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这个时候,邓铮暂时已经不适宜到学校去继续读书了,一是作为男主角戏份很重,马上就要进组;二是怕给同学们带来纷扰。

    学院团委魏书记、白老师先后打来了电话,表达了对他参演张丹枫的大力支持,希望他能合理平衡分配时间,在演好张丹枫的同时,一定要兼顾好新书《射雕英雄传》的创作,全院师生都是他的支持者等等,并主动提出帮他办理休学手续。

    邓铮没同意,他只希望学院开绿灯可以允许他平时不去上课,但年终考试还是会去的。他并不想推迟毕业时间。

    魏书记、白老师则考虑得更深远。

    邓铮现在这样子又要演戏又要写书的,哪还有时间顾及功课?他现在年少成名树大招风,万一年终考试不小心挂了科目,绝对是会落人把柄的,而且也是终生抹不去的污点。更何况现在休学什么的很方便很人性化,有许多大学时因某项特长进入国家队,或者像邓铮这样进入演艺圈的,都会采取休学方式,有的一耽搁,甚至十年八年后才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都很常见的!

    所以他们很认真地劝了几次,不过见邓铮很坚持,信誓旦旦保证不会挂科,这才无奈同意。

    挂了电话,热心护短的白老师就在想,到时候看来得亲自出面跟那几位专业课老师通通气,无论如何可不能让邓铮同学挂了科……

    处理好学校的事情后,邓铮一边等着进组,一边抓紧时间在对剧本做着最后的润色。

    前世今生,剧本创作这还真是第一次。

    幸亏蒋志鹏另给他找了一位科班毕业的不知名编剧做助手。邓铮提出具体构想和分集框架,然后由那位助手结合原著剧情,用标准的影视剧本格式及表达方式进行填充构架,最后再由邓铮把关、润色。

    说实话,硬要把《萍踪侠影录》拍成四十集还真是让邓铮犯了不少难。按照他自己的意思,楔子连同三十一回正文,一共弄出三十二集才是最合适的。但“小鸟文化”和蒋志鹏一定要四十集,而且是至少四十集!

    对此他倒也理解,在国内日播剧是主流的情况下,长剧好卖,电视台买过去后更容易回本赚钱。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你像一部二十集的电视剧,用日播剧的方式播,一天两集,放了十天,收视率刚起来,观众收看惯性刚养成,电视台刚想提高广告价格……啪!没了!那得多郁闷?!

    所以现在没个三四十集,那就不好意思叫电视剧,一部反映家庭婆媳关系的伦理剧也敢水上个七八十集。电视剧太短的话,除非特别精良、演员阵容特别强大,否则电视台一般也不会买。

    更有甚者,有些电视台买了部三十集的电视剧,一播发现收视率刚刚的,立马连夜开工,将三十集活活剪成六十集!每集45分钟的放映时间,前边10分钟前情回顾,后面10分钟下集预告,中间就留了25分钟的戏肉,不仅观众郁闷,出品方更是想死的心都有了!

    所以为了不让电视台自己“人工拉长”,邓铮也只好绞尽脑汁,对原著中部分描述不详的关键情节做了填充展现和细节处理,在不注水的情况下丰满到了四十集。

    他这边忙着做剧本最后的完善时,“小鸟文化”那边传来了好消息,因为目前展现的超强话题性,有几家电视台开始询问电视剧首播权事宜。
------------

章 068 对赌协议

    邓铮对此一点也不觉得奇怪。

    在很多人眼里,只要自己一开始连载《射雕》,也不要求太好,能跟《草莽》形成火星撞地球的僵局,就有了持续延展的强话题性。《射雕》有话题,就是金梁有话题,金梁有话题,也就是张丹枫和《萍踪侠影》电视剧有话题。

    因为他的缘故,这几者是串联在一起的。

    这本身就是很强的卖点,对于电视台有稳定军心的作用。再加上3500万40集的中大型制作、导演蒋志鹏的金字招牌、国内第一部武侠连续剧的噱头,对于广告招商来说很有吸引力。

    这种情况下,没有电视台上门来问价才叫奇怪呢!

    不过第一轮问价的几个电视台价格给得都不理想,谈了几轮后,最后出现了两个可行方案:

    一是按照当前“一剧三星”的要求,首轮播放权由三家卫视共同购买,一起播放。单集是90万,三家卫视均摊各出30万;

    二是南国卫视以80万每集的价格购买首轮独播权,也就是第一轮放映时全国所有卫视地方台只有它一家电视台可以放映。

    “小鸟文化”比较倾向于第一种方案,单集90万,40集算下来就是3600万了。不仅保本,已经赚了100万。有了这个保底,后面音像制品、网络视频版权等等都是净赚的了!这对于一部还没开拍的古装电视剧,简直是理想得不能再理想的结局了!

