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这,这,这怎么可能?!”
愣头青变成杀神,给那名黄巾头目带来的冲击力实在是太大了,等他回过神来,不但那百名黄巾士卒无一生还,此时那在他心中已经成为了杀神的青年,正快马加鞭,向其冲杀而来,这让黄巾头目,心中骇然恐惧之下,发出了一声奸厉的吼道:“上,给我杀,杀了他!”
顾前不顾后,说得就是这名黄巾头目,被青年那快速杀人的速度给狠狠的吓了一跳的黄巾头目,完全忘记了自己背后的赵云。
只不过,到了此时,这些都已经无所谓了,只因为张郃率领的曹军先锋部队,此时已经来到了这里。
青州黄巾,说白了就是一群乱党、乱民,根本说不上是军队,其中的划分也只有最原始的划分,比如小头目、大头目等等,这样的军队,面对身经百战的曹军,下场如何,就不用多说了。
屠杀,就如同黄巾兵屠杀那些手无寸铁的百姓一般,曹军也在屠杀着黄巾兵,数千的黄巾兵,往往数个人都不一定杀得死一名曹军士卒,当然,这其中可能包括许多的因素,比如兵器、盔甲等等,但是军纪的散乱却是最为重要的。
相比于排成能够最大程度发挥出步兵威力的战阵的曹军,散乱无序,各自为战的黄巾士卒,怎么可能不会再短短片刻的时间,就被仅有两千人数的曹军击破。
“一群畜生,活在世上有何益处,杀!”
战后,赵云一改往常,下达了必杀令,一个黄巾俘虏都不要,统统杀掉,为枉死的百姓报仇雪恨,这是赵云心中的想法,寒冷如冰的杀字,从赵云的口中而出。
“将军,饶过我们吧,我们再也不敢了!”
“饶命,饶命啊,我愿意为将军效劳,将军饶命啊!”
“放过我,放过我,我不想死啊,不想死啊!”
“······”
自作孽,不可活,明白死期将至的黄巾兵,一个个哭喊着,请求赵云饶过他们一命,只不过面对这些黄巾兵,甚至其中一名看上去将近五十岁黄巾兵的求饶,赵云没有丝毫的动摇。
只因为,他清楚的记着,一名看上去不过七八岁的女童,就是在哭嚎之中,被这名看上去将近五十岁的黄巾兵,给一刀刀的活活剁死的。
将这一群不能算是人的黄巾兵统统杀死之后,冷静下来的赵云,回首看去,就看到脸色黑的如同锅底的张郃,这让赵云不好意思的笑道:“儁乂这次是我鲁莽了,不好意思。”
张郃看着赵云,开口原本想要狠狠的说他一番,但是最终却是无奈的叹息了道:“算了,你说的没错,我等武人,一身武艺若不能保境安民,保家卫国,学来何用,而且这些畜生,确实该杀,只是子龙,这一次虽然大部分黄巾兵都被我等击杀,但是侥幸逃脱的肯定不止一个,接下来,我等的处境肯定会困难,还有,我已经将这边的事情,上报给主公了。”
赵云看着似乎有些不好意思的张郃,大笑道:“儁乂,没有想到,我还能看到你如此小娘子姿态的时候,身为副将,你将这些上报主公,才是最为正确的,要是没有的话,我赵云反而看不起你了。”
即使被赵云笑说成小娘子姿态,但是张郃心中却没有一丝一毫的愤怒,看着赵云郑重的神情和话语,张郃心中升起了浓浓的佩服之感。
要知道,这一次赵云的行动可谓是十分严重的,遭到贬职都算是轻的了,要是稍有不好的话,身死都不是不可能,面对这样的情况,张郃自己都不能肯定的说,自己会如同赵云一样,将此事完完全全的上报曹操。
“两位将军,不知道你们口中的主公是?”
赵云和张郃,闻声望去,只见发出此疑问的,正是那身穿普通甲胄的青年,看到这名青年,张郃眼神一厉,闪过了一道怀疑和杀意,出声道:“你是谁?打听我等主公有何目的?”
虽然这名青年刚刚和自己并肩作战,但是涉及到曹操,赵云就不得不多心生一些防备了,因此对于张郃的喝问,赵云倒没有出声阻止或者反对。
------------
第一百四十九章 急袭襄贲
“在下东莱太史慈,字子义,奉孔太守之令,前往徐州,请求援军!”
看着面前表情没有丝毫变化的太史慈,赵云和张郃互相对视了一眼,最终由身为主将的赵云站出来道:“不知子义身上可有证明之物?”
闻听赵云索要证明之物,太史慈想了想,既然刚刚对方击杀了数千黄巾兵,那么想来也不可能是黄巾余党了,因此到没有任何犹豫的,从自己的怀中拿出了一枚玺印,一份书信,交给赵云道:“此乃孔太守的玺印、书信,将军请看。”
“确实如此,如此,却是云,小人之心了。”
仔细的观看了玺印、以及书信之上的盖章的赵云,心中终于肯定了太史慈的身份,想起自己刚刚的猜忌,谦谦君子的赵云,有些不好意思。
将手中书信、玺印交还给太史慈后,赵云开口道“我等的主公,乃是兖州牧、曹丞相,此次我等奉曹丞相之令,领军两万,为先锋,率先到此,大部队不日就到。”
“既如此,还请将军派遣士卒,将在下手中的玺印、书信,交给曹丞相,而在下,则留下,帮助将军,一同抵挡黄巾军,同时等待曹丞相大军到来!”
