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容家院子里的那几片小菜地上种的豆角,夏天的时候摘了下来,吃不完的就放在院子里晾晒。
豆角晒干了之后,留到冬天在缺菜的时候,还可以丰富一下膳食。
这干豆角炒肉或者炖汤的时候,直接放进去做配菜,豆角吸收了汤汁的浓郁,吃起来口感也是非常好的。
或者把干豆角泡好了之后,也可以用来包包子和做饺子馅,这些也都是颇为擅长家常菜的大妞提议的。
因着今年豆角的收获不错,大家吃起来也觉得味道挺好,所以大妞便提议到了明年,除了豆角之外,还可以在院子里种上一些茄瓜、葫芦、南瓜和灰菜之类的,这些夏天的时候吃不完晒干了,到了冬天缺菜的时候,都可以拿出来加菜。
而那黄瓜、蒜苗和小青菜的种植,则都是见多识广的蔡百瑞提出来的,就在入了秋天,在院子里的菜地上架了棚子,棚子上敷上干草。
白天温度高、有阳光的时候,把干草扒开,让菜苗晒晒太阳;到了晚上的时候,依旧把干草敷上,可以起到保温的作用。
这样一来,那些黄瓜苗、小青菜和蒜苗倒也长得颇为喜人,如今已经可以开始摘了入菜了。
其实,在这村子里,大家普遍的做法,都是在自己睡的屋子里放上几个大大的木头槽子,在槽子里种上菜苗。由于屋里烧了火炕,所以温度很高,这样一来,菜苗也就不会冻坏了。
只是容家毕竟原先是大户人家,自然受不了在自己的卧房里种菜,所以蔡百瑞就建议学着那些京城的花农们,给菜苗盖上干草、起到保温的作用。
当然,别看这满满一桌子二十个菜看起来很是多,且菜的份量也是足足的,可毕竟还有谭英远、蔡百瑞他们七个大男人也要一起吃饭。他们一大早天不亮就起床下地去干活,忙活了一上午自然是饭量很是惊人,光这些菜只怕是远远不够的。
而罗采蕾原先就和隔壁的韩玉娘学了烙煎饼,今天便烙了足足一盆子几十张煎饼做了主食。
因为已经有了玉米面鱼饼了,所以这煎饼罗采蕾就是用的高粱米做原料,掺了适量的红薯粉做成的。
泡好的高粱米,里面掺上提前煮好的白米饭,加上泡开的黄豆,一起用厨房里的小磨推了出来,然后掺上适量的红薯粉,调成稠度适中的糊糊,就可以开始在鏊子上烙饼了。
这煎饼想要烙好,烙得又酥又脆吃起来口感好,白米饭和黄豆添加的就要适量。还好大妞原先在家里也跟着她娘烙过煎饼,所以这原料的比例倒是没有难倒众人。
烙的时候呢,吕妈妈在底下看着火候,罗采蕾则在上面看着鏊子烙饼,而手脚麻利的大妞则站在一旁,把烙好的、放在盖帘上的煎饼揭一遍,免得热量散不开、时间长了粘到一起。
这烙煎饼可是一个体力活,一般的熟手做起来也颇为耗时间,所以吕妈妈和罗采蕾也就只来得及烙了几十张煎饼而已。
因此除此之外,她们还准备了一大盆堆得冒尖的白米饭,里面掺了切成小块的红薯。
这红薯容家今年种了有二亩地,红薯秧子都送给了隔壁的马家和杨家,让他们剁碎了掺着豆饼子喂家里养的猪。
收获的红薯则是一半磨成了红薯粉,一半放到了地窖里存放。如今这容家最不缺的,就是堆在地窖里的红薯和土豆了。
前世在现代的时候,容韫和就特别喜欢吃那些小摊上推着炉子卖的烤红薯。
整块的红薯,放在炉子里经过适当的烤制,外皮焦烂,内里热乎乎的、又香又甜,可比什么白/面馒头和白米饭好吃一百倍!
