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过神的曹操,笑着看着郭嘉问道:“这么说,奉孝是想要让我将手中的传国玉玺丢弃?”
对于曹操的反问,郭嘉脸色一如既往的微笑道:“非也,所谓祸福相依,得到传国玺虽有泄露之后的危机,同样也有着得到之后的好处,等到日后主公羽翼颇丰之时,此消息传出,天下豪杰,必定因此争相投靠。”
从郭嘉和陈宫两人的话中,就可以看出,相比于陈宫的谨慎、稳重,郭嘉则是十分有冒险精神。
收起心中对于郭嘉和陈宫两人的评价,曹操笑道:“弊大于利,则弃,利大于弊,则用,既然传国玉玺利大于弊,那么我曹操,又岂会因为担忧其他,而放弃!”
“主公英明!”曹操话中所透露出的气概,让众文武拜服。
“报!”
就在此时,突然从殿外传来了一声禀报之声,一名曹军士兵疾步跑进来,单膝下跪抱拳,有些气喘的说道:“禀主公,斥候来报,袁盟主所率大军,已经离洛阳不远了,先锋孙坚,即将进入洛阳。”
“呵,袁本初终于来了。”
曹操口中意味不明的说了一句之后,走下台阶,走到那名曹军士兵的面前,眼中精光一闪而逝,扶起了他,拍着他的肩膀说道:“辛苦了,下去休息一下,曹仁,带这位小兄弟下去,喝口水,休息休息。”
曹仁看了一眼曹操之后,似乎明白了什么,抱拳应诺之后,同样走到这名曹军士兵的面前,说道:“跟本将军走吧。”
在曹仁下去之后,曹操开口对着已经来到了自己身后的众文武说道:“除了赵云之外,其他人,先退下吧。”
在众人都退下之后,曹操先将手中的传国玉玺收起之后,看着沉默不语的赵云,突然笑着说道:“子龙,你刚刚是不是在担心我曹操会篡汉自立?”
“云不敢有此想法,主公岂会篡汉自立。”
此番话赵云虽然是笑着说出来的,但是看起脸上那僵硬的笑容,就能知道,赵云所的有多么的勉强了。
曹操看着赵云,听完他说的话后,突然嘿嘿笑道:“你就该有此想法,因为我曹操,最终会篡汉自立!”
“主公!?”
不理会赵云那震惊、惊骇的脸色,曹操继续的说道:“两汉四百年,直到今日,早就尽数将尽了,你看看,自从孝章帝之后,整个大汉王朝陷入了宦官与外戚相斗的漩涡之中,汉帝一代不如一代,及至恒帝、灵帝,天下已经被他们弄得民不聊生,卖儿卖女、易子相食,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这样的王朝,这样的皇帝,你还要效忠吗,子龙,拯救天下百姓和拯救已经彻底腐朽了的汉室相比,孰轻孰重?”
“可是,可是,大汉乃是正统,岂能・・・・・・”
很显然,曹操刚刚的那一番话,使得赵云动摇了,其实这也不奇怪,赵云本身的那种侠义心肠性格,就让他更加的看重百姓。
以前是没有对他如此说,因此才让赵云认为,只有复兴了大汉,才能让天下百姓重回太平,但是此时,经过曹操此番话后,却让赵云心中生出了另外一个想法。
看到赵云已经动摇,曹操再接再厉的说道:“正统,要论正统的话,那也不应该是汉,而应该是秦,在之前的话,则是周,而周同样不是正统,因为在它之前还有商!”
------------
第四十四章 追击董卓(2)
ps:感谢无法挽回的打赏!
“这,这・・・・・・”
赵云张口无言,毕竟如果按照曹操这样说的话,那么在商之前还有夏,夏朝之前还有三皇五帝,如果追溯到最早的天皇伏羲,所谓的正统早就没有了。
赵云理智上虽然接受了曹操此番言论,但是在感情之上,却并不想相信,毕竟效忠大汉,是赵云十多年来的信仰,没有那么容易就改变,他还缺少一个契机,而这个契机,曹操马上就给了他。
只听曹操说道:“子龙,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而今不是我曹操想要篡汉自立,而是整个天下都已经反了大汉,汉室到今日早就名存实亡了,汉室可以亡,但是华夏不能亡,黎明百姓不能亡,子龙,我真的希望,你能跟我一起,同心协力,拯救黎明百姓与水火之中,使我华夏威压四夷,万国来朝!”
