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鬟忽然看到杯子在地上,忙俯身捡起放在桌上,笑道:“可不是呢?姑娘这下该高兴了。”

    林**又怔了一会儿,才恍恍惚惚笑了起来,含糊说道:“是……这实在是太好了,你……你去看看药熬好了不曾,拿来我喝。”

    那丫鬟见她肯喝药了,忙去看药熬得如何。

    丫鬟去后,林**才撑着起身,左左右右看了会儿,并不见凌景深的影子,林**情知他已经去了,对空愣怔了会儿,抬手在唇上轻轻试着抚过,想到方才一场,如梦如幻……心中又是惊跳,又是恼怒,又是……翻来覆去,究竟不知是何滋味。
------------

第 64 章

    天渐渐凉了,这一日,应怀真在屋内炕上,趴在桌子上描花样子,一只肥壮的狸猫便趴在她的腿边上,闭着眼打呼噜。

    应怀真描了会儿,便觉着手有些发僵,正揉搓着,见李贤淑气哼哼地进来。

    应怀真见她面带恼色,就问出了何事。李贤淑在外面不便说什么,如今面对女儿,却也没什么忌惮,便道:“还不是你那两个好姨妈,当初她们两个要嫁的时候我就有些不乐意,到底拗不过,如今终究是闹起来了?”

    原来李家的两个姊妹,二妹妹美淑跟三妹妹巧玲两个,一个嫁了甜水巷于家典当铺的少东,那人生得倒是齐整,就是好拈花惹草。当初徐姥姥还为了此事特意在泰州跟李贤淑商议来着。

    三妹妹巧玲,本来是许了幽县村子的一个里正之子,前年李贤淑带着应怀真回娘家,还说了此事来着,不料自她们回了京内不久,徐姥姥便传了信儿来:那门亲事竟然告吹了。

    李贤淑自然吃了一惊,仔细问了才知道:原来另有一家男方上门提亲,那人却是在幽县县衙里当差,虽说是管囚狱的,却大小是个官儿,倒是比里正之子更有几分体面了。

    原本徐姥姥是不肯的,只是捱不住巧玲自个儿动了心了,在家中闹死闹活地,立意要跟之前的里正之子断了,要改这叫“陆波”的小官儿。

    到底是没有法子,过了年便也嫁了,日子过得起初倒也和睦,后来就看出来了,陆家的两个老的十分厉害,又嫌弃巧玲的娘家是行商的,只觉着他们的儿子实在不会挑人,因此处处不满挑剔,隔三岔五地打骂。

    而巧玲偏也不是个任人拿捏宰割的主儿,开始碍于颜面还忍着,时间一长,便也索性跟两个老的闹起来,三天两头地双方吵闹,那陆波就夹在中间,两边儿安慰而已。

    次年巧玲便生了个儿子,本以为两个老的会因此高看她一眼,不料两人竟仍是如故,把巧玲气得半死。

    这倒也罢了,偏偏是今年,陆波因为一宗官司纠葛,竟给告了,对方又有些权势,思来想去,便只能向李贤淑求助。

    李贤淑只因心内早有芥蒂,又加上应兰风不在京内,此事又是外面的,超出她能打理的范围,便不愿理。

    相比较而言,美淑那边的情形倒要好上一些,除了那于家的小子又开始死性不改,招惹几个风流秧子,美淑闹了几次不听,姑且只好忍着,只每次回娘家仍向徐姥姥诉苦罢了。

    李贤淑说了巧玲的事,应怀真摸了摸狸猫油光水滑的皮毛,道:“娘不理会倒是好的,反正这件事儿不是我们不想理,而是也管不了,假如爹如今在家呢,倒是好说,让爹自去打听打听便是了,爹如今不在,娘若叫底下人去办,难保他们趁机狐假虎威地闹事之类……反生出更多事端来。”

    李贤淑叹了口气,若真的撂手,却又有些于心不忍。应怀真明白,就又说:“我素日看着,三叔父倒是个有心人,对咱们也好,行事向来也稳当……娘倒不如跟他暗地里说说,让他能顺手帮一把,就帮一把,只别叫他为难。”

    李贤淑听了,心头一喜,拍掌说道:“我怎么没想到呢?找他真是最合适不过。”

    应竹韵素来在京内厮混,上上下下各部各地都十分熟稔,这件事的确是找他最合适,他又不是那种一味恃强凌弱的人,办事讲理,素来妥当,一向对李贤淑且又尊敬,真真是最好人选。

    李贤淑眼前一亮,当即就要走,忽然丫鬟报:“表舅爷来了。”

    说话间,郭建仪便走了进来,上前给李贤淑见了礼。

    李贤淑打量他,见他比先前更加气度和润了许多,心中暗自称赞,便同他闲话了几句,因心内惦记着去寻应竹韵,当下也没久留,说了几句就出去了。

    应怀真已经下了炕来,那只狸猫失了爱抚,又见来了人,就也随着跳下地,翘着尾巴踮着脚出门去了。

    郭建仪笑看着它去,便道:“它倒是比人自在。”

    应怀真已经跳过来,故意敛手行礼,认真说道:“今儿怎么有空来了?员外郎大人?”

