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禄接过来看了看,对薛掌柜笑道:“不好意思薛掌柜。能不能把这银子给我换成铜钱?否则平时用钱不方便。”
薛掌柜对吴叔挥了挥手。吴叔跑下楼去,不一会儿拿了一大串铜钱上来,递给福禄。
十两银子,就是一万枚铜钱。份量还挺重,福禄将它放进了送菜的那只竹篮里,又问薛掌柜要了几片青菜叶子盖在上面,拱手跟他告辞。
从福临楼出来,福禄舒了一口气。第一单大生意谈成了。真不错。
但是对于容韫和来说,不过赏花会是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的,而味精现在完全是卖方市场,就是耽误上一个月,薛掌柜该买他还得买。
所以容韫和决定今天先去花市看一看,如果要花大价钱买花木,她再赶回来,争取在两天内把十几瓶味精先制作出来,赚了钱再去买花木。
福禄这里舒了气,但赵掌柜那里却是坐立不安。此时远远看见福禄从福临楼出来。他赶紧跑出来,叫了声“阿禄”,满脸的紧张。
福禄急着回家,也没心思跟赵掌柜多说,没等他发问就开口道:“青菜的事,是老孙告诉了福临楼的人。不过你放心,我没把菜卖给他们。”说完便说家里有急事,匆匆告辞离开。
直到走到家门口,容韫和这才想起,自己满脑子赏花会和味精的事。倒把买肉的事给忘了。她拍拍脑袋,见四周没人,偷偷把那一万个铜钱放进了空间里,这才提着篮子进门。
容韫和回家收拾了一下。带上了一张银票,便拉着福禄一起准备去平州城。
二人赶着马车走了好一阵子,又问了好几次路,这才到了菱角塘。容韫和下了车,站在菱角塘花市的街口,看到街上摆放着许多花木。不少人在花木中挑挑拣拣,讨价还价。
这条街并不长,从头走到尾也就五、六百米。两边的商铺琳琅满目卖着各色东西,其他的花木却都摆在了两条街的中间,不知是不是顺应赏花会而临时出现的一个交易市场。
花木摆放的形式倒跟容韫和在现代见过的花鸟市场很像,不过大概怕是大家不认识花木的品种,卖主都用纸写了花名贴在枝干上或花盆上。
容韫和沿路看过去,发现这里的花木品种较多,但大多是杜鹃、月季、石榴、桂花、山茶花、菊花等常见品种,兰花虽然也有不少,甚至有些还带着花,但大多是春兰、寒兰的普通花型,容韫和看到一株春兰花开得不错,上前问了问价,卖主一张嘴就是五百两银子。
容韫和下意识地看了一眼空间里那张一百两银子的银票,叹了一口气。这种普通的兰花她都买不起,名贵花木的价钱岂不是贵得更离谱?看来,今年想在赏花会上赚那一千两银子,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除了路中间这些摆在地上的摊贩,容韫和发现这一条街有三家店铺也是卖花的,而且里面的花卉明显比外面的要珍贵。
走到其中一家面积最大的店铺门口,容韫和看到里面站了好此人,围在一起赞叹着什么。她此时心里已没有了参加赏花会的念头,只想多看一看,看有没有用空间种花来赚钱的商机,所以见这店里如此热闹,估计是出了什么珍品,便走进店里,想知道是什么样的花让大家如此惊艳。
“漂亮啊。”
“嗯,很不错,品相这样好的兰花我还是第一次见到。”
容韫和听着这议论,一走近就被他们围着的一株兰花吸引住了。这株兰花叶子深绿,半垂于两尺高的瓷盆之上,叶姿之美犹如少女的身姿,曼妙而婀娜;花瓣开得正艳,花朵外三瓣紧圆,宛如梅花花瓣,紧边似镶白边,色泽青绿,双捧起兜,形似蚕蛾。
前世别人曾送过薛家老夫人两三株名贵兰花,老祖母从此对兰花痴迷得一发不可收拾,连带着容韫和对兰花也有些认识。她知道这株兰花为春兰中的宋梅,是中国兰花的传统铭品,为梅瓣花的代表品种。
此花于清乾隆年间由绍兴宋锦璇选出,以宋锦璇之姓与花之梅瓣结合命名而得,花型端庄大方,被列为春兰四大名种之首。
“各位,这可是我从杭州重金购得的一株兰花,这叶与花都无可挑剔。几近完美。要价三千两,实不为过。买回家中既可欣赏,还可拿它参加今年的赏花会,一举夺冠。拿到奖银一千两银子就赚回来了,还为您争了面子。这名气一大,一转手再卖五千两银子都没问题。这可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机会难得啊。”站在花旁的一位中年人,正不遗余力地向围在旁边的几个男子推销这株兰花。
“王掌柜。你这价钱也叫得太高了吧?去年张老爷买的那株兰花,你可只卖了他两千两银子。”
“是啊是啊,花是不错,就是这价钱,太高了些。”另一人附和着。
“林公子、李老爷,这株兰花跟卖给张老爷那株可不一样啊你们看这叶形,这花形……”
不要说两千两、三千两,容韫和连二百两都没有。
便是家中有那么多钱,此时也不应该拿出来招祸。
听着那几人在那里讨价还价,也心里感慨了一下便将目光从那株兰花上移开了。这种宋梅。在现代还是很多的,价钱也不高,几十元就能买上一株了。古代的种植技术不如现代,现代的普通货色拿到古代来,便可能就是一株难求了。
既然进到这里来,容韫和自然不会就这样轻易出去。她避开人群,走到其他地方参观了一下这店里的花卉。这店里有一半的地方摆放的都是各色兰花,看来兰花便是这花品轩的主打花卉了。