    因为古装剧不同于现代剧,现代剧拍摄时拉赞助的方式很多,各种广告植入、贴片广告都是钱,剧中主要角色住的小区开发商品牌、开的车品牌、穿的衣服品牌、喝的饮料品牌、甚至坐的抽水马桶的品牌……只要你想植入广告,想拉赞助,就没有照顾不到的。

    但古装剧不行,给你拉来个卫生纸赞助商你都照顾不到!

    所以“小鸟文化”和蒋志鹏都极力想促成,蒋志鹏作为导演,当然也想早点回本,轻装上阵。

    但是邓铮不同意,或者说是他代表的“侠之大者”工作室不同意!

    他连揭底牌,连出重磅,自然不愿意第一部武侠剧就这样毫无建设性地贱卖出去!辛辛苦苦制作出来的连续剧,后续收视率高低却跟自己基本上再没任何关系?!

    所以他提出了“对赌协议”的构想,就是在目前方案的基础上,加上一条:划定基准收视率,如果将来《萍踪》的平均收视率高出基准收视率,则按照收视率每高出0.1单集上涨5万的价格进行浮动;而如果低于基准收视率,则电视台只需支付购片价格的80%。

    简单来说,比如一家卫视购买《萍踪》是准备晚上20点-22点黄金档播放,那么就用去年该卫视黄金档电视剧全年平均收视率作为基准收视率,比如说是1.13。如果《萍踪》最后的平均收视率是1.34,那么就是高出了基准0.2,单集价格上涨10万!

    0.3的话,单集上涨15万!

    以此类推……

    但如果《萍踪》最后的平均收视率低于基准收视率1.13,那么如果本来的单集定价是30万,那么只需支付80%,也就是24万!

    这个构想一出来,首先强烈不同意的是“小鸟文化”和蒋志鹏,他们觉得这是疯了!

    好好的提前回本多好?非要搞三搞四的!而且提前回本一次性买断,谁说跟收视率就没关系了?首轮播放收视率高了,自然会有大把电视台来购买次轮播放权,而且收视率高了,音像版权、网络视频版权自然都会水涨船高,这不都是钱?!

    但他们再不爽也没用,“侠之大者”工作室作为第一出品人,占了60%的股份,是最大股东,拥有最大的发言权。

    小鸟文化和蒋志鹏通过邓铮这个“中间人”抗争了几次无效后,也不再多说了,在他们印象里,拥有绝对话语权的电视台是绝对不可能接受这种所谓“对赌协议”的,简直是闻所未闻!所以就等着“侠之大者”自己碰壁!

    然而大出他们的预料,还真有一家电视台就欣然同意了!

    那就是南国卫视!

    其实南国卫视刚看到这所谓“对赌协议”时,也觉得荒唐啊,靠,什么时候轮到你们这些小制片公司制定游戏规则了?!

    不过冷静下来一想,这样简直是稳赚不赔的,因为收视率计算是要精确到0.01的,而“对赌协议”中提价标准是按以0.1计算的,要知道,在全国范围内,平均收视率提升0.1可能就是至少三两个名次的提升,就以为着每集多了上百万的观众,增多的广告费用更是不可同日而语,远比单集多支付的5万要多得多!

    而如果没有达到基准线,本来单集80万打八折,变成了64万,40集就省了640万,大大规避了购片风险!最重要的是,这个基准线划定的是全年该时段平均收视率,只要不抄底或者倒数,就还有得赚!

    简直是百利而无一害!

    而且往深了想,制片方敢提出这样的对赌协议,说明是很有自信的!这种自信对制作方内部、电视剧主创团队也是一种鞭策和激励,更容易制出精品良剧!

    南国卫视作为全国最有钱、地理位置最优渥的省级卫视,广告营收能力和收视市场份额却相当一般,一直在二级卫视中游挣扎,距离首都卫视、东海卫视、黄芒卫视、蓝天卫士、红荔卫视这“一线卫视五虎将”差距还不小。

    一句话,影响力跟江湖地位很不匹配!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2253 22254 22255 22256 22257 22258 22259 22260 22261 22262 22263 22264 22265 22266 22267 22268 22269 22270 22271 22272 22273 22274 22275 22276 22277 22278 22279 22280 22281 22282 22283 22284 22285 22286 22287 22288 22289 22290 22291 22292 22293 22294 22295 22296 22297 22298 22299 22300 22301 22302 22303 22304 22305 22306 22307 22308 22309 22310 22311 22312 22313 22314 22315 22316 22317 22318 22319 22320 22321 22322 22323 22324 22325 22326 22327 22328 22329 22330 22331 22332 22333 22334 22335 22336 22337 22338 22339 22340 22341 22342 22343 22344 22345 22346 22347 22348 22349 22350 22351 22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