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大妞说,她们过年的红包里一般都至少有一百个大钱。
她们家这三个主子,从刘太太到容家小哥儿、容姑娘也都是和善人,不摆什么主子谱儿,更不会打骂下人,四丫在容家说是奴才,只怕干的活儿比在她家里干得还少呢!
毕竟你算算,容家除了他们自己家的蔡大哥、谭大哥、蔡家的四个小子和福寿福禄两个小子以外,还另外雇了冯家的五兄弟帮工。
他们家统共就那么几亩地,农活也不多,院子里的菜地也只有咱们家菜地的一小半,家里也没有喂什么鸡鸭牲畜的,就那么一匹马,光这些壮劳力只怕都轻轻松松地把这些活计都能干完。
这洗衣做饭呢,又有你吕婶子和罗婶子,丫头里面,云莺云杏紫苏紫薇,都是一个人顶几个的勤快人,大妞和四丫在她们家,也就是帮着云莺和紫苏打打下手,做做杂事,清闲地很呐!”
说到这儿,马袁氏看排骨已经全部上了糖色,便往锅中加入烧开的热水,水量没过排骨,之后加入陈醋、酱油和胡椒粉,盖上锅盖,等水开后,转成小火焖煮了约有三刻钟。
等焖煮至汤汁烧到剩了差不多一点点的时候,马袁氏放了适量的食盐调味,接着就是收汁,等排骨收汁完毕,就可以起锅装盘了。
把糖醋排骨装盘以后,接着她又手下不停地开始做起了豆花牛肉,一面继续对马金桂道:“这是四丫碰到了容家这户好人家,有这么好的福气,可要是碰到那些坏人家,岂不是连命都没有了?
可她那对极品的爹娘呢?从来没想过女儿的死活!
他们那两口子,眼里就只看得见小栓这个宝贝儿子,这五个女儿在他们眼里只怕都是不值钱的赔钱货!可真是一点儿都不像亲生的爹娘!
是,咱们女人的命搁在这庄子里是不值钱,好多老人家也都是重男轻女,觉得一个儿子抵得上一堆女儿,认为他们将来都要靠儿子孙子来传宗接代、给他们养老送终,可就算这样,村子里也没有把女儿卖了的道理呀!”
一边说着,气愤激动的马袁氏也没有忘了正事儿——做饭,她先是准备好了要用的材料,即一块牛肉,两块自家做的豆腐,一把水灵的小葱,一把从菜地里刚摘下来的香菜,两块生姜,五六瓣大蒜,还有一根剁椒。
接着,她和马金桂一起把牛肉洗净之后切成小丁,香菜、小葱、生姜、大蒜和剁椒洗净之后切成碎末,豆腐则是清洗之后、先用淡盐水稍微浸泡一下,之后切成小丁,再放入沸水中焯烫,接着捞出来沥干水分。
之后,马袁氏开火,把锅架到火上,放入花生油,等油热之后,放入姜蒜末,爆出香味之后,再加入一勺吕妈妈送来的容家自己做的豆瓣酱,翻炒均匀。
接着下入牛肉丁和剁椒,翻炒至七成熟之后,加入半碗清水烧开。
再把豆腐丁下入锅内,再次煮沸。
之后调入盐和酱油,最后撒上香菜和葱花,这道豆花牛肉就完成了。
马袁氏把豆花牛肉盛入大海碗中之后,方才继续对着马金桂道:“这都是几年前的事儿了,当初四丫和大妞被卖到容家之后,咱们村子里,不知道多少人背地里议论说张家那两口子见钱眼开,为了钱把自己的亲闺女都给卖了。
结果闺女在人家家里做奴才,这做爹娘的两口子却好吃懒做,不知道出去打零工还债,反而就靠着闺女的那点儿月钱和地里的收入,就这么得过且过着,从来没想过出去挣了钱之后,想个法子把四丫的卖身契赎回来。”
边说着,她又手下不停地做着小闺女爱吃的蒸水蛋。
马袁氏挑选了三个个头比较大的鸡蛋,又准备了酱油、食盐、香油、温水和葱花,接着把鸡蛋磕开、蛋液打入蒸碗中,用筷子把蛋液打散。
之后,马袁氏加入了半勺食盐和少许的酱油、香油,再用筷子把这些调味品和蛋液搅拌均匀。
接着,她吩咐马金桂往碗中加入温水,一边加水,一边沿着顺时针用筷子把水和蛋液搅拌均匀。
之后,马袁氏用勺子把浮在蛋液表面的泡沫舀走,再往蒸锅中放入了适量的清水,水烧开之后,把蒸碗放入,用大火蒸了大约一刻钟。
一刻钟之后,开盖,把蒸碗端出来,马袁氏在蒸好的水蛋上撒上了少许的葱花,又用勺子在水蛋的表面淋上了少许的酱油和香油,这碗蒸水蛋就做好了。
马袁氏把做好的三道菜都放入了锅中保温,一面叹息道:“张家那两口子脸皮也是够厚的,这村子里的人都在背后捣他们的脊梁骨,倒是他们就跟不知道似的,依旧在家里过着他们的悠闲日子。”
ps:今天半上午出了门,一直到下午才回来,又歇了一会儿才有空码字,结果还被阿妩麻麻催着去复习下周的考试嘤嘤嘤……
总感觉,人生就是一场接一场地不断的考试,阿妩已经被烤糊了嘤嘤嘤……
这一阵子的收藏总是不停地在“唰唰唰”地掉,掉得阿妩心都快碎了!还好今天下午上了推荐,不知道结果怎么样,还希望小天使们多多支持,不要让阿妩扑死在推荐上,不然只怕窝家编编樱桃酱就不爱我了!
