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异的是,这股力量对身体和神识都没有丝毫伤害,却会带给人一种十分悲哀的负面情绪,如果任由其滋生、蔓延,恐怕用不了多久便会精神崩溃!
调用桃溪三元真气游走周身、将那悲哀之意驱除出去,易乾的目光重新恢复清明。
视线落在寺门上悬挂的那块丈余陈旧木匾上,四个开裂的鎏金大字映入眼帘。
大哀禅院!
本以为吕婕来此是因为宏侒,但看宏侒的表情就知道,他明显也是第一次来这禅院。
“久闻齐梁国有‘喜、怒、哀、乐’四大禅院乃是云封境佛门重寺,今日一睹果然名不虚传!”
宏侒的脸上带着赞叹的笑容,似乎并没有察觉到那股悲哀之气的存在。
“今天就住这儿了。”
吕婕冷淡地道了一句,迈步上前叩门。
“咚…咚…咚…”
仿佛已经年久生锈的门环发出沉闷的响声,不一会儿便有两个小沙弥拉开寺门,看到吕婕后并未多问,而是躬身请一行人入内。
小夜身型一缩、化作比寻常穿山甲大不了多少的模样,这也正是他平常的状态。
待三人一兽进入禅院中后,那两个小沙弥又吃力地把寺门关上,这力道使得门上的灰尘簌簌落下,为这座古庙平添了几分沧桑腐朽的味道。
在四周的各个巷口、楼阁,数十个人影探头探脑地观望了一阵,随后便又各自潜伏起来。
大哀禅院外,一片死寂…
待易乾在一个垮着脸的沙弥带领下安顿在一间禅房安顿好后,不由得长长地呼了口气。
原本想着这座禅院的悲哀之气是由某种阵法产生,但一走进院中易乾就意识到自己的猜测是错的,那悲哀感分明是由院内僧人而来!
从寺门到此处,从小沙弥到高僧,易乾一共见到了二十四位僧人,没有一个面带笑容的,几乎都是一副仇大苦深的模样,好似肩上积压了无数年的冤情债,连腰板都悲哀得没办法直起来…
而且这种悲哀之气似乎会随着这禅院僧人佛学造诣的提高而增加,负责开门、关门的那两个小沙弥显然入门时间尚短,脸上虽没什么表情,却也不至于愁眉苦脸,可再看那些年纪不小、浑身佛力深厚的高僧,一个个五官都耷拉成一团,好像易??像易乾一行人不是来暂住而是来讨债似的…
“喜、怒、哀、乐四大禅院…真如那宏侒和尚所言,名不虚传!想必其它三座禅院也是有着各自极端的情绪禅法吧…”
易乾苦笑着摇了摇头,在他看来,这种把人修得不似人的禅法着实诡异至极,虽说他对佛门没有太多的了解,但印象中总感觉佛门乃是集大慈悲、大善良、大庄严于一体的特殊宗门,如果连自己最根本的情绪波动都被扭曲了,还谈何普度众生?
叹了一声,易乾不再去想这身外之事,他的当务之急是尽快提升实力、以求追寻到师尊与父母的踪迹,哪里还有功夫为大哀禅院多操心?
目光扫过这间不大的禅房,摆设简单得仅有一张冷硬的石床和一个用草编制的蒲团,屋顶上悬挂着的老油灯十分昏暗,对于一个没有窗户、关上门后就漆黑一片的小屋来说着实起不到多大作用,若以普通人的目力,在这里恐怕是伸手不见五指。
“所谓的苦行僧,首先就是要学会忍受恶劣的环境,这禅房倒是合适。”
易乾神情平静,守天观还未修缮之时,环境比这儿可差多了,他还不是好好地活了下来?
视线转向正趴在角落阴影中闭目修炼的小夜,传音道:“龙丹与你肉身可有不合之处?”
小夜抬了抬眼皮,回道:“有,无碍。”
随后便不再搭理易乾,一门心思都放在腹中的龙丹上。
“死要面子。”
易乾无声地笑了笑,不以为意。
虚空域中有重冥鬼和边寒在,易乾不忍打搅他们的好事,遂打算过段时间再去探查其内状况,而小乌她们总该有个地方安置,易乾就想到了龙丹!
龙作为兽中顶峰的存在,其神通之多元远非修士可以揣测得尽,但就无数年来千万先辈修士的探索、归纳下来,龙类妖兽普遍会的几种神通也算逐渐广为人知,其中就包括“龙丹纳物”!
