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兵火有馀烬?!”

    “《射雕英雄传》第四十回。“兵火有余烬”,见唐钱珝《江行无题一百首》其四十三:兵火有余烬,贫村才数家。无人争晓渡,残月下寒沙。”

    英喆腿已经有些软了,活了大半辈子,第一次感到如此无力,哗啦啦翻动着准备好的题目,突然眼睛一亮,几乎是嘶哑着声音喊出:“勿患无袖,汝当自成?!”

    邓铮沉默了片刻,慢慢答道:“《射雕英雄传》第二十五回。原文:郝大通出家前是山东海州的首富。精研易理,以卖卜自遣,后来在烟霞洞拜王重阳为师。当时王重阳脱下身上衣服,撕下两袖,赐给他穿,说道:‘勿患无袖,汝当自成’。‘袖’与‘授’音同,意思是说,师授心法多少,尚在其次,成道与否,当在自悟。他感念恩师,自后所穿道袍都无袖子。”

    顿了顿,手指虚空比划了几下,这才自信满满道:“……郝大通,事见元徐琰《郝宗师道德碑》:郝师大通,字太古,号广宁子,宁海人。研精于易,因通阴阳律历之术,性不乐仕进,慕司马季主、严君平之为人,以卜筮自晦。后弃家礼重阳于烟霞洞,求为弟子,重阳解纳衣,去其袖而与之,曰:‘勿患无袖,汝当自成。’盖传法之意也。”

    这个答完,邓铮目光如电,第一次凝望英喆,忽然笑道:“要不,我顺道把其他几位真人也给介绍了?”

    “谭处端,见金源铸《谭真人仙迹碑铭》:谭公处端,号长真子,宁海州人,其父即戮镣之工。”

    “刘处玄,见元刘志玄《金莲正宗仙源像传》:师姓刘,名处玄,字通妙,号长生子。……重阳见其神采不群,叹曰:‘松之月,竹之雪,故不受于黄尘。’

    “孙不二,见《续文献通考》:孙仙姑不二,号清净散人。宁海显忠幼女……父以配马丹阳,生三子。丹阳既弃家从道,重阳祖师画骷髅劝化之,……姑弃三子诣金莲堂祈度,重阳赠以诗,改今名,遂授以道要。并见《历代真仙体道通鉴后集》卷六:丁亥,重阳祖师自终南来,化宣甫及仙姑入道,构全真庵以居之,夫妇敬之若神。尝画一骷髅,志期夫妇之以化,题之以颂曰:‘堪笑人人忧里愁,我今须画一骷髅。生前只会贪怨业,不到如斯不肯休。’仙姑始然未纯信……”

    邓铮还在说着的时候,整个网络直播平台的留言区已经彻底炸了:

    “草,作为一个中文系毕业的,表示这特么太假了!如果不是看在那一百零一位文学鉴评团大部分脸熟,这会儿全惊的跟灌了三斤烧刀子一样,严重怀疑这是按剧本拍摄好的剧情!!!”

    “特么的到底还有没有王法了!!!

    ——这之前的示弱原来是不屑网络论辩不屑打口水战啊?结果全国直播的情况下对方刚伸出小拳头,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胖揍,把对方的脸直接啪啪啪砸成猪头,劳资特意花钱买了会员看吵架看撕逼,就这样?就这样就over了???”

    “刚有朋友问金梁什么时候爆发什么时候占据上风预告一下,可以蹭10分钟企鹅视频的免费会员直播,我很遗憾的表示:这TM根本没有前戏。”

    “金梁:不好意思,抽你开始……”

    “尼玛,我要**了!!!这才开始二十分钟!!!讨厌!!!不要停!!!”

    “请叫我金昊——金日天!”

    “心疼英喆,老人家一脸惊愕满头大汗,后面手一直在抖,那感觉就像本来准备拿指尖捻死一只肉虫,结果捻到了帝王蝎……有一种刚刚日了狗的苍凉!”

    “膝盖疼!从开始到现在都是跪着看的!”

    “英喆: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请把特么的车费报销给我!我特么要回家吃饭了!”

