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一个时代,都没有绝对的秘密,就更别说此时各路诸侯都靠着的这么近了,董卓使者进入孙坚大帐之中,以及之后孙坚带着李肃的头颅,前往袁绍大营之中,不多时各路诸侯都已经相继的知道了。
而就如同孙坚和陈宫所说的一样,除了曹操因为有着后世记忆,所以相信孙坚不会背叛盟军之外,即使孙坚带着李肃的头颅前往了袁绍处,各路诸侯都已经心生疑惑和防备之心了。
毕竟以己度人,在他们看来,要是自己被袁氏兄弟那么的整,弄到损兵折将,再加上董卓给予的好处,怎么可能不反。
“真没有想到,李儒竟然如此的厉害。”
曹操一脸唏嘘的说道,毕竟在后世,李儒的名声,相比其他的三国谋士,也不怎么响亮,几乎都是出场打几次酱油的货色,因此曹操有着感慨实属正常了。
看着曹操脸上的感慨和唏嘘,郭嘉起身说道:“主公,李儒能辅助董卓,从一个西凉军阀发展成如今权倾天下的权臣,主公万万不可小看。”
“恩。”
点了点头,心中给李儒话了一个圈的曹操,对着下方两位谋士陈宫和郭嘉问道:“如今董卓于虎牢关失利,你们认为董卓接下来会如何做?”
陈宫和郭嘉相视了一眼,陈宫稍微后退一步,示意郭嘉先说,这让郭嘉心生感激之情,对着陈宫点了点头后,向着曹操说道:“主公,虎牢关虽然雄伟、地势险恶再加上虎牢关中十多万的西凉守军,盟军即使攻破虎牢关,都不知道想要多久的时间,但是另一边的汜水关却不一样,八路诸侯今日曾传来战报,虽未曾破关,但是已经占据上风,加之董卓离开洛阳日久,而没有获得胜利,洛阳之中的暗流将会越演越烈,最终前后夹击,毁灭董卓。”
说道此处的郭嘉停顿了一下,眉宇之间似有犹豫、不确定之色,不过最终还是说道:“因此,如果嘉所料没错的话,同样能够看到这一点的李儒,凭借他的性情,定然会向董卓献计,火烧洛阳,迁都关中!”
------------
第三十七章 火烧洛阳(2)
大帐之中,寂静无声,除了三人的呼吸之声外,剩下的只有烛火燃尽之时的霹吧之声,曹操愣愣的看着郭嘉,心中爆粗口道:“我去,太逆天了吧,这样都行,还让不让我这个正常人混了。”
不要认为曹操太过于大惊小怪了,要知道曹操知道董卓火烧洛阳,是因为有着后世的记忆,要是没有后世记忆的话,他是绝对不可能会想到这一方面的。
毕竟洛阳可是大汉的帝都啊,存在了已经四百多年的大汉,也使着它的帝都在此时的人们的眼中,就如同后世基督教的圣地罗马一样,在这个时代,谁敢谁又会去想火烧帝都。
但是郭嘉呢,这个时代土生土长的人,竟然凭借着李儒刚刚那一番计策,加上李儒的性格,就说出如此之话,这不单单是对人心的恐怖了解,更是一种令人不寒而栗的疯狂,最起码在陈宫的眼中就是这样的,在他看来,只有疯狂的人,心中才会生出如此的想法。
不过这才是郭嘉,郭嘉为何被后世称之为鬼谋,就是因为他的每一项计策都出人意料,甚至可以说每一个计谋都是一场疯狂的赌博,
比如官渡之时,曹操担忧后方的孙策来攻,郭嘉却是断言孙策必不会来攻,让曹操带上全部的兵马迎战袁绍,可以说,这场赌博十分的疯狂,要是郭嘉错了的话,那么最终,统一北方大地的,绝对不会是曹操。
当然最后郭嘉赌赢了,孙策死在刺客许贡的手上,当然这不是大预言术,而是郭嘉对于人心,有着超乎常人的明锐和了解。
不过从郭嘉刚刚的犹豫之中,也可以看出,即使是如同郭嘉这样,心中已经有了大致的把握的谋士,都因为董卓和李儒那接下来会做出的骇然之事,而惊疑不定。
“不可能,洛阳乃是大汉帝都,董卓岂会如此的丧心病狂,火烧,火烧京师洛阳?”
从郭嘉刚刚那一番“大逆不道”甚至是“丧心病狂”的话中回过神来的陈宫,狠狠的瞪着郭嘉说道。
“在下同样也不敢相信,但是如果李儒的性格没有改变的话,如此的毒计,最终会成真的。”
“一十八路诸侯,齐聚一起的目的,表面之上是讨伐董卓,其实大多数的诸侯,心中真正的目的,就是进入京师洛阳,如有可能,成为如同董卓一样的权臣,如果董卓退入关中,凭借秦之三关固守,假以时日久攻不下的各路诸侯,其掩盖下的暗流,就将以洛阳为由,爆发开来,如此联盟瓦解,董卓坐守沃野千里的关中,进可从函谷关攻打中原或是南下巴蜀,退可凭借秦之三关固守,如此之计,李儒又怎么可能会放弃。”郭嘉淡淡的说出一番令陈宫彻底绝望了的话。
“怎么可能,董卓、李儒,他们怎么敢,那可是帝都啊?!”