最后是例行的打滚卖萌求推荐票、求收藏、求留言,各种求嘤嘤嘤……乃们快看阿妩闪亮亮的眼神⊙ω⊙,求推荐票和收藏投喂ING~小天使们看过之后如果喜欢,记得把文文收入你的书架哦~(≧▽≦)
------------
第四十三章 张家夫妇(二)
马袁氏一边开始做起了儿媳妇最爱吃的厚蛋烧,一边继续和马金桂说着张家的事儿。
她挑了五个鸡蛋,又洗好了一把水灵灵的小葱和两根新鲜水嫩的胡萝卜,接着把小葱切末、胡萝卜切丁,把鸡蛋打入碗内,再把葱沫和胡萝卜丁倒入蛋液中,加入少许的食盐之后,用筷子搅拌均匀。
马袁氏边搅拌着蛋液,边道:“倒是大妞她娘,一直对大妞愧疚的不行,整天里都在想着法子攒钱给大妞赎身,每天没日没夜地做针线,大妞她弟弟才十岁出头,也帮着家里做农活,连学堂都不上了,一家子人一起想办法挣钱,好早日把大妞赎回来。
去年的时候,大妞她娘靠着做女红卖绣品终于把家里的债还完了,之后便拿着大妞这两年攒下来的月钱,还有她们家最后的一点儿积蓄,来了容家,说是想把大妞的卖身契给赎回来。
刘太太当时已经病了,却还是那样宽和,听了便要吩咐吕妈妈给大妞赎身,谁知大妞却不愿意跟她娘回家,说是当初刘太太买了她,便是救了她们一家子的命,这是她一辈子都还不完的恩情。
如今刘太太病了,她不能那么忘恩负义的去赎身回家,非要留下来伺候三位主子。
大妞她娘没法子,看大妞那意思,是死也要死在容家,又感念当初刘太太的恩德,只好就那么地放弃了。
不过从那以后,大妞她家里人倒是会三不五时的送些她们家自己的东西,什么鸡蛋鸭蛋、地里种的菜、大妞她弟弟去山里摘的野果子、采的核桃香菇之类的山货,还有大妞她娘做的荷包香囊帕子,都会送去给容家,也顺道是探望探望大妞。
容家呢,每次也都会回上一些她们做的点心、从县城里买来的糕饼茶叶什么的,两家人倒像是亲戚一样走动了起来,大妞也能经常见见家里人。”
说着,马袁氏看蛋液已经搅拌好了,便把鏊子架到了火上,吩咐马金桂把花生油涂到了鏊子上,加热之后,倒入蛋液,煎至蛋皮微微成型后,将蛋皮卷起,移至一边,再次倒入蛋液,成型后卷起,一直重复这个步骤直至蛋液用完。
出锅后,她把卷成厚厚一摞的蛋皮切开,之后装盘,这道厚蛋烧就这么迅速地做好了。
马袁氏正准备接着做炸藕盒,却听到厨房外传来自家儿子马喜亮的喊声:“娘,娘,娘,我回来了!”
马袁氏听到喊声,便把湿漉漉的双手放在围裙上擦了擦,一面吩咐马金桂把刚做好的厚蛋烧放到锅里保温,一面掀开了厨房的帘子,朝着院子里的马喜亮大声喊道:“你这个小兔崽子!回来就回来了,喊那么大声干什么?没得把你娘和大姐吓了一跳!”
说着,马袁氏却借着微微有些昏暗的天色,看到了马喜亮手里拎着的一长串用绳子连起来的小黄鱼,便有些惊讶地道:“这大冷天的,河里都结了冰,你从哪儿弄来的这小黄鱼?”
马喜亮一边“嘿嘿嘿”地笑着,一边走到厨房这边,把手里的小黄鱼递给了同样出了厨房的马金桂,笑道:“我刚才想着,大姐好不容易回家一趟,应该去弄点儿新鲜的玩意儿给大姐尝尝。
反正我在家里也没有事儿,就寻思着去河里看看能不能捞几条鱼回来。
谁知道刚走到容家门口,就碰到了蔡大叔,他和蔡二兄弟刚从河那边回来,蔡二兄弟手里还抱着一篓子新鲜的、活蹦乱跳的鱼虾。
蔡大叔就问我去干嘛,知道是大姐回来了,就把他们篓子里的两条大鱼要给我,说是回来让娘给大姐做个红烧鱼。
这大冷天的,人家捞几条鱼也不容易,再说了,他们家的容小哥儿和容姑娘都要补身体,我哪里好意思收人家的大鱼,就不肯要。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1464
11465
11466
11467
11468
11469
11470
11471
11472
11473
11474
11475
11476
11477
11478
11479
11480
11481
11482
11483
11484
11485
11486
11487
11488
11489
11490
11491
11492
11493
11494
11495
11496
11497
11498
11499
11500
11501
11502
11503
11504
11505
11506
11507
11508
11509
11510
11511
11512
11513
11514
11515
11516
11517
11518
11519
11520
11521
11522
11523
11524
11525
11526
11527
11528
11529
11530
11531
11532
11533
11534
11535
11536
11537
11538
11539
11540
11541
11542
11543
11544
11545
11546
11547
11548
11549
11550
11551
11552
11553
11554
11555
11556
11557
11558
11559
11560
11561
11562
11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