    “喂,警察叔叔吗,有人在岭南大学耍流氓。已报警。速处理。”
------------

章377 杀手锏

    开始这场考核论证前,即便心态再乐观对邓铮再有信心之人,也不会料想的到现场短兵相接的结果居然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踌躇满志、包藏祸心的英喆一上来就毫不留情,所采取的核证方式甚至可以说是“恶毒”,但邓铮就这么风轻云淡、高接抵挡一一应付下来。

    那种强大到无与伦比的自信,恍惚间就好像是运动健将屹立在奥运赛场上,十年辛苦汗水凝为三分舞台时间,即便嘘声如潮,纵使裁判放水,技高就技高,渊渟岳峙,凛不可犯。

    相比之下,杀气腾腾的英喆则就像是一个可悲可叹的跳梁小丑。

    也是直到这时,现场很多人才想起来,这位金梁可不仅是一般文人,他毕业于首都体育大学,是从那个培养出无数国家级运动健将之地走出来的高材生!加上本身听说也是自幼习武,意志品质自然不是一般人可比!

    首都体育大学今天过来的八人代表团是由第一副校长段锐志亲自带领。在去年6月的毕业典礼上,正是这位段副校长顶着压力拍板让非体育专业生的邓铮作为应届毕业生代表发言,也是他咬牙同意了邓铮不发言改唱歌的“荒唐提议”,才成就了《真心英雄》一出全场师生家长泪目潸然那一直传颂到现在的感人场景。

    抛开“娘家人”身份,他个人对邓铮的印象也是极佳。所以今天主动请缨,亲自带队来代表校方支持邓铮。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再听着耳边人褒奖邓铮的同时不断提到首体大……让他非常激动,愈发觉得今天来的值当!

    这个邓铮,嗯,勇于担当,敢于担当,果然给咱们首体大涨脸!

    差不多心情的还有邓铮的中学母校北华二中。这个一向低调务实的百年名校,因为邓海邓铮父子的缘故这次被卷得很深。不断有各种媒体登门采访,更有层出不穷丧心病狂的隐秘拍摄……压力很大。所以今天直接出动了二十几人,副校长都有两位。这时看邓铮驳得对方哑口无言满头大汗,心里自然澎湃舒爽。

    顾伟元、李海洋、蒋志鹏、徐涛那一堆人则是面面相觑。嘴里滋滋吸溜着冷气,破天荒的谁都没说什么,仿佛皆在预料之中,但不断抖动的脸皮以及抽搐的嘴角则出卖了他们。

    合琴生、李热、王侯、游子寒那堆作家同行死一般的沉寂,除了游子寒还能偶尔强撑着“啧啧”两声外。其余人等,尤其是同样搞武侠创作的几位,已经有些开始怀疑人生了。

    邓海、谈薇、姜妃、格格、小璐则是喜形于色、喜出望外。尤其小璐,玉脸儿涨红,噼噼啪啪的低头在金梁吧里实时互动着——

    若说在场受冲击最大最想崩溃掉的,除了英喆,还有司浩然。

    但后者毕竟是做过岭南大学副校长的,尽管排名靠后,但也是主要领导,加上内退后大搞“新文化运动”。一直活跃在风口浪尖,平时看起来笑眯眯的略显虚浮胆小,但到了眼下这退无可退需要真正拼刺刀的时候,倒是显出阅历和底蕴了!

    一看台上的英喆因为事情全程超出计划,俨然已经完全懵逼,再放任他这么失魂落魄下去,那也就不用再往下进行,俩人找个没人的角落抱头痛哭一场,然后直接退出文学圈得了!

    因此,本来按照原定计划中需摆足大家气度。尽量不上阵的他,不敢再迟疑,一边招呼“英喆老师”先下来休息,一边离席。上台。

    先是三两句场面话。然后直奔主题,开门见山的晒出了英喆早前说给他的“杀手锏”!

    不是别的,正是先前英喆在第二篇博文《人造金梁之二:谈谈邓海老师》中,所用到的“文本鉴别学”和“司法语言学”。

    正是在那篇博文中,英喆利用这两门新兴学科,通过抽样十个常用副词、介词分析邓海年轻时的习作手稿、《射雕英雄传》、邓铮高中三篇作文。最后得出结论——“邓海手稿跟《射雕》的文本相似度,比邓铮高二作文跟《射雕》的文本相似度高”,从而把邓海给深深拖进了这个漩涡里,也给邓铮造成了很大的舆论麻烦!可以说直接促成了今天这次面对面的考核论证!

