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百姓都听闻熙王爷是个贤王,因此也都欢欣鼓舞,普天同庆。
且说成帝颁诏之后,这日退朝,便留熙王在身侧说话。
因成帝近来身子又且不好,御医们奉了药上来,熙王便亲捧着喂给成帝喝。
成帝吃了半碗,便嫌苦不再吃了,熙王跪地道:“父皇且忍着些,毕竟良药苦口,父皇身子好了,儿臣也才宽心。”
成帝皱眉看了他半晌,才缓缓地叹了口气,终于又就着手把剩的都喝了,因说道:“罢了,朕都喝光了,你起来罢。”
熙王这才又站起身来,这会儿小太监把药碗拿了去,成帝又漱了口,便道:“你且坐了。”
熙王遵命落座,过了一会子,成帝点头道:“你很好,这段日子你在朕跟前儿,伺候的甚是尽心,朕都看在眼里。”
熙王忙道:“父皇为何说这话?儿子伺候父亲,不是天经地义的?”
成帝笑笑,又道:“先前烨儿回来,朕还有些忧心,然而竟也多亏了你,若不是你,他此刻只怕还不知如何呢。”
――赵烨自打回京,便极少出面儿应酬,自然也绝少进宫来,只是上回应佩成亲,是熙王特意又去世子府劝说了一阵儿,次日熙王同赵烨两人一块儿前往应公府,这件事群臣上可是看的一清二楚,纷纷盛赞熙王殿慈怀友爱,成帝自然也知道。
自那以后,赵烨才也逐渐地出府走动,这自然也是熙王的功劳。
熙王听了,却并无喜色,只是垂头说道:“烨儿的身世十分可怜,身为凤子龙孙,从小却颠簸流离,这般大了才知道身世,儿臣也明白他的心情,何况身为他的叔叔,自然要好生照料他,倘若大哥跟嫂子泉有知,才得宽慰。”
成帝闻听这一番话,连连点头。熙王又道:“说来,儿臣另有一件事,要斗胆启奏父皇。”
成帝便问何事,熙王正色便道:“儿臣因想,烨儿为人很是聪慧,只是因从小未受正统教养,才养的这样洒脱性情,此刻有竹先生跟各位少傅等教导,只怕假以时日便自成大器,此刻儿臣膝只安康一女,儿臣便想着,倘若将来烨儿能独当一面之时,便将皇位传给烨儿,――这是儿臣的一点私心,不知父皇觉着可使得?”
成帝听他说罢,便笑道:“荒唐,这如何使得?哪里有皇位传给侄子的道理?何况虽如此只安康一个,难道以后不会再有什么小皇子小公主的了?”
熙王道:“只怕都不及烨儿妥当。”
成帝思忖许久,摇头:“你且不许多想了,烨儿如今才回京,他心思单纯,倒也是好,然而若是耳闻目睹的,沾染了那些……倘若真的生出那异样心思来,反而又成大乱。”
熙王一震,成帝道:“倘若叫他一生安闲无事,只当个富贵闲王,倒也是他的造化了。何况……这皇位本就不是什么人都能坐的。”
成帝说着,便看向熙王,目光深沉如墨。
偌大的寝宫之内,父子两人瞬间都不曾开口,顷刻,熙王才唤道:“父皇……”
成帝却不待他说,便点头又道:“你很好,不管是心机,为人,都很好。为君者,自是不能非黑即白,你的两个哥哥,肃王太骄强外露,众人虽慑于其威,心中却甚厌之,且他心浮气躁,终究不能成事;至于废太子,他外宽和而内苛厉,然而毕竟善于隐忍,只可惜……”
成帝说到这里,眼中透出几分惘然来,叹息似的说道:“他到底是功亏一篑……”
熙王只是看着成帝,似懂非懂,不敢做声。
成帝目光转动,复看向熙王道:“故而朕说……你很好,刚柔并济,能屈能伸,可进可退,懂时局,识大体,体察人心,若说太子曾占了一个‘天时’,肃王占了‘地利’,你如今,却是天时,地利,人和都有了。”
熙王仍是低头,只道:“儿臣惭愧。”
成帝笑了笑道:“朕虽然失去了两个儿子,然而却得了个能承继大统担负江山的好太子。这便罢了,倘若将来,你不负众望,果然成为一代明君,那朕也自会含笑九泉。”
熙王蓦地抬头,道:“父皇,为何竟说这等不祥言语……”
成帝叹息一声,看着熙王道:“这些话迟早要说罢了,你不必诧异,朕……另外还有一件事要同你说。”
此刻成帝斜倚榻上,声音苍苍,看来便是一个垂暮老者,仿佛能听见他身体之中时辰的更漏正在倒数,熙王竟无端有些难过,便垂头道:“父皇……要同儿臣说何事?”
