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是飞在半空。被人一剑斩断的。

    ……

    这种闻所未闻,“骚气十足、浪意万千”的写法,使得毛茂整个人猛的一激灵,就像是大热天灌了杯冰镇扎啤。又仿佛刚刚释放了亿万高蛋白子孙,巨爽刺激得心头羊驼神兽乱窜。于是再也迈不动离开的脚步,合起书来,三呼三吸泄废气,然后躲到书店角落里。吭哧吭哧、表情变幻万千地翻了起来。

    ***********************

    与“千度金梁吧”并列为当今网络两大武侠迷据点的“仗剑天涯”话题区,今日置顶的贴子就是关于《剑气长江》的片段讨论,一上来就引来了两极分化严重的唇枪舌剑:

    萧西楼动了,踏前一步。

    这一步踏得三分实,七分虚,趾偏内,跟侧外。

    孔扬秦却退了一步。

    这一步退得七分虚,三分实,脚掌借力,趾虚点。

    萧西楼、孔扬秦这一退一进。身上的姿态却全无改变。

    萧西楼忽一步踏宫位,一步转男位。

    孔扬秦忽一步入震位,再一步走乾位。

    萧西楼忽前三步,后退半步,再急走五步,后退二步半。

    孔扬秦再快走七步,一足立,一跳一跪,再猛然站起。

    两人步法加快,快得令人看也看不清楚。而且步法越来越复余然而上身的姿态丝毫没有改变过,而且绝对没有触及对方与朱侠武及沙千灯。

    两人又忽然一停,孔扬秦怪啸一声,往后一翻。飞鸟投林,掠入黑暗的树林里去,不见了。

    ……

    “这逼装的,我给满分!!!一看到天下七大名剑之二狭路相逢,劳资早就凝神屏息,等着他们各自拿出宝剑。虎啸龙吟霹雳啪啪比个高低,直杀得天地变色日月无光,谁知道俩人街头斗舞一样,一个曳步舞,一个B-BOY,大名鼎鼎的‘三绝剑魔’孔扬秦就这样吓得屁股尿流,直接奔逃了!既感滑稽,又觉不明觉厉爽歪歪!”

    “哈哈,这段写得又玄又妙。古有诸葛武侯空城退千军,今有萧西楼尬舞秒剑魔!”

    “貌似作者解释的还是有些道理的,他们动的只是步法,真正的剑手,使的当然不止是剑,步法,身法,气概,眼神……等等无一非配合恰当不可。有一配合不妥便只有死,高手相搏时,绝不允许有任何怠慢的。”

    “结论已下,这本书绝逼被严重低估!作者用传统的含蓄手法做架,以现代的个性手段为骨,按照萧秋水与天下第一势力权力帮的抗争开展情节,处处生动!然而,若仅只与此,也不过是一部文笔也还不错的武侠小说罢了。幸好,在这些也还普通的故事背景下,我们还可以发现那夺人的气魄和壮烈的情怀。‘飞儿此时应在筠州,否则你真该见他一见’。这一句话,在萧秋水听来若一个霹雳响,在于本人读来也正是一个龙游九天的雷霆!从幼年时的《说岳全传》到《岳飞传》,从‘怒发冲冠’的《满江红》到‘江山北望’的《精忠报国》,岳飞的名字无时不让人激越,也无刻不让人磋叹,但均没有这位古温笔下岳老夫人的这一句话让人亲近,仿佛岳将军真的也是一个人,而不再是神像!――TMD,忍不住高呼一声:还我河山!!!”

    “怎么吹都还是个无聊。作品名字、人物名字、招式名字都起的很牛逼,但故事内容超级垃圾。是名字比内容好的绝佳典范。”

    “这本书的最大作用就是要让我们知道:并不是所有武侠小说都能让人爱不释手。”

    “尼玛连吞了三瓶牛黄解毒片,现在还被毒得瘫痪在床。这书,姑且称作书,字里行间充盈着‘粗陋媚俗’和‘上不得台盘’的感觉,别的不说,南宋人满口“心理作用”、“成功”等现代词汇,看得我牙根发酸,头皮发麻,更不用提那些令人哑然失笑的名字了!”

    “高能预警:翻开本书以前,你要准备好七种出戏方式,十四种摔书方式,至少三十二种皱眉头的表情。能不能抵御得了书的俗!能不能硬着头皮把书看完!当下低头,闭眼,一双腿子一蹬:‘大侠我投降啦,别让我看你的书啦!’”