“公台,暂时坐下,平心静气。”
曹操将一脸迷茫,正在不停地喃喃自语的陈宫给按到了座位之上后,将视线投到了郭嘉的身上道:“奉孝,如果董卓真的火烧洛阳的话,那么我军该如何行事?”
陈宫的心中是此时已经是犹疑不定了,而曹操的心中却是百分百的相信,董卓的暴虐无道和疯狂,是任何一个后世的人都明白的,因此对于曹操来说,此时争论这些都没有用了,主要是接下来该如何应对。
到了此时,关于董卓将会火烧洛阳的推测所带来的震撼也已经消失的差不多了,郭嘉重新恢复了常态,对着曹操拱手笑道:“主公,若如董卓火烧洛阳,那么他必定将会弃守虎牢关,到那时,请主公率领大军,星夜赶赴洛阳,如若董卓还没有完全撤离洛阳,主公可挥兵进攻,如若已经完全撤离的话,主公可暂时停下追击,先剿灭洛阳的大火,等到各路诸侯,齐聚洛阳之时,再说其他。”
稍微思考了片刻,心中有了一下谱的曹操,对着郭嘉说道:“既如此,就按照奉孝所说的办法,公台。”
曹操来到了陈宫的面前,拍着他的肩膀说道:“不要想太多,董卓火烧洛阳之事,还不一定真的会发生的。”
陈宫抬起头,苦笑的摇了摇头道:“多谢主公好意,陈宫略有不适,先行告退。”
“恩,好,你先下去休息吧,好好养足精神。”
在陈宫下去之后,郭嘉也向着曹操拱手道:“主公,嘉也告退了。”
“恩。”
挥手让郭嘉下去之后,曹操来到了最上方的主位之上坐下,看着那不时摇晃一下的烛火,不知道心中在想着一些什么。
十日的时间,转瞬而逝,即使虎牢关这一边,盟军没有丝毫的进展,几乎等同于是平白损兵,但是在汜水关那边,却是有好消息传来。
十日的时间,八路诸侯连续不断的攻打汜水关,就在昨日,徐州刺史陶谦,其麾下的丹阳精兵,差一些,就攻下了汜水关。
虎牢关之中,董卓一脸烦躁的来回走动片刻之后,停下向着一旁的李儒道:“文优啊,如今虽然大多数贼军被拒于虎牢关之下,但是汜水关守将传来信件,说再无援军的话,汜水关即将失守,这个汜水关的守将,也真是一个废物,咱家给了他五万人马,加上原本汜水关守兵,可是有足足十万啊,就是如此,都守不住,废物,废物!”
说道了后面,董卓心中的焦急和惶恐,直接化作了怒火,咆哮着宣泄了出来,而一旁的李儒,在静静的等待董卓停下来之后,才说道:“小婿最近曾听闻过一则童谣,不知岳父大人,可曾听说过?”
“童谣?什么童谣?”
此时的人们,对于童谣也是十分的迷信,在他们看来,童谣的出现,往往代表着天意,因此即使是暴怒之中的董卓,都安奈下自己心中的怒火,问道。
李儒摸着自己的山羊胡笑道:“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
闻听此话的董卓,思索了片刻之后问道:“此童谣和解?”
------------
第三十八章 火烧洛阳(3)
李儒走到董卓的身旁,一手背负于后,一手放于腰前,低头对着董卓说道:“西头一个汉,乃应高祖旺于西都长安,传一十二帝,东头一个汉,乃应光武旺于东都洛阳,至今也传一十二帝,天运合回,岳父大人若是迁回长安,方可无忧啊。( )”
说道这里,李儒踱步几步之后,回头看着董卓说道:“而且长安地广人丰,乃是历代帝王建都之地,况岳父大人在那经营多年,基础雄厚,且有函谷、潼、武三关之天险,既可远避群雄之锋,又可以凭险拒守,休养生息,待天下有变,可兵出武关、函谷关,学秦统一天下之路!”
董卓闻听李儒的这两番话后,恍然大笑道:“若不是你说,我实在是不知其中之意啊,童谣乃天意,恩,好。”
拍案起身的董卓,转头看着李儒说道:“星夜回师洛阳,商议迁都之事!”
星夜之中的虎牢关,人影绰绰,一巨大的车架,在众多西凉士兵的护卫之下,向着洛阳而去,银月躲在云朵之后,似乎是不愿意看到,那即将发生的惨剧。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2051
22052
22053
22054
22055
22056
22057
22058
22059
22060
22061
22062
22063
22064
22065
22066
22067
22068
22069
22070
22071
22072
22073
22074
22075
22076
22077
22078
22079
22080
22081
22082
22083
22084
22085
22086
22087
22088
22089
22090
22091
22092
22093
22094
22095
22096
22097
22098
22099
22100
22101
22102
22103
22104
22105
22106
22107
22108
22109
22110
22111
22112
22113
22114
22115
22116
22117
22118
22119
22120
22121
22122
22123
22124
22125
22126
22127
22128
22129
22130
22131
22132
22133
22134
22135
22136
22137
22138
22139
22140
22141
22142
22143
22144
22145
22146
22147
22148
22149
22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