决意留下抵挡黄巾军的太史慈,这样的态度,无疑得到了赵云和张郃的好感,同时,太史慈主动留下的举动,更是让张郃心中的疑惑也是减半了大多数。
“如此多谢子义了!”
相比于后来的张郃,赵云更加明白,面前的太史慈的武艺是有多么的高超,在这个一人的武艺很有可能扭转战局的东汉,太史慈的加入,不亚于得到千军,因此,赵云倒没有丝毫的推脱之词,而是一脸赞扬的同意了。
在赵云让一名曹军士卒,携带着印信、书信快马加鞭赶往曹操所在之处后,一旁的张郃,开口道:“子龙,接下来黄巾军大举集结是十有**的事情,你可有想好,接下来我军的行动,是退兵还是固守待援?”
张郃和赵云,或者说曹操麾下的武将跟武将的关系都挺不错的,毕竟历史证明,在一个势力正处于初生期的时候,其势力之中的文武关系都是十分的良好,因此在私底下,张郃倒没有称呼赵云为将军,而是直接称呼显得关系密切的字。
不过关系好归关系好,张郃还是挺清楚的,明白自己身为副将,绝不能越俎代庖的决定接下来两万大军的何去何从,而是直接开口问向赵云,等着他的指令。
百万黄巾军,相比于此时还处在后方的曹操,带给前方赵云等将的压力,无疑会更加的庞大,虽然赵云不后悔刚刚的决定,但是面对百万黄巾,赵云还是感觉到苦恼不已。
要是退兵的话,不说张郃何其麾下的曹军士卒甘不甘心,就是赵云自己也是十分的不甘心的,但是固守待援的话,凭借此时已经成为了一旁荒芜废墟的东海郡,几乎没有带多少粮食的曹军士卒,一旦被困在城中的话,那么其后果将是惨烈性的。
至于分兵出击,不管是赵云还是张郃想都没有想过,先不说在这个时代,一旦分兵,分散各地的曹军士卒相互之间的联系问题,就是分兵之后,最大的可能性还是被黄巾军给个个击破,分兵等同于找死。
想来想去,只剩下退兵一条路的赵云,即使心中不甘,认为退兵有负曹操的重托,同时心中也清楚,就这样毫无战果就退兵的自己,日后说受到的责罚肯定更重,但是两万曹军士卒的性命还是在赵云心中占了上风。
慈不掌兵,征战沙场有一段时日的赵云,当然不会那么妇人之仁,但是让自己麾下士卒白白丧命,只为了那不知能不能得到的功劳,来减轻自己日后受到的责罚,赵云是绝对做不到。
“将军,固守待援的话,在下倒是认为有一个地方可以当做固守待援之处!”
原本准备吩咐张郃传令退兵的赵云,听到太史慈此话之后,和张郃一起,将目光都放到了太史慈的身上,问道:“不知子义所说的是那个地方?”
“襄贲!在下来此之时,曾经见到,一队队黄巾军士卒押送着一车车的粮草进入了城中,要是没有错的话,襄贲就是黄巾军的存粮之所,要是攻下襄贲的话,其中所存的粮草,足够将军麾下两万大军长久的用度!”
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太史慈的话,让赵云和张郃脸上都露出了喜色,虽然不能百分之百的保证太史慈所说的那个地方,必然是黄巾军的存粮之所,但是如果是的话,攻下存粮之所,不但顷刻间收获足以抵挡黄巾军良久时日的粮食,更是能够大大的打击黄巾军。
而且,如果凭借此挡住黄巾军数日的话,那么无粮的百万黄巾军,即使不会崩溃,但是其战斗力下降会有多么强,也是可见一二的了。
赌还是不赌,赵云和张郃对视了一眼,都看到对方眼神之中要表达的意识,那就是赌了,毕竟一旦成功,那么其带来的利益实在是太大,大到说不定能够让曹操不费吹飞之力的平定青州黄巾!
“子义,襄贲城中的黄巾兵有多少,你知道吗?”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0167
30168
30169
30170
30171
30172
30173
30174
30175
30176
30177
30178
30179
30180
30181
30182
30183
30184
30185
30186
30187
30188
30189
30190
30191
30192
30193
30194
30195
30196
30197
30198
30199
30200
30201
30202
30203
30204
30205
30206
30207
30208
30209
30210
30211
30212
30213
30214
30215
30216
30217
30218
30219
30220
30221
30222
30223
30224
30225
30226
30227
30228
30229
30230
30231
30232
30233
30234
30235
30236
30237
30238
30239
30240
30241
30242
30243
30244
30245
30246
30247
30248
30249
30250
30251
30252
30253
30254
30255
30256
30257
30258
30259
30260
30261
30262
30263
30264
30265
30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