    原来这两年间,郭建仪已经升了从六品的工部员外郎。郭建仪见她打趣,便笑说:“明日休沐,我今儿早些回来,想着有段日子没见你了,特意过来看看。”

    应怀真让着他坐了,就也笑道:“现在倒好,还常常地记得来看看,将来小表舅的官儿越做越大,只怕就不记得我了。”

    口里似是说笑,心中未尝不唏嘘的,前世岂不是就是这样?

    郭建仪却是个极灵透的人,听了这句,便打量着她的神情,问说:“为什么这么说呢?是真心,还是假意?”

    应怀真被他认真一问,倒不知如何回答了,就低下头去,想了会儿才说:“我不知道,谁又能猜到将来会发生什么事儿呢,我就是有些……担心罢了。”

    郭建仪望着她,半晌笑道:“你这孩子,这性子仍是丝毫未变,总是喜欢多心多想。还是说……你是听了什么风言风语的……”

    应怀真听他说起这个,反而疑惑问:“什么风言风语?”

    郭建仪见她双眸清明,便一笑道:“没什么,我随口说说罢了。对了……这个给你。”

    说话间,从袖子里掏出一包东西,递给应怀真。

    应怀真接过来,不忙打开,只笑着问:“你又拿了什么东西来?”

    原来这两年来,郭建仪每次来看她,都会随手带点东西,或者是小玩意儿,或者是吃食之物,总是不空手罢了,偏偏每次都让应怀真惊喜不已,难得地十分可心。

    郭建仪笑道:“这是桂胜斋新出的芝麻松子糖,我尝了尝并不十分甜腻,料想你该爱吃。”

    应怀真早闻到一股香气,她在桌上趴了半天,又觉着冷,正想吃点儿甜的东西,这却如雪中送炭一般,便笑道:“小表舅,别对我这么好。以后若你不对我好了,可怎么办呢?”

    说着回身,便在桌上打开纸包,拈了一颗含在嘴里,回头又笑:“你要不要?”

    郭建仪本不想吃,然而见她手上拈着一颗送上前来,那手指纤纤,竟是玉色一般,他便笑道:“却之不恭。”起身抬掌接了,那颗松子糖便落在手心里,郭建仪拈了吃了,香甜入心,室内一刻静默。

    应怀真便坐在炕沿儿上,垂着双腿,吃了三颗才住了,郭建仪早倒了一杯茶,放在她旁边的桌上,应怀真冲他一笑,举手喝了两口。

    郭建仪看着她一举一动,并不说话。

    应怀真看出他今日有些不太一样,便敛了笑,问:“小表舅想些什么?像是有心事?”

    郭建仪回过神来,笑了笑道:“是了,我来是跟你说件事儿,我有一位刚从南边儿回来的同僚,曾跟二表哥照面过……”

    应怀真一听,便跳下地来,握住郭建仪的手道:“他见过我爹?我爹怎么样了?”

    郭建仪垂眸看了一眼,见那小手紧紧地抓着自己的手,十分急切,便又一笑,抬眸道:“你别急,二表哥很好,据那人说,虽然比先前有些清减了,但精神却极好的,那人说起来满口的称赞,看得出十分地钦佩二表哥。”

    应怀真听了,闭上眼睛仰起头,先念了声“阿弥陀佛”,满心欣慰。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72132 72133 72134 72135 72136 72137 72138 72139 72140 72141 72142 72143 72144 72145 72146 72147 72148 72149 72150 72151 72152 72153 72154 72155 72156 72157 72158 72159 72160 72161 72162 72163 72164 72165 72166 72167 72168 72169 72170 72171 72172 72173 72174 72175 72176 72177 72178 72179 72180 72181 72182 72183 72184 72185 72186 72187 72188 72189 72190 72191 72192 72193 72194 72195 72196 72197 72198 72199 72200 72201 72202 72203 72204 72205 72206 72207 72208 72209 72210 72211 72212 72213 72214 72215 72216 72217 72218 72219 72220 72221 72222 72223 72224 72225 72226 72227 72228 72229 72230 72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