    “在这里,我忍不住想借用这位古温大湿的经典出戏语言来表达一下此刻的心情:

    书。

    烂。

    书烂。

    书好烂。

    好烂书。”

    不像前世在大家早已经翻遍了金庸古龙几乎所有小说的基础上,《神州奇侠》这个有着隐藏的金庸架构方式、明显的古龙文字文风的小说虽然特点分明,也深受好评,却远远称不上造成多大震动。但在如今邓铮还没有以文字形式正式拿出古龙成熟期作品的时候,突然冒出来这么一部处处新颖的奇怪“东西”,其带来的不适、震动和冲击可想而知!

    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剑气长江》销售量距离《金戈铁马录》还有不小差距,但大家的感兴趣程度却是远高于《金戈》,只在《神雕》《倚天》之下。

    然而,或许是跟当前的阅读习惯和武侠大环境有关,网络上众多侠友的这种兴趣两极分化非常严重,表现得特别“爱憎分明”:认为好的觉得简直“秒天秒地秒金梁”,恨不得高呼“这才是我心中的武侠”,大有“一本封神两本成圣三本开天辟地混沌洪荒我为尊”的感觉!认为差的觉得粗卑垃圾狗屎一坨,看一页失眠,看两页吐血,半本啃下去体无完肤摇摇欲坠,一本全读完阳痿不举灰飞烟灭……

    同样的,评论界也给与了大大超过凌风上人的关注度。

    因为虽然从内容到写作方式都极为古怪,作品成熟度也很有限,但这个“古温”作为武侠小说的末学后进,在这本书中所展现的超卓的天赋才情和旺盛的创造力,却是极其恐怖的!甚至,比之金梁先生那位同样才情不俗的弟子“于中堂”还要厉害得多!

    不过,这种关注和议论基本都还保持在一个客观正常的范围内,直到《南国文艺》一篇“从三大杀招揣古温之心”的出现:

    ……小说中主角萧秋水家的浣花剑派有三大杀招:

    一是以内力震碎剑刃,喷射杀人,叫做“漫天花雨”。

    二是利用非剑之剑反客为主,所以要“以鞘做剑”。

    三是弃械不降,与敌偕亡,所以叫做“长虹贯日”。

    这三大杀招看来威猛不可思议,其实只反映出一件事情:“不要拿剑当剑用。”如果我们仔细去想,或许古温的创意根基就是如此,当你用剑刃杀不了对手,何妨就改用剑鞘?甚至是用剑穗?说不定反而会赢呢?

    通常情况下,初写文者,主角八成都是自己的映射写照。按照这个规律来看,如果说萧秋水可为古温自己写照,那么浣花剑法三大杀招其实也可能就是这位古温武侠创作的心路历程:一“破”二“换”三“弃”。或许,武侠小说之于古温,就像长剑之于萧秋水,不破不立,要想杀出生天,必先破而后立,以内力震碎它、换鞘再出发、甚至最后连手中寸铁也要舍弃不用。由此可见,这位古温确实志向不小,初出茅庐,就已隐隐有种想要建立武侠新秩序,向盟主金梁发难的姿态了!
------------

章361 乱了套了

    “发难……发你妹的难?我发你一脸。”

    邓铮是在吃早餐时看到《南国文艺》的这一篇报道的。不过他也没太在意,骂咧了一句后,就随手丢到了一边。

    然而他却是小看了部分媒体喜欢搞大新闻、挖猛素材、炒大矛盾的本质,很快的,基于《南国文艺》这篇报道的分析,一系列极度拉仇恨的可怕标题就陆续冒了出来:

    “独出机杼,泛金梁武侠体系笼罩下的一道曙光!”

    “金梁之后唯一让人真正眼前一亮、击节赞叹的武侠作品!”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7160 17161 17162 17163 17164 17165 17166 17167 17168 17169 17170 17171 17172 17173 17174 17175 17176 17177 17178 17179 17180 17181 17182 17183 17184 17185 17186 17187 17188 17189 17190 17191 17192 17193 17194 17195 17196 17197 17198 17199 17200 17201 17202 17203 17204 17205 17206 17207 17208 17209 17210 17211 17212 17213 17214 17215 17216 17217 17218 17219 17220 17221 17222 17223 17224 17225 17226 17227 17228 17229 17230 17231 17232 17233 17234 17235 17236 17237 17238 17239 17240 17241 17242 17243 17244 17245 17246 17247 17248 17249 17250 17251 17252 17253 17254 17255 17256 17257 17258 17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