所谓的龙丹纳物,顾名思义就是以龙丹内的空间来容纳万物,比起元婴期境界以上修士的虚空域,龙丹内部同样可以孕育神通,略有区别的是,龙丹内的空间无法像边寒的【阴障】那样外放出来笼罩天地,除了其内的神通外,多半时候只能作为一个收纳灵物的区域。
通常来说,除了自己的子嗣以外,龙很少会把活物收到自己的龙丹内,因为龙多半是高傲的,它们不愿让别的低贱之兽得到自己的龙气熏陶,当然,交配之时例外,所以才会有碧羽青蛟、乃至翠狰魔这种似龙非龙的存在…
易乾想到的办法很简单,就是让小夜吞下重冥鬼的龙丹,然后将小乌、小牛、毕方鸟、阴腾兽都收入其中,最近的情势凶险难测,所以东方悦也被一同收进龙丹内,待到安全的地方再放她出来。
不过这颗龙丹毕竟不是真龙兽丹,加之小夜还未能将其完全掌控,因此目前无法自如化为人形,只能暂时以兽态跟于易乾身边,好在有吕婕这么个身份不俗的人当挡箭牌,即便有人觊觎辉夜龙鲤也不敢轻易过来招惹。
“也该看看我费尽心思的成果了。”
易乾收回目光,抬手在腰间储物袋上一抹,阵阵浓郁的鬼气立刻充斥禅房,引得屋顶的老油灯蓦地一暗!
再看他手中,一只乳瓜般大的透蓝色小兽正仰着小脑袋好奇地打量着自己的主人。
“不枉我把半个重冥鬼的肉身都喂给了你!”
易乾感受着自己与此兽间的奇妙呼应,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哀禅殿,大哀禅院众僧每日聚集诵经之所,此时殿中仅有三人,吕婕和宏侒坐于两侧宾席,大殿正中的一尊石雕古佛身前的蒲团上,则坐着一个面容苍老、颚下有着花白长须的老和尚。
这老和尚身着老旧的、好似都快要风化的灰布袈裟,整个人散发着浓浓的悲哀之意,仿佛自己大限将至、悲寿数无多。
此人法号“不哀”,乃是大哀禅院的住持,同时也是齐梁国四大圣僧之一!
由于有着国家体制以及各路诸侯的明争暗斗,骄子洞境内常常会出现或大或小的战争,许多百姓流离失所之后会去寻求佛门的帮助,久而久之,随着更多人剃发为僧,齐梁国也就成了云封境佛家风气最浓的地方,其中香火最为鼎盛的寺院便是喜、怒、哀、乐四大禅院。
据说四大禅院的住持原是追随同一位佛门大师学禅,那位大师圆寂之后,他们四人便因脾性不和而分道扬镳,后在齐梁国四方各自创建禅院,取名即参照于禅门四面佛,代表着各自的禅学方向。
至于四大圣僧的法名则是当初那位佛门大师所取,“不喜”、“不怒”、“不哀”、“不乐”,乍一听好似与他们追求的禅学截然相反,但若细细琢磨,又有种颇具大智慧之感。
四大禅院在齐梁国的地位极高,无论十六方诸侯间如何争斗,皆不会得罪四大禅院的弟子,而四圣僧更是被各个郡主视为座上宾,甚至他们面见齐梁国皇帝的次数都要比大半郡主多。
“宏侒师弟和吕道友远道而来,老衲深感欣慰。”
不哀双手合十微微颔首,吕婕、宏侒分别还礼。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8181
8182
8183
8184
8185
8186
8187
8188
8189
8190
8191
8192
8193
8194
8195
8196
8197
8198
8199
8200
8201
8202
8203
8204
8205
8206
8207
8208
8209
8210
8211
8212
8213
8214
8215
8216
8217
8218
8219
8220
8221
8222
8223
8224
8225
8226
8227
8228
8229
8230
8231
8232
8233
8234
8235
8236
8237
8238
8239
8240
8241
8242
8243
8244
8245
8246
8247
8248
8249
8250
8251
8252
8253
8254
8255
8256
8257
8258
8259
8260
8261
8262
8263
8264
8265
8266
8267
8268
8269
8270
8271
8272
8273
8274
8275
8276
8277
8278
8279
8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