    “……就在上周,传媒大学有位我本人非常欣赏的邹翁院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所谓‘代笔’、‘人造’,这是‘任何作家都无法证明清楚的东西’,‘如果这个事情可以成立的话,那这就意味着,全国上下只要看哪个作家不顺眼,然后就可以说,你的文章不是你写的,那这个作家就百口莫辩。作家这个行业很特殊,因为他们都是在家里写,对于一个作家来说,这种质疑成立的话,那这个作家就不用混了,我觉得他就直接完蛋了,他的职业生涯就不用继续了。’”

    “以上这是邹院长原话。也不是没有道理,但未免有点危言耸听。文本的作者身份,真的没有办法证明吗?当然不是。”

    “近些年来国际上有一个方兴未艾的新兴学科,叫‘司法语言学’。司法语言学家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通过语言分析、文本鉴别,确定文本的作者身份。我先结合相关文献论文,做个简单介绍:语言学家解决作者归属问题的理论出发点是,在操同一种语言的庞大人群中,每一个个体的言说和写作,都有其独一无二的特点。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多年建立起来的一个常用词汇集合,或者叫常用词表。这个词表,与其他人所建立起来的常用词表可加以区分。这种区分,不仅表现为每个人的词表所包含的词语项不相一致,还表现为每个人对不同词语项有着不同的偏好。”

    “打个简单的比方,我们楼下小区超市里的货物不下几万种,理论上我们都是可以随便选购的,但我们经常买的,充其量也就不满一百种。这每一种选择,都是出于我们的偏好和习惯,体现了一定的个性。单一的‘选择’,譬如有人每个月都会买鸟窝咖啡,区分度不是很大,因为有不少人也会有同样的‘选择’。可是,如果多个‘选择’形成一个集合,那么区分度就会很大,甚至是独一无二的。譬如经常买‘鸟窝咖啡+蜀中榨菜+白人牙膏+波多红酒+恐龙峡猕猴桃+皇家狗粮’的,整个超市记录里,恐怕就只有一个家庭。”

    “因此,虽然从理论上讲,任意书写者在任意时间可以使用任意的词语,但在实际上会有典型性的个人化的喜好拣择。这意味着应该有可能设计出一种‘语言指纹’的识别方法,换句话说,特定书写者在语言上所形成的印象是可以用来进行身份辨认的,就像个人签名一样。”

    “当然,我们也应注意‘语言指纹’与‘生理指纹’之间的重要不同。‘生理指纹’的价值在于,每个样品都是可以通过比对进行同一认定的,也是穷尽性的,也就是说,包含了对于个体身份进行同一认定所需要的所有信息。相比之下,语言样本,即使是很大的语言样本,也只能提供相关个人语言特点的非常局部的信息。所以我们目前还不可能建立一个‘语言指纹库’,并在此基础上对争议文本进行比对检测。虽说如此,但‘语言指纹’的识别方法也不是全无作为,因为实际案例中常常有一些线索,可以将所要比对的文本样本局限在几个人,尤其是两人之间直接比对效果更佳,从而大大地简化了问题。实践中有很多通过‘语言指纹’对作者身份做出同一认定的著名案例。”

    “下面,有请我国著名司法语言学家朱高峰教授和他的团队!”
------------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8173 18174 18175 18176 18177 18178 18179 18180 18181 18182 18183 18184 18185 18186 18187 18188 18189 18190 18191 18192 18193 18194 18195 18196 18197 18198 18199 18200 18201 18202 18203 18204 18205 18206 18207 18208 18209 18210 18211 18212 18213 18214 18215 18216 18217 18218 18219 18220 18221 18222 18223 18224 18225 18226 18227 18228 18229 18230 18231 18232 18233 18234 18235 18236 18237 18238 18239 18240 18241 18242 18243 18244 18245 18246 18247 18248 18249 18250 18251 18252 18253 18254 18255 18256 18257 18258 18259 18260 18261 18262 18263 18264 18265 18266 18267 18268 18269 18270 18271 18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