观察范围广。

    因为我们现在不在那个原来的通道出口位置,所以要找路还要先找到那附近的标志才行,不过我们不能考进原来的出口,否则漩涡的吸力会越来越强,最后会把我们吸回去。好在根据维基的描述,出口位置往前有条明显的沟壑,顺着那个往前就能看到第一个路标,而维基他们虽然只有七米的视线范围,但是我却又五百米的视线范围,因此我老远的就看到了那条沟,然后引导着维基避开漩涡走到了那条沟中。

    这条沟其实并没多深,大概也就一米多点,不过因为周围的地面基本都是平的,所以它这里显得就比较显眼了。等进入沟中之后维基就开始顺着沟往前走,而我则是走在了沟外的地面上,维基的队友也都跟在我附近,反正只要不离开这条小沟就不会走出错方向。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78298 78299 78300 78301 78302 78303 78304 78305 78306 78307 78308 78309 78310 78311 78312 78313 78314 78315 78316 78317 78318 78319 78320 78321 78322 78323 78324 78325 78326 78327 78328 78329 78330 78331 78332 78333 78334 78335 78336 78337 78338 78339 78340 78341 78342 78343 78344 78345 78346 78347 78348 78349 78350 78351 78352 78353 78354 78355 78356 78357 78358 78359 78360 78361 78362 78363 78364 78365 78366 78367 78368 78369 78370 78371 78372 78373 78374 78375 78376 78377 78378 78379 78380 78381 78382 78383 78384 78385 78386 78387 78388 78389 78390 78391 78392 78393 78394 78395 78396 78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