“咦。”扫视了花店一眼后,容韫和忽然惊呼出声。见到有人回过头来看她,她这才咬了咬嘴唇。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避过那些人的视线。直到大家都不注意她了,她这才重新抬起头来,仔细地打量面前的几株兰花。
她刚才这所以失态。是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她发现有两株兰花上面,竟然飘浮着一层淡淡的雾气。这种雾气她极为熟悉,飘浮在空间里的灵气就是这个样子。
这两株兰花为什么会有雾气?容韫和皱眉打量了一下它们。
只见其中一盆长得如韭菜一般细小,叶子暗绿,毫无光泽,而且有些叶面还扭曲着。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但就是这盆兰花,雾气最浓,白白的雾气像一个罩子一般,将自己团团包裹起来。而另一株的雾气则淡得多,品相却要好上很多,虽然没有花,但从叶品上看,还不失一株好兰。
因“观花一时,赏叶终年”。容韫和知道鉴兰一看叶形,二看花苞,三看开品。在没有花的情况下,通过叶子的品相,也能看出一株兰花的好坏的。依照她的经验,这株笼罩着淡淡雾气的兰花,开出来的花未必会比大家围观的那株宋梅要差。
难道,有雾气的兰花就是名品?这个念头在容韫和的脑子里一闪,便再也挥之不去。为了确定这个猜测,她走回到人群中间,去仔细观察那株宋梅。这株宋梅在这店里也算得是一株好兰了,如果她的猜想正确,那它便应该也有雾气才对。
容韫和挤到了人群中间,凝神定睛向那株宋梅看去,只见那宋梅风姿绰约地立在瓷盆之上,白白的墙壁将它绿色的叶子与花映衬得更为好看。
怎么会没有雾气?容韫和看着它,皱起了眉头。
――――――――――――――――――――――――――――――――――――――
酒楼里的人大概每人都被分得了一口,尝过之后,全都默然不语。便是那最先发了感慨之人,也舍不得再说话,只怕一说话那美到极致的滋味就会从嘴里溜走,宛如做着一个美梦,一睁开眼,眼前的美景便会瞬间消失不见,让人追悔未及。
“这味可真香啊,我走在路上就已闻到了。李掌柜,今日做得什么好菜,怎会如此之香?赶紧上一道来尝尝。”一个洪亮的声音把大家从美味的沉醉里唤醒。
绿竹清醒过来,动作迅速地把荷叶盖上,再将坛盖罩到上面,放到木桶里,对东子道:“赶紧拿回家去。”说完用眼睛询问地看向了老头儿。老头儿瞥见,微一点头。
东子也知道此菜不能再放在这里。否则路过的客人都闻味儿而来,每人殷求一句,你给不给吃?别人都给吃了,就他来你不给,既显得小器,又得罪人。可任是谁拥有这样的好东西,在自己没尝够之前,都舍不得拿来跟人分享。
而且他可知道,这一老一小今天是来卖菜谱的。现在这么珍贵而美味的东西,白白地给人吃了,一文钱都落不到,自己三个人辛苦十天,却只尝上那么两口,那多太不划算呐!
所以他二话不说,提起桶就走。
“哎……”有人看着他提桶离开,赶紧叫了起来,“你们这东西卖不卖?我出十两……不不,二十两银子,您老看如何?”最后这句话,是冲着老头儿问的。
“光买这里面的食材,就不止二十两银子。陆老板可真会打算。”有人嘲讽道,然后高声,“我出二十二两。”
另又有人问道:“三两银子,买一碗,如何?”
三两?绿竹迅速盘算了一下。这坛子里剩下的佛跳墙,起码也能装个十碗左右,也就三十两。而且,还可以提提价。比如说,三两银子只卖半碗。那灵犀鱼因其难得,就已卖二两银子一条了。
这佛跳墙,食材珍贵,极费功夫,三两银子半碗不过份吧?她转过头去,看了看老头儿。虽然做这东西有些辛苦,除去成本赚个三、四十两,却也值了。最重要的是,能解决目前的经济困难,不用再吆喝着卖菜谱,那是最好不过的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7368
17369
17370
17371
17372
17373
17374
17375
17376
17377
17378
17379
17380
17381
17382
17383
17384
17385
17386
17387
17388
17389
17390
17391
17392
17393
17394
17395
17396
17397
17398
17399
17400
17401
17402
17403
17404
17405
17406
17407
17408
17409
17410
17411
17412
17413
17414
17415
17416
17417
17418
17419
17420
17421
17422
17423
17424
17425
17426
17427
17428
17429
17430
17431
17432
17433
17434
17435
17436
17437
17438
17439
17440
17441
17442
17443
17444
17445
17446
17447
17448
17449
17450
17451
17452
17453
17454
17455
17456
17457
17458
17459
17460
17461
17462
17463
17464
17465
17466
17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