成帝端详他许久,忽地道:“朕知道你同唐毅自小的交情,跟别人不同……”
熙王大为意外,不想成帝竟会对他提起小唐,顿时一眼不眨地重看向成帝,屏息静听。
却听成帝道:“朕要跟你说的事,便同他有关……本来,不必将他牵扯在内的……”
熙王闻听,心竟无端跳乱,他从来都冷静自持,有名的指顾从容,处变不惊,然而听了这句,却竟意乱起来。
成帝觑着他的神情,便道:“你附耳过来。”
熙王只得起身,挪步到了成帝跟前儿,躬身俯就,成帝在他耳畔低语数句,熙王蓦地睁大双眸,转头看向成帝。
成帝说完之后,却仿佛耗尽浑身力气,满面倦容,因淡淡看了熙王一眼,说道:“你可听清楚了?”
熙王浑身赫然有些发僵,喉头动了几动,仿佛要说话,却说不出来。
成帝微微眯起眼睛,盯了他片刻,熙王才迟疑着问道:“可……为何要……”一句话未曾问出,却被成帝的眼神制止。
熙王只能咽一口唾沫,不再做声。
成帝闭了闭双眸,复淡声说道:“不管如何,你且记朕这话……罢了,朕累了,你且去罢。”
帷幕重重,檀香成灰。
熙王拜别成帝,起身垂袖,拖着双腿出了寝宫,自九重白玉台阶上,将要拾级而,将行未行,风撩起他的蟒袍,却吹不散眉间一抹深纹。
熙王不由抬眸,放眼看去,江山万里,尽在足,然而……
这偌大皇城,也忒空旷寂寥了。
出了宫后,熙王乘轿回府行到半路,銮轿其实并不如何颠簸,然而熙王却觉得自己的心忽忽悠悠,如风筝在高空被那无形风云搅扰一般。
不知行过多时,熙王忽地吩咐道:“去礼部。”
只因近来得知,新罗的使者不日便能进京,小唐正在看那几个新招选的同文馆译者眼帘礼节言语等,忽然听闻太子殿来见,不免诧异,忙撇众人迎了出来。
此刻礼部尚书齐缘也早出来拜见太子,赵永慕寒暄了一回,齐缘倒也识趣,知道太子是来寻小唐的,行礼罢了后,便借故而去。
侍从们都隔着数步,躬身侍立,赵永慕打量了一番小唐,因问道:“你需要的人都得了?”
小唐笑道:“得了,虽然不甚熟练,但只需好生调/教,假以时日便是好手。”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4484
24485
24486
24487
24488
24489
24490
24491
24492
24493
24494
24495
24496
24497
24498
24499
24500
24501
24502
24503
24504
24505
24506
24507
24508
24509
24510
24511
24512
24513
24514
24515
24516
24517
24518
24519
24520
24521
24522
24523
24524
24525
24526
24527
24528
24529
24530
24531
24532
24533
24534
24535
24536
24537
24538
24539
24540
24541
24542
24543
24544
24545
24546
24547
24548
24549
24550
24551
24552
24553
24554
24555
24556
24557
24558
24559
24560
24561
24562
24563
24564
24565
24566
24567
24568
24569
24570
24571
24572
24573
24574
24575
24576
24577
24578
24579
24580
24581
24582
24583