此时的曹操,如同化身成了一个悲天悯人的圣人,又如同化身成了看透未来的智者,按照后世的话来说,那就是曹操在忽悠赵云。
曹操心中有没有拯救黎明百姓与水火之中的想法,不能说没有,有,但是还不够像曹操脸上表现出的那样,似乎可以为了拯救黎明百姓而献身一样。
曹操更多的,是想要拯救华夏,阻止五胡乱华、衣冠南渡的事情发生,阻止汉人成为两脚羊,被塞外蛮夷当做食物,不让汉人的尸骨阻塞易水,使着易水为之断流,这样的惨剧发生。
为了达成最终的愿望,即使在平定天下的战争之中要牺牲更多的百姓,曹操都会走下去,此时此刻曹操似乎有些明悟了,自己在除去了董卓这个威胁之后的目标,明白了自己将要走的路,这条路按照后世来说,那就是霸道之路,用武力、权谋夺取天下!
至于仁道之路,也就是所谓的得民心者得天下,在此时的曹操看来,十分的扯淡,蒙元还有满清是怎么得天下了,是靠民心吗?
那完全是靠杀出来的,杀的血流遍地,杀的汉人心惊胆颤,杀了再也没有人反抗。( )
争夺天下,靠着就是武力,讲道理、得民心,扯谈的不能再扯淡了,而且这条路还是一条耗时颇长的道路。
西晋之时为什么会发生五胡乱华的惨事,除了八王之乱外,更为主要的其实是三国,这个长达一个多世纪的乱世,遗留下来的后遗症。
汉末黄巾起义之前,全天下有人口五千多万,而到了公元二百八十年,晋武帝统一三国的时候,整个天下只剩下了几百万的人口,天下人口十去**,堪堪和北方蛮族总人口持平,由此可以看到,一个多世纪的战乱,对于整个中原带去了多么严重的伤害。
当然,下定了决心走上这条路的曹操,也不会说,从此就对百姓暴虐起来了,此时的曹操在心中给自己划下了一条底线,那就是在自己领地之内的百姓,他曹操都会尽力为他们带去和平和温饱的生活,至于其他诸侯领地内的,那么就不关他的事了。
曹操此时想法的改变赵云并不明白,因为此时,他的想法也在同样的改变,有了曹操的这番话后,赵云在感情至上终于给自己找了一个台阶下,下跪抱拳道:“云愿随主公为百姓而战,为我华夏兴盛而战!”
到此时说出此话的赵云,才算是真正的效忠于曹操了,这让曹操心头松了一口气,毕竟要是赵云执迷不悟的话,曹操还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毕竟杀,舍不得而且没必要,不杀吧,明明有一帅才在身边,却没有办法重用,也是十分的郁闷的,还好,最终赵云被曹操说服了,准确的说应该是是赵云自己想明白了。
在赵云退下片刻之后,身穿着曹军将领的黑色甲胄的曹仁,从外面走了进来,来到曹操的身旁抱拳道:“主公。”
“恩。”
曹操意味不明的哼出了一声后,一边向着长乐宫外面走去,一边问道:“子孝,如何了?办好了吗?”
曹操此问,在其他人听来,可谓是十分的没头没脑,只不过在曹仁听来,却不是如此了,只见曹仁一边紧随着曹操的脚步,一边低声道:“主公放心,未将已经将那名士兵,秘密处决了,主公得到传国玉玺之事情,绝不会在此时泄露出去。”
走出了长乐宫的曹操,停下脚步,转身面向着曹仁问道:“可被人发现?”
“末将保证绝对没有人看到!”曹仁坚定的回答道。
“很好!”
曹操赞赏了曹仁一句之后,右手放在额头前上方,抬头,眯着双眼看着天上了太阳一会之后,放下,双手背负与后道:“时间不早了,是时候去看看那位江东猛虎了,子孝,下去整军,我军全军撤离洛阳。”
说完之后的曹操,留下了安心疑惑而又不甘的曹仁下去整军传令,独自的向着洛阳皇宫外走去。
“孙文台将军,你们总算来了,曹某可谓是心急如焚、望眼欲穿的等着你们啊。”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8890
18891
18892
18893
18894
18895
18896
18897
18898
18899
18900
18901
18902
18903
18904
18905
18906
18907
18908
18909
18910
18911
18912
18913
18914
18915
18916
18917
18918
18919
18920
18921
18922
18923
18924
18925
18926
18927
18928
18929
18930
18931
18932
18933
18934
18935
18936
18937
18938
18939
18940
18941
18942
18943
18944
18945
18946
18947
18948
18949
18950
18951
18952
18953
18954
18955
18956
18957
18958
18959
18960
18961
18962
18963
18964
18965
18966
18967
18968
18969
18970
18971
18972
18973
18974
18975
18976
18977
18978
18979
18980
18981
18982
18983
18984
18985
18986
18987
18988
18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