所以今天她还特意闹着要吕妈妈在饭菜做好之后,在半熄了火的炉子里埋上了几块红薯,等吃完饭,那边的烤红薯就可以趁热吃了。
毕竟红薯虽然好吃,可毕竟不能拿来当饭吃,不然吃多了可是要胃酸的,为了自己的身体着想,容韫和也只敢在饭后吃上几口、当做饭后的甜点。
ps:文文爬榜中,阿妩非常希望可以在首页多多露露脸,所以还希望亲们多多支持,看过之后还请收藏一下,有票票的亲们也不要大意地向着阿妩砸来吧~
------------
第十四章 美少年哥哥
虽说这一大桌子菜都是色香味俱全,可吕妈妈还是有些担心容韫和兄妹俩吃不习惯这燕北的特色菜,又特意提前准备了一盆两人都爱吃的甜品――米酒蛋花汤,汤里切了一些水果块,都是燕北这里的当地水果,有水梨、软枣子;还放了一些山药块、芋头块、南瓜块,又放入了一些红豆、薏米和莲子。
这道甜汤可是吕妈妈的拿手菜,且有开胃、健脾、祛湿、补气的功效,原先在京城,容韫和兄妹俩就特别喜欢吃。
恰好上次蔡百瑞去县城,买来了水果、山药、芋头、南瓜和薏米莲子,所以凑够了材料,吕妈妈今天就做了出来。
为了口感吃起来更好,那红豆、薏米和莲子,都是昨天晚上就放在水里泡了一整夜,这样今天做汤的时候,才能把这些材料炖的又糯又香。
此时罗采蕾、吕妈妈和云莺云杏都在忙着从厨房把饭菜端到绣楼来,为了防止饭菜在路上冻着了、口感不好,罗采蕾还特意把这些盘子碟子之类的都放在大大的食盒里,下面装上盛满了热水的大瓷碗。这样从厨房到绣楼的路上,饭菜就可以保持刚出锅时的温度和口感了。
一阵忙碌过后,总算是把一桌子饭菜布置好了,吕妈妈和罗采蕾去了前院叫男人们来吃饭,紫苏和云莺云杏则忙忙碌碌的开始布置碗碟。
容韫和闲来无事,这三个丫头又不让她帮忙,只好打量着在屋子里脚步不停的紫苏。
这紫苏和紫薇原先都是自家那个未见过面的母亲刘太太的大丫鬟,刘氏去世之后,紫苏就成了容韫和房里的大丫鬟。
而紫薇因为擅长女红,所以如今跟着吕妈妈,在前院织布绣花来补贴家用,遇到换季、大家要换上新衣服的时候,这容家的针线活计也多是她领着云莺在做。
只见紫苏今日穿着家常的藕色对襟短袄,下面系着一条半旧不新的松绿长裙,外罩一件秋香色提花比甲,乌油油的双丫髻上插着一对银杏花簪子,身量高挑、皮肤白净、眉眼秀丽,看起来颇为温柔秀气。
容韫和正在无聊间,却听到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接着就见一个穿着深蓝色细棉布短褐和靛青色粗布大袄的小厮、掀了门口的石青色的双面剪绒帘子,然后就见自家的哥哥举步走了进来。
看到容晖和,容韫和就不由得在心里赞叹这容家的基因真是优良!她自己这两日也照过镜子,自然知道这原主可是一个十足的标致小美人。
原主的姐姐、容家大小姐容霁和呢,更是当年京城有名的闺中淑女,窈窕美貌,还因此引来京中不少贵女的嫉妒和眼红。
而这容晖和,更是遗传了父母二人的优点,如今不过才十四岁,却已经长成了一个翩翩美少年了。
只见他穿着靓蓝色淞江三梭布直裰,外罩元青色潞绸大袄,发上簪着一支青竹簪子,身量较之寻常的十四岁少年来说要高出不少;虽说由于守孝,整个人清瘦了很多,却依旧看起来身姿挺拔如松,面上目若朗星,鬓如刀裁,唇若涂朱,朗朗如日月,翟翟如春风,让人见之忘俗。
他几步走了进来,看着笑意盈盈地望着自己的妹妹,心里也是一阵感叹。
自从母亲去世,本来就性格有些孤僻的妹妹更是整日里沉默不语,瘦瘦小小的一个人儿,整天坐在角落里发呆,让他看着就心疼。
他们兄妹俩原先不知道变通,死守着守孝的规矩,这一年多里,一点儿荤腥都不沾,别说是肉了,就是鸡蛋,都是碰都没有碰过。
连自己都瘦了许多,平日里读书偶尔也会感觉有些力不从心。而本来身子就弱的妹妹,更是越发的削瘦了起来,这天气刚一转凉,她就染上了风寒,高热不退,昏睡了两天两夜,把自己吓得手足无措,生怕妹妹就这么随着母亲一起去了。
父亲走了,姐姐不见了,母亲也走了,妹妹就是他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亲人,若是妹妹也这么没了,他自己一个人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
母亲临走前,把妹妹托付给了自己照顾,没想到自己竟然如此迂腐,害得妹妹差点儿挺不过来。
妹妹昏睡的那两天,他心里颇为自责,若是平日里自己可以劝着妹妹吃些肉食、鸡蛋和牛乳,多补补身子,又哪里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当时他就想明白了,就算是母亲泉下有知,想必最想看到的也是自己和妹妹可以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地长大,而那些守孝的规矩,比起自己和妹妹的身体,又算得上什么呢!
幸好妹妹熬了过来,醒了之后在罗婶和吕妈妈的照料之下渐渐地康复了起来,脸色看起来也比原先好了许多。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697
5698
5699
5700
5701
5702
5703
5704
5705
5706
5707
5708
5709
5710
5711
5712
5713
5714
5715
5716
5717
5718
5719
5720
5721
5722
5723
5724
5725
5726
5727
5728
5729
5730
5731
5732
5733
5734
5735
5736
5737
5738
5739
5740
5741
5742
5743
5744
5745
5746
5747
5748
5749
5750
5751
5752
5753
5754
5755
5756
5757
5758
5759
5760
5761
5762
5763
5764
5765
5766
5767
5768
5769
5770
5771
5772
5773
5774
5775
5776
5777
5778
5779
5780
5781
5782
5783
5784
5785
5786
5787
5788
5789
5790
5791
5792
5